2007年8月6日 星期一

小乘果位人心行所依

No. 375 大般涅槃經 (卷33) T12, p0825c

善男子。須陀洹人緣於四諦。阿那含人唯緣一諦。是故初果名須陀洹。以是因緣喻以[魚*昔]魚。遍觀已行者即是斯陀含繫心修道。為斷貪欲瞋癡憍慢。如彼[魚*昔]魚遍觀方已為食故行


【釋】
須陀洹人是依於四諦而斷見惑,具八忍、八智。此十六行指欲界智、色界智、無色界智,及能忍可(安住)此智,全部共有十八,依於四諦而分。

欲界智有 :苦法智、集法智、滅法智、道法智。
欲界智忍有:苦法智忍、集法智忍、滅法智忍、道法智忍。
色界、無色界智有 :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道類智。
色界、無色界智忍有:苦類智忍、集類智忍、滅類智忍、道類智忍。

斯陀含人是依於「繫心」,這裡意旨為心住於「厭離我見(人我執)」。斯陀含人繫心厭離之故,所以戒持愈嚴,而貪淫愛欲漸薄。

阿那含人是依於一諦而習氣漸薄,而戒行漸圓。這一諦是厭離貪欲愛習,已經不再如同須陀洹人還要經由觀察四諦才能斷見惑。所以,阿那含人心思已微細,已能攝心於一,不必分別觀察。

在此經文中沒談到阿羅漢人的心行,但在此處補充。

厭離心是基於知見而有深淺之分。見深者如佛,所以貪瞋痴亦是梵行;稍淺者如菩薩,雖知無生有證有未證者,有證者未透徹;再淺者即是阿羅漢人,只見緣起無常,不知緣起無生,見到行相,不見體相,所以見有惑業可斷,有果可證。

阿羅漢人,依於「不蒙昧」於習氣生滅之緣故,所以善知三毒習氣陰覆之
微細道理,所以稱為不蒙昧、無痴。當用厭離方法時,不只是厭離,還能
發覺使習氣產生之微細原因(基於思惑),所以能夠無痴而能斷此毒而證
空、無相、無作之三三昧。

雖然阿羅漢心細有如此功德,但仍不及於菩薩之細心,所以菩薩能不蒙昧
而了知無生,所以才能進趣斷塵沙惑。

2007年8月3日 星期五

受菩薩戒之方法

No. 1582 菩薩善戒經 (卷9) T30, p1013c

菩薩善戒經一卷優波離問菩薩受戒法

    宋罽賓沙門求那跋摩譯


菩薩摩訶薩成就戒。成就善戒。成就利益眾生戒。先當具足學優婆塞戒沙彌戒比丘戒。若言不具優婆塞戒得沙彌戒者。無有是處。不具沙彌戒得比丘戒者。亦無是處。不具如是三種戒者得菩薩戒。亦無是處。譬如重樓四級次第。不由初級至二級者。無有是處。不由二級至於三級。不由三級至四級者。亦無是處。菩薩具足三種戒已。欲受菩薩戒。應當至心以無貪著捨於一切內外之物。若不能捨不具三戒。終不能得菩薩戒也。

爾時受者自觀己身如觀智者。爾時於寂靜處禮十方佛。東向像前右膝著地。合掌而言:

  大德十方佛菩薩僧聽。今我某甲求菩薩戒。我已具優婆塞戒乃
  至具智者事。是故我從十方佛菩薩僧求菩薩戒。今十方佛菩薩
  僧觀我心。我若有不信心毀菩提心。有惡心虛誑心。莫施我戒
  。若其無者當施我戒。憐愍故。

第二第三亦如是。至心默然住專念已。而作是言:

  今已施我菩薩戒。我已得菩薩戒。何以故。十方佛菩薩以他心
  智觀我心。我有真實心。當知已施我戒。憐愍故。今我無師。
  十方佛菩薩為師。

第二第三亦爾。爾時十方佛菩薩即作相示。當知得戒十方佛菩薩告諸大眾。破世界有某甲真實受菩薩戒。我今已施。憐愍故。今此人無師。我為作師我今護念是我法弟。

即起禮十方佛菩薩。是為自羯磨。若有智者以憍慢故不從受者。不得菩薩戒。若是破戒者。若智者在遠方。若國土亂。若自重病。若為利益多人。若更無受處。出家在家若能捨能施。深心立願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若有同菩提心同法同意能說能教善知義者。欲受戒人應往其所頭面作禮。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而言:

  大德諦聽。我今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大自在戒無上戒無勝戒。大
  德。於我不重心者。為憐愍故乞施我戒。

若彼大德默然聽者即應還起更整衣服。向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及住大地諸菩薩等。頭面作禮。任己智力讚歎諸佛及諸菩薩所有功德。專念三寶在佛像前。長跪合掌作如是言:

  大德。我今某甲。乞受菩薩戒。大德。今當為憐愍故施菩薩戒
  。

若彼大德默然聽者。受者爾時應當至心專念三寶生歡喜心。復作是念。今我已得成就無量無邊無上功德寶藏。當得菩薩所受持戒。復應一心默然而住。

爾時智者語受者言:『善男子諦聽。法弟菩薩汝今真實是菩薩不。
          真實發於菩提心不。』
受者答言:『大德。實是智者。』
復言:『汝今具足三種戒不。』
答言:『具足。』
又問:『能捨內外所有物不。』
答言:『能捨。』
又問:『惜身財不。』
答言:『不惜。』
又問:『汝能從我受一切菩薩戒。攝持一切菩提道戒。利益一切諸
    眾生戒。是戒如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戒。汝能持不。答言能
    。』

第二第三亦如是。爾時智者應唱是言:
『十方諸佛及諸菩薩大德僧聽。今某甲求我。從十方佛菩薩僧。乞
 受菩薩戒。已具三戒發菩提心。真實菩薩。能捨一切內外所有。
 不惜身命。願十方諸佛菩薩僧。憐愍故施某甲菩薩戒。憐愍故施
 無量無邊無上功德寶藏戒。為利益眾生故。增長諸佛。菩薩法故
 。』

第二第三亦如是。爾時諸方有涼風起。智者當知十方諸佛諸菩薩僧。施是人戒已。語受者言:
『某甲諦聽。十方諸佛諸菩薩僧今施汝戒。如一切三世菩薩戒。汝
 當至心持。能持不。答言能。』

第二第三亦如是。爾時智者敬禮十方諸佛諸菩薩僧及禮佛像。禮已復唱是言:
『十方諸佛菩薩大德聽。今某甲三說時。已從十方諸佛及菩薩得菩
 薩戒。說者我是。受者某甲。我為某甲證人。大師者謂十方無量
 諸佛菩薩僧是。小師者我身是也。師有二種。一可見。二不可見
 。不可見者。十方諸佛菩薩僧是。可見者。我身是。於可見不可
 見師邊。是人得戒竟。』

第二第三亦如是。如是羯磨竟。羯磨竟二俱默然。爾時十方世界諸佛及諸菩薩知是相已。告諸大眾。彼世界中有如是人從彼智者受菩薩戒。如是人者是我法弟。我今至心憐愍護念。以十方佛諸菩薩僧憐愍護念故。授者受者俱增善法。默然小住已。便起敬禮十方諸佛諸菩薩僧。是名菩薩受菩薩戒已。

一切戒。無上戒。無邊戒。功德聚戒。寂靜戒。淨心戒。破一切眾生煩惱戒。如是戒者勝於十方一切聲聞辟支佛戒。何以故。度脫一切諸眾生故。菩薩受菩薩戒已。應當學讀菩薩法藏菩薩摩夷。

菩薩欲受菩薩戒時。先當觀察。若不信者不應從受。慳者貪者。不知足者。破戒污戒不敬重戒。喜貪瞋者。無忍辱者。不能為他遮罪咎者。懈怠嬾墮貪受世樂樂說世事。乃至不能一念之頃念於三寶。疑網癡闇。不能讀誦菩薩法藏菩薩摩夷及生誹謗。如是之人不應從受。

既受戒已不應向彼不信者說。乃至不向謗大乘者說。何以故。若不信者以是因緣墮地獄故。是故菩薩不應向說。若說得罪。菩薩定知。向彼說能破彼人惡口惡業及不信心。說則無罪。菩薩既受菩薩戒已。師應為說犯非犯法。若知至心能受。不為供養故受。不為效他故受。不為憍慢故受。爾時是師便應為說犯非犯法:

『某甲諦聽。菩薩戒者。有八重法。四重如先(註一)。菩薩若為貪利養故自讚其身。得菩薩戒住菩薩地。是名菩薩第五重法。』

『若有貧窮受苦惱者。及以病人來從乞索。菩薩貪惜不施乃至一錢之物。有求法者吝惜不施乃至一偈。是名菩薩第六重法。』

『菩薩若瞋不應加惡。若以手打或杖或石惡聲罵辱。或時無力不能打罵心懷瞋忿。若為他人之所打罵。前人求悔不受其懺。故懷瞋恨增長不息心不淨者。是名菩薩第七重法。』

『菩薩若有同師同學。誹謗菩薩方等法藏。受學頂戴相似非法者。不應共住。若定知已不得向人讚歎其德。是名菩薩。第八重法。』

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六重。出家八重。是八重法菩薩若犯。一一重法若具足犯。現在不能莊嚴無量無上菩提。現在不能令心寂靜。是則名為名字菩薩。非義菩薩。是名菩薩旃陀羅也。不名沙門。非婆羅門。不能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心有三種下中上。若後四重下中心犯不名為犯。若以上心惡心犯者是名為犯。上者所謂樂作如是四事。心無慚愧。不知懺悔。不見犯罪。讚破戒者。是名上惡心犯。菩薩雖犯如是四重。終不失於菩薩戒也。如比丘犯四重失波羅提木叉戒。菩薩若犯比丘四重。亦失波羅提木叉戒。污菩薩戒。污者現在不能莊嚴菩提。不得無量福德三昧。是名為污。

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惡心。離是二緣乃至他世地獄畜生餓鬼之中。終不失於菩薩戒也。

菩薩戒者。不同波羅提木叉戒。菩薩若於後世更受菩薩戒時不名新得。名為開示瑩淨。今當更說受菩薩戒是犯非犯輕重之相上中下異。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若於晝夜塔像經卷。讀誦之人千萬菩薩。不以華香供養禮拜。不能讚歎。心不歡喜乃至一念。是名犯重不名八重。是名菩薩污心疑心。有創墮落起不淨心。若有所作無恭敬心。不信故懈怠故。是名犯重不名八重。若無念心是名犯輕。不犯者。若有淨心常求菩提。淨心者。如須陀洹所有四信菩薩。若不知足不少欲。貪著利養。是名犯重不名八重。不犯者。若能定知以不知足能調眾生。

菩薩若見上座宿德同學同師。生憍慢心及以惡心。不起承迎禮拜設座。不共語言先意問訊。若問所疑不為解說。是名犯重不名八重。是名菩薩污心疑心。有創墮落不起不淨有所作不犯者。若病若眠若亂心時。若至心聽法供養佛時。寫經讀誦解說論義共先客語。護說者心知不與語。能令調伏防僧制故。護多人故。

若比丘為求罪過聽菩薩戒。不信受者。不信教者。及不成就優婆塞戒。不成就沙彌戒。不成就波羅提木叉戒者。不得聽菩薩戒。聽者得罪。

若比丘犯波夜提罪。不慚愧不生悔聽菩薩戒者。得偷羅遮罪。

若比丘犯偷羅遮罪。不慚愧不生悔聽菩薩戒者。得僧伽婆尸沙罪。

若比丘犯僧伽婆尸沙罪。不慚愧不生悔聽菩薩戒者。得波羅夷罪。

謂第八重若有說者。得僧伽婆尸沙。

是故經中作如是言。不信者不應聽。不信者不應說。有篤信檀越來請菩薩。若自舍若塔寺。若村落若國土。供給所須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菩薩憍慢瞋恨輕賤不往受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若菩薩無伴獨行至白衣家。得錯謬罪。若到白衣舍不能說法開示教化令其供養佛法僧寶。是名犯重不名八重。不犯者。若病若闇鈍若狂若遠請若道路恐難。知不受請令彼調伏。若先受請。若勤修善法時。若未聞義為欲聞故。若知請主心不真實。若受彼請恐多人瞋若僧制

若有檀越以金銀真珠車磲馬瑙琉璃頗梨奴婢車乘象馬等物雜色敷具。奉施菩薩菩薩應受。若不受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不犯者。若狂若知受已必生貪著。若知受已施主生悔。若知施主施已發狂。若知受已施主貧窮。若知是物是三寶許。若知是物是劫奪得。若知受已多得苦惱。所謂王難賊盜死亡閉繫。惡聲流布擯令出境。若知受已不能捨用修種福德於良福田。

若有眾生為解義故。欲得聞法住菩薩所諮啟未聞。菩薩輕心慢心不為說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不犯者。若知前人是惡邪見求覓過罪。若病若病始差若狂。若知不說令彼調伏。若佛未制。若知前人於三寶所不生敬重。若舉動麤疏。若知鈍根聞深義已生於邪見。若忍邪見。若知聞已轉向惡人宣說其事破壞正法。

若有惡人能作殺害及旃陀羅。菩薩若不親近往返為說正法者得罪。何以故。菩薩若見持戒精進身口意淨不生慈悲若見惡人能生慈悲。是故菩薩若不為說則得犯罪。不犯者若狂若王制若僧制。若慮多人嫌若知不說令彼調伏。

若有檀越非親里。若長者若婆羅門以種種衣奉施菩薩菩薩應受。若菩薩自求多得亦應受之。如衣缽亦如是。如衣缽線亦如是。菩薩若到檀越邊求索縷線。使非親里織師織。教令緻織務令廣厚。我不自著。汝與檀越俱亦有福。若檀越言。我為師故唯願自著。菩薩得已若自為身往織師所。教令緻織務使廣厚。若得衣已自著者。犯重不名八重。若不教者不犯。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應受應畜憍奢耶敷具。至百千萬數金銀亦爾。聲聞之人但為自利。是故如來不聽受畜。菩薩不爾。為利眾生是故聽畜。不得不受。若為知足名譽故不受者。得失意罪墮落不起。有所作有疑不淨。若菩薩以懈怠因緣。不能利益諸眾生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若菩薩為人所讚言是十住。若阿羅漢至須陀洹少欲知足。默然受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若菩薩入僧中時。見有諸人非法戲笑不呵責者得罪。不犯者。若聽法時為調伏故。為隨心說法故。為能利益故。

若言菩薩不樂涅槃亦非不樂。不畏煩惱亦非不畏。何以故。流轉生死故。若菩薩作是言得罪。何以故。菩薩樂於涅槃。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聲聞緣覺所樂涅槃。於菩薩樂百分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無有一分。菩薩呵責畏於煩惱。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聲聞緣覺呵責畏於煩惱。於菩薩呵責畏於煩惱。百分千分百千萬分乃至無有一分。何以故。聲聞緣覺但為自利不能利他。菩薩不爾自利利他故。菩薩雖行有漏故勝羅漢。終日處漏煩惱不污。是故得罪。

若菩薩不畏惡聲不護惡聲得失意罪。若他無惡橫稱他惡者得犯惡罪。是罪因煩惱犯。若為調伏加之惡語者。得失意罪。非是惡罪。不犯者。若呵外道詐來現受菩薩戒者。若心本無惡口出惡言。若顛狂者。若知呵責有大利益。若知瞋彼彼得利益。若為護戒不生瞋者得罪。若知瞋彼得現少利無他世大利。若菩薩打者報打。罵者報罵。惱者報惱。得失意罪。是罪因煩惱犯。

若有菩薩共相譏呵。若實不實菩薩即應謙下歸謝。若不能者得罪。不受歸謝是亦得罪。以放逸故。不歸謝者得罪。以放逸故。不受歸謝者得罪。不犯者。若知彼人由來弊惡常來求人短若知不受令彼破惡。

若菩薩於他瞋恨常生念言。我若見時當打當罵。不休不息不能自調者犯罪。

若菩薩與比丘尼共同一道行不犯。若有貪心得罪。不犯者。為調伏故。

若菩薩從非親里尼受食不犯。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已。於諸眾生無非親里。若菩薩為貪作使多畜弟子犯罪。不犯者。若為調伏。若為護法。若為利益。若無貪心。

若菩薩懈怠懶惰。不勤精進樂眠臥者得罪。不犯者。若病若病差氣力未足時。若遠行時。若讀誦疲乏時。若思惟對治時。

若菩薩共談世事無益之言得罪不犯者。若他問說。若隨他心為調伏故。說時至心莫作增減。

若菩薩憍慢心故。不諮問師不受師教得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癡。若大聰明多聞有智為調眾生。若入定時。

若菩薩欲心起時。不觀對治疾調滅者犯罪。不犯者。雖觀對治煩惱力盛不能令滅。若故自試發欲心時。

若菩薩言不應受聲聞戒不應讀聲聞經。何以故。聲聞經律不能利益諸眾生故。若作是言犯重不名八重。不犯者。為貪著小乘經律者。

若菩薩不讀不誦菩薩法藏。一向讀誦聲聞經律得罪。不犯者。若不聞知有菩薩藏。若菩薩不讀不誦如來正經。讀誦世典文頌書疏者得罪。不犯者。若為論議破於邪見。若二分佛經一分外書。何以故。為知外典是虛妄法佛法真實故。為知世事故。不為世人所輕慢故。

若菩薩聞菩薩藏聲聞藏有不可思議事。不信不受言非佛說。若自謗若是他謗得罪。若菩薩作是言。我智力羸弱肉眼不淨。不見如來甚深境界如來境界佛眼所見唯佛能知。一切法界非我所及。若能如是思惟觀者。是名實行。菩薩忍與不忍二俱不犯。

若菩薩生瞋慢心。自言持戒多聞智慧悉勝汝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不犯者。若為破邪見。為破輕蔑於佛法者。若為伏彼自大心故。為未信者生信心故。已生信者得增長故。若菩薩聞說法處。乃至一由旬不往聽者得罪。若輕說者不往得罪。是罪因煩惱犯。若懈怠不往者得失意罪。不犯者。若不覺不知不聞。若病若病初差氣力未足。若知說者顛倒不正法。慮說者生羞愧心。若說一法更無異義。若修善法。若化眾生。若不解彼說。若不能憶念。

若菩薩輕說法者。不生恭敬不讚其德。嗤笑所說辭義不正者得罪。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眾生所作事務不與同者得罪。所謂去來入出擁護財物。和合鬥諍作諸善事。戒施多聞不共同者得罪。不犯者。若病若不知作。若自營大事。若先許助他若自修善法。若慮多人瞋。若喜若癡若狂。若知不同能調伏彼。若僧制。

菩薩若輕說法之人。罵辱打擲嗤笑所說。但依文辭不依義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不能隨從眾生心者得罪。所謂行住坐臥修諸善事。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見病苦人不能瞻養作給使者得罪。不犯者。若自病若無事力應廣勸化。有事力者。若彼病者多有宗親。若自急修無上善法。若先瞻他病。若根闇鈍。如病貧窮困苦亦復如是。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見惡眾生修行惡法。不能教呵勸勉之者得失意罪。不犯者。若知是人有善知識能教呵責。若知為說不隨其語。若到解語。若有害心。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所畜之物與白衣同者得失意罪。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不應以金銀盂器受取飲食。所畜銅器不得同彼白衣。木器角器悉不聽用。用者得罪。不犯者。若失本器。若行路請時。若重病。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受恩不念得罪。是罪因煩惱犯。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受他恩惠不能報者得罪。報者應當持戒精進坐禪讀誦經典。隨施主心所喜之事而以報之。不犯者。施主不受。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見有苦人若死失物王賊水火親屬離別。應往其所說法慰喻。隨其所須任力給施。若不能者犯罪。不犯者。若不得自在。若自重病。若不受語。若有疑難。若王瞋彼人。若僧制。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若畜弟子不能從諸篤信檀越求索所須。衣食臥具醫藥房舍隨時供給。又不隨時說法教化者得罪。不犯者。若知弟子有大勢力聰明福德多諸檀越。若是外道詐來盜法。若知不能增長佛法。菩薩若受菩薩戒已。應常讚歎他人善事。若隱他德者得罪。是罪因煩惱犯。不犯者。若前人遮。若亂鈍不知。若重病。若慮他嫌。若難了知如菴羅果等。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所坐床榻過八指者得罪。不犯者。若說法時。若受篤信檀越請時。若至外道祠中坐時。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若弟子中應瞋不瞋。應呵不呵。應罰不罰。應擯不擯得罪。是罪因煩惱犯。不應瞋而瞋。不應呵而呵。不應罰而罰。不應擯而擯得罪。不犯者。若知弟子能燒塔寺作大惡事。或殺師和尚。若同師同和尚。若父母。若待時。若定了知以是因緣破壞眾僧。若知後時自生慚愧。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獲大神足。見可怖者而不怖之。可生信者不令生信得罪。不犯者。若知一切信邪倒見。不信佛法。

菩薩若受菩薩戒已。常至心念不作犯想。如其犯已尋應向人發露懺悔。所謂大小乘人。能善解義善宣說者。是名菩薩一切戒。從菩薩初地解六波羅蜜。至一切戒一切悉是菩薩禁戒。是名一切戒。如來先於聲聞經中所未說者。今於菩薩藏摩夷中說何故名為一切戒。總說出家在家戒故。是一切戒。

難戒者有三種。一者菩薩有大自在財富無量。悉能捨離受菩薩戒。是名難戒。二者菩薩。急難之時。猶不令戒有微瑕析況復毀破。是名為難戒。三者菩薩雖隨眾生行住坐臥。常堅持戒不令毀犯。是名難戒。

一切自戒者有四種。一者受。二者性。三者修。四者方便。受者謂三羯磨。性者謂與性共俱。菩薩摩訶薩性柔軟故。身口意業常善修者。於無量佛諸菩薩所修方便者。如諸菩薩以四攝法攝取眾生。教令修集身口意善。是名一切自戒。

善人戒者有五種。一者自持禁戒。二者教他令持。三者讚戒。四者見樂持者歡喜讚歎。五者有犯隨悔心無休息。是名善人戒。

一切行戒者有十三種。一者發願迴向涅槃。二者廣大。三者清淨。四者歡喜。五者不破。六者不牽。七者堅固。八者瓔珞。九者真實。十者義。十一者信。十二者寶十三者常。如聲聞地聲聞禁戒一切善法。悉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是名一切行戒。

除戒者有八種。菩薩常應作如是念。如我不喜死。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是故不應殺害物命。如我不喜劫盜貪婬惡口妄語兩舌無義語杖石打罵等。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是故不應劫盜貪婬惡口妄語兩舌無義。語杖石打罵。是名除戒。菩薩乃至喪失身命。終不毀壞如是八戒。

自利利他戒者。菩薩於戒遮處則遮開處則開。若遮處不遮開處不開者得罪。菩薩知一切眾生可攝則攝可捨則捨。身口淨戒常共檀波羅蜜行。乃至共般若波羅蜜行。如是淨戒自利利他。是名自利利他戒。

寂靜戒者。從初受戒至心堅持。為四沙門果為菩薩果不為身命。是名寂靜戒。

菩薩坐時見王長者起者得罪。

若先加趺見王長者跪者得罪。

若先衣不整見王長者。[僉*殳]容整服者得罪。

若王長者說惡語時。隨意稱讚者得罪。

不疑之處強生疑者得罪。

應疑之處不生疑者得罪。

菩薩戒者。初夜後夜不得眠臥。善願善行善法具足。堪任中用正命成就。遠離斷常具行中道。離五欲樂無上無勝。遠離邪見不破不壞。是名寂靜戒。


菩薩戒聚成就具足無量妙果。以是戒聚因緣故。具足尸波羅蜜。受者雖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具足五事功德。一者常為諸佛菩薩所念。二者受常淨樂。三者臨死無悔。四者捨身得生諸佛世界。五者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受持菩薩戒者不自為身。唯為利他及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戒悉是過去未來現在。恒河沙等諸佛菩薩之所成就。乃至十方諸佛菩薩。亦復如是。


****************************************************
註一
********
殺、盜(不與取)、淫(非梵行)、妄(妄稱上人)

具足菩薩戒之方式

No. 277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卷1) T09, p0393c

爾時行者。若欲具足菩薩戒者。應當合掌在空閑處。遍禮十方佛懺悔諸罪。自說己過。然後靜處白十方佛。而作是言:

  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我業障故。雖信方等見佛不了。今歸依佛
  。唯願釋迦牟尼正遍知世尊。為我和上文殊師利具大慧者。願
  以智慧。授我清淨諸菩薩法。彌勒菩薩勝大慈日。憐愍我故。
  亦應聽我受菩薩法。十方諸佛。現為我證。諸大菩薩。各稱其
  名。是勝大士。覆護眾生。助護我等。今日受持方等經典。乃
  至失命。設墮地獄受無量苦。終不毀謗諸佛正法。

  以是因緣功德力故。今釋迦牟尼佛。為我和上。文殊師利。為
  我阿闍黎。當來彌勒。願授我法。十方諸佛。願證知我。大德
  諸菩薩。願為我伴。我今依大乘經甚深妙義。歸依佛歸依法歸
  依僧。

如是三說。歸依三寶已。次當自誓受六重法。受六重法(註一)已。次當勤修無礙梵行。發廣濟心。受八重法(註二)。立此誓已。於空閑處。燒眾名香散華。供養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大乘方等。而作是言:

  我於今日發菩提心。以此功德普度一切。

作是語已。復更頂禮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思方等義。一日乃至三七日。若出家在家。不須和上。不用諸師。不白羯磨。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力故。普賢菩薩勸發行故。是十方諸佛正法眼目。因由是法。自然成就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諸佛如來從此法生。於大乘經得受記別。

是故智者。

若聲聞毀破三歸。及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及諸威儀。愚癡不善惡邪心故。多犯諸戒及威儀法。若欲除滅令無過患。還為比丘具沙門法。當勤修讀方等經典。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令此空慧與心相應。當知此人。於念念頃。一切罪垢永盡無餘。是名具足沙門法式具諸威儀。應受人天一切供養。

若優婆塞。犯諸威儀作不善事。不善事者。所謂說佛法過惡。論說四眾所犯惡事。偷盜婬劮無有慚愧。若欲懺悔滅諸罪者。當勤讀誦方等經典思第一義。

若王者大臣婆羅門居士長者宰官。是諸人等。貪求無厭。作五逆罪。謗方等經。具十惡業。是大惡報。應墮惡道。過於暴雨。必定當墮阿鼻地獄。若欲除滅此業障者。應生慚愧改悔諸罪。

云何名剎利居士懺悔法。

懺悔法者。但當正心。不謗三寶。不障出家。不為梵行人作惡留難。應當繫念修六念法。亦當供給供養持大乘者。不必禮拜。應當憶念甚深經法第一義空。思是法者。是名剎利居士修第一懺悔。

第二懺悔者。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是名修第二懺悔法。

第三懺悔者。正法治國不邪枉人民。是名修第三懺悔。

第四懺悔者。於六齋日敕諸境內力所及處。令行不殺。修如此法。是名修第四懺悔。

第五懺悔者。但當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知佛不滅。是名修第五懺悔。

佛告阿難。於未來世。若有修習如此懺悔法。當知此人著慚愧服。諸佛護助。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是語時。十千天子。得法眼淨。彌勒菩薩等諸大菩薩。及以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註一
********
No. 06 般泥洹經 (卷1) T01, p0177a

又比丘復有六重法。當善念行。可得久住。一為修身。以起慈心。依聖旬通。諸清淨者。行此重任。和一愛敬。施於同學。無取無諍。勉共守行行。二為修口。善行以起慈心。三為修意。善行以起慈心。四為所見法際。若得衣食。應器餘物。終不愛藏。五為持戒不犯。不以摸質。能用勸人。六為若從正見得出正要受道苦盡度知見了。行此重任。皆以聖旬通清淨用和愛敬。施於同道。無取無諍。轉相建立。共守道行。


No. 125 增壹阿含經 (卷42) T02, p0779b

六論.六義.六演。我所說者由何等故乎。所謂六重之法也。云何為六。於是。比丘恒身行慈心。若在閑淨室中。常若一心。可尊可貴。恒與和合。是謂比丘第一重法。復次。口行慈心。終無虛妄。可敬可貴。是謂第二重法。復次。意行慈。不起憎嫉。可敬可貴。是謂第三重法。復次。若得法利之養。缽中遺餘。與諸梵行之人等心施與。是謂第四重法可敬可貴。復次。奉持禁戒。無所脫失。賢人之所貴。是謂第五重法可敬可貴。復次。正見賢聖得出要。得盡苦際。意不錯亂。與諸梵行之人等修其行。是謂第六之法可敬可貴。爾時。比丘平等厭患。平等解脫。平等分別其義。平等盡於苦際。六論.六義.六演。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
註二
********
詳見「菩薩善戒經」,或見本網誌之「受菩薩戒之方法」中所引經文

2007年8月2日 星期四

解脫課程節要

全部課程乃輯要而說,目的以訓練「自我控制之意志力」為主。以使行為符合正見,而終能證入無生法忍。

眾生因為無法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所以就被自己的妄想欲習牽著走,以致不斷輪迴而受諸苦惱,為了要自在無惱,乃至盡理而無功用行,所以就有本解脫課程。

與本解脫課程相類的佛法,有三十七道品、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等,個個隨一「如實用功」,也皆能解脫。



◆ 第一課 正思惟,以辨別習氣

  具足正見之後,就應了知受生死左右的原因是誰,經由正思惟之故,乃知是因為「妄想習氣」的緣故。妄習就是眾生的無明習氣,例如見財寶而有貪欲,見美色而 有淫欲,違逆己心而有瞋忿怨恨...等皆是習氣。其所以產生之緣故,乃因為「未如實知妄」之故。如同盲人未見路前有一大糞坑而陷入,若明見有此糞坑者,必 然會小心避開。眾生亦因「未如實了知」三毒(貪、瞋、痴)是輪迴生死的本源,所以才會愚痴(無明)的去執著。這種愚痴執著的狀況,是基於已養成的執取習氣,以及未如實了知其弊也未遠離它的行為所導致。

  所謂「未如實知」,指的是,雖然了知卻「蒙昧」其存在之事實,如同霧中看花,似是已看到卻又不敢肯定,這種因「懷疑」而產生的結論、推斷,就是「未如實知」之原因。也是所謂的見惑!

  當已正確了知是因「遍計所執習氣」所引起輪迴效應,所以修行人就要辨別是哪些粗糙的習氣及微細的習氣會導致輪迴。這些習氣計有:

  ⦁ 見惑之粗糙習氣

   無正見,或有正見而屢有懷疑心,這稱為見惑。

  ⦁ 思惑之粗糙習氣

   七情六欲,即是情緒,如淫欲、貪求、瞋恨,愚執...等,這稱為
   思惑,以身口行為為主,心行為次。如同有煙癮者,在無聊或緊
   張時,就不由自主的有摸口袋找煙的行為。

  ⦁ 妄念之微細習氣

   思惟之妄想、妄念紛飛、堅持法門等,這稱為塵沙惑,它是很微
   細的習氣,以心行為主,雖已能無愛恨,但會習慣在六根接觸外
   塵時,出現聯想的念頭。或是有自己已無愛恨心,但言行卻會給
   他人產生貪瞋反應的狀況,這又稱為「餘習」。

  習氣的產生,除了是過去已養成的輪迴染習,其所造成的業力之驅使結果之外,於目前當下時時分別善惡、美醜的愛憎也是令染習不能斷絕的緣故。即使是直覺之取捨,也是很微細的習氣。



◆ 第二課 正見
  所謂正見,就是在「知妄」。在二乘根器而言就是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涅槃寂滅。在大乘根器者而言,就是悟無生。

  若人欲旅行於沙漠,如何於沙漠中求存的知識就不能缺乏,所以,正確的見解可使旅人避免死亡。修行人亦如沙漠旅人,也須對解脫有正確的見解,庶幾可以不落輪迴。

  修行人了知諸行無常(所有事物皆有生滅,皆無恒常)、諸法無我(所有方法皆無真假對錯)、緣起性空(因緣和合所產生之事物,其本質並不存在)、本來無生(所有事物如浮雲,生滅於虛空中,但虛空並不隨其生滅而生滅,所以虛空喻無生,雲喻如妄),則說此人具有正見。

  若修行人不了知上述義理,應當勤求佛經、善知識之解釋!



◆ 第三課 知解脫方法

  當了知造成輪迴之原因是習氣,以及了知造成習氣之原因為貪欲愛習之後,那就可以推得解脫之方式。

  瞋恨是一種推拒的習氣,但若無貪愛也不會有瞋恨,例如心愛一件物品,卻被人砸壞,必然心生氣忿,若之前無愛,則毀壞也不會有忿恨。所以,貪愛與瞋恨是一體的兩面。

  貪瞋是妄不斷執著之「遍計所執習氣」的二種表相,喜、樂、哀、愁、悲、歡...等情緒亦是其表相。它的底蘊是一直不斷以貪恨行為來納受塵境,或主動生心而染,或觸境生心而染。所以,要解脫生死輪迴就『必須遠離貪愛』!

  遠離貪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最簡潔的方式,就是當下心無貪愛。但,如同快速行駛的汽車要當下停止,那是非常難的事,總會拖一陣子才停止。所以,修行人決定遠離貪愛時,也如同快車立停一般,是無法當下就遠離。所以,『反復遠離』就是要用功的法門。



◆ 第四課 立志及發願

  修行人已具正見,能分辨習氣,亦知解脫方法之後,再來就是要去執行這個解脫方法。但在正式執行前,就應該先立下志願!

  為何要先立志願呢?如同成語所說的「破釜沈舟」之意旨,若不下定決心,常常的在行為上不會因了知,而有對解脫產生決定性的作用。如同電燈開關不打開,燈 就是亮不起來,雖然只是一個打開的動作而已,但其效果卻非常弘大。所以要解脫就要有一決定性的行為,雖然它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決定!若問為何如此,心理學 家的研究指出:人的習氣本來就是如此反應。佛在楞嚴經也說:「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 計度」(註一)。

  在二乘人而言,此志願即是厭離三界。在大乘人而言,即是發菩提心(斷無明之決定)。此二雖不一樣,但皆基於「遠離之心」,此所以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第五課 念生即知與念念覺

  此課主要分三階段:一是處事以智,二是念念覺,三是無功用道。

  修行人已立下解脫、成佛的志願之後,乃至已立度眾生的誓願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後,再來的就是真正的實踐斷惑解脫的行為!

  從此課之後,依不同的法門所產生的行為也各自不同。但依於最多數人(不是全部眾生)的習慣,於「當下察知習氣生滅」是絕大部份人所必經的過程,這個法門稱為禪那法(寂滅力,參考圓覺經)。另有二法是奢摩他法(至靜力),及三摩缽提法(變化力)。

  ⦁ 處事以智

   此階段主要重點在「違其現業」之練習。目的則有二:經由「妄念生起立即察知」的行為,而養成此察知淨習之目的。乃至經過不斷察知、違其現業之練習後,能漸不隨自己的欲望行事,而養成依照「正智思惟」(處事以智)後才做事之進階淨習目的。

   練習方向可以略分為二部份:

   1. 離現欲而緩做
     例如:天氣熱想喝涼的,但家已快到了,所以應「忍耐」到
        家後才喝。
     目的:達到不立刻滿足貪欲愛習的結果,以緩和「立刻滿足
        」的習氣。

   2. 離欲不做
     例如:不去看電視電影、歌舞娼伎等。
     目的:達到不滿足貪欲愛習的結果,以養成斷除三毒的淨習

   眾生的行為,常是妄念生起即去滿足,若不滿足就有痛苦。此種狀況,在身行、口行時還易察知,因為要去做之前,會先生念或直接生出貪瞋的欲,所以有個緩 衝階段。但在心行部份,就很難察知了。最常看到的是心念生起就產生了貪瞋習氣,或直接衝動對境立生貪瞋習氣,例如看到有人把心愛的東西砸壞。為避免習氣直 接生出,最好的方式是「無所住法(不住,不攀六塵)」(註二、註三),以養成無欲的淨習。但可惜的是如同一部高速行駛的汽車,要猛踩煞車令立停顯然是很難 的,眾生的習氣也是如此,要具足無所住的一行三昧(在四威儀中皆能如實用功而不離所用法門)也是很難達到,所以,修行就有方便法產生,此階段就是一個方便 法。

   既然無法直接入一行三昧而不攀六塵而無所住,那方便法就可以先從妄念(含貪欲愛習)生起之後「能察知」做起。若能察知自己生起 的妄念才能知要遠離的目標,如同射箭,若眼不見靶而射,能中的幾希!如此察知生起的妄念是不應該、不需要的,就可以逐漸地「養成直接遠離的淨習」。若生起 的是應該處理的妄念,則「應思惟如何以正見解決」,這種行為就是「處事以智」,例如學習數學,若不生妄念去思惟又如何學習?至於生起的若是貪欲愛習的思 惑,一經察知無論好壞皆「不思惟而直接遠離」!

   經由習氣生滅之察知練習,修行人才能了知自己當下是否能自主,若能不攀六塵而能自主時,則稱之為覺。

  ⦁ 念念覺(常覺不住)

   當已能適應「妄念生起立即察知」的法門時,就必須把功夫著重在「遠離」的部份。此階段之學習即是將遠離行為養成「不經思考之遠離淨習」(念念覺,第九課會再述)。本階段目標要達到:

   一、妄念生起時,可以少思惟就能應對(因為已養成直接又「能
     正確」反應的淨習緣故,所以可以少思惟),乃至不必思惟
     就能應對。

   二、貪欲愛習生起時,可以不必經過思惟而能直接遠離(覺)。


   眾生的習氣,常是不經心的直接反應,通稱為直覺、衝動。如武術家之對於即時意外的反應,是不必經過大腦思惟就直接應對,這稱為直覺。看到心愛的東西被砸壞就怒氣衝冠,這稱為衝動。

   反應外塵的當下心行有不同的層次,範圍可從「直覺」一直分佈到「思惟分別」。若用直覺的人,立刻就反應至手腳身口意;若用思惟的人,他多在心中轉了許 多圈之思惟得失後,才反應至手腳身口。這等反應外塵有不明顯的微細層次,如同音量旋鈕具有所有音量微階一般,這些不同程度層次,皆悉依各人的貪愛深淺而有差異,只是上述二類比較為人所能分別出罷了。

  ⦁ 無功用行(無功用道)

   本階段的用功仍持續上階段的功夫,但著重在「無欲」。

   第二階段的用功仍有階層,而習氣可不會坐臥時才有,在行住時也是會有貪欲愛習,又,死亡也是不會特別挑時間才發生。所以,修行的功夫要達到一行三昧之時時無欲才行,否則,一念不覺時若當下命終就又要去輪迴了。輪迴生死的原因,是當下『一念之間』不能自主,於是就隨業輪迴至六道,因為此一念具有三毒(貪瞋痴)習氣之故。而三毒之出入口卻是「貪欲愛習」,所以斷貪愛能徹底,不只能斷三毒思惑,乃至塵沙惑亦能斷除,而「無欲」就是此斷三毒的方法。

   所謂無欲,就是沒有想要做什麼的狀況,其既不想也不絕想,那是一個「能反應六塵外緣,又保持寂滅」的狀態,即是「寂滅忍」之佛境界狀態。此用功細節可以參考註二、註三。

   無欲的意思,本來是很淺顯,但眾生還是會因為業障的緣故,而誤解它的意思,在此我略述它是什麼,不是什麼,總之,原則是無圓覺四病:

   1.無欲是 :心中無念頭,所以無想做什麼事的心念,也無不想
         做什麼事的心念,當下也沒有安逸、懈怠、歡樂、
         悲傷等等之八風、貪瞋的情緒。

   2.無欲不是:無欲「並不住於無想」,而是不主動生想,所以,
         若有外緣來時,也可以反應。若住於無想,那若不
         是住於外道無想定(壽命終時還會輪迴),即是住
         於二乘人的滅盡定(斷滅),前者是伏意識所以有
         出期,後者是斷意識入於涅槃,所以不受後有。

   要體察無欲時之寂滅境界,可以常打坐,於坐時令心無所住,此時應該是「心一境」,但未入定者,不必多久就能察知心念的不安住狀況,一直在六塵中亂跑, 這稱為「掉舉」;久坐心不能一境者,則又落入昏昧睡眠中,這稱為「昏沈」。關於如何保持中道,而令心一境,可以在大藏經中參考「禪宗永嘉集」,僅以此偈說明: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欲知此課三階段的修行法門緣由,可詳閱「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 第六課 反復練習養成淨習

  在第五課的修行法門使用時,因為還不能養成淨習,或不能自主心念及貪欲愛習,所以就有「反復練習」之必要性,這目的是要養成「念念覺之淨習」乃至「無念之淨習」,達到不必經過思惟就能斷惑的目的,若能這樣才能入一行三昧。

  例如,具有煙癮的人,並不是生來就有,而是後天養成。如同養成染習而有煙癮,也同樣可以經由「反復遠離不抽煙」而戒除之。修行斷惑也是如此,從無量劫以 來輪迴生死的行為,已養成眾生的貪欲愛習,所以要解脫生死輪迴,就要反其道而行,而且要「反復同樣遠離的行為」才能解脫。如此反復行為,日久亦成養成另一 個習氣,但稱之為解脫淨習,這是被容許的!



◆ 第七課 斷見惑

  既具正見,亦知習氣,也能執行念念覺(禪那法)或無所住(奢摩他法)或觀察思惟不淨、白骨及思惟妄執因緣之以幻修幻(三摩缽提法)的遠離貪欲愛習行為之後,就應該斷見惑,也能夠斷見惑。

  說應該斷見惑,是因為見惑不斷,就無法斷煩惱之思惑,見惑名曰:見結 [正說是身見(我見),廣說亦含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結、疑結。

  凡已具正見者,見結及戒取結應該已不再認同,亦能漸不執著,而最難的是疑結。疑結是懷疑、信心動搖於所正見之理,所以修行人宜反覆的思惟為何生疑之原因,而找出徹底斷除的方法。

  說也能夠斷見惑,是因為經過上述課程的訓練之後,已達到能斷見惑的臨界點,就剩吾人最後是否要斷見惑這個決定,這決定若執行,如飽滿的汽球,這麼一戮就能破之!



◆ 第八課 斷思惑

  思惑是情緒,即所謂的七情六欲。想像一下,一個不具有愛瞋情緒的人是怎樣的心行、口行、身行,那就是修行人要達到的目的。

  因為有思惑情緒,所以眾生就會「曚昧於事實」,這是指雖然了知一件事的來龍去脈,亦知其是錯誤,但就還是會去做它。對於真理已認知,但以曚昧的業障之故, 所以「不能得到清明意識下的定力」而不去做它,所以,稱此種狀況是煩惱障!這種情形已比無知還善,但還未達到徹底斷惑,雖自以為明見事理,實則處於曚昧中!所以有所謂「大悟十八 回,小悟無數回」,及「閱卷每有新意」的情況出現。真正已斷惑證空性者,是不會有次次不同的感受,但對大乘佛法例外,因為那不是思惑之「人我執」(執著三毒習氣)而是「法我執」,是下一階段課程的任務。



◆ 第九課 入無生法忍

  當正見、正思惟、正念的慧力具足,而不攀緣六塵的定力亦具足時,此時稱為定慧等持!

  在二乘人定慧等持時,他可以斷見思惑而證寂滅(阿羅漢果或辟支佛果),這是終極果位,若要進趣,須發菩提心入大乘菩薩道才行。

  在大乘人定慧等持時,可以斷見思惑而能證寂滅(菩薩第六現前地),但這還在順忍階位,應該更進趣一步而於念念覺,以此功用而證無生法忍入於菩薩第七遠行地,或第八不動地,或第九善慧地(入何地要看當時心行而定)。

  念念覺(常覺不住)的意思,就是還沒斷心念之生起,但已能達到「所有生起」皆無三毒思惑(煩惱障)。孔子的「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堪比擬此境界,或在此境界之上。而「耳順」,則相近於五地(已斷貪欲愛習,但沒斷痴毒),或六地菩薩的境界。

  至入於菩薩第八不動地之後,才「真正」完全遣自他(能所)二想而無心念,稱為無功用行(無功用道)。自此之後,則常至十方隨十方佛學習更深的三昧法門,因緣成熟或精進不輟,終能斷無明證寂滅忍(佛果)。


*************************************************************************
註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10) T19, p0154c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
註二
*********
No. 200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卷1) T48, p0351a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
註三
*********
No. 232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1) T08, p0726c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修般若波羅蜜時。當云何住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言。以不住法為住般若波羅蜜。佛復問文殊師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言。以無住相。即住般若波羅蜜。

...(中略)...


No. 232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1) T08, p0729b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是不可思議。何以故。所說法相不可思議。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舍利弗言。汝之所說實不可思議。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不可思議不可說。思議亦不可說。如是思議不思議性俱不可說。一切聲相非思議亦非不可思議。

佛言。汝入不思議三昧耶。


/* 養淨習之原因及方式 */

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恒與定俱。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更有勝妙寂滅定不。

文殊師利言。若有不思議定者。汝可問言。更有寂滅定不。如我意解。不可思議定尚不可得。云何問有寂滅定乎。 舍利弗言。不可思議定不可得耶。文殊師利言。思議定者是可得相。不可思議定者不可得相。一切眾生實成就不思議定。何以故。一切心相即非心故。是名不思議定。是故一切眾生相及不思議三昧相。等無分別。

佛讚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於諸佛久殖善根淨修梵行。乃能演說甚深三昧。汝今安住如是般若波羅蜜中。

文殊師利言。若我住般若波羅蜜中。能作是說。即是有想便住我想。若住有想我想中者。般若波羅蜜便有處所。般若波羅蜜若住於無。亦是我想亦名處所。離此二處住無所住。如諸佛住安處寂滅非思議境界。如是不思議。名般若波羅蜜住處。般若波羅蜜處。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作。般若波羅蜜即不思議。不思議即法界。法界即無相。無相即不思議。不思議即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法界。無二無別。無二無別即法界。法界即無相。無相即般若波羅蜜界。般若波羅蜜界即不思議界不思議界即無生無滅界。無生無滅界即不思議界。 文殊師利言。如來界及我界即不二相。如是修般若波羅蜜者則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相離。即是般若波羅蜜故。


/* 佛知見 */

世尊。若知我相而不可著。無知無著是佛所知。不可思議無知無著即佛所知。何以故。知體本性無所有相。云何能轉法界。若知本性無體無著者。即名無物。若無有物是無處所無依無住。無依無住即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即是有為無為功德。若如是知則無心想。無心想者云何當知。

(編按:佛知見與不退智)
有為無為功德無知即不思議。不思議者是佛所知。亦無取無不取。不見三世去來等相。不取生滅及諸起作。亦不斷不常。如是知者是名正智。不思議智如虛空。無此無彼不可比類。無好惡無等等無相無貌。佛告文殊師利。若如是知名不退智。


/* 入不退智相方式 */
文殊師利言。無作智名不退智。猶如金鋌先加鎚打方知好惡。若不治打無能知者。不退智相亦復如是。要行境界。不念不著無起無作。具足不動不生不滅。爾乃顯現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言。如諸如來自說己智。誰當能信。文殊師利言。如是智者。非涅槃法非生死法。是寂滅行是無動行。不斷貪欲瞋恚愚癡。亦非不斷。何以故。無盡無滅不離生死亦非不離。不修道非不修道。作是解者名為正信。 佛告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深解斯義。

爾時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於當來世。若說如是甚深正法。誰能信解如聞受行。佛告迦葉。今此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聞此經者。如是人等於未來世若聞是法。必能信解於甚深般若波羅蜜。乃能讀誦信解受持。亦為他人分別演說。譬如長者失摩尼寶憂愁苦惱。後若還得。心甚歡信解受持。常樂讀誦甚大歡喜。當知此人即是見佛。亦即親近供養諸佛。

佛告迦葉。譬如忉利天上波利質多羅樹皰初出時。是中諸天見是樹已皆大歡喜。此樹不久必當開敷。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聞般若波羅蜜。能生信解。亦復如是。此人不久亦當開敷一切佛法。於當來世。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般若波羅蜜。信受讀誦心不悔沒。當知是人已從此會聽受是經。亦能為人聚落城邑廣說流布。當知是人佛所護念。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中。有能信樂無疑惑者。是善男子善女人。於過去諸佛。久已修學殖眾善根。譬如有人以手穿珠。忽遇無上真摩尼寶。心大歡喜。當知是人必已曾見。

如是迦葉。若善男子善女人修學餘法。忽然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能生歡喜。亦復如是。當知此人已曾聞故。若有眾生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心能信受生大歡喜。如是人等亦曾親近無數諸佛。從聞般若波羅蜜已修學故。譬如有人。先所經見城邑聚落後若聞人讚歎彼城所有園苑種種池泉華果林樹男女人民皆可愛樂。是人聞已即大歡喜。更勸令說是城園苑眾好嚴飾雜華池泉多諸甘果。種種珍妙一切愛樂。是人得聞重甚歡喜。如是之人皆曾見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聞般若波羅蜜。信心聽受能生歡喜。樂聞不厭而更勸說。當知此輩已從文殊師利。曾聞如是般若波羅蜜故。

迦葉白佛言。世尊。若將來世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信樂聽受。以是相故。當知此人亦於過去佛所曾聞修學。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說諸法無作無相第一寂滅。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如是諦了斯義。如聞如說。為諸如來之所讚歎。不違法相是即佛說。亦是熾然般若波羅蜜相。亦名熾燃具足佛法。通達實相不可思議。

佛告文殊師利。我本行菩薩道時修諸善根。欲住阿鞞跋致地。當學般若波羅蜜。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學般若波羅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解一切法相。欲知一切眾生心界皆悉同等。當學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欲學一切佛法具足無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學一切佛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相好威儀無量法式。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一切佛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法式及諸威儀。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是空法中不見諸佛菩提等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如是等相無疑惑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見諸法若生若滅若垢若淨。是故善男子善女人。應作如是學般若波羅蜜。欲知一切法無過去未來現在等相。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法界性相無三世故。欲知一切法同入法界心無罣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三轉十二行法輪亦自證知而不取著。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慈心遍覆一切眾生而無限齊亦不作念有眾生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於一切眾生不起諍論亦復不取無諍論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是處非處十力無畏住佛智慧得無礙辯。當學般若波羅蜜。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觀正法。無為無相無得無利。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知者無見者無作者。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境界。非證非不證。不作戲論無有分別。一切法無盡離盡。無凡夫法無聲聞法。無辟支佛法佛法。非得非不得。不捨生死不證涅槃。非思議非不思議。非作非不作。法相如是。不知云何當學般若波羅蜜。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若能如是知諸法相。是名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若欲學菩提自在三昧。得是三昧已。照明一切甚深佛法及知一切諸佛名字。亦悉了達諸佛世界無有障礙。當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中學。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佛言。般若波羅蜜無邊無際無名無相。非思量無歸依無洲渚。無犯無福無晦無明。猶如法界無有分齊亦無限數。是名般若波羅蜜。亦名菩薩摩訶薩行處。非處非不行處。悉入一乘名非行處。何以故。無念無作故。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文殊師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一行三昧,可與六祖壇經合看 */

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


/* 持名念佛而證菩提方式。重點在「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

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若比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我當云何逮得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佛言。菩薩摩訶薩。當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則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作證。除謗正法不信惡業重罪障者。所不能入。

復次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得摩尼珠示其珠師。珠師答言。此是無價真摩尼寶。即求師言。為我治磨勿失光色。珠師治已隨其磨時。珠色光明映徹表裏。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學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隨修學時知諸法相。明達無礙功德增長。亦復如是。

文殊師利。譬如日輪光明遍滿無有減相。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具足一切功德無有缺少。亦復如是。照明佛法如日輪光。文殊師利。我所說法皆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是一行三昧者。其所演說亦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隨順正法無錯謬相。

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得是一行三昧。皆悉滿足助道之法。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不見法界有分別相及以一相。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不可思議。是菩提中亦無得佛。如是知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以如是因。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何以故。不思議界。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如是說不生懈怠。當知是人已於先佛種諸善根。是故比丘比丘尼。聞說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生驚怖。即是從佛出家。若優婆塞優婆夷。得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心不驚怖。即是成就真歸依處。

文殊師利言。如是智者。非涅槃法非生死法。是寂滅行是無動行。不斷貪欲瞋恚愚癡。亦非不斷。何以故。無盡無滅不離生死亦非不離。不修道非不修道。作是解者名為正信。

佛告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深解斯義。

爾時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於當來世。若說如是甚深正法。誰能信解如聞受行。

佛告迦葉。今此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聞此經者。如是人等於未來世若聞是法。必能信解於甚深般若波羅蜜。乃能讀誦信解受持。亦為他人分別演說。譬如長者失摩尼寶憂愁苦惱。後若還得。心甚歡歡喜。如是迦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亦復如是。有信樂心。若不聞法則生苦惱。若得聞時信解受持。常樂讀誦甚大歡喜。當知此人即是見佛。亦即親近供養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