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毘婆舍那之意涵

  毘婆舍那的意義,有更深的意涵,並不完全等同「迦那卡禪師」(註一)所介紹的「方法」,所以也不完全如下他所說之意義,但也不相離:

  『因此毘婆捨那的原則很簡單,是一種訓練心、培養
   心正念的方法。當身心現象發生時,將用單純的正
   念去瞭解觀察。不應該去推理、思惟、分析、批評
   、判斷、教理、對照等等。在毘婆捨那修行法當中
   沒有這一些分別,思惟、推理、判斷等等作用餘地
   ,修行者唯有用單純的正念,直接觀察來修行。』


  毘婆舍那之真正意義是指「一種狀態」。是「迦那卡禪師」所說義理的最後境界。我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如同他所解釋的毘婆舍那之意義一般,它的意思就是「如實見法」而已,我們先看以下經典說明:


  No. 231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 (卷2) T08, p0699a

  大王。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滅諸戲論修習
  空行。作是思惟。所觀境界皆悉空無。能觀之心
  亦復如是。無能所觀二種之異。諸法一相所謂無
  相。如是思惟遣內外相。不見身不見心不見法。
  次第相續修奢摩他毘婆舍那。毘婆舍那如實見法
  。奢摩他者
一心不亂。菩薩如是修觀行已即得淨
  戒。戒清淨故行亦如是。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觀行清淨。


  二乘人的解脫方法,也只能證得二乘果,所以他們不知「三摩缽提」的以幻修幻法(菩薩常用法)也能斷煩惱障,也不知占察善惡業報經中所說的「唯心識觀」也可以斷煩惱障,至於成佛的先決條件「悟淨圓覺」,他們就更不了解了。但強調一句:這並不是說二乘人的方式不對。也要再強調一句:二乘人與菩薩乘的主要差別,是見地上的問題。(二乘人見苦,菩薩乘人無苦樂見)。

  話說回,修行人若是能「如實見法」那就是毘婆舍那,能「一心不亂」就是奢摩他。修行時,無論是用什麼方法,都是要「同時具備此二狀態」,若能斷煩惱障,就稱為「俱解脫阿羅漢」,但可別忘了還有一種「慧解脫阿羅漢」,乃至果地菩薩(含六地以上)及佛的存在。

  如同楞嚴經上的二十五圓通菩薩所說法,又那一種與迦那卡禪師所說的方法相同的呢?但楞嚴經中每一個菩薩卻都是至少已斷煩惱障的聖人。即便四阿含經中所介紹的方法、禪秘要法經中
佛所說的方法(白骨觀、不淨觀...等)也不與迦那卡禪師所說的方法相同。

  所以,「解脫方法」並不是重點,「正見(如實見法)及無欲(一心不亂)」才是解脫煩惱障乃至智障(理障、無明惑)的重點。

  若不能「如實見法」,若有禪定神通,也必然是外道邪定,命終還是要墮入輪迴。若能如實見法(法,泛指一切形而上及形而下),卻仍生出貪欲愛執,那就不能「一心不亂」,也必然要
墮入輪迴。

  所以,迦那卡禪那所推薦的方法,並不等同「毘婆舍那」,所有的解脫方法也都不等同毘婆舍那,但卻不離毘婆舍那之意涵。如同大海不等同百川,但大海卻也不離百川而成就。

  若人欲修行,可以自挑與根器相應的方式,若是見無常、無我、苦,那可以修習這位迦那卡禪師所推薦的方式。若是不見身、不見心、不見法,只見諸法本來無生,亦無身心受彼輪迴生死
(註二),如此之人,也可以修習這位迦那卡禪師所推薦的方式。為何如此呢?我會反問:人吃飯,佛也吃飯,同是吃飯行為卻有凡聖是什麼原因呢?

  依上問同理推得,菩薩乘、佛乘根器者,還是可以修習迦那卡禪師所推薦的方式,之中的差別是「見地」,所以古賢說:「寧可破戒墮地獄,不可破見芥子許」(墮地獄還能於出離後,因為過去的佛緣而續修行成佛,破見則無論在六道何處皆無法成佛)。

  說到在這裡,有二個有趣的議題給有緣人去思惟:

一、為何依照迦那卡禪那所推薦方法修行可以斷惑?(假設
  真的可以斷惑)

二、若眾生只是相信某人的方法去修行,而不懂四諦、十二
  因緣、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乃至沒讀過佛經,沒聽
  過佛法。試問這個眾生能不能斷見思惑,乃至無明惑?

提示一下:

  這指,不依理只依法修行而已。而這個「方法」本身就具有能引導修行人斷惑乃至成佛的架構。

  我個人認為,真正能了解、解釋上述二問題之人,「今生才有機會」斷煩惱障,至於能否即身成佛斷無明惑......我不想去臆測!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註一
*******

作者: notself (notself) 看板: buddhism
標題: 毘婆捨那的實修介紹
時間: Sat Nov 24 15:05:00 2007

迦那卡禪師

毘婆捨那禪修活動,也是正念的訓練。馬哈西大禪師所教導的毘婆
捨那修習的技巧,是根據佛陀開示的一部經:大念處經(Maha
Satipatthana)(四念住法)提倡的。

首先我們要瞭解毘婆捨那這個字的意思。毘婆捨那(巴利文Vi-
passana)可分為兩個字,毘(Vi)和婆捨那(Passana)。毘的意思是種
種的性質,在這裡(毘)指的是身的現象和心的現象之三種共同性質:
無常、苦、無我。婆捨那的意思是具有正見或是徹底了悟。當這兩個
字合起來,毘婆捨那的意思是徹底了悟一切身心現象的共同性質:無
常、苦、無我。唯有當我們能夠親身去直接體驗身心現象的三種共同
性質,我們才算是走在毘婆捨那之道路上,也就是說能夠了悟無常、
苦、無我三項性質才叫做毘婆捨那。

毘婆捨那所注重是必須經由我們直接親身的經驗,經由我們直觀的智
慧去體驗、證實一切身心現象,無常、苦、無我。但是要達到親身體
驗直接證悟,必須要有某種深度的定力,否則修行者無法親身體驗到
身心現象的真實本質。而如何才能達到某種深度的定力呢?要達到某
種深度的定力,必須正念持續不間斷一段相當的時間。比如說幾小時
、半天,乃至整天,如果想要正念持續不間斷,必須勇猛精進努力修
行。時時保持醒覺,注意觀察當下一切發生的身心現象,時時注意觀
察當下身心狀況叫做「念」,而這樣子的念用在善的方法叫做「正念
」。

當修行者精進的力量強而持續,正念能夠保持相續不間斷,則定力就
能越來越深,內觀覺悟力越來越敏銳,能夠透視了悟身心的真實本質
,無常、苦、無我。當修行者了悟身心真實本質,心就能夠從某些部
份的煩惱當中清淨出來。於是便能感受到幸福、安樂、自在。但是這
還不是毘婆捨那修行法的目地,必須繼續修行一直到你能徹底了悟四
諦。

四諦:第一諦,苦諦,苦的真理。第二諦,集諦,苦的原因這項真理
。第三諦,滅諦,滅除苦,解脫苦的這項真理。第四諦,道諦,達到
解脫苦的道路之方法的這項真理,當你能夠徹底了悟四諦,你就是證
悟了聖者的果位,你就能夠完全根除煩惱,苦的原因是煩惱,當你滅
除苦的原因,一切痛苦不再生起,達到解脫一切苦的境界,這才是毘
婆捨那的真正目的。要達到這項離苦得樂的目的,必須時時刻刻保持
醒覺,正念觀察當下一切發生的身心現象。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解釋奢摩他修行法,與毘婆捨那修行法二者之間的
差別,如此才能夠依照正確方法修行,得到離苦得樂的目地。

在佛法當中有二種修行法,那就是奢摩他修行法或是說禪定的修行法
,及毘婆捨那修行法或者說內觀覺悟修行法。

奢摩他禪定修行法的目的,只是為了得到深度的禪定,不是為了了悟
身心真實本質解脫一切痛苦。除了得到深度禪定之外,奢摩他修行法
還能夠令修行者得到神通,也就是超乎常人,超乎自然的能力。毘婆
捨那內觀覺悟修行法的目的是為了解脫一切痛苦,而藉著正確了悟一
切身心的三種性質,無常、苦、無我。讓修行者能夠瞭解煩惱的因,
滅除一切煩惱,解脫一切痛苦。

毘婆捨那修行法也需要某種深度的定力才能啟發內觀覺悟力,透視到
無常、苦、無我三項性質,證悟涅盤離苦得樂。這是奢摩他和毘婆捨
那的一項差別,二種目的不同。另一項差別是奢摩他修行者只專注觀
察單一項目標,單一項修行者所攀的境界,而毘婆捨那修行者的不同
,他必須觀察許多項修行目標,許多項修行所攀緣的境界,一切當下
所發生的身心現象都必須注意觀察,所以觀察的目標不只單一項目標


也就是說奢摩他修行者必須深度的專注單一項目標,當他心跑出去胡
思亂想時,他必須將心拉回專注觀察單一項目標,不應該觀察正在胡
思亂想的心,一發現胡思亂想就必須馬上將心拉回來,安住所觀察的
目標。

但毘婆捨那修行者正好相反,當修行者的心跑出去胡思亂想時,不應
該將心拉回來,必須跟隨他的心去觀察當下心理胡思亂想的狀況,也
就是說必須觀察正在打妄想的心。並且內心做記號妄想、妄想、妄想
,或想、想、想,或回憶、回憶、回憶,或者內心看到任何影像的時
候,則觀察說看到、看到、看到,必須這樣正念觀察當下所發生的心
理狀況,一直到這些妄想、回憶、影像消失為止,他才能夠回來觀察
他主要觀察的目標,這項是很重要的差別,要特別注意。

我們或許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毘婆捨那修行者必須觀察妄想心,同
時內心做記號妄想、妄想、妄想呢?

因為妄想心是一種心理現象,具備無常、苦、無我三種性質,為了要
了悟妄想心的無常、苦、無我三項性質,修行者必須正念的觀察妄想
,一直到妄想消失,才回到平常觀察修行目標。當修行者勤觀妄想很
精勤的觀察當下所生起的妄想,他的心就能夠越來越專注,定力則越
來越深。在他觀察主要所緣的目標,這時候他越來越能夠深度的專注
,反過來說:如果修行者不願意精勤的觀察妄想,他不能以敏銳的警
覺力,覺察每一個妄想,他的心就不能夠達到深度的定力,心會常常
分散,會浮動不安,妄想會一直很多。

唯有他能夠精勤觀察妄想,內心的警覺性才能夠越來越敏銳,定力則
越來越深,漸漸的他會感覺非常平靜、安寧、妄想越來越少,心能夠
深度專注在修行的目標上。所以當毘婆捨那修行者的心打妄想時,不
該將心拉回來,如果將妄想心拉回來,那麼表示他用奢摩他修行法在
修毘婆捨那,這是混淆的狀況,應當特別的注意。

我們瞭解奢摩他和毘婆捨那的差別之後,我們也就能夠正確的來修行
毘婆捨那是一種覺悟修行法,能夠令修行者覺悟真理,滅除煩惱,解
脫痛苦。

在這裡我們還必須瞭解毘婆捨那的原則。毘婆捨那修行法是要看清楚
當下一切發生的身心現象,發生時自然的面貌,實在的樣子,以單純
的正念去觀察他、瞭解他。任何一項當下發生的身心狀況,修行者都
必須照著他們的樣子去瞭解他們。

因此毘婆捨那的原則很簡單,是一種訓練心、培養心正念的方法。當
身心現象發生時,將用單純的正念去瞭解觀察。不應該去推理、思惟
、分析、批評、判斷、教理、對照等等。在毘婆捨那修行法當中沒有
這一些分別,思惟、推理、判斷等等作用餘地,修行者唯有用單純的
正念,直接觀察來修行。用如此的正念,定力才能漸漸加深,內觀覺
悟力才能變得銳力,才能透視了悟身心的一切現象。單純的正念來觀
察一切當下發生的身心現象,正念能夠持續不間斷,一小時、二小時
、三小時,乃至半天,一整天與正念打成一片,持續不斷。

根據念住經我們必須從事三方面的修行:
第一方面坐禪、靜坐
第二方面行禪經行,或者說走路修行
第三方面觀察日常生活的每一舉動。

在每一次坐禪之前,一定要先行禪,也就是說每次靜坐之前必須先經
行,而每一次的行禪經行至少要走一小時,在行禪的時候,腳步的移
動是非常清楚,且容易注意到觀察的目標,因此在行禪時修行者的心
很容易專注下來,容易得到定力。而且所得到的定力相當穩固,所以
說在每一次靜坐之前必定先行禪一個小時然後才靜坐,修行者將行禪
的定力一直保持到坐禪當中,慢慢的走到禪坐的位子,然後慢慢的蹲
下,慢慢的坐下,慢慢的移動手臂和腳,調整坐姿,每一個舉動都必
須很慢很專注在觀察,直到調身穩定坐好,這樣子他行禪當中的定力
就一直保持住,帶到坐禪當中,因此當開始坐禪的時候,他的定力已
經相當好,所以每一次坐禪前必先行禪。

除了坐禪行禪之外,日常生活當中的一舉一動,都必須保持醒覺正念
觀察,佛陀在念住經中特別在專門一章裡面講到觀察日常生活,這章
的名稱意思是徹底的醒覺或是完全的了悟,佛陀在這一章當中特別強
調修行者在日常生活當中,每一舉動都必須正念觀察,不管是行、住
、坐、臥、吃飯、睡覺,在自己的房間、浴室、廁所,每一舉一動都
是修行者不應該放過的。因為正念觀察日常生活的舉止行動,對於開
悟真理非常重要,這也就是我們之所以時時強調大家必須保持正念,
觀察日常生活的每一項舉動,而且要越來越慢、越觀越細心。

想要修行毘婆捨那順利、進步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觀察一切的妄想,
譬如貪心、生氣、瞋心、我慢、悲傷、懶惰、昏沈等等,一切當下發
生的心理現象都必須去覺照他,正念觀察他,如此我們才能了悟我們
的心。

---------------------------------------------------------
作者: notself (notself) 看板: buddhism
標題: Re: 毘婆捨那的實修介紹
時間: Sat Nov 24 15:07:32 2007

迦那卡禪師

第二項重要的條件就是專注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放慢動作並
仔細觀察。講到要注意觀察每一個當下生起的妄想,這對初學者而言
,剛開始是有一些困難,因此給初學者一項主要所攀緣的對象,主要
修行的目標,讓初學者能夠容易學習。初學者的心專注觀察腹部上下
起伏,當腹部向外膨脹上升時,修行者必須專注觀察上升的過程,同
時內心做記號說「上」當腹部向內縮下降時,他必須專注觀察腹部下
降的過程,同時內心做記號「下」,如此修行者的心僅僅跟隨腹部起
伏上下,而且內心做記號說上、下、上、下,觀察腹部起伏上下,就
是在觀察風大的作用,風大的作用是一種身體的現象,具有無常、苦
、無我的三項性質。

這風大生起後迅速消滅,然後有下一個風大迅速生起,然後迅速消滅
,不斷的在生滅、生滅當中,是一種無常性。

受到這種剎那生滅的壓迫,所以是一種行苦。

由這種生滅無常的現象,察覺到並沒有一個真實的人或者是一個主宰
的我,或者是一個完整的眾生,所以說是無我。

因此腹部起伏上下這種風大作用是我們必須正念觀察,以便了悟無常
、苦、無我這三種特性,當腹部下降時內心很準確的感受腹部的下降
,同時內心做記號說「下」,腹部的上下是因為空氣進出我們的身體
所引起,然而觀察腹部的上下是毘婆捨那修行者主要的觀察目標。

這是沒有其他目標發生時修行者才觀察腹部的上下,如果有其他明顯
的身心現象發生,修行者就必須專心觀察那一項的身心現象,一直到
該項身心現象消失,才能夠回來觀察腹部。


腹部上下並不是毘婆捨那修行法唯一觀察目標,只要一切身心現象明
顯發生時,都是毘婆捨那修行法必須觀察的目標,所以修行者不應該
執著只觀察腹部上下。

初學者不容易覺察妄想的存在,只要認真繼續修行,漸漸的他能發現
到心在打妄想,或想像某件事,或看到內心浮現的影相,於是他必須
專注觀察妄想的心,想像的心或看到影像的心,這時觀察必須很專注
很準確,很有精神,而且速度要稍為快,所做的記號是妄想、妄想、
妄想,或想、想、想,或看到、看到、看到。如此觀察,正念才能越
來越強而有力,妄想則會越來越弱乃至消失,然後才回到觀察腹部上
下。

當修行者感覺到痛、麻、酸、癢,他必須正念觀察感受痛、麻、酸、
癢,同時內心做記號痛、痛、痛,麻、麻、麻,酸、酸、酸,癢、癢
、癢,一直到這些痛、麻、酸、癢、不愉快的感受消失為止,才回來
觀察腹部的上下。修行者正念觀察痛、麻、酸、癢不是為了讓他們消
失,而是為了了悟他們的真實本質。修行者不應該存著要讓痛、麻、
酸、癢趕快消失或減弱,這樣子的心態是不對的。而要存著以了悟他
們真實本質的心去觀察一切不愉快的感受。這時必須很專注、很準確
、很有精神,而且必須要有忍耐性,如果不能忍耐修行者就不能好好
的觀察這一切的痛、麻、酸、癢。所以修行者應具備「忍耐」的精神
,才能夠很清楚觀察這一切不愉快的感受,進而透視他們的真實本質
了悟他們的無常、苦、無我。

所以,在痛、麻、酸、癢等一切不愉快感受生起時,修行者必須正念
觀察。有時候疼痛變得很厲害,雖然你盡量忍耐,可是疼痛繼續加劇
,到達你難以忍耐的程度,你會想要更換坐的姿勢,但是如果你能坐
到五十分鐘,疼痛才變得難忍時,這時你最好不要換姿勢起來經行,
因為如果你在靜坐中更換坐的姿勢,漸漸的會養成換姿勢的壞習慣,
這對修行定力內觀的進步會變成一項很大的障礙,所以當你疼痛時要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忍耐,這樣子你就能夠觀察到、體驗到疼痛的真實
本質。

靜坐時如果聞到某種氣味則要正念觀察聞、聞、聞。同樣的,身觸到
的感受也要正念觀察觸、觸、觸。妄想時也要正念觀察想、想、想。

行禪時最先觀察站立的姿態,身體直立為一條線,觀察站立幾次,然
後開始經行,注意右腳移動內心做記號說右腳,然後注意左腳移動,
同樣內心做記號左腳,經行時必須用心注意腳步移動,不應該注意身
體的其他部份,這樣才能瞭解腳步移動的生滅、無常現象,收攝眼神
,不應該左顧右盼,觀察身體前六尺之地面,若太近會造成頭部感覺
壓力,造成脖子酸、頭痛、眼睛痛等等。以用心注意腳步左腳、右腳
,或舉起、移動、放下。初學者剛開始或許不能很清楚觀察腳步的移
動,但認真修行漸漸的就能夠很清楚感受腳步移動的過程。

初學者經行時先觀察左腳、右腳三十分,然後觀察舉起、落下三十分
,如此行禪一小時,坐禪一小時相互進行,切記行禪時間不該少於一
小時。開始修行三天如果能行禪一小時三十分,也是很好,漸漸的熟
練之後要觀察左腳、右腳十五分,舉起、落下十五分,舉起、移動、
落下三十分,更熟練之後你就可以增加所觀察的步驟,依據個人的情
況而定沒有一定的標準。

行禪時打妄想應觀察妄想、妄想、妄想,如果妄想持續不停,則必須
停止腳步,專注觀察妄想,直到妄想消失才繼續行禪,走到盡頭不要
立刻轉身,應觀察站的姿勢站、站、站十次,向後轉時,要轉、要轉
、要轉,才慢慢轉身,轉身後一樣先觀察站、站、站十次,然後再繼
續經行。

在行禪時盡量放慢腳步,才能夠了悟腳步移動的真實本質,另一方面
修行法是將日常生活一舉一動的動作放慢,心才能夠清楚的觀察每一
個舉動。在觀察日常行動不需要去管妄想,重點在於繼續不斷的觀察
一切的舉動,除非很明顯的心情狀況生起,譬如說:生氣、悲傷時,
這時要用心注意觀察生氣、生氣、生氣,或悲傷、悲傷、悲傷,直到
情緒消失才繼續觀察一切的舉動,如此再坐禪,行禪努力精進修行,
正念持續,定力加深,內觀覺悟力能夠達到一層又一層毘婆捨那智慧
,乃至究竟證悟,這就是毘婆捨那實修的介紹。


*************************************************************
註二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3b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
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
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
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
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
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
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
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
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
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善男子。一
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
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
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
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
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
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
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
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
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
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
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
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4b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
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
。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
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
。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
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
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
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
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
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
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
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
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
。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
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
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
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
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
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
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
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
。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
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
是。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
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
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
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
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
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
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
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
平等不動。

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
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
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
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
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
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
無二。無憎愛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
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
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
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住無止無作無滅。於此證中無能
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
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   猶如虛空花
三世悉平等   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   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   應如是修習

毘婆舍那與奢摩他

No. 231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 (卷2) T08, p0699a

大王。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滅諸戲論修習空行。作是思惟。
所觀境界皆悉空無。能觀之心亦復如是。無能所觀二種之異。諸法
一相。所謂無相。如是思惟遣內外相。不見身不見心不見法。次第
相續修奢摩他毘婆舍那。毘婆舍那如實見法。奢摩他者一心不亂。
菩薩如是修觀行已即得淨戒。戒清淨故行亦如是。是名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觀行清淨。


編按:

奢摩他者,一心不亂,可以對應至圓覺經中「奢摩他修行法」。

但毘婆舍那之如實見法,卻無法對應至圓覺經的固定一法,但考
察圓覺經中之「三摩缽提」及「禪那」,則「三摩缽提」絕也適
合稱為毘婆舍那,因為它是以幻修幻。而「禪那」也適用毘婆舍
那。

實際上奢摩他及毘婆舍那是指一種二合一的狀態,而不是「法門」
。這種狀態,就是在見境時「一心不亂」不被左右,而若能見境
(法)無常、無我,那就可以「一心不亂」,若不能「如實見」
無常、無我,那「心絕對會亂」。

至於使用何種方法,那就不再是重點,所以法門無量若依無所住
心使用皆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