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一實相印及三法印

※ 引述《sjc4789 (徐正全)》之銘言:
> > 您這種繞圈子的問法,永遠也問不完,何
> > 不靜心思惟我所回覆的、或佛所說的經文
> > 呢?
> 不是我要繞圈子,而是你前後文自相矛盾,
> 那還討論什麼呢?

人類的思考模式,對某些人來說,常會有「你錯了」的見解
,但其實是自己沒有理解對方在說什麼,所以就「誤解」(這個
人類當然也包括我自己)。您前前函就是這種狀況,所以我才沒
有續回應!沒回應,並不是我所說有「前後自相矛盾」的狀況。

觀察您此次的反應,看來我有必要再說明您前前函的問題,
若您再不能理解,我就不再回應。畢竟,這就如同讀一本數學或
哲學性的書籍,可能因為知識、經驗之不足,而無法理會書中的
意思,但再過幾年回頭來讀,卻有新意!對於常讀書的人,他應
該有很豐富這種經驗知道我在說什麼才是。


前前函您問:

『那你怎說永恒不變的存在,是不存在,你懷疑佛性
的存在嗎?』


回覆如下:

一、從現象上來說

目前我還找不到有永恒不變的存在,您能找的到嗎?


二、從體性上來說

說體性義理,最清晰莫如「楞嚴經」及「圓覺經」。楞
嚴經中不是說世界及虛空皆是從妄覺而來的嗎?而『妄
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註一)。

此種義理不是二乘人的根器可以接受的說法,所以佛在
阿含時弘法,只從「現象上」來說明因緣法、緣生法。
至中後期才逐漸開展般若及唯識的教導。這也是只接受
前期教育的南傳人因為無知而一直排斥北傳,而以為北
傳非佛說的原因,因為無知嘛,當然就排斥了!(不排
斥的話,我反而會覺得該人的邏輯有問題。或該人是具
有大智慧,雖已暫時被所得知的知識所蒙蔽,但卻能持
有中庸的態度)

在現象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但那已是在妄中
做活計了。只有行菩薩乘、金剛乘、佛乘者才會觸及「
妄」這個議題。

而妄的產生,就如圓覺經「患翳空花喻」(註二)。又如
緣心義理(註四)。由於妄是這種狀態,怎又有會有個
常不變的佛性存在呢?所以:

您必須要能讀得懂「註四」經文並具有它所述
的智慧。

這樣,您就「具足」能理解以下我所要說的所謂「佛性
」意義:

佛性並非永恒不變的存在,如「註五」佛經所云:

「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
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吾人知有無明才要斷無明,若無明非實有體,又
怎會產生佛性永恒不變的存在呢?若佛性永恒不
變,則妄又從那裡產生的?

我不會用「佛性是永恒不變的存在」之辭來描述
佛性。我會說:

所謂佛性,是指斷二障(理障及事障,
註六)之後不入斷滅之意思。

佛性說它是一個存在、名詞,不如說它是一個過程
、形容詞。


如果吾人要說「佛性是永恒不變的存在」也不是不行,但要
先小心設定一個「適當的前提」,以及,要承認這個假設也是在
虛妄心之下的見解,以免因此而有「法我執」。若能達到上述二
項,那我是同意「佛性是永恒不變的存在」。這個適當前提可以
是以下的方式:

「佛性是恒常不變的存在,但卻不是妄中理事之存在,
它的存在是勝義有。而妄(幻),會在佛性上產生及消
滅」


在我承認這個前提之前,我會先說:

「既然這個假設是建立在虛妄心之下,那『佛性是永恒
不變的存在』,也同時是虛妄說法。」

既然是虛妄的說法,也沒必要去承認或去否認佛性是什麼,
承認與否認的行為都是沒意義。修行人不必去知道佛性是否永恒
不變的存在,反而要知道的是「自己所有的見解都是在妄中做活
計」,而妄之意義,就如同「註一」、「註三」、「註四」所說。

若佛說法,遇到您這類人,祂就會說大般涅槃經之類經文,
但修行人不能如此就執著於「佛性常」,應「轉念」了知目前的
「現象上」都是和合義,否則就可能落入外道梵我的「常執」裡


其實,佛法無定法,只要能令修行人斷惑都是佛法,佛性常
可以令您斷惑,說佛性常也無妨,這叫「一實相印」,是從體上
而論。反之,若如此常義卻會障礙您斷惑,那就說因緣和合的因
緣法及緣生法,這是從相上而論,叫做「三法印」。

耑此,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後記:

一點感慨,有時不知自己又何必做這種詳細考證的行為,這
要花不少時間及去撰寫文章,以避免有誤導修行人的狀況。但回
思自己曾經發過的誓願,也默然了!


*********************************************************
註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10)
T19, p0154c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
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
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
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
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
註二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5c

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見空花。患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
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花滅於空時。
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花。何以故。空本無花非起滅故。


*********************************************************
註三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4b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
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
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
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
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
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
。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
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
註四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5c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
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
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
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
已如空花。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花復結空果。展轉妄想。
無有是處。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
註五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3b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
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
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
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
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
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
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
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
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
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善男子。一
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
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
。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
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
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
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
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
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
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
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
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
。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
註六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6b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
依二種障。而現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
障續諸生死。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
未能顯住菩薩境界。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
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
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