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念之義理

No. 1462 善見律毘婆沙 (卷4) T24, p0698b

何謂念。答曰。一切眾生皆以念心供養故。故名婆伽婆。

又言。婆伽婆者。分別義。

問曰。何謂分別。

答曰。功德為初分別諸法。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四諦六識十二因緣。
一一分別關知。苦諦逼迫不定。是為苦諦。著不捨聚。是為集諦。
滅苦受。是為滅諦。因緣得出。是名道諦。如是分別故。故名婆伽
婆。又婆伽婆者。婆伽者三界。婆者吐。吐三界煩惱故。名婆伽婆



另再參考「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
=> http://fatsiba.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03.html

三十七助道品定義

No. 763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 (卷1) T17, p0656c

/* 四念處 */
爾時勇猛甚深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住四念處。

佛言。比丘。所謂應觀內身外身內外身。住有色不淨。一切世間。憂
悲苦惱。正念了知。

觀內受外受內外受。住種種諸苦。一切世間。受悲苦惱正念了知。

觀內心外心內外心。住虛幻無常。一切世間。憂悲苦惱正念了知。

觀內法外法內外法。住悟無我理。一切世間。憂悲苦惱正念了知。


/* 四正斷(四正勤) */
比丘。是名住四念處。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四正斷。

佛言。所謂未生不善法。以精進力。攝伏斷除。令永不生故。

已生不善法。以精進力。攝伏斷除。令永斷滅故。

未生善法。以精進力。正念攝受。令生起故。

已生善法。以精進力。堅固安住。正念攝受。令增長故。

是名四正斷。


/* 四神足 */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四神足。

佛言。所謂欲定斷行具神足力。自欲獲得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
依止。於此攝受伏除諍論。

勤定斷行具神足力。自勤獲得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於此
攝受伏除諍論。

心定斷行具神足力。自心獲得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於此
攝受伏除諍論。

觀定斷行具神足力。自觀獲得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於此
攝受伏除諍論。佛言。比丘。是謂四神足。


/* 五根 */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五根。

佛言。所謂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云何信根。謂於因果而生信樂。輪迴世間信行正見業報差別。若作諸
業。或善或惡。彼彼業果。如如招報。於自信根。如實了知。是名信
根。

云何進根。謂於妙法而生信樂。勤加精進。如法修行。是名進根。

云何念根。以精進力。積集善行。念念修習。而無退轉。是名念根。

云何定根。謂於法念。專心一境。而無散動。是名定根。

云何慧根。謂於定中。觀照一切。通達無礙。是名慧根。


/* 五力 */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五力。

佛言。所謂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云何信力。謂諸有情。受如來法。信為根本。善能安住。而無流轉。
若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世間法。皆能信解。隨順攝受。是名信
力。

云何進力。謂能勇猛。精進堅固。安住善法。無有疲懈。雖被眾苦。
而能堪忍。不捨善軛。行大精進。是名進力。

云何念力。謂於念中。安住分位。堅固憶持。常無散動。亦無忘失。
是名念力。

云何定力。謂能摧伏欲染業果諸不善法。乃至安住四禪三昧。是名定
力。

云何慧力。謂住世間。發起正慧。於聖道行。具足修行。擇不善法。
離諸苦際。是名慧力。


/* 七覺支(七菩提分) */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七覺支。

佛言。所謂擇法覺支。念覺支。定覺支。精進覺支。輕安覺支。捨覺
支。喜覺支。

云何擇法覺支。謂於諸法。而能揀擇。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
攝伏諍論故。

云何念覺支。謂於諸法。正念修習。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攝
伏諍論故。

云何定覺支。謂能發起清淨妙慧。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攝伏
諍論故。

云何精進覺支。謂於善行。精進無懈。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
攝伏諍論故。

云何輕安覺支。謂於諸法。遠離麤重。調暢身心。思惟依止離欲依止
寂滅依止。攝伏諍論故。

云何捨覺支。謂於諸法。遠離放逸。令心寂靜。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
滅依止。攝伏諍論故。(編按: 這該是「遠離執著」才對)

云何喜覺支。謂於諸法。而生喜受。思惟依止離欲依止寂滅依止。攝
伏諍論故。佛告比丘。是名七覺支。


/* 八聖道 (八正道) */
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八聖道。

佛言。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云何正見。於所見境。有取有與。有善惡行。有善惡行所招之果。有
世出世間一切眾生所作之業。乃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阿羅漢果。此世他世。微妙善行。皆以正見。通達明了。淨修梵行。
永斷惑障。所作已辦。到於彼岸。是名正見。

云何正思惟。謂以智慧。分別揀擇。令身語意三業無失。離諸過咎。
是名正思惟。

云何正語。謂能永斷妄言綺語惡罵兩舌。是名正語。

云何正業。謂諸有情永離殺生偷盜染欲。是名正業。

云何正命。謂受世間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為資養。非邪命故。是名
正命。

云何正精進。謂能勇猛。破煩惱魔。常修善行。無有懈怠。是名正精
進。

云何正念。謂憶過去所修善法。念念攝持。而無錯謬。是名正念。

云何正定。謂心能安住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寂然不動。是名正定。

佛告比丘。是名八聖道。

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找到幸福!

今晨我找到了幸福,真希望在死之前能更幸福!


什麼是我的幸福呢?在可忍受的痛苦範圍中去除貪愛,那就是我的幸福!


離欲心太強,但又不能捨離心中的欲,面對情緒上的捨欲時,就難以忍受它的椎心之痛,這就不幸福!


離欲心太強,但又不能捨離肉體的欲,面對肉體上的捨欲時,就難以忍受它的敗壞、疾病之痛,這就不幸福!


今晨我找到了幸福,在可忍受的痛苦中,我能捨去心中的貪愛,肉體的貪愛,並逐次的漸增強捨貪愛的定力,所以我認為我找到了幸福!


我來度眾生,我就是眾生之一,豈能對外眾生慈悲而對自己不慈悲呢?


持續不斷的逐漸捨欲乃至捨無可捨,無可捨亦捨,這就是對自己慈悲的方式!


我不像密勒日巴造了那樣深的惡業,可用比他幸福一些的方式來修行,我認為自己真是幸運呀~

清單 - 奇經八脈貫通與脈輪說明

編輯

◆ 炁脈疑惑解疑(炁功上疑問,可到此發問)

 ・了空居士修行養生網論壇(簡)(免費)
 ・中國智慧共振炁功(繁、簡)(收費)


◆ 經脈貫通之驗證

 ・通脈者的經驗文


◆ 通脈注意事項

 ・禁慾
 ・不應以意引炁
 ・修行須時時作意
 ・多久能打通奇經八脈?

◆ 經脈名相解釋

 ・經脈基本名相
 ・任督中三脈運行流程
 ・道家任督二脈開通說法 (有些穴位說錯)


◆ 新時代脈輪說明脈輪顏色 , 脈輪與生理、心理關係

 ・七脈輪奧秘 (視訊)

 ・提升中能量場 之剖析(1)
 ・提升中能量場 之剖析(2) - 菩薩級別的12脈輪系統

 ・一的法則導讀/第六部分/37.查克拉的旋轉和結晶
 ・一的法則導讀/第六部分/38.七個查克拉,它們的光芒和阻塞
 ・一的法則導讀/第六部分/39.不同的能量體
 ・一的法則第四十九場:針灸及炁功的概述

 ・新時代理論之「業力」說法
 ・DNA被光子帶能量致能的原因

 ・Kathara的微觀宇宙結構
 ・卡薩拉網格 (英文)
 ・卡薩拉網格與宇宙能量關係
 ・Kathara (1) 卡薩拉是什麼?
 ・Kathara (2) 生命之樹
 ・Kathara (3) 人體的卡薩拉網格
 ・Kathara (4) 行星的卡薩拉網格
 ・Kathara (5) 時間母體的卡薩拉網格
 ・Kathara (6) 個人與行星卡薩拉網格的相疊
 ・Kathara (7) 時間母體與能量母體的卡薩拉網格
 ・Kathara (8) Veca宇宙的卡薩拉網格
 ・Kathara (9) Eckasha迴廊
 ・Kathara (10) Eckasha-A頻譜
 ・Kathara (11) Eckasha-Aah最高神的世界
 ・Kathara (12) Eukatharista
 ・Kathara (13) 神性種子
 ・Kathara (14) 第13頻柱: Amoraea火焰


 ※ 先說明梅爾卡巴不必然是「六面晶狀體」,它隨人而異。可參閱本人的說明(關鍵字:梅爾卡巴
  ,或點閱Angie的沙龍看較詳細說明
 ・梅爾卡巴力學 (1) -- 導論
 ・梅爾卡巴力學 (2) -- 梅爾卡巴螺旋, 梅爾卡巴場
 ・梅爾卡巴力學 (3) -- 自然與非自然梅爾卡巴場
 ・梅爾卡巴力學 (4) -- 梅爾卡巴載具, 穿越載具,與載具的不同階段
 ・梅爾卡巴力學 (5) -- 梅爾卡巴場載具及個人盾(只有圖片)
 ・梅爾卡巴力學 (6) -- 嵌入到諧波宇宙一的人體卡薩拉網格(只有圖片)
 ・梅爾卡巴力學 (7) -- 人體卡薩拉網格與梅爾卡巴場(只有圖片)
 ・梅爾卡巴力學 (8) -- 行星的梅爾卡巴場(只有圖片)
 ・梅爾卡巴力學 (9) -- 時間母體的梅爾卡巴場(只有圖片)
 ・梅爾卡巴力學 (10) -- Veca宇宙的梅爾卡巴場(只有圖片)
 ・梅爾卡巴力學 (11) -- Eckasha宇宙的梅爾卡巴場(只有圖片)
 ・梅爾卡巴力學(12) -- 星門


  --------------------------------------------------------------
  2022-10-02 補註
  --------------------------------
  柯博拉:
  脈輪是位於人類能量身體裡面的能量漩渦。這些漩渦可以傳導不同頻率的聖光。
  梅爾卡巴是光體,也就是我們用來達成揚升的載具。

  我們在通往揚升的修行過程當中,要清除所有能量場內的異常和阻塞。一旦我
  們的光體達成超導狀態,我們就會揚升 。

  點閱上述:補註出處


◆ 卡薩拉、梅爾卡巴網站

 ・GA理論:Keylontic Science, Keylontic Dictionary
 ・Keylontic Dictionary 2
 ・Flower of Life Research, LLC.
 ・Gaiadon Heart
 ・Melchezedek Method
 ・MAT

中脈專論

資料來源:http://www.keeplife.idv.tw/frame.html
作者:石崇榮

  目前練氣功,練「拙火瑜珈」,修「密宗」,講「中脈」是最風行的,而且好像大家都 通了「中脈」。就如同練各種氣功,好像大家都通了任督二脈。但實際上都無法看 到或聽到真正的心得。其實,教功或學功的人對於「真諴」無法信守,只會說「假話」 ,那怎麼會把「真氣」練好呢?

  真正練功有心得的人,對於氣脈的論述,絕對是簡單明白,開門見山,一針見血,絕不抄襲艱深的古文,或一直拐彎抹角,長篇大論。結果只看到了理論的外表,卻看不到實際的現象的描述。

  本站創功人認為既然已設氣功網站,就不應該把練功三十多年的真心得藏於己,秘而不宣。反過來,更應澈底公開,讓有天份的人能如獲至寶,勤加研習,繼續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謹誓以此「真誠」,上達天聽,並迴向給十方法界的所有眾生。



一、中脈到底在那裡?

  印度的「拙火瑜珈」所提的「中脈」是位於脊椎當中,是在脊髓當
  中的「運流中心管」,即為中國的內功所說的督脈,練到真通時,
  是一條火紅的細線顯現。


  在本門功法中,所提到的「中脈行氣法」的「中脈」是位於身體的
  正中央,是由頭頂的「百會穴」一直線到肛門旁的「會陰穴」。初
  通時,先是顯現一中空的管道,功力更高時,可以形成似七個車輪
  的能量聚集相狀, 故稱為「中脈七輪」。

  

此七輪的名稱由下而上命名為:海底輪、生殖輪、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頂輪。參考左圖。

(法迄巴按:
這說法與新時代七輪之說略有不同,少了太陽輪,多了生殖輪,但個人認為此說比較正確。而且作者另文亦有談到在頭頂上空另有一個梵穴輪,這樣所有的脈輪都齊了,而且還多了一個。)


  以上這兩種說法,到底那一種說法正確?本站創功人認為這兩種說
  法都對。因為只有真正打通這兩條「中脈」的人,才有資格講這種
  話,也才能把打通「中脈」的具體事實呈現出來。



二、真正打通「後天中脈」的現象是什麼?

  在此本站創功人破天荒先對中脈下定義:中脈有兩條, 一條是「
  後天中脈」,一條是「先天中脈」。


  印度的「拙火瑜珈」所提的中脈是「後天中脈」,與道家所提的「
  督脈」其實是同一條路線。在本門所提的中脈,是在身體的正中央
  ,是為「先天中脈」。


  打通「後天中脈」的現象是一條極細的紅熱的線在脊髓當中的「運
  流中心管」由下而上升起,而且是由尾椎開始升起。這種紅熱集中
  的能量線的升起,是自然的,是不加意念的。


  當升起時,就必然能內視到及清楚地感受到脊髓內的溫熱,那是一
  種內部的舒服。此時所得到的紅熱的線往上升起,可稱為「拙火升
  起」,又可稱為「智慧氣升起」。練功到此火候,還不能見到七輪
  。因為七輪根本不能顯現在督脈。



三、真正打通「先天中脈」的現象是什麼?

  智慧氣升起後,日久功深,智慧氣自然開始向身體的正中央靠攏內
  斂才能形成「先天中脈」。


  真通「先天中脈」的現象是身體正中央形成了一條可內視,可感覺
  到的氣柱。這一條氣柱可以比喻做電動馬達的軸心,此根軸心長度
  大約是人體身高的一半。


  /* 氣柱與氣輪 */
  更奇特的是軸心在轉動時,還會在不同位置生出七、八個套在軸心
  轉動的氣輪。氣輪的大小是一樣的。此時氣柱就是中脈,中脈就是
  氣柱。當然氣柱是圓柱狀,直直的,不可能彎彎的。


  氣輪套在中脈上旋轉,氣輪旋轉的速度約1秒2~3圈。氣輪旋轉方向
  ,有時順時針,有時逆時針。


  氣輪在轉動時,有時也會突然間變小縮入中脈不見,有時又可由中
  脈生出來。氣輪的轉動是自動化的,不需意念帶動。這時,練功之
  人會一直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而已。


  轉啊!轉啊!有時氣柱與氣輪皆可伸出頭頂,此時,就不是七輪,
  會在頭頂上方虛空多生出一輪,叫第八輪。(法迄巴按:稱為梵穴
  輪)


  /* 光柱與光輪 */
  日久功深,氣柱與氣輪會轉化成「光柱」與「光輪」。


  又日久功深,光柱可開始化生光柱,一條光柱可化生很多條光柱,
  至此方知,真正的中脈在那裡?功夫高的人,到處都是!



四、天地間有數不清數目的「大中脈」存在?

  當今世界上不知有幾人親眼目睹天地間的「大中脈」顯現。那種
  異象,使人深印腦海裡。時間回到2003年(民國92年)10月5日,
  這天創功人與太太由台南市開著福特的老爺車前往台南縣龍崎鄉
  的308 高地(308公尺高度的意思)郊遊。


  308高地是土雞城林立的地方,其中有一家叫做「龍船山莊」。因
  為地方較大,停車方便,風景如畫,山菜特殊,口味不錯。在此可
  喝咖啡,可 泡茶,可點菜。愛坐多久就多久,不會趕人。因此要
  悠閒的消磨時間,來此準沒錯。


  「 龍船山莊」是蓋在一高崗上,放眼往西望去,就是大大小小的
  丘陵起伏,這個地方也叫 「月世界」,因為每一山丘都是光禿禿
  的。吃完中餐,到處走走,那時已是下午兩點多 ,此時異象產生
  ,只見大大小小的的山丘上直立了一根一根帶著淡藍色的大光柱,
  直頂天上,前排後排,井然有序,遍滿虛空,與西照的太陽光同時
  並存,光柱粗細一樣大, 間隔距離也一樣大。光柱的粗大就如同
  每一山丘的大小。


  以前來了很多次看不到,怎麼今天會看到?正在納悶時,已消失
  不見。但是已出現有五分鐘之久,也該心滿意足了。正想著剛才
  的情景,結果又出現第二次,此次場景完全一樣,只是這次出現
  時間較短, 只有三分鐘而已。


  至此更證實了人的小宇宙與天地間的大宇宙是完全一樣的。人的
  中脈是渺小的,天地的中脈是巨大的,深奧不可測的。這是練功
  的大相應。相應的傳奇太多了,練功到某一層次,就會有這一層
  次神奇的相應。在此,把中脈的秘密全部公開了,也許還有很多
  人不識貨。因為得來太容易了。


  要知道,在「密宗」這是「無上密法」,就是你供養了百萬元給
  密宗上師,密宗上師也不見得會傳給你。因此,修密宗,大家都
  停留在「四加行」,「觀想持咒」,「結手印」,祈求「本尊相
  應」。


  坦白告訴你吧! 當你中脈七輪顯現,七光輪自轉,你愛怎麼與
  本尊相應,就怎麼相應,只要動一動念頭就行,你就立刻變成本
  尊。這就是能量頻率一致時,就會共振的科學原理。


  有人修一輩子都看不見佛菩薩顯現。通中脈的另一具體驗證就是
  你想看佛菩薩,佛菩薩就會立刻與你重疊,讓你看的夠清楚,你
  不想看了,就會立刻消失。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佛菩薩他們都通了中脈,你也通了中脈,所
  以就接通了。在密宗的「無上密法」裡叫做「子光」與「母光」
  相會,就可「入我」、「我入」。


此篇由石師修改於 2009 年 1 月 9 日 星期五 16:41

細說任督真通

資料來源:http://www.keeplife.idv.tw/frame.html

※定義:任督二脈即為後天中脈。
一、會員通脈的心得真相如下:
姓名: 趴趴熊
性別 :小姐

留言日期: 2005/7/4 上午 11:18:23
留言標題 :大突破
留言內容: 謝謝老師前幾天在回文中的提點,提點我只通督脈,任脈還沒通.
前兩天吸到一股很強的能量,當時只注意先天中脈,沒注意後天中脈,
只是感覺到在後天中脈跑的溫熱細線越來越熱,
後來沒有冷熱只有一股極細的能量線,
由後天中脈底端往上越過了百會穴,
頭2`3次只到達鼻子就消失,
接後就越過百會往下又越過會陰穴回到原本後天中脈的底端,
細線跑的速度很快 ( 自己跑不是我控制速度 ),
尤其通過百會穴、喉嚨、膻中穴和會陰穴最明顯,
任督 2 脈也有如 2 條相通的細鋼線,
隨後全身發熱,自己就在排病氣.
老師說我這樣進展太快,身體可能會受不了,
所以我現在自我催眠,要讓自己放慢腳步,
要打好扎實的根基,
這兩天吸能量或練氣時,能清楚感覺那兩條鋼線,
( 任脈感覺像穿心而過,而且頭好像就被細鋼線分一半 )
但是細線能量就沒了.
週末只要是清醒就在自動排病氣,
不像以前是劇烈的,比較緩和的排,
光是左肩的部份就排一天.


2005 / 7 / 6 E-mail 留言
老師您好,
> 今天又將老師中級氣功概論在看一遍,
> 當然如老師所說,
> 已經沒有細針的能量,
> 只是一般的氣在任督二脈上一圈圈的跑,
> 只知任督二脈很細能量很強,
> 漸漸的如先天中脈般,
> 由任督二脈散出一波波的能量,
> (但是中間還是可以感受任督二脈很細能量很強)
> 全身由裏到外都震的麻麻的,
> 當然頭也震的麻麻的,



2005 / 7 / 8 E-mail 留言

老師~
最近又有新的練功感想,
我覺得練功有如食物鏈一樣,
吸氣 -> 練氣 -> 排氣(病氣、邪氣) ->回到吸氣
它的精華就是"自然"兩字,
能自己排病氣,所以身體健康,
身體健康,所以練氣會越練越好,
氣強了,氣感更好,
氣感更好,自然能吸更強的氣.
看似簡單的道理,卻很難做到,因為我們都有心魔,心中的慾望會讓我們認為我們已經達到
某某階段,或已經吸到某某的氣,所以我都以謹慎的心來做,真實的感受自己,在跟老師學
習的過程中,感謝老師無私的指導,之前身體不適也減輕,也感受到自己的能量在增強,

一切都是那麼自然, 但是,我也有很多要學習,像如何更精細的分辨不好的氣,
基本功也要多加強.也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不可起貪嗔癡的心.
練功時也看著老師的文章做比對,以防止自己是否走偏了.
越往前,越覺得有如走在危險的山道,那樣的步步小心。
唉呀~會不會我想太多了~呵~
二、通任督二脈的次第:(字字珍寶,道出練氣大玄機,空前絕後。)
※先通督脈:
(1)以意念導引,意念代替氣運行迅速的假通(因氣不足)。

(2)不以意念導引,內聚「宗氣」與「營氣」,日久功深,能量初步滿溢。從腹部丹田自動滿溢,進入「會陰穴」或直接進入尾椎內。形成一小段像水銀柱的氣柱。到此層次之人,會感覺尾椎內有些壓力。

(3)又日久功深,內氣濃縮愈密,內氣分子愈小,像尾指粗的氣柱,終於轉變成一條極細的紅熱細線,突然有一天自動化的在脊椎內快速向上竄升至頭頂「百會穴」。這是督脈的真通。此時脊椎內得到了生平第一次的熱酥覺受。

(4)督脈真通還要完成最後一小段,就是百會穴到承漿穴這一段。這一段真通會有兩種路徑先後陸續完成。一條路徑是從百會到山根,然後分成兩條路線沿鼻子兩側,再沿嘴巴兩旁的法令紋,到承漿穴會合。另一條路徑是從百會到山根,然後僅一條路線沿鼻子正中央上方直接到達人中,再經閉合的嘴唇到達承漿穴。

(5)百會穴到承漿穴這一段,如果執意要舌頭頂上顎,氣經過舌頭與口腔,再到承漿穴,也是可行。

※後通任脈:
督脈真通以後,過不了多久,也會產生一股稍微清涼,又極細的氣線,從承漿穴經膻(ㄕㄢˋ)中穴,到達會陰穴。這是任脈的真通。

三、通脈後不見了:( 2005年7月19日 17:12 補充 )
姓名: 趴趴熊
性別:小姐
留言日期 :2005/7/16 下午 10:19:21
留言標題: 任督不見了~-_-~
留言內容: 老師您好,最近練氣,雖然氣還是沿著任督跑,但是感覺不到任督了.
這一個月也感覺丹跳動越來越強健有力,但是隨著氣變化(長進),感覺得到丹的活動,
但是我也"看不到"丹了...是不是隨著氣變化,丹也跟著變呢?謝謝!!

--------------------------------------------------------------------------------
站長回覆留言
回覆日期: 2005/7/17 上午 12:03:55
回覆內容:
詩名:氣通脈無痕
紅線通任督,任督終無痕。過程會變化,變化是精進。
只想氣感同,練氣大執相。丹覺想固定,一樣不長進。
氣感會變化,石師重複講。氣感在變化,應該很高興。
萬事無有常,練氣也一樣。如果是有常,不生也不滅。

四、誤導大家,莫此為甚:
有會員親自告訴我,他來參加本站線上練功之前,曾拜師某一門派學氣功,教功的人告訴學員,任督二脈不用練,本來就通了。
我聽了這樣的話,啼笑皆非。我反問會員,如果經脈本來都通,那你還練什麼氣功?打個比方:如果台灣道路本來都通,為何還要繼續建設交通?還要什麼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都市捷運?。土石流一來,很多山區道路至今還不通呢!
道路就是台灣的經脈喔!怎麼可以不重視呢?
 感言詩:
 氣脈精微似虛空,任何儀器行不通。
 只能用心去掌握,方知學問與天同。
 多少疾病因它起,經脈通達病自癒。
 可惜醫學要執相,斥為迷信搞不清。
 自此淪落江湖道,功夫真傳幾人希。
 還好電腦網路通,就數智慧共振功。
此篇寫於 2005 年 7 月 13 日 星期三 0:55

經脈貫通之驗證(石崇榮)

資料來源:http://www.keeplife.idv.tw/frame.html
作者:石崇榮

  好幾年來,很多人來見我,會說,他任督通了,或中脈通了。但很遺憾,我發現說這些話的人,根本沒有一個人是任督通的,或中脈通的。

  因此我會反問他:你如何知道你任督通了,中脈通了?

  誠實一點的人會回答:教我練氣功的師父說的。

  我問:
    通了有什麼具体的感受?竟然沒有一個人可以很清楚的回答。

  我會開門見山說:
    你是不通的,如果你通了,你一定會有很具体、很清楚的感受
    與覺知,不需要去問別人。若你連自己体內的氣的狀態都搞不
    清楚,還要問別人,怎麼可能是穴位打開了,或任督通了、或
    中脈通了。

  因為練氣的普通層次是:

    感覺自己的氣
  → 感覺別人的氣
  → 感覺山河大地的氣
  → 感覺虛空的氣


  練氣的較高層次是:

    看到自己的氣的明亮或暗沉
  → 看到別人的氣的明亮或暗沉
  → 看到山河大地的氣的明亮或暗沉
  → 看到虛空的氣的明亮或暗沉


  清楚感覺自己的氣只是練氣的最基礎,若自己的氣連任督通了,中脈通了,都不感覺,都說不清楚,就相信別人說你都通了,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為什麼要說你都通了?因為這樣你聽了很爽,才會繼續繳更昂貴的學費。


  台灣真的是詐騙集團的天堂,氣功界也是一樣。


  此篇是氣功界詐騙的破解版,可以驗證自己的功力,驗證了自己,也驗證了那些只練到皮毛,其它都是在詐騙你的學費的師父。



一、穴位打開的驗證

  所謂穴位,是無形的,不是空氣的進出口,而是有別於空氣的「無形能量」的進出口。

  自己練氣可以打開某幾個穴位 ,自己練出來的會自動開闔。被人發功也可以打開,但那是暫時的打開,沒有多久又會封閉。

  穴位真正的打開是可以真實的感受到氣的進出,以及穴位的圓洞的大小。如果感受不到,就是你的穴位打開的火候未到。



二、通任督的驗證

 (1) 意念導引的假通

   一直以意念導引氣,雖然不感覺氣,卻以意念代替氣在空轉。這
   是意念在運行,而不是氣在運行。

   意行快速,可以很快繞轉任督好多圈,又毫無阻礙的感覺,這叫
   假通,是意念貼著路線在通行,根本沒有氣在通行。


 (2) 氣貼表皮的氣通

   有氣感以後,若能把氣集中在督脈,然後以意念慢慢帶領氣貼著
   皮膚從尾椎沿脊椎往上,表皮會有氣緩慢移動的真實感,這叫氣
   通。


 (3) 氣進入脊椎內的脊髓的真通

   氣的分子練的更純淨,更微細時,即可進入尾椎內的脊髓,當進
   入脊椎內的氣的品質與量,隨著很多年的成長與累積,終於氣的
   能量到了某一臨界點,而轉變成一條極細的火紅的熱線,沿著脊
   髓的正中央 (運流中心管),快速自動化的上升到頭頂,當下此人
   的脊髓內必能很清楚感受到此火紅的細線的灼熱感遍佈整條脊椎
   內,瞬間整條脊椎達到很強烈的舒服感,並同時內視到整個過程
   與情景,這種情景會歷歷在目,一輩子也忘不了,像這種情景的
   真實体驗,我稱之為真通。

   這種火線的真通可能一輩子只能經歷一次或二次,其它時間都回
   到氣在脊髓內的感覺。至於任脈會在督脈火線真通後,過數日或
   數週,會自然以清涼之氣往胸前正中央的任脈往下移動通行。

   一般人要任督真通,我認為起碼要練十年以上。
   (法迄巴按:
     真的全時間投入打坐,每日四座,每座二支香約90分鐘,三
     個月可以通任督二脈,不必十年這麼久。若要這麼久,又怎
     能入初禪呢?入初禪的基本條件要先打通任督二脈及中脈。
     但目前所知,要確定能入初禪,先要奇經八脈全通才有把握
     。詳參閱「因是子靜坐法」
   )

  請再參閱: 通脈大真相>細說任督真通



三、通中脈的驗證

  先天中脈的定義:由在本門功法中,所提到的「中脈行氣法」的「
  中脈」是 位於身體的正中央,是由頭頂的「百會穴」一直線到肛門
  旁的「會陰穴」。

  初通時,先是顯現一中空的管道,虛空中的好氣可以由頭頂直接進
  入,並能到達會陰穴。

  更通時,好能量充滿中脈形成氣柱。

  更通時,好能量更純淨成光充滿中脈形成光柱。

  更通時,充滿中脈的光柱已能放光變化,光中生出自轉的七個小車
  輪,車輪不轉時,車輪縮小進入光柱中消失。

  一般人要中脈的光柱真通,我認為起碼要練二十年以上。

  請再參閱:中脈專論



三、我不敢說的話

  我所寫的練氣與發功心得文章,雖然有兩百多篇,卻從來不敢說我
  可以幫人打通任督二脈,也不敢說我可以幫人打通中脈。

  因為自己練都要花十年、二十年,憑什麼可以幫別人一次打通?

  但氣功界就有這種人,不怕天打雷劈,說一次發功就可以幫人打通
  了。感受一點點氣感,就叫打通嗎?



四、以很具体、很清楚的感受為主

  請大家按上面所說的打通層次,以自己的真實感受來驗證自己的層
  次,勿再隨便聽信別人詐騙的話了。

如何令十方虛空粉碎

這十方宇宙都是相對的、比較的。有生就有滅,有長就有短。

所以,虛空為無,與自覺有我相對。例如一物置於桌上,若無虛空相襯,如何知有物在桌上呢?

又有人說,那把物拿掉,我也能見虛空,例如漆黑無星的天空,我雖無所見,但以有見性所以知所見為空。

若作如此說法,則我將回覆,若您不見,又如何有所見之空?此能所亦是相對。所以,觀世音菩薩於楞嚴經上說:「覺所覺空」,則是形容定中之空見也。由空覺之故,乃至「空覺極圓」之所覺空進階境界。

當吾人智慧已能到達這地步時,接下來就是要把相對打破,破則虛空粉碎,所以會先入菩薩八地的能所俱泯,這稱為無生法忍,即「空所空滅」。此時似乎應該要「寂滅現前」,但卻不然。空滅之後還有識流的刹那生滅,謂之塵沙惑也,必須再進階至寂滅忍,即名為佛,此時才是真正的「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看來,虛空粉碎還不是最高階段,之後還有生滅未滅!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禪定至成佛次第流程

總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

一、欲界人道 -> 粗心住 -> 細心住 -> 欲界定 -> 初禪未到地定

二、色界初禪 -> 二禪 -> 三禪 -> 四禪

三、四禪之福生天 -> 福愛天 -> 廣果天 (此路是正途)

四、四禪之福生天 -> 福愛天 -> 無想天 (坐忘,此路是邪途)

五、佛教菩薩乘路途
  廣果天 -> 四禪五不還天 或 色究竟天 -> 斷三界入菩薩乘六地或
  七地

六、道教或其它類修行人路途
  廣果天 -> 四禪五不還天 或 色究竟天 -> 無色界空處天 -> 識處天
  -> 無所有處天 -> 非有想非無想處天 -> 斷三界證辟支佛果 

七、菩薩乘六地 -> 七地 -> 八地 -> 九地 -> 十地 -> 佛地。

禪定打坐食、睡、身、心、息調整之法

No. 1915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卷1) T46, p0465b

夫行者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若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

然後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謂善不善無記法。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云。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

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作是觀已。乃應如次起行修習也。

云何名調和

今借近譬以況斯法。如世間陶師欲造眾器。先須善巧調泥。令使不彊不懦。然後可就輪繩。亦如彈琴前應調絃。令寬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諸妙曲。行者修心亦復如是。善調五事必使和適。則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


一調食者


夫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若食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穢觸之物。令人心識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則動宿病。使四大違反。此為修定之初。須深慎之也。

故經云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閑。心靜樂精進。是名諸佛教。


二調睡眠者

夫眠是無明惑覆。不可縱之。若其眠寐過多非唯廢修聖法。亦復喪失功夫。而能令心闇昧善根沈沒。1915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0465c覺悟無常調伏睡眠。令神氣清白念心明淨。如是乃可棲心聖境三昧現前。故經云。初夜後夜亦勿有廢。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應合用不得別說。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則入住出相有異也。


/* 調身 */
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悉須詳審。若所作麤獷則氣息隨麤。以氣麤故則心散難錄。兼復坐時煩憒心不恬怡。身雖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方便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

初至繩床即須先安坐
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

次當正腳。若半跏坐
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身。令左腳指與右髀齊。右腳指與左髀齊。若欲全跏即正右腳置左腳上。

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


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
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

次當正身
先當挺動其身并諸支節。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如是已則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聳。

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
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

次當口吐濁氣吐氣
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麤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想身分中百脈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閉口鼻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但一亦足。

次當閉口唇齒纔相拄著。舌向上齶。次
當閉眼纔令斷外光而已。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身首四肢切爾搖動。是為初入禪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不寬不急是身調相


/* 調息 */
四初入禪調息法者。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

云何
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也。

云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

云何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
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

云何息相。不聲不
結不麤。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隱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

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
則勞。守息即定。坐時有風喘氣三相。是名不調而用心者。復為心患。心亦難定。若欲調之當依三法。

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同無障。若細其心令息微微然。

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舉要言之。不澀不滑是調息相也。


/* 調心 */
五初入定時調心者。有三義。一入。二住。三出

初入有二義。一者調伏亂想
不令越逸。二者當令沈浮寬急得所。

何等為
沈相。若坐時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沈相。爾時當繫念鼻端。令心住在緣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沈。

何等為浮相。若坐時心
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爾時宜安心向下。繫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定住則心易安靜。舉要言之不沈不浮。是心調相。

其定心亦有寬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當寬放其心想。氣皆流下患自差矣。

若心寬
病相者。覺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時闇晦。爾時應當歛身急念。令心住緣中。身體相持以此為治心。有澀滑之相推之可知。是為初入定調心方法

夫入定本是從麤入細。是以身既為麤。息居其中。心最為細靜。調麤就細令心安靜。此則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時調二事也。


二住坐中調三事者。

行人當於一坐之時隨時長短。十二時或經一時。或至二三時。攝念用心。是中應須善識身息心三事調不調相。

若坐時向雖調身竟。其身或寬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覺已隨正。令其安隱中無寬急。平直正住。

復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復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

次一坐中身息雖調。而心或浮沈寬急不定。爾時若覺當用前法調令中適。此三事的無前後。隨不調者而調適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調適無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則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剋。


三出時調三事者

行人若坐禪將竟。欲出定時。應前放心異緣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而散。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膊及手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次以手遍摩諸毛孔。次摩手令煖以揜兩眼。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彊。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以從細出麤故。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說

  進止有次第   麤細不相違
  譬如善調馬   欲住而欲去

法華經云。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住出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恒入正見

  修行時,於四威儀中會有六根觸塵之必然,於此必然時,則吾人應如何應對呢?

  例如,某眾生行為不正確,吾人糾正他,他則不喜,若放縱他,則他愈加沈淪,此時則應判斷他的不正確是否已達到「必須糾正」的臨界點?若是,則須堅持己見,若不是則恒順眾生。

  於糾正時,吾人須無欲心,於利益當下,應觀己心是否落於善惡。吾人不惱於眾生剛強不馴,亦不必於須有成果,謹依平等心而行菩薩行,能否利益眾生並不在我,眾生能否得益在於他本人是否會學習。

  吾人行菩薩道時,但只利益而不求後果即可。否則,眾生未蒙益前,吾人必先得苦果。如此兩頭空又何必利益其他眾生呢?不如先利益自己這個眾生。

同偈語,帝釋說即非善受,阿羅漢說即善受

提示:
  本經頗有凡夫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是錯誤行為。而阿羅漢說此偈則是正確行
  為之意思。

  因為,那四句偈並不是凡夫所證,所以從其口出,則
  成「非為善受,非為善說」,也就是所謂的大妄語。

********************************************************************

No. 01 長阿含經 (卷20) T01, p0134b

佛告比丘。半月三齋雲何為三。月八日齋.十四日齋.十五日齋。是為三齋。


/* 陰曆八日齋,四天王使者巡視 */

何故於月八日齋。常以月八日。四天王告使者言。汝等案行世間。觀視萬民。知有孝順父母.敬順沙門.婆羅門.宗事長老.齋戒佈施.濟諸窮乏者不。

爾時。使者聞王教已。遍案行天下。知有孝順父母.宗事沙門.婆羅門.恭順長老.持戒守齋.佈施窮乏者。具觀察已。見諸世間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濟窮乏者。

還白王言。天王。世間孝順父母.敬事師長.淨修齋戒.施諸窮乏者。甚少。甚少。爾時。四天王聞已。愁憂不悅。答言。咄此為哉。世人多惡。不孝父母。不事師長。不修齋戒。不施窮乏。減損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

若使者見世間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則還白天王言。世間有人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施諸窮乏者。四天王聞已。即大歡喜。唱言。善哉。我聞善言。世間乃能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


/* 陰曆十四日齋,四天王天子巡視 */

何故於十四日齋。十四日齋時。四天王告太子言。汝當案行天下。觀察萬民。知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不。

太子受王教已。即案行天下。觀察萬民。知有孝順父母.宗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具觀察已。見諸世間有不孝順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施貧乏者。

還白王言。天王。世間孝順父母.敬順師長.淨修齋戒.濟諸貧乏者。甚少。甚少。四天王聞已。愁憂不悅言。咄此為哉。世人多惡。不孝父母。不事師長。不修齋戒。不濟窮乏。減損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太子若見世間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

即還白王言。天王。世間有人孝順父母.敬順師長.勤修齋戒.施諸貧乏者。四天王聞已。即大歡喜。唱言。善哉。我聞善言。世間能有孝事父母。宗敬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是故十四日齋。


/* 陰曆十五日齋,四天王巡視 */

何故於十五日齋。十五日齋時。四天王躬身自下。案行天下。觀察萬民。世間寧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不。見世間人多不孝父母。不事師長。不勤齋戒。不施貧乏。

時。四天王詣善法殿。白帝釋言。大王。當知世間眾生多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施貧乏。帝釋及忉利諸天聞已。愁憂不悅言。咄此為哉。世人多惡。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施窮乏。減損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

四天王若見世間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還詣善法堂。白帝釋言。世人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帝釋及忉利諸天聞是語已。皆大歡喜。唱言。善哉。世間乃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是故十五日齋戒。

是故有三齋。爾時。帝釋欲使諸天倍生歡喜。即說偈言

  常以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受化修齋戒   其人與我同

佛告比丘。帝釋說此偈。非為善受。非為善說。我所不可。所以者何。彼天帝釋婬.怒.痴未盡。未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我說其人未離苦本。若我比丘漏盡阿羅漢。所作已辦。捨於重擔。自獲己利。盡諸有結。平等解脫。如此比丘應說此偈

  常以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受化修齋戒   其人與我同

佛告比丘。彼比丘說此偈者。乃名善受。乃名善說。我所印可。所以者何。彼比丘婬.怒.痴盡已。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我說其人離於苦本。

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現量與比量的心念分析

(1) 現量

  現量指根塵相對時之前五識作用。此時也不必特別要怎樣,就是
  一向無欲(念)即可。當,根塵相對而無欲(念),這就是「無所住
  而生其心」,包含了「無所住」及「生其心」二個目的。此心,
  也被稱為覺心。

  知對境無心應無欲是慧,結果也不被轉是定,定慧等持則生佛智
  ,是謂覺、覺心。



(2) 比量

  當根塵相對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分別、思考,若未斷貪愛,於
  是就有了善惡分別。吾人應知,因地中修行,分別不是過錯,過
  在執著善惡。這並不是說,吾人不可以不知善惡,只是要沒執著
  而已。

  舉個範例:肚子餓時,見美食當前,於是不自覺的生起食欲。

  分別:1.眼前是食物。 2.眼前是「被稱為」「美食」的食物
  評論:有此分別心在因地中不是過錯,但於分別時,莫生善惡執
     著。

  灰色地帶:生起食欲。(這是一念貪欲)

  過錯心念:欲吃食。(這是串習,相續前念的貪欲)
  正確心念:我肚子餓,是肉體缺乏營養,應該補充之,若不補充
       ,則肉體敗壞之後就不能繼續修行。所以,我食用並
       不為貪欲,只為維持肉體而已。(這是聞思修)
  評論:生起食欲時,也不能完全算是過錯,因為在因地中還不能
     自在不食,所以於未自在、斷三毒之前,在肉體空虛時,
     恒常會生起食欲,只要不於生起當下不知不覺的立刻回應
     、或滿足它即可。功夫是用在「根塵相對時」,或「欲念
     生起被察知時」之當下處理方式。時間點在那一個,端看
     修行人用什麼法門而定。

  若由恒常住於寂靜、空、無相之中,而於當下對境時,知前境而
  具有分別能力,卻無念(欲),這是奢摩他法。

  若當下知念(欲)生之後,不作方便而無念(欲),斷了相續前念(欲)
  的習氣,此稱為知幻即離,這是禪那法。

  若當下知念(欲)生之後,而思惟生念(欲)原因、或起觀想,而導致
  無念(欲)的結果,或產生厭離的結果,這是毘婆舍那法。

  若要應用上述三種方法成佛,須先悟淨圓覺(無生),然後持淨
  覺心使用之才能成佛。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明辨真心與妄心

佛性、真如、法性、如來、自性......等等無量的名稱,指的就是一件事:無生。


  佛性無生,並非滅了妄才無生,而是本就沒有生起。如大海起諸波浪,大海並非浪
停才有,即便浪不停時也不離大海。而大海不隨浪生而生,不隨浪滅而滅,因此形容大海無生。佛性無生也如大海一般,雖然諸妄相亂生亂滅,都不會令佛性生或滅。


  妄生時,佛性在妄中,妄滅時佛性則如如。即便妄不滅,佛性也依然如如,如如是無生滅的意思。只是在依目前已有妄的立場下,而住妄說「妄有生滅」。但修行人,是以達到第一義諦的境界為依歸,所以言則不落二邊,此故,說一切悉無生。佛性無生,妄亦無生!


  雖然大海無生滅,但要在極大暴風雨中達到自在,卻也必須浪停才行,這就是要修
行之目的。


  所以,法身無生,無論眾生是否在妄中,一切時都圓滿。而報化身,則須「覺遍十
方」時,才能圓滿。


  由於法身無生,是絕對,不是相對,所以,『無真亦無妄』,於第一義諦中,無佛
、無菩薩、無眾生、無十方世界,連此無亦無,以無生之故。若有妄則亦將有真,有妄心時就亦有真心。以法身絕對之故,所以有真妄之相對。


  眾生在妄中,所以有妄心,因此有業、識;佛在真中,所以有真心,因此有願、智
。眾生無業不輪回,佛無願不能入輪回。眾生有識所以有妄見,佛有智所以有真見。


  而金剛經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心即是真心,它是佛的化身智用之意思
,『此心並不是指法身、佛性』,以佛性無生故,不生真心及妄心。但真心已生時,也同時圓滿報化身,被稱為佛!


  真心並不是佛性,佛性是體,真心是用,如黃金被鑄為金碗可以盛物。黃金就是體
,盛物就是功用。吾人不能說盛物的功用就是黃金,但此功用也不離黃金而產生。


  真心亦是佛性!佛性雖是體,而真心之用卻不離體獨立而生,所以見波浪時,就算同見到大海。以波浪即是大海的表相之故。當然,眾生的妄心、識、業也是佛性的一個表相。


  至於真心是否為佛性,這要看是從那一角度在說事。從體、第一義諦的角度來說,本無生滅,佛性無生,真妄亦無生,所以真心無生,是以真心就是佛性。煩惱就是菩提。


  若以相用的角度來說,真妄中有生滅,而佛性無生,所以真心不是佛性。


  這裏有一個有趣的議題:「某些人把不是佛的一切定義為妄,例如世諦」,然後說,世諦是妄,第一義諦是『是真、是無生』。


  我要問這類人:把真當做無生,則佛之「成所作智」作用是否為妄?


  這是說,佛說話時,此時佛是否在妄中?若佛說話時就是妄,這就代表不能一切時都如如,這就不是佛。若佛說話時不是妄,那吾人聽得佛的聲音是有生滅,又怎能說佛使用「成所作智」時,是無妄呢?


  所以,吾人應知,當立妄之時,也同時立了真。於是在眾生之識用是妄,此用則不變,於佛用時就轉名為智、為真。


  因此,絕不能把「第一義諦立為真」,若立為真,則第一義諦就也是世諦,如此立義,理就自相混亂,令人迷惑不能得解。所以要把第一義諦立為「無生」,世諦立為真及妄。眾生是妄、業、識,佛是真、願、智。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我是誰?這宇宙人生是場夢嗎?

  這宇宙人生是不是場夢,要依前提而定!


(1) 無生的前提

  在無生、本體的立場,是無話可說!


    為何無話可說呢?因為無生是「沒有產生」,若還有話,那就
  不叫無生,而叫有生。既然如此,又何必廢言而說宇宙是什麼,或
  它是有或無,或它是否為夢呢?



(2) 生滅的前提

  宇宙的現狀,就是一直以『不斷的生滅而存在』。如同一條無始的
  鎖鍊,一環扣一環,直至無終的未來......


    所有的生靈,是這生滅中的變化作用而已。如同人工智慧電腦
  ,它會說話、會聽,會演繹推算而說它有智慧,若這部人工智慧電
  腦問您:「我是誰」,吾人將何以回答?


    而人類,也就是這種機制下的產品之一,是「不斷生滅中的一
  個作用」.........,而已!


    當智者了知當下現狀,正見得知眼前的這一扣環,並不是過去
  的扣環,卻也不離過去而存在,它們這樣的生滅存在,源於「扣環
  繫結」!而這繫結就是眾生的「貪瞋痴」習氣。


    由於貪欲愛習,所以這場生滅輪迴永不止歇,於是吾人就在這
  不止歇的生滅中,自我制約而享樂受苦,而煩惱不己。若吾人要令
  「自我的宇宙止歇,其惟無欲!」


    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何要說「自我的宇宙」呢?難道別人看到
  的宇宙與我看到的宇宙還會不一樣嗎?呃......這真不是容易說明
  吶,但我就盡力於以下諸章節解說一番吧。


    由本立場而論,宇宙不是夢,因為它是以剎那不斷的生滅為真
  、為我之基礎而存在!



(3) 眾生與宇宙的起源

  什麼叫宇宙?上下四方稱為宇,古往今來稱為宙。


    什麼叫眾生?一直執著我的存在,而不斷在宇宙中寄生,以延
  續這個執著的妄習,就稱為眾生。


    眾生與宇宙的產生,源於「妄」!而這個妄是什麼呢?


    妄,這個中國字的意思,就是非真、無常的另一個意思。例如
  ,精神病人看到天上有二個太陽。或正常人在夢中得到幾千萬,而
  醒後卻又去執著它是真實。這類的行為,就稱為「妄」!


    妄的產生原因,依據已無妄之人的說法,它並沒有原因!為何
  說它沒有原因呢?這由二件事來判斷得出。


    一是往過去回溯宇宙第一次發生的原因時,由於找不到它起始
  的發生點,因為根本找不到,所以說妄無生因。


    二是觀察到新眾生與新宇宙不斷的產出之事實。


    由於找不到宇宙過去的第一次生因,於是智者轉向觀察可考的
  過去,所得到的結果就是,發現新眾生及新宇宙一直產生,卻找不
  出其新生的原因,所以將這種新生的狀況稱為「妄」,指它的產生
  並沒有原因(註一)。(特別說明一下:在眾生稱為妄,在佛則稱
  為願)
            


(4) 自我的宇宙

  眾生寄生的對象稱為正報,例如人類肉體;正報所依憑而活的就稱
  為依報,例如宇宙(這裡定義它包含各類星體、星雲等)。「報」
  是佛法的用辭,其意義類如欠債還錢,或有什麼行為就有什麼結果
  ,類似這樣的意思。
      

    要理解眾生的意義,吾人可以試想一部具有行動力的人工智慧
  電腦,它具有一切人類的外表及行為,所以它能流淚,也能理解人
  類的反應而作出反應。它經過初次賦予能量之後,啟動了它的作業
  系統,依於硬體結構(如CPU、RAM...)及作業系統的機制功能,遵
  循最初指令,於是它就有了「自我充能」的能力。因此,在它缺乏
  能源時,它就自我找尋食物,如人的飢餓行為。


    若某一日一部具有一切人類外表及反應的女性人工智人,流淚
  且表情十足,以痛苦的話跟您說:「我到底是誰?我覺得痛苦!」
  。此時,吾人要如何回答呢?要告訴她說:「親愛的,您不過只是
  一部人工智慧電腦嗎?」


    妄依於初始產生的驅力,在不斷自我執著之下,經過反覆的排
  列組合,於是產生了「自覺有我」之存在。這個存在,如同大海中
  的一個浮漚,於它未消滅之前,因為自覺有我,就說:「我存在」
  。因此說這個我執就是眾生!如之前所譬喻的人工智慧電腦。


    由於妄的作用是這樣,它不只產生了眾生,也同時產生了宇宙
  ,所以,宇宙與眾生是不同類別的妄作用罷了,我們可以一律皆稱
  為眾生。這是為何佛經說土木金石也是眾生的原因(註二)。


    當眾生自覺有我時,是以所謂的「業感」形式而存在。業感,
  指的是共振的意思。例如收音機,調對頻率就能收到不同電台。眾
  生就是一種頻率。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頻率,被人類感應就有不同的現象,例如
  光頻被感應,於是人類有了眼睛。聲音被感應,於是人類有了耳朵
  。如此類推,人類有了五官,乃至五官所不能感應的思想波,某些
  人類也有能感應這類頻率的器官,但卻並不一定會以物質形態呈現
  ,而稱為「淨色根」。物質的器官則稱為「浮塵根」。


    由於相同頻率才能共振,於是,您感應到地球的存在,感應到
  國家中不同眾生的共振存在,感應到您家庭父母、兄弟、姐妹的存
  在,於是您寄生在此家庭內的新生命肉體上,成為這個家庭的一份
  子,而彼此能互相感應對方的存在。因為您有業感,所以您擁有了
  自我的宇宙!


    當您解脫了妄的束縛之後,您就能不再感應,於是您所感應的
  宇宙就此消失(註三,若您要影響他人的宇宙,還是有能力的)。
  但其它眾生由於還在妄中,所以他們的宇宙並不消失。這就是共業
  同感,別業不感的原理。


    妄的作用即便眾生不去消滅,妄也必然自滅,因為生滅就是妄
  ,妄就是生滅,有生必有滅,而我執若未消散,妄滅後,妄還會再
  生,這就是妄之所以名妄的原因。而禪定,則是妄中的不同現象而
  已,所以,禪定再怎麼深厚,若不斷貪欲愛習,還是要在妄中輪迴
  。


    欲成佛人,應知妄的生滅本就無常、非真,您的自我覺知,就
  是妄的變化反應。所以,成佛前所做的事,只要不去相續生滅而已
  ,這就是無欲的功夫。當生滅不相續,則稱為無妄、成佛。



(5) 「自我的宇宙」真是場夢嗎?

  若說「自我的宇宙」是一場夢,這麼說是一個義理交錯的說
  法。把生滅中的變化,拿到不生滅的無生立場中而說的一個
  結果。


    對於無生而言,所有的生滅都非真、無常,所以說妄如
  夢、如幻、如泡、如影,以無生之立場故,而說所有生滅都
  是場夢!


    吾人作夢,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可得!夢本已是
  妄,以醒寤人而言,欲何因緣,而再妄執夢中物耶?(註四
  )即便在夢中已大富大貴,或貧賤無立椎之地,於夢醒之後
  ,這些夢中物又有什麼意義了?


    所以,修行人應該捨棄一切的執著,當下細心的觀察,
  您的起心動念無不是妄,不起無生,起則落入輪迴。大勇猛
  人,何不當下以一坐無量劫的心情,於當下無欲寂滅而入涅
  槃,如此當下則名為成佛(奢摩他成佛法,註五)。若不能
  成就,就此坐而告別世界死去,也會再生於一個便利解脫的
  世界或家庭之中。


    若您有了以上的心行,那我要恭禧您:您今生解脫有希
  望了!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註一: http://fatsiba.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5366.html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0a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無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中略)...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中略)... 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1b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輾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10) T19, p0154c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3b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盤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
註二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7) T19, p0138c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
註三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9) T19, p0147b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



************************************************************************
註四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3c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
註五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21b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7c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8b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身證阿羅漢

***********************************************************************
No. 26 中阿含經 (卷56) T01, p0778c

編註:依此經了知,身證阿羅漢從初禪至無所有處定皆可證得
   ,不必要入滅盡定
***********************************************************************

  (二○五)中阿含晡利多品五下分結經第四(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曾說五下分結。汝等受持耶。諸比丘默然不答

世尊復再三告諸比丘。我曾說五下分結。汝等受持耶。諸比丘亦再三默
然不答。

爾時。尊者鬘童子在彼眾中。於是。尊者鬘童子即從坐起。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曾說五下分結。我受持之。

世尊問曰。鬘童子。我曾說五下分結。汝受持耶。

尊者鬘童子答曰。世尊曾說初下分結。是我受持。欲。恚。身見。戒取
。疑。世尊說第五下分結。是我受持。

世尊訶曰。鬘童子。汝云何受持我說五下分結。鬘童子。汝從何口受持
我說五下分結耶。鬘童子。非為眾多異學來。以嬰孩童子責數喻。詰責
汝耶。


/* 分辨五下分結非真,由「性使故」而生。何以有性能使耶?三毒習
氣深深纏縛而說名「性」,依不捨三毒所以能驅使 */


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仰眠。意無欲想。況復欲心纏住耶。然彼性使
故。說欲使。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仰眠。無眾生想。況復恚心纏住
耶。然彼性使故。說恚使。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仰眠。無自身想。
況復身見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身見使。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
仰眠。無有戒想。況復戒取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戒取使。鬘童子
。嬰孩幼小。柔軟仰眠。無有法想。況復疑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
疑使。

鬘童子。非為眾多異學來。以此嬰孩童子責數喻詰責汝耶。於是。尊者
鬘童子為世尊面訶責已。內懷憂慼。低頭默然。失辯無言。如有所伺。

彼時。世尊面前訶責鬘童子已。默然而住。爾時。尊者阿難立世尊後。
執扇扇佛。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
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比丘說五下分結者。諸比丘從世尊聞已。善受善
持。

世尊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

尊者阿難白曰。唯然。當受教聽。


/* 說明「五下分結」生因 */

佛言。阿難。或有一為欲所纏。欲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
已。欲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恚所纏。恚心生
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恚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
阿難。或有一為身見所纏。身見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
。身見轉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戒取所纏。戒取心
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戒取轉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
。阿難。或有一為疑所纏。疑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
疑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


/* 分析如何斷五下分結。 不斷無明根本而得漏盡,無有是處 */

阿難。若依道.依跡。斷五下分結。彼不依此道.不依此跡。斷五下分
結者。終無是處。阿難。猶如有人欲得求實。為求實故。持斧入林。彼
人見樹成就根.莖.枝.葉及實。彼人不截根.莖。得實歸者。終無是
處。如是。阿難。若依道.依跡。斷五下分結。不依此道.不依此跡。
斷五下分結者。終無是處。阿難。若依道.依跡。斷五下分結。彼依此
道.依此跡。斷五下分結者。必有是處。

阿難。猶如有人欲得求實。為求實故。持斧入林。彼人見樹成就根.莖
.枝.葉及實。彼人截根.莖。得實歸者。必有是處。如是。阿難。若
依道.依跡。斷五下分結。依此道.依此跡。斷五下分結者。必有是處


/* 正式斷五下分結 */

阿難。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阿難。或有一不為欲所纏。若生
欲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欲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恚
所纏。若生恚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恚纏便滅。阿難。或
有一不為身見所纏。若生身見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身見
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戒取所纏。若生戒取纏。即知捨如真。彼知
捨如真已。彼戒取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疑所纏。若生疑纏。即知捨
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疑纏便滅。阿難。依此道.依此跡。斷五下分
結。


/* 知見不正 */

阿難。猶恒伽河。其水溢岸。若有人來彼岸。有事欲得度河。彼作是念
。此恒伽河。其水溢岸。我於彼岸有事欲度。身無有力令我安隱浮至彼
岸。阿難。當知彼人無力。如是。阿難。若有人覺.滅.涅槃。其心不
向而不清淨。不住解脫。阿難。當知此人如彼羸人無有力也。


/* 正知見 */

阿難。猶恒伽河。其水溢岸。若有人來彼岸。有事欲得度河。彼作是念
。此恒伽河。其水溢岸。我於彼岸有事欲度。身今有力令我安隱浮至彼
岸。阿難。當知彼人有力。如是。阿難。若有人覺.滅.涅槃。心向清
淨而住解脫。阿難。當知此人如彼力人。

阿難。猶如山水。甚深極廣。長流駛疾。多有所漂。其中無船。亦無橋
梁。或有人來彼岸。有事則便求度。彼求度時而作是念。今此山水甚深
極廣。長流駛疾。多有所漂。其中無船。亦無橋梁而可度者。我於彼岸
有事欲度。當以何方便令我安隱至彼岸耶。復作是念。我今寧可於此岸
邊收聚草木。縛作椑筏。乘之而度。彼便岸邊收聚草木。縛作椑筏。乘
之而度。安隱至彼。


/* 初禪即得漏盡 */

如是。阿難。若有比丘攀緣厭離。依於厭離。住於厭離。止息身惡故。
心入離.定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
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
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 二禪才得漏盡 */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覺.觀已息。內靖.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
.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
。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 三禪才得漏盡 */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
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
。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
進得止息處。


/* 四禪才得漏盡 */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
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
。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 空處定才得漏盡 */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度一切色想。滅有礙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
是無量處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
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 識處定才得漏盡 */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
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
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 不用處定(無所有處定)才得漏盡 */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無所有處成就遊。彼
若有所覺。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觀此覺無常。觀興衰.觀無欲.
觀滅.觀斷.觀捨。彼如是觀此覺無常。觀興衰.觀無欲.觀滅.觀斷
.觀捨已。便不受此世。不受此世已。便不恐怖。因不恐怖。便般涅槃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 說明因緣和合義理 */

猶去村不遠。有大芭蕉。若人持斧破芭蕉樹。破作片。破為十分。或作
百分。破為十分。或作百分已。便擗葉葉。不見彼節。況復實耶。


/* 說明斷惑方式 */

阿難。如是比丘若有所覺。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觀此覺無常。觀
興衰.觀無欲.觀滅.觀斷.觀捨。彼如是觀此覺無常。觀興衰.觀無
欲.觀滅.觀斷.觀捨已。便不受此世。不受此世已。便不恐怖。因不
恐怖已。便般涅槃。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甚奇。甚特。世尊為諸比丘依
依立依。說捨離漏。說過度漏。然諸比丘不速得無上。謂畢究竟盡。


/* 眾生根器不同,斷惑便顯差別 */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是。阿難。甚奇。甚特。我為諸比丘依依立
依。說捨離漏。說過度漏。然諸比丘不速得無上。謂畢究竟盡。所以者
何。人有勝如故。修道便有精麤。修道有精麤故。人便有勝如。阿難。
是故我說人有勝如。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證慧解脫阿羅漢方式,及須臾得神足通

參閱﹕
 ⏺俱解脫之如何解脫方式
 ⏺巴利註釋書的古層,第6.6
 ⏺未得初禪是否也能解脫輪迴?
 ⏺《須深經》的傳本及南傳上座部對《須深經》慧解脫阿羅漢的理解

***********************************************************************
No. 99 雜阿含經 (卷14) T02, p0096b

編註:依此經了知,慧解脫阿羅漢不必入初禪即可證得
***********************************************************************

(三四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若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及餘
世人所共恭敬.尊重.供養。佛及諸聲聞眾大得利養。衣被.飲食.臥
具.湯藥。都不恭敬.尊重.供養眾邪異道衣被.飲食.臥具.湯藥。

爾時。眾多異道聚會未曾講堂。作如是論。我等昔來常為國王.大臣.
長者.居士及餘一切之所奉事。恭敬供養衣被.飲食.臥具.湯藥。今
悉斷絕。但恭敬供養沙門瞿曇.聲聞大眾衣被.飲食.臥具.湯藥。今
此眾中。誰有智慧.大力。堪能密往詣彼沙門瞿曇眾中出家。聞彼法已
。來還廣說。我等當復用彼聞法化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令其信
樂。可得還復供養如前。


時。有人言。有一年少。名曰須深。聰明黠慧。堪能密往沙門瞿曇眾中
出家。聽彼法已。來還宣說。

時。諸外道詣須深所。而作是言。我今日大眾聚集未曾講堂。作如是論
。我等先來為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諸世人之所恭敬奉事。供養
衣被.飲食.臥具.湯藥。今悉斷絕。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諸世
間悉共奉事沙門瞿曇.聲聞大眾。我此眾中。誰有聰明黠慧。堪能密往
沙門瞿曇眾中出家學道。聞彼法已。來還宣說。化諸國王.大臣.長者
.居士.令我此眾還得恭敬.尊重.供養。其中有言。唯有須深聰明黠
慧。堪能密往瞿曇法中出家學道。聞彼說法。悉能受持。來還宣說。是
故我等故來相請。仁者當行。

時。彼須深默然受請。詣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眾多比丘出房舍外露地經行。爾時。須深詣眾多比丘。而作是言。
諸尊。我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

爾時。世尊知外道須深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當度彼外道須深。令
得出家。時。諸比丘願度須深。

出家已經半月。有一比丘語須深言。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
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問:初禪境界得漏盡嗎? */
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 問:二禪境界得漏盡嗎? */
復問。云何。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
二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 問:三禪境界得漏盡嗎? */
復問。云何。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
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 問:四禪境界得漏盡嗎? */
復問。云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
。具足第四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 問:得漏盡俱解脫阿羅漢?*/
復問。若復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諸漏。心善解
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

作是說已。眾多比丘各從座起而去。

爾時。須深知眾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諸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
。言不得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作是思惟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
。退住一面。

白佛言。世尊。彼眾多比丘於我面前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
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即問彼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
。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彼答我言。不也。須深。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入正受
。而復記說。自知作證。彼答我言。得慧解脫。作此說已。各從座起而
去。我今問世尊。云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受。而復說言。
自知作證。

佛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
不放逸法。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
精思惟。不放逸法。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
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 得法住智方式 */
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
離生有老死耶。

須深答曰。如是。世尊。

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
.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

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

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
足住不。

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
。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註:初果境界*/
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須深見法得法。覺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
無畏。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悔過。我於正法中盜密出家。是
故悔過。

佛告須深。云何於正法中盜密出家。

須深白佛言。世尊。有眾多外道來詣我所。語我言。須深當知。我等先
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餘世人恭敬供養。而今斷絕。悉共供養沙
門瞿曇.聲聞大眾。汝今密往沙門瞿曇.聲聞眾中出家受法。得彼法已
。還來宣說我等。當以彼聞法教化世間。令彼恭敬供養如初。是故。世
尊。我於正法.律中盜密出家。今日悔過。唯願世尊聽我悔過。以哀愍
故。

佛告須深。受汝悔過。汝當具說。我昔愚痴.不善.無智。於正法.律
盜密出家。今日悔過。自見罪.自知罪。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
。終不退減。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見.自知而悔過者。於當來世律
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

佛告須深。今當說譬。其智慧者。以譬得解。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
盜賊。縛送王所。白言。大王。此人劫盜。願王處罪。王言。將罪人去
。反縛兩手。惡聲宣令。周遍國中。然後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
。劖以百矛。彼典刑者受王教令。送彼罪人。反縛兩手。惡聲宣唱。周
遍城邑。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日中。王問。罪人
活耶。臣白言。活。王復敕臣。復劖百矛。至日晡時。復劖百矛。彼猶
不死。

佛告須深。彼王治罪。劖以三百矛。彼罪人身寧有完處如手掌不。

須深白佛。無也。世尊。

復問須深。時彼罪人。劖以三百矛因緣。受苦極苦劇不。

須深白佛。極苦。世尊。若劖以一矛。苦痛難堪。況三百矛。當可堪
忍。

佛告須深。此尚可耳。若於正法.律盜密出家。盜受持法。為人宣說
。當受苦痛倍過於彼。

佛說是法時。外道須深漏盡意解。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
No. 1443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 (卷2) T23, p0912b
***********************************************************************

是時妙賢於日初分。執持衣缽入城乞食。時此女人儀貌端正人間希有


眾人見時共生嗟嘆。何意此女姿態絕倫。虛棄年華不受欲樂。能捨榮
好而為出家。妙賢聞已遂生慚恥。自是之後不復入城而為乞食。

時迦攝波因與相見。問曰賢首。得安樂不。妙賢具答。彼聞說已作如
是語。若佛許我乞食減半與妙賢者。我當分與。白諸苾芻。苾芻白佛
。佛言隨意與半。尊者聞已授其半食以相拯濟。

時吐罹難陀尼。見斯事已遂生輕笑。謗言聖者大迦攝波。先與妙賢居
一柱觀。十二年中淨修梵行。乃於今日翻有私情。乞食相濟。時迦攝
波聞斯事已。至妙賢處教其法要。此事應作此不應作。宜善用心。遂
捨而去。

/*註:得慧解脫阿羅漢果,不是俱解脫阿羅漢果*/
是時妙賢發大勇猛。於初後夜正念相應。剋責自心無暫停息。即便證
得阿羅漢果。轉成清淨無生之女。

爾時迦攝波見而告曰。汝今由我善知識故。其所作者皆已作訖。宜於
佛境界乞食自資。是時妙賢於日初分。執持衣缽入王舍城次第乞食。

時未生怨王枉殺其父。生大追悔懷憂在室。雖有種種鼓樂絃歌。無釋
愁惱。時彼大臣遇見妙賢儀貌端正容色殊勝。便作是念。今此美女特
異常人。宜可進王冀除憂慼。

作是念已將近王室。強逼妙賢脫去法衣。著諸彩服具備瓔珞塗拭名香
。令親侍人進至王所。時未生怨王纔觀此女姿容妙絕。遂釋憂懷。復
由妙賢惡業時熟。如瀑流水無能止遏。遂被惡王強見陵辱。如中毒箭
生大憂苦。是時大世主於十五日欲褒灑陀。遍觀尼眾不見妙賢。入定
觀知在王宮內遭大辛苦非常被辱。

諸尼問言。聖者妙賢今何所在獨不見耶。時大世主即便命彼蓮花色尼
曰。汝應斂念觀彼妙賢。既聞語已觀知所在。猶如壯士屈伸臂頃。於
尼眾沒王宮中出。在高樓上空中而住。

遙告妙賢曰。姊妹。汝已能破諸煩惱魔。何不發起大神通事。受斯陵
辱。時蓮花色尼便授其法。如是應作如是應修。速自調心發起通力。
是時妙賢繫念除亂。於須臾間獲得神足。著俗綵衣乘空而去。時蓮花
色便共妙賢至長淨處。

時十二眾苾芻尼。見已生大嫌恥。作輕笑言。我實不能與此宮人同處
長淨。

時大世主聞斯語已。告妙賢曰。具壽。宜往白王。著先法服速還來此


於時妙賢即乘神通至王寢處。其王猶睡。在於空中彈指作聲。王聞覺
已。便大驚怖身毛皆豎。作如是言。汝為是誰。為天龍耶。為神鬼耶
。作是語已。

是時妙賢空中對曰。我非天龍神鬼等。但是大師聲聞眾中妙賢苾芻尼。
時王聞已以頌答

  現無法衣並應器   容狀復不似尼形
  相貌既同倡艷女   法俗相違當為說

是時妙賢。縱身而下。以事告曰。

  大王非理相陵逼   強奪我缽並法衣
  宜應見授父母財   我欲速歸為長淨

時未生怨王聞是語已。悶絕躄地。以冷水灑面方能醒悟。便禮雙足求
哀致謝。即索衣缽敬授妙賢。既受得已即還本處。與諸尼眾而為長淨。

爾時諸苾芻尼以妙賢事告諸苾芻。苾芻白佛。世尊以此因緣集苾芻尼。
諸佛常法知而故問。依時問非時不問。有利問非利不問。破決隄防為除
疑惑。告妙賢苾芻尼曰。汝實作斯不端嚴事耶。

白言實爾。世尊。

世尊復問。汝受樂不。

白言世尊。我已離欲豈容受樂。

佛言。汝今無犯。然苾芻尼作不淨行。犯波羅市迦。如蘇陣那。

我觀十利廣說如上。乃至顯揚正法廣利人天。為諸聲聞苾芻尼弟子。
於毘奈耶中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6b
***********************************************************************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
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
有諸欲。助發愛性。

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
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

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
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
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
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
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
No. 1579 瑜伽師地論 (卷94) T30, p0835c
***********************************************************************

復次若有苾芻。具淨屍羅。住別解脫清淨律儀。增上心學增上力故。得
初靜慮近分所攝勝三摩地。以為依止。增上慧學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
涅槃智。用此二智以為依止。先由四種圓滿。遠離受學轉時。令心解脫
一切煩惱。得阿羅漢。成慧解脫。

/* 法住智 */
此中云何名法住智。謂如有一。聽聞隨順緣性緣起無倒教已。於緣生行
因果分位。住異生地。便能如實以聞思修所成作意。如理思惟。能以妙
慧悟入信解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諸如是等如其
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

/* 涅槃智 */
又復云何名涅槃智。謂彼法爾。若於苦集滅道。以其妙慧。悟入信解是
真苦集滅道諦時。便於苦集住厭逆想。於滅涅槃起寂靜想。所謂究竟寂
靜微妙。棄捨一切生死所依。乃至廣說。如是依止彼法住智。及因於苦
若苦因緣。住厭逆想。便於涅槃能以妙慧悟入信解。為寂靜等。如是妙
智。名涅槃智。



***********************************************************************
菩薩也有慧解脫這一路的修行方式
***********************************************************************
No. 671 入楞伽經 (卷7) T16, p0554c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世尊。為我說諸一切菩薩聲聞辟支佛入滅盡定次第相。我及一切諸菩薩等。若得善知入滅盡定次第之相巧方便者。不墮聲聞辟支佛三昧三摩跋提滅盡定樂。不墮聲聞辟支佛外道迷惑之法。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大慧菩薩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 說明﹕依南傳說法,入滅盡定至少須證三果(相當菩薩乘五地),而以下經文卻開
    示從初地(相當二乘初果)就能入滅盡定,這顯示菩薩乘亦有慧解脫的現象。
*/
佛告大慧。菩薩從初地乃至六地入滅盡定。聲聞辟支佛亦入滅盡定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於七地中念念入滅盡定。以諸菩薩悉能遠離一切諸法有無相故。

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

No. 26 中阿含經 (卷56) T01, p0778c

  (二○五)中阿含晡利多品五下分結經第四(第五後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曾說五下分結。汝等受持耶。諸比丘默然不答

世尊復再三告諸比丘。我曾說五下分結。汝等受持耶。諸比丘亦再三默
然不答。

爾時。尊者鬘童子在彼眾中。於是。尊者鬘童子即從坐起。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曾說五下分結。我受持之。

世尊問曰。鬘童子。我曾說五下分結。汝受持耶。

尊者鬘童子答曰。世尊曾說初下分結。是我受持。欲。恚。身見。戒取
。疑。世尊說第五下分結。是我受持。

世尊訶曰。鬘童子。汝云何受持我說五下分結。鬘童子。汝從何口受持
我說五下分結耶。鬘童子。非為眾多異學來。以嬰孩童子責數喻。詰責
汝耶。


/* 分辨五下分結非真,由「性使故」而生。何以有性能使耶?三毒習
氣深深纏縛而說名「性」,依不捨三毒所以能驅使 */


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仰眠。意無欲想。況復欲心纏住耶。然彼性使
故。說欲使。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仰眠。無眾生想。況復恚心纏住
耶。然彼性使故。說恚使。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仰眠。無自身想。
況復身見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身見使。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
仰眠。無有戒想。況復戒取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戒取使。鬘童子
。嬰孩幼小。柔軟仰眠。無有法想。況復疑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
疑使。

鬘童子。非為眾多異學來。以此嬰孩童子責數喻詰責汝耶。於是。尊者
鬘童子為世尊面訶責已。內懷憂慼。低頭默然。失辯無言。如有所伺。

彼時。世尊面前訶責鬘童子已。默然而住。爾時。尊者阿難立世尊後。
執扇扇佛。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
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比丘說五下分結者。諸比丘從世尊聞已。善受善
持。

世尊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

尊者阿難白曰。唯然。當受教聽。


/* 說明「五下分結」生因 */

佛言。阿難。或有一為欲所纏。欲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
已。欲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恚所纏。恚心生
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恚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
阿難。或有一為身見所纏。身見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
。身見轉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戒取所纏。戒取心
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戒取轉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
。阿難。或有一為疑所纏。疑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
疑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


/* 分析如何斷五下分結。「實」:果實。
  不斷無明根本,而得漏盡,無有是處 */

阿難。若依道.依跡。斷五下分結。彼不依此道.不依此跡。斷五下分
結者。終無是處。阿難。猶如有人欲得求實。為求實故。持斧入林。彼
人見樹成就根.莖.枝.葉及實。彼人不截根.莖。得實歸者。終無是
處。如是。阿難。若依道.依跡。斷五下分結。不依此道.不依此跡。
斷五下分結者。終無是處。阿難。若依道.依跡。斷五下分結。彼依此
道.依此跡。斷五下分結者。必有是處。

阿難。猶如有人欲得求實。為求實故。持斧入林。彼人見樹成就根.莖
.枝.葉及實。彼人截根.莖。得實歸者。必有是處。如是。阿難。若
依道.依跡。斷五下分結。依此道.依此跡。斷五下分結者。必有是處


/* 正式斷五下分結 */

阿難。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阿難。或有一不為欲所纏。若生
欲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欲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恚
所纏。若生恚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恚纏便滅。阿難。或
有一不為身見所纏。若生身見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身見
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戒取所纏。若生戒取纏。即知捨如真。彼知
捨如真已。彼戒取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疑所纏。若生疑纏。即知捨
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疑纏便滅。阿難。依此道.依此跡。斷五下分
結。


/* 知見不正 */

阿難。猶恒伽河。其水溢岸。若有人來彼岸。有事欲得度河。彼作是念
。此恒伽河。其水溢岸。我於彼岸有事欲度。身無有力令我安隱浮至彼
岸。阿難。當知彼人無力。如是。阿難。若有人覺.滅.涅槃。其心不
向而不清淨。不住解脫。阿難。當知此人如彼羸人無有力也。


/* 正知見 */

阿難。猶恒伽河。其水溢岸。若有人來彼岸。有事欲得度河。彼作是念
。此恒伽河。其水溢岸。我於彼岸有事欲度。身今有力令我安隱浮至彼
岸。阿難。當知彼人有力。如是。阿難。若有人覺.滅.涅槃。心向清
淨而住解脫。阿難。當知此人如彼力人。

阿難。猶如山水。甚深極廣。長流駛疾。多有所漂。其中無船。亦無橋
梁。或有人來彼岸。有事則便求度。彼求度時而作是念。今此山水甚深
極廣。長流駛疾。多有所漂。其中無船。亦無橋梁而可度者。我於彼岸
有事欲度。當以何方便令我安隱至彼岸耶。復作是念。我今寧可於此岸
邊收聚草木。縛作椑筏。乘之而度。彼便岸邊收聚草木。縛作椑筏。乘
之而度。安隱至彼。


/* 初禪即得漏盡 */

如是。阿難。若有比丘攀緣厭離。依於厭離。住於厭離。止息身惡故。
心入離.定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
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
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 二禪才得漏盡 */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覺.觀已息。內靖.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
.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
。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 三禪才得漏盡 */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
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
。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
進得止息處。


/* 四禪才得漏盡 */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
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
。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 空處定才得漏盡 */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度一切色想。滅有礙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
是無量處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
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 識處定才得漏盡 */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
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
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 不用處定(無所有處定)才得漏盡 */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無所有處成就遊。彼
若有所覺。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觀此覺無常。觀興衰.觀無欲.
觀滅.觀斷.觀捨。彼如是觀此覺無常。觀興衰.觀無欲.觀滅.觀斷
.觀捨已。便不受此世。不受此世已。便不恐怖。因不恐怖。便般涅槃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 說明因緣和合義理 */

猶去村不遠。有大芭蕉。若人持斧破芭蕉樹。破作片。破為十分。或作
百分。破為十分。或作百分已。便擗葉葉。不見彼節。況復實耶。


/* 說明斷惑方式 */

阿難。如是比丘若有所覺。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觀此覺無常。觀
興衰.觀無欲.觀滅.觀斷.觀捨。彼如是觀此覺無常。觀興衰.觀無
欲.觀滅.觀斷.觀捨已。便不受此世。不受此世已。便不恐怖。因不
恐怖已。便般涅槃。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甚奇。甚特。世尊為諸比丘依
依立依。說捨離漏。說過度漏。然諸比丘不速得無上。謂畢究竟盡。


/* 眾生根器不同,斷惑便顯差別 */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是。阿難。甚奇。甚特。我為諸比丘依依立
依。說捨離漏。說過度漏。然諸比丘不速得無上。謂畢究竟盡。所以者
何。人有勝如故。修道便有精麤。修道有精麤故。人便有勝如。阿難。
是故我說人有勝如。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識的遷移作用

No. 310 大寶積經 (卷109) T11, p0610a

爾時世尊讚長者言。善哉善哉。跋陀羅波梨。如是如是。如汝所問。汝今至心諦聽諦受。我當為汝說神識去來移滅。

跋陀羅波梨。猶如風大雖無形色不可睹見。然由因緣而現形色。現形色者其義云何。譬如風吹動諸樹木。發起山壁水崖觸已作聲。以冷熱因緣所生是故能受。然彼風體不可得見。手足目等亦復如是不可得見。於諸色上增益勝處。或黑或白。跋陀羅波梨。如是如是。此神識界亦復如是。不可以色得見。亦不至色體。但以所入行。作體而現色。此識界亦復然。當須知云何於彼處此識界。得名受觸法界耶。

復云何此識界。捨此身已後受愛觸等。譬如風界能移香氣。故知此花香從風吹來。而其風界實不持花香而來。亦非無風而花香能來。彼香無色彼風亦無色。其彼聞香根亦無色。

跋陀羅波梨。如是如是。彼死人識欲移持觸受等及諸界已。有於彼世以父母和合故。然後可知有識。其識有故即知有受有觸和合而成。猶如勝人識強勝故有香根。香根勝故有勝香。復有二身勝故有二事勝可見。

二事勝者所謂色觸。其風多故花香亦多。如是如是。以識大故受亦大。受大故識亦大。識大故諸界亦大。然知此善此惡也。譬如畫師既善成就板。隨欲出向作即能為。善意解故隨色能作。然彼畫師若無色不可現色。如是如是。此識成就六色身。所謂因眼見色。所有識智因眼見色者實無有色。因耳聞聲者亦無色。因鼻聞香者亦無色。因舌知味者亦無色。因身覺觸者彼觸亦無色。因意有諸大者彼亦無色。所有知者亦無色。當知彼境界內亦無有色。如是次第此識當知皆亦無色。當應如是觀。

而汝問此識云何捨此身至於彼世者。

跋陀羅波梨。夫命終時此識以業持故。此業及命盡時。譬如入寂滅三昧人有識身體。此識身體滅已。然後入寂滅內住。

如是如是。此識於死人邊。捨身及以諸大。捨已唯有念力。如是知我是彼某甲。凡人捨身之時。有二種觸正念。何等為二。一者正念。二者觸。而彼人命終之時。於身有觸二受。一身受二念受。死後念有觸。

復次汝問識者何義。然有子能生牙。從智生識即名為念。是故智及子故名為識。然後還受於觸。苦樂智知故名為識。後復受善惡。亦能知善惡境界故名為識。猶如從子生牙。其身成就故名為識

復次跋陀羅波梨。汝又問言。此識云何捨身已移向彼者。譬如鏡中照現身形。又如泥團模內鑄出身形。又復如日出時能滅諸暗。其日沒已還復生暗。然而彼暗無有常定。非無常定之處。然彼暗無色無受不可見。如是此識生身已。如暗離明身生亦然。其人不見此識。然識受此身。譬如婦人受胎然不知此我懷胎。為男為女。或黑或白。或諸根具以不具。或手足正等。以不然。彼在胎之者。或以熱食觸故覺已即動。如是如是。此識來去伸縮共眼開閉。昔所造諸業故。所有境界即笑語言等。諸有所生得色身內住識。然諸眾生不知我身內所住識有何體。跋陀羅波梨。此識善成就故。流至於一切諸有。然諸有不染著。跋陀羅波梨。諸有及識六根境界。是六界處。有四大處。有五陰處。跋陀羅波梨。如是識等境界汝當知。跋陀羅波梨。譬如木人以一機關作一切諸事。走跳現種種諸伎。跋陀羅波梨。於汝意云何。彼木人有何因緣作如是事。跋陀羅波梨白佛言。世尊。如來所問非我境界。我無智能答。佛復言跋陀羅波梨。彼者由巧智慧力作種種事。而彼巧業無有色。以智所生。如是如是。此身人由識巧故生。而此種種身由識所作。此識造身故生。而此識無有可盡。猶法界修熏故。往昔諸身憶念意成就。猶如日光此識應須當見。譬如日光照於穢濁臭惡諸尸。亦不為其所染。而其臭穢不離日光所生。如是如是。此識欲初生在糞穢所食諸不淨。又在豬狗等腹內受胎。然彼識不為臭穢所染。

復次跋陀羅波梨。此識捨身已。隨善惡所行。此義何也。

此識捨此身體即受彼罪福。譬如風界從山首出至於瞻婆林。因觸故受微妙香。至臭穢之處。或至諸尸臭處。

跋陀羅波梨。彼風隨至多處。而取多氣至彼即多。猶如彼風界將彼香氣過。而彼風界無有色。及彼香亦無色。

如是如是。此識捨身已將善惡而移。如是次第而去。彼識欲移。猶如睡夢人知一切諸物。有身不移本處。

如是如是。有福亦生。欲移識時。猶如夢見諸事。然此識不從咽喉出。亦不從諸孔出。其識出時亦復不求諸孔。

爾時跋陀羅波梨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云何或雞卵鵝卵在[穀-禾+卵]內。其[穀-禾+卵]無孔云何知識別而[穀-禾+卵]不破。其識云何移徙。

佛告跋陀羅波梨。譬如以瞻婆等諸花熏烏麻。善熟然後壓取油。而言此是瞻婆等花油。如彼香不破壞烏麻而香氣移徙。彼香不著烏麻。因麻及花共和合故香氣相著。然後香氣不從麻子邊求孔然後入。因彼二故其香移徙。

如是如是。此識不破壞卵[穀-禾+卵]。妙香移徙此識轉移亦復如是。汝當如是知。

復次此識不移徙。猶如日火摩尼寶等光明。應如是見。

復次此識移徙。猶如種子所至地方種子。而彼種子擲置地內。生牙莖葉花果子。或白或赤或黑。各有自味力成熟。而彼地界是一水火風大亦然。

如是如是。此識有一法界。一切諸有中成就身然後生。或黑或白或赤等色。或本性剛強。或本性調柔。

復次跋陀羅波梨。命終之時此神識捨身已。成後身種子因。欲作手足等體。而當時未有身分。而彼捨地分取法界分。而彼諸界共念和合。然彼念以信敬力故。法界念和合。取識不離識。而法界可見。亦不離法界識有因。然彼識風為助。自餘法界皆為微妙。所謂念界受界法界色界。

爾時跋陀羅白佛言。世尊。彼識云何有色。

佛告跋陀羅波梨。凡有二種色。一者內二者外。言內色者何。所謂眼也。外者是色。若有眼識。彼名內色。耳內聲外。鼻內香外。舌內味外。身內觸外。意內法外。

跋陀羅波梨。譬如生盲之人夜睡眠中。夢見種種天妙諸色最勝最上。而彼人見已生最勝喜樂。睡眠覺已便即不見。及至天曉而向他說。諸人輩聽我昨夜眠中夢也。我見最妙最上端正婦女之形。復見丈夫百千數眾。復見園林。此中彼處我皆夢見。或有人身體柔軟。手足端嚴臂膊傭長。身體纖細腰跨正等。而彼生盲夢中所見諸人。身體形容及莊嚴瓔珞皆悉具說。爾時彼生盲人。如是所說形體生識不見。於汝意云何。彼生盲之人。睡眠所夢云何得見。

跋陀羅波梨白佛言。善哉世尊。唯願為我解說。此事云何得見。

佛告跋陀羅波梨。跛陀羅波梨汝當知。以內眼因智力。彼生盲人。在夢中見非實眼見。

跋陀羅波梨。如夢中人見色少時正念其死。人見內色亦復如是。

復次跋陀羅波梨。更為汝解。其死人神識如種子移。譬如種子散於地上受取四大。如是此識受正念已。受受已受善及不善。已捨身已然後移。

跋陀羅波梨復問世尊。云何此識受善及不善識然後移。

佛告跋陀羅波梨。譬如蓮花色摩尼寶隨色影變。若置黑影形即變黑。若置白中即變為白。隨其影形所在之處。彼摩尼寶即同其色。所安置處隨其地分色即隨變。如是此識受善及惡。而即移去亦復如是。

爾時跋陀羅波梨。復問佛言。世尊。此神識何體而現。

佛告跋陀羅波梨。此神識無形。無聚處。無積貯處。畢竟不可得。不可得言。此神識有生有滅有惱亦不可言。

跋陀羅波梨。譬如從子生牙。亦不可得爛子生牙。亦非壞子生牙。而彼好子乃生牙成就。

跋陀羅波梨。於汝意云何。彼子牙住何處。或在莖或在葉或在根。為彼子在樹枝。

/* 受胎原因 */
如是如是。此識於身體無處倚住。不在眼不在耳不在鼻。乃至亦不在意。猶如從子生牙。所生子牙者。以取受為本。彼處取故。即便受胎。受胎已即有觸。如生牙已依時即有枝葉花。有枝葉花即有子。

如是如是。此識先成就身體。身體成就已。其神識無處可住。亦不離神識有身。如彼種子從樹熟已然後有子。非生果有子。

如是如是。此身命終之時。從身體中此神識顯現。以受和合。以愛相縛以念相執。善攀緣和合。或非善攀緣和合。以風界相持。智熏逐業緣。父母和合。然後此識顯現。

跋陀羅波梨。譬如善成就好明鏡見面形。非無其面得見面形。亦非無明鏡可有面形。如明鏡及面兩緣和合得有面形。而其面形無有色。亦無受亦無有識。但隨身轉動。其鏡內形亦轉動如身。言語移徙轉動申縮俯仰。隨所作者。其鏡內面形。亦作如是事相顯現。

跋陀羅波梨。於汝意云何。其面形因何事故。而現形鏡中。

跋陀羅波梨白佛言。世尊。因人身體故現彼鏡中。如是形隨其身色。面亦有如是色。彼形亦如是色。或諸根具足。或不具足。彼面形於明鏡中。亦復如是現其形相。

跋陀羅波梨。如彼明鏡成就面形。以有身故。彼明鏡中現形。如是此身。因識有受有取有識有諸行。成就身體。言彼明鏡者。彼緣父母和合。當知如身滅已。無有識形。如彼明鏡現面形已。又清水中更見面形。如此識捨此身形已。至於彼復受餘諸陰。譬如尼拘陀樹子。或優曇婆羅等諸樹子。雖復細小。而能生極大樹枝。生大樹枝已。捨彼形復更餘處生。而彼子界捨樹形已。隨時乾枯無復本味。其本味滅已。彼樹便即乾枯萎悴。如是此識。微細無定色形。生諸身已更復捨。更成就前別體。猶如大麥小麥烏麻小粒大粒等子。隨所地方散處。於彼地方即便著根。

如是如是。此識所有眾生身內。移於彼處。即有取有受而住。或受福或受罪。從此世移至彼世。猶如蜜蜂見其味。於花內取其味香。而捨其花更移別花。或捨惡花移至好花。坐花上已樂著彼花取彼香味。

如是如是。此神識以多善根。或受天身。受天身已。以惡果故。或復受地獄畜生餓鬼等身。受已復受別身。

而此神識云何須觀。譬如鬱金香子。或紅藍花子。或分陀利花子。其體本隨分色不定。而彼子內不可見牙亦無定色。而彼子入地得水潤澤即便生牙。有牙已然後生花。而彼色不可以子得見。亦不離子有牙及色。

如是如是。此識捨此身已欲成彼身。彼肉團內未有諸根。何況諸入。既無諸根及入。豈可有天眼天耳及香味觸。體得有知理豈可知。我於彼時作如是諸業。我過去如是身體。但因識而受。譬如蠶虫以自身口出於絲縷作繭。纏繞其身於中即死。

如是如是。此識自生身已還自造業。猶如蠶虫出絲纏繞。即自滅身移向於彼。譬如蓮花生於水中。即有妙色香味。而彼花內無水正體而可得見。彼花滅已。所有地方置子於中。則有色香所住。

如是如是。此識所移之處。諸根境界無共移者。受亦無移。其所移者唯有法界。譬如如意珠隨所至之處。有須之物即隨念得。猶如日天光明自隨逐日而行。日所至處光亦至彼。

如是如是。此神識所移至處。受想法界等相隨不離。

復次此識捨身已取一切諸有。聚集取已。無肉無骨來就後身。彼取色身有及諸觸等事。以天眼觀見善惡受取。譬如小棗千年棗。菴摩羅果。迦毘陀等果成就時。各有一味。或苦或酢。或甘或鹹等諸六味。而彼諸果熟已。在所地方其味在內。子移彼處各自有味。

如是如是。此識子所移之處。彼自有觸隨福及無福。以有及念自隨而移

復次此識。捨身時作如是念。如我今捨此身故。名此念識。為識知善業不善業。知此業隨我而行。知我隨此業而行。如是等知故名為識。

復次此身知造一切諸業故名為識。猶如風界或時冷或時熱。或時隨臭有氣。或時因香有氣故知為風。如是此識體無有色。以取因色故。或欲取因故。或見取因故。或持戒求報取因故。乃至有受受因故受身體色成就故言為識。

爾時彼眾中有一長者童子。名曰蘇摩浮坻(音多尼反。隋言真月)從座而起。合十指掌。而白佛言。

世尊。其色云何須觀取。云何須觀欲取。云何須觀見取。云何須觀戒取。云何須觀。

佛告真月。凡有智者。欲知汝所問。當如是知。真月若有善色。若有非善色。從肉團時。須觀筋血。脈及氣脈。髑髏縫腦。大腸小腸。肺心肝腎脾膽諸藏。脂[月*冊]髓血。痰陰涕唾。不淨臭穢非常可畏。毛髮髭鬢皮膚裹覆聚集。聚已所有諸色皆為四大。所成四大者。取色以成身故名取色。蘇摩坻彼身以父母和合成牢[革*更]者。彼即是地大。所有稀軟者。彼名為水大。所有煖成熟者。彼名為火大。所有搖動屈伸者。彼名為風大。所有知者。彼名聲香味觸等界。所念知者故名為識。 

/* 識移 */
爾時蘇摩浮坻。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死時捨彼色界。云何彼識從彼身出。云何彼身捨已。作如是知。此是我身。

佛報真月言。真月。受此身正住之時。身業既盡捨於諸大。譬如以乳和水以火煎煮。以得熱氣乳水各別。而彼乳所有脂膩味彼無有色。

真月。如是如是。死人身別諸大亦有別。神識亦有別。然彼識取諸大。及取法界。已以法界熏念。取善及惡至於來世。譬如摩訶迦良那藥蘇(隋言大真樂蘇)。取種種藥味力煎。其內或有辛或有苦。或有醋或有鹹。或有淡或有甜。取諸味已入體成熟。色香等味取已。彼蘇體捨移而成藥味。此識亦復如是。捨身已取善及惡。及取法界。此識移去。言彼蘇味體者。即以喻身。言彼諸藥和合聚集者。喻彼諸根。言諸藥色香味觸者。喻識移去故言識。諸味將去者。即是識移。

應當如是觀。言人色別異者。或善色或惡色。或入體大真藥蘇熟消。即是喻善業。當如是觀。若言因彼大真蘇食已出痿黃色。即是喻不善業。當如是觀。如大摩訶迦良那藥蘇寶者。如是此識。應當觀如摩訶迦良那藥蘇。取諸藥色味。取已成大真藥蘇。而彼蘇無有手足及諸根。但取彼味。如是如是。此誠捨身已及捨諸界。唯取法界。取受已取善及惡而去。

真月。彼人捨身已。於來世得正念得天念。或見六欲諸天。或見十六大地獄。或見身體諸根具足。彼於爾時作如是知。此是我身也。彼人命終之時。彼念見種種相。或見微妙輦輿。或見微妙園林。其園林內有種種樹木。新生蓊鬱可愛。或有妙池。或見種種成就諸事。彼見如是等諸相。心生歡喜。生歡喜已。安隱如法取命終。而彼人神識。猶如乘馬。應當如是觀。言乘馬者。譬如有人在戰場內。身著好牢鎧甲。善持馬控轡速疾騙騎。如是此識。著攀緣鎧甲善果報。速疾乘出入息。捨諸界諸入等。捨已取後生諸梵天。乃至阿迦膩吒等天微妙之處。

妄的產生原因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0a
********************************************************************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無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中略)...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中略)... 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中略)... 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1b
********************************************************************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輾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週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10) T19, p0154c
********************************************************************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3b
*************************************************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
參考本人的見解「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3/03/blog-post_22.html 

佛性是什麼?

  佛於菩提樹下成佛,第一個感慨就是: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故,不得見如來』

  何謂佛性,無生是也。佛性是法身、真如、如來、自性......無量種名相,隨不同世界就有不同用辭。

  釋迦牟尼佛在成佛時,第一個感慨就已道盡佛性的真義。那就是「眾生都具有正等正覺的能力,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實現」。

  美食固然美矣,饑餓人不食,終究不能止饑。所以,眾生只具有成佛的功能性而已,而這個「可正等正覺之能力」,就是眾生的佛性。

  上述是一種比較接近實際的說法,至今又已知另外又有「四種無生說法」,相信在其他世界可能有無量種說法,但皆歸於「一事」而消滅。

  五種無生說法:

     畢竟空、勝義有、因緣和合、佛性無生妄有生滅、
     佛性是能覺 (佛性不是境界,是能正等正覺的功用
           。眾生有佛性,指眾生具有『能』正
           等正覺的功用)


  一事入無生:無欲。當無欲時,什麼都不必說,說必有欲。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修行時心念的分辨0320

>入靜是心什麼狀態,心無雜念
答:
一、您自己已有答案 => 心無雜念
  其實,正確的用辭應該是「心已能專注在功夫上」。


二、念是什麼?簡分念有粗細及極細。

  (1) 粗念是意識分別,這是比量。例如,這杯子紅色,
    那杯子是綠色。

  (2) 細念是直接了知,這是現量。例如,手碰火就立刻
    縮回,這不經過大腦。

  (3) 極細念是「覺照」的功夫,這也是現量。例如,心
    已存有捨棄的決定及定力,於手碰火時,能知是火
    ,但手卻不會縮回。

  修行人剛開始大都使用「把心止於一」的細念功夫上。


三、所謂入靜,粗分二個層次。一是靜相,二是動靜
  二相了然不生。

  (1) 當心不掉舉、不亂想而能專心時,這是第一層次的
    入靜義理。

  (2) 當心已能調伏,而「專注在功夫上」時,當動靜二
    相都聽不到就入了定。這也是入靜的另一種說法。
    例如聽聲音的功夫,聽到聲是動相,

    聽不到聲就是「聽到靜相」。當心虛凝在「聽」而不
    是「所聽」之上而不動,若得力時,就會進入動靜二
    相了然不生的定境。


四、分辨直接了知的功夫

  直接了知的功夫,在初打坐時,由於不會使用,所以心有
  雜念會亂想,又稱為「掉舉」。此時須把心念抓回,令它
  專注在功夫上,這時就稱為止,或寂寂。

  由於心念不動,止久就生出疲乏,而昏昏欲睡,這就稱為
  「昏沈」,警愓心差的人,就可能睡去。所以,要令心活
  ,稱為惺惺。

  當心不掉舉、不昏沈時,就能漸漸產生力量,稱為定力!

  (1) 主動式的直接了知功夫,又被稱為「照」,如同吾人
    在看東西而不生雜念一般,一直盯著看,又稱為「伺
    」,是一種等待的狀況,這是奢摩他的功夫。

  (2) 被動式的直接了知,又被稱為「覺」。如同吾人在看
    東西而不生雜念一般,看久心念不生,於是產生疲乏
    而落於昏沈,於此時若能「察知」心落昏沈,這就是
    「覺」的功用,這是禪那的功夫。


五、另有一種是從意識分別入手,使用觀察並思惟一切生滅的
  來龍去脈,而不住於分別習氣中,這叫「毗婆舍那」。


六、念的消失

  功夫入港時,就稱為「一心」,是各禪定必有的「禪支」
  。當一心功夫快到第四禪時,功夫就很紮實,心念就變得
  很敏感、微細。此時就會感到「住於細念」這個功夫也變
  的粗糙了,於是把這住於細念的功夫捨去,稱為「捨」、
  「念清淨」,而真正入於第四禪。在四禪前,雖用現量的
  功夫,實際上還是墮於比量分別中,入第四禪,才真正的
  使用現量功夫。此時「不必用太多心力」,就能使用覺照
  的功夫。

  雖然已捨而不住於細念,但還是落於極細的心念之上,所
  以,這個覺照的功夫,要用到「能所俱泯」的地步才會與
  「被覺、被照」合而為一。

  此時,就入無念又能起用的境界。本來起用是要用心念的
  ,但至這境界即便不用心念(註一),也能起用。所謂起
  用,例如可以知他人心念、看穿物質,知道這杯子是紅色
  、緣色等等。(除了六根可以互用之外,不生心念也能了
  知前境)



>之後該想什麼呢?
答:到了上述的境界,稱為進入菩薩八地。之後還有更微細的
  妄動,就不稱為念,而稱為塵沙惑。但其實也是與念同出
  一源的不同表相而已。

  到無念的境界後,那當然就不必想,只需要保持「無欲」
  的習慣就行了,直到成佛!



>追求心無念,一片空白嗎?不該這樣吧
答:
 的確不是這樣,無念的方式在上述已說過了。

既無有我,誰受果報?

No. 189 過去現在因果經 (卷4) T03, p0651a

爾時世尊。知諸大眾心意決定無復狐疑。又觀其根皆已成熟即為說法。

大王當知。此五陰身以識為本。因於識故。而生意根。以意根故。而生於色。而此色法。生滅不住。

/* 斷惑方式 */
大王。若能如是觀者。則能於身。善知無常。如此觀身。不取身相。則能離我及於我所。若能觀色。離我我所。即知色生便是苦生。若知色滅便是苦滅。若人能作如此觀者。是名為解。若人不能作斯觀者。是名為縛。

法本無我及以我所。以倒想故。橫計有我及以我所。無有實法。若能斷此倒惑想者。則是解脫。

/* 第一次發生疑問 */
爾時頻毘娑羅王。心自思惟。若謂眾生言有我者。而名為縛。一切眾生。皆悉無我。既無有我。誰受果報。

爾時世尊。知彼心念。即語之言。一切眾生。所為善惡。及受果報。皆非我造。亦非我受。而今現有造作善惡受果報者。大王諦聽。當為王說。

/* 第一次說明原因 */
大王。但以情塵識合。於境生染。累想滋繁。以是緣故。馳流生死。備受苦報。若於境無染。息其累想。則得解脫。以情塵識三事因緣。共起善惡。及受果報。更無別我。

譬如鑽火。因手轉燧。得有火生然彼火性。不從手生及以燧出。亦復不離手及燧鑽。彼情塵識。亦復如是。

/* 第二次發生疑問 */
時頻毘娑羅王。又自思惟。若以情塵識和合故。而有善惡受果報者。便為常合。不應離絕。若不常合。是則為斷。

/* 第二次說明原因 */
爾時世尊。知王心念。即便答言。此情塵識。不常不斷。何以故。合故不斷。離故不常。譬如緣於地水。因彼種子。而生芽葉。種子既謝。不得名常。生芽葉故。不得名斷。離於斷常故名中道。三事因緣。亦復如是。

爾時頻毘娑羅王。聞此法已。心開意解。於諸法中。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萬那由他婆羅門大臣人民。亦於諸法。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九十六萬那由他諸天。又於諸法。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前三三,後三三

「前三三,後三三」出處註一。

(1)前三三
  阿羅漢斷三毒,證三三昧,而解脫輪回。所謂三昧為
  「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由證此三昧故,
  得三明(註二):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2)後三三
  佛斷無明,亦證三三昧,亦得三明,但改名為三達。
  與阿羅漢的差別是功用有深淺、寬窄之分。
 
  無佛之世,證前三三者,稱為「獨覺」、「辟支佛」,果位約在菩薩六地,若能生
  廣大心,則境界能再往上升階。

  道家的修行也能解脫輪回,如列子中的壺丘子九淵之說,那是佛教中的九次第定,也能證前三三昧,解脫輪回。但觀看列子所敍述,畢竟壺丘子只為自度,而不廣度大眾,所以只能證前三三,不能證後三三。


*******************************************
註一
********
No.2003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卷4)T48,p0173c

無著遊五台。至中路荒僻處。文殊化一寺。接他宿。
遂問。近離甚處。
著云。南方。

殊云。南方佛法。如何住持。
著云。末法比丘。少奉戒律。

殊云。多少眾。
著云。或三百或五百。

無著卻問文殊。此間如何住持。
殊云。凡聖同居龍蛇混雜。

著云。多少眾。
殊云。前三三後三三。

卻吃茶。文殊舉起玻璃盞子云。南方還有這個麼。
著云。無。

殊云。尋常將什麼吃茶。
著無語遂辭去。

文殊令均提童子。送出門首。

無著問童子云。適來道前三三後三三。是多少?
童子云。大德。
著應諾!
童子云。是多少?

又問此是何寺?

童子指金剛後面。著回首。化寺童子。悉隱不見。
只是空穀。彼處後來謂之金剛窟。

後有僧問風穴。如何是清涼山中主。

穴云。一句不遑無著問。迄今猶作野盤僧。若要參透平平實實。腳踏實地。向無著言下薦得。自然居鑊湯爐炭中。亦不聞熱。居寒冰上亦不聞冷。若要參透使孤危峭峻。如金剛王寶劍。向文殊言下薦取。自然水灑不著風吹不入。

不見漳州地藏問僧。近離甚處。
僧云。南方。
藏云。彼中佛法如何。
僧云。商量浩浩地。
藏云。爭似我這裏種田博飯吃。

且道與文殊答處。是同是別。

有底道。無著答處不是。文殊答處。也有龍有蛇。有凡有聖。有什麼交涉。還辨明得前三三後三三麼。前箭猶輕後箭深。且道是多少。若向這裏透得。千句萬句。只是一句。若向此一句下。截得斷把得住。相次間到這境界。


************************************************
註二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三明六通之差別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修行五關(未完)

這門功課還未完成,先做一個大綱,回來再寫...

禪那是直接由七地入手的頓法,但如何在念念覺時,能斷塵沙惑呢?
奢摩他是直接由八地入手的頓法,但如何在無功用行中,能斷塵沙惑呢?
三摩缽提是由九地入手的漸法,但如何在觀幻、思惟時,能斷塵沙惑呢?

一、六地功夫,聞思修,因緣觀察

二、七地功夫,禪那,念念覺

三、八地功夫,奢摩他,能所雙泯無念行,覺所覺空

  六地能入寂滅,不能念念入
  七地念念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
  八地無念而不住寂滅...

四、九地功夫,三摩缽提(三摩跋提),起幻觀幻,幻盡不入斷滅

五、十地功夫:覺知阿賴耶識業種瀑流,空覺極圓,生滅若滅,寂滅將現前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從現象上說妄如何產生

>一切法本來就是清淨無染的,只是心有淨染之別.心淨則國土淨.

  您的說法,值得商榷!

  如同種子、陽光、泥土、水的因緣和合而有樹,當吾人深悟因緣時,就不能說樹有美醜、有用無用。心亦如是,本來無生,非淨、非染,眾生執妄,才生染淨妄執。於無妄之前固然無生、如如,即便在妄中它亦無生、如如,這才是「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貪恚癡相」(註一)原來的意旨。

  若是以上這樣知見,才是正知見是謂不二,方能不落染淨二見。

  為上述的主張,我要特別的說明妄之產生的過程!這非常非常重要,希望見聞者能省思此義理。

**********
妄的產生
**********

  以下的說明,在闡述吾人在正知見中,何以又墮入妄的迷思裏之原因。

  當吾人具有正知見時,了知緣起性空,知性空故,一切無生。於了知無生時,知緣起原因,悉由妄執之故。何故由妄執所致呢?若一切悉無生,又怎會有緣起?所以說緣起由妄執之故,或謂眾生顛倒。

  如此具智而了知之後,於是修行人開始了斷妄的實踐行為。

  修行人,他正知斷妄無法從因上斷,因為「因」已發生,所以他從現緣的產生上斷,但現前外緣無量,無法阻它不發生,所以他再了知,要從接受無量外緣的自我貪愛習氣上斷除。

  修行人,他正知貪愛習氣由自我當下從無量劫以來的貪愛習氣所增長之故,所以並無法一次即離。如同一部汽車,它縱然已在煞車,但由於過去的慣性使然,所以若不放開煞車,它也會滑行一陣子才會逐漸的停止。所以,習氣是基於精進的離妄行為,才能逐漸的斷離。

  當修行人正知斷貪愛習氣是逐漸斷離的狀況時,所以他選擇不以善惡心針砭、批評、分別世間所有的一切。他以平常心、平等心、無欲心來對待所有的一切。

  因為修行人是這種心態,所以,他養成了法門習氣,而這法門習氣卻又令他墮入另一種執著狀態。例如以下的譬喻狀況。

  修行人常用無欲,所以養成無欲的淨習,由此無欲心,
  而神智清明能明辨糞便為穢,食之不能養肉體,會令肉
  體敗壞而不能用來修行。所以,他恒常「自以為用無欲
  心」分辨這是食物,那是糞便。於是他取食物而食,不
  取糞便而食。

  由恒常行使明辨的行為之故,於是,恒於見糞尿之當下
  ,而以為不淨不可食而「直接拒之」,如此直接拒之的
  行為,就落入另一種不明辨的執著中,『而不自知』!

  具智修行人,為避免以妄斷妄時,於用功離貪卻反被功用所迷,而產生了無明習氣而不自知的狀況,於是他可以採用三種方式來避免之。

  (1) 令神智清明,於時時當下分別時,明明了了知自己
    正在分別,於察知自己當下行為後而不住於所分別
    行為,而不生「習慣所產生的貪執」之過錯。這可
    以避免直接排斥不淨所產生的微細、無明的執著。
    這方法可以稱為禪那法。

  (2) 須恒常無欲。基於無欲故,雖然直接排斥不淨,於
    直接排拒當下明明了了確實沒有貪愛習氣,而不落
    入直接妄之中。這方法可以稱為奢摩他法。

  (3) 恒常起心反省自己有那些習氣,並思惟何以有此類
    妄執習氣原因,而能懺悔妄執習氣行為,以使自己
    當下清淨無欲,這方法可以稱為三摩缽提法。


  若有緣人對上述三種方法感興趣,可以詳閱圓覺經。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註一
********

No. 586 思益梵天所問經 (卷2) T15, p0044a

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網明菩薩。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迦葉。汝自問網明。於是迦葉。問網明菩薩言。

善男子。仁者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網明言。大迦葉。若有問幻所化人。汝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幻人當雲何答。

大迦葉言。善男子。幻所化人無決定相。當何所答。

網明言。大迦葉。一切諸法亦如幻所化人。無決定相。誰可問言。汝幾時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迦葉言。善男子。幻所化人離於自相。無異無別無所志願。汝亦如是耶。若如是者。汝雲何能利益無量眾生。

網明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一切眾生性。一切眾生性即是幻性。幻性即是一切法性。於是法中。我不見有利。不見無利。

大迦葉言。善男子。汝今不令眾生住菩提耶。

網明言。諸佛菩提有住相耶。

大迦葉言。無也。

網明言。是故我今不令眾生住於菩提。亦不令住聲聞辟支佛道。

大迦葉言。善男子。汝今欲趣何所。

網明言。我所趣如如趣。

大迦葉言。如無所趣亦無有轉。

網明言。如如無趣無轉。一切法住如相故。我亦無趣無轉。

大迦葉言。若無趣無轉。汝雲何教化眾生。

網明言。若人發願。則是不能教化眾生。若人於法有轉。是亦不能教化眾生。

大迦葉言。善男子。汝不轉眾生生死耶。

網明言。我尚不得生死。何況於生死中而轉眾生。

大迦葉言。汝不令眾生得涅盤耶。

網明言。我尚不見涅盤。何況教化眾生令住涅盤。

大迦葉言。善男子。若汝不得生死。不見涅盤。何故今為無量眾生行於菩提。此豈不為滅度眾生耶。

網明言。若菩薩得生死。分別涅盤。因眾生行於菩提。此則不應說為菩薩。


/* 菩薩真正行為 */

大迦葉言。善男子。汝今於何處行。

網明言。我非生死中行。非涅盤中行。亦不以眾生相行。大迦葉。如汝所問。汝何處行者。如佛所化人行處。吾於彼行。

大迦葉言。佛所化人無有行處。

網明言。當知一切眾生所行亦如是相。

大迦葉言。佛所化人無貪無恚無癡。若一切眾生所行如是相者。眾生貪恚癡從何所起。

網明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大迦葉。汝今寧有貪恚癡不。

答言不也。

網明言。是貪恚癡盡滅耶。

答言不也。

網明言。若大迦葉。今無貪恚癡亦不盡滅者。汝置貪恚癡於何所耶。

答言。善男子。凡夫縱顛倒起妄想分別生貪恚癡耳。賢聖法中善知顛倒實性故。無妄想分別。是以無貪恚癡。

大迦葉。於汝意雲何。若法從顛倒起。是法為實為虛妄耶。答言是法虛妄非是實也。

網明言。若法非實可令實耶。

答言不也。

網明言。若法非實。仁者欲於是中得貪恚癡耶。

答言不也。

網明言。若然何所是貪恚癡能惱眾生者。

答言。善男子。若爾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貪恚癡相。

網明言。以是故。我說一切法相如佛所化。說是法時。四萬四千菩薩得柔順法忍。

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若網明菩薩所見眾生(注:這是倒裝句,正裝句是「若眾生見網明菩薩」)。不應復畏墮三惡道。若聞網明所說法者。魔不得便。若為網明所教化者。不畏墮聲聞辟支佛道。

無生及無生法忍

***************************************************************
No. 310 大寶積經 (卷87) T11, p0500a
***************************************************************


爾時商主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無生。云何當得此無生忍。佛言。無生者。非先有生後說無生。本自不生故名無生。非先有起後說無起。本來不起故名無起。非先有相後說無相。本來無相故名無相。非先有作後說無作。本自無作故名無作。非先有眾生。後說於空。眾生性空故說為空。如是了知。無生無滅。本無所染。是名無生。


云何為忍。如是忍可一切眾生一切剎土本來不生。是名為忍。如是忍可。一切聲聞辟支佛本來不生。是名為忍。如是忍可。一切菩薩一切諸佛本來不生。是名為忍。如是忍可。一切諸法本來不生。是名為忍。


天子。以諸法不生故。剎那剎那空。以剎那空故名為無相。剎那無相故色剎那空。色剎那空故受想行識剎那空。識剎那空故界剎那空。界剎那空故處剎那空。若剎那空則無所有。無所有故則無所染。無所染故則自性離。自性離故。是名一切法本來寂靜。能如是忍入於平等。是則名為得無生忍受菩提記。得此忍者為無所得。


云何名為有所得者。見我我所二相可得。名有所得。見眾生壽者養育我人二相可得。名有所得。何謂無所得。見我自性及我所性。了知無二。名無所得。是則名為成就於忍。天子。菩薩於無數劫修行此忍。是名如來最大神變。


**************************
其它應參考經典
**************************

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貪恚癡相

*****************************************
No. 586 思益梵天所問經 (卷2) T15, p0044a
*****************************************

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網明菩薩。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迦葉。汝自問網明。


/* 無生義理互相詰問 */

於是迦葉。問網明菩薩言。善男子。仁者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網明言。大迦葉。若有問幻所化人。汝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幻人當云何答。


大迦葉言。善男子。幻所化人無決定相。當何所答。

網明言。大迦葉。一切諸法亦如幻所化人。無決定相。誰可問言。汝幾時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迦葉言。善男子。幻所化人離於自相。無異無別無所志願。汝亦如是耶。若如是者。汝云何能利益無量眾生。

網明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一切眾生性。一切眾生性即是幻性。幻性即是一切法性。於是法中。我不見有利。不見無利。


大迦葉言。善男子。汝今不令眾生住菩提耶。

網明言。諸佛菩提有住相耶。

大迦葉言。無也。

 網明言。是故我今不令眾生住於菩提。亦不令住聲聞辟支佛道。


大迦葉言。善男子。汝今欲趣何所。

網明言。我所趣如如趣。


大迦葉言。如無所趣亦無有轉。

網明言。如如無趣無轉。一切法住如相故。我亦無趣無轉。


大迦葉言。若無趣無轉。汝云何教化眾生。

網明言。若人發願。則是不能教化眾生。若人於法有轉。是亦不能教化眾生。


大迦葉言。善男子。汝不轉眾生生死耶。

網明言。我尚不得生死。何況於生死中而轉眾生。


大迦葉言。汝不令眾生得涅盤耶。

網明言。我尚不見涅盤。何況教化眾生令住涅盤。


大迦葉言。善男子。若汝不得生死。不見涅盤。何故今為無量眾生行於菩提。此豈不為滅度眾生耶。

網明言。若菩薩得生死。分別涅盤。因眾生行於菩提。此則不應說為菩薩。



/* 菩薩真正的行為 */

大迦葉言。善男子。汝今於何處行。

網明言。我非生死中行。非涅盤中行。亦不以眾生相行。大迦葉。如汝所問。汝何處行者。如佛所化人行處。吾於彼行。


大迦葉言。佛所化人無有行處。

網明言。當知一切眾生所行亦如是相。


大迦葉言。佛所化人無貪無恚無癡。若一切眾生所行如是相者。眾生貪恚癡從何所起。

網明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大迦葉。汝今寧有貪恚癡不。

答言不也。



網明言。是貪恚癡盡滅耶。

答言不也。


網明言。若大迦葉。今無貪恚癡亦不盡滅者。汝置貪恚癡於何所耶。

答言。善男子。凡夫縱顛倒起妄想分別。生貪恚癡耳。賢聖法中善知顛倒實性故。無妄想分別。是以無貪恚癡。


大迦葉。於汝意云何。若法從顛倒起。是法為實為虛妄耶。

答言。是法虛妄非是實也。


網明言。若法非實可令實耶。

答言不也。


網明言。若法非實。仁者欲於是中得貪恚癡耶。

答言不也。


網明言。若然何所是貪恚癡能惱眾生者。

答言。善男子。若爾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貪恚癡相


網明言。以是故。我說一切法相如佛所化。說是法時。四萬四千菩薩得柔順法忍。


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若網明菩薩所見眾生。不應復畏墮三惡道。若聞網明所說法者。魔不得便。若為網明所教化者。不畏墮聲聞辟支佛道。


***************************************************
參考本人的見解「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另建議參閱以下經文﹕
【經文典故】一切法自性本空無生無滅。緣合謂生。緣離謂滅 
一切諸法。本性不生。從緣幻有。無來無去 
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一念不生)
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貪恚痴相

阿羅漢自殺入滅無有去處及無記

阿羅漢入滅,無有去處!即便是自殺也如此。(註一)

有去處是因為有生死,有生死就有業識的作用,如十二因緣所說:無明、行、識、名色......

由於已斷無明,所以也無識的作用,是以沒有去處。

佛也常回答此類問阿羅漢死去何處去,是「無記」!

無記,是無善無惡,它不招來業果,所以,阿羅漢般涅槃不再受後有,以不再招業果故,所以佛說無記!


他家說法可參考:http://blog.udn.com/linpepsi/2671093

**************************************************************
註一
************
No. 99 雜阿含經 (卷39) T02, p0286a

  (一○九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毘婆羅山七葉樹林石室中


/* 註:這裡的退轉是退禪定,不是退斷惑,惑已斷就不會退 */

時。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側黑石室中。獨一思惟。
不放逸行。修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數數退轉。一.二
.三.四.五.六反退。還復得。時受意解脫身作證。尋復退
轉。

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習
。以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而復數數退轉。乃至六反。
猶復退轉。我今當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住王舍城毘婆羅山側七葉樹林石
窟中。有弟子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側黑石室中。獨一靜處。
專精思惟。得時受意解脫身作證。六反退轉。而復還得。彼作
是念。我已六反退。而復還得。莫令我第七退轉。我寧以刀自
殺。莫令第七退轉。若彼比丘以刀自殺者。莫令自殺。出我境
界去。我今當往告彼大師。

爾時。波旬執琉璃柄琵琶。詣世尊所。鼓絃說偈

  大智大方便   自在大神力
  得熾然弟子   而今欲取死
  大牟尼當制   勿令其自殺
  何聞佛世尊   正法律聲聞
  學其所不得   而取於命終

時。魔說此偈已。世尊說偈答言

  波旬放逸種   以自事故來
  堅固具足士   常住妙禪定
  晝夜勤精進   不顧於性命
  見三有可畏   斷除彼愛欲
  已摧伏魔軍   瞿低般涅槃

波旬心憂惱。琵琶落於地。內懷憂慼已。即沒而不現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來。共至仙人山側黑石室所。
觀瞿低迦比丘以刀自殺。

爾時。世尊與眾多比丘往至仙人山側黑石室中。見瞿低迦比丘
殺身在地。告諸比丘。汝等見此瞿低迦比丘殺身在地不。

諸比丘白佛。唯然。已見。世尊

佛告比丘。汝等見瞿低迦比丘周匝遶身黑闇煙起。充滿四方不

比丘白佛。已見。世尊

佛告比丘。此是惡魔波旬於瞿低迦善男子身側。周匝求其識神
。然比丘瞿低迦以不住心。執刀自殺

爾時。世尊為瞿低迦比丘受第一記

爾時。波旬而說偈言

  上下及諸方   遍求彼識神
  都不見其處   瞿低何所之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如是堅固士   一切無所求
  拔恩愛根本   瞿低般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會學習的人

怎樣才算是會學習的人呢?

  看到一個人殺人,這行為並不一定是惡,也許他正在殺一惡人而救百善人;這行為也並不一定是善,也許他正是典型的盜匪。所以,莫以所見之事而定人罪!

  聽到一個人說他人壞話,這行為並不一定是惡,也許他的挑撥、欺騙言語,是在使對方不要犯下殺人的行為;這行為也並不一定是善,也許他正是典型的兩舌、奸詐之人。所以,莫以所聞之事而定人罪!

  莫以五根察知他人對外塵有貪欲的行為,而下判斷說某人有貪欲的心念,例如看到某人見到裸女就滿眼淫光注視她。而實際,他可能只是故意表演來迷惑他的敵人。

  也莫以五根察知他人對外塵都沒有貪欲的行為,而下判斷說某人具有聖潔情操,孰不知這世上不乏假道學的人,他貪欲時您正沒見到。

  當吾人了知自己所見、所聞、所思都不一定是正確時,吾人應具智而了知,我沒有神通,無法正確判斷事情,所以不應評判,否則我就會墮入我執之中。或,我有神通,但我未斷惑,我不應評判,否則我就會墮入我執之中。

  於是,由於沒有什麼行為是自己能肯定為正確的,於是,須於當下維持不妄動的心,使自己的心平靜、無欲,這才是最正確的修行心性!

  當如此了知且認同之後,於是這個智者會摒除自己的主觀愛憎,而不去指責對方。反而依自己的缺點,去學取對方的優點來彌補。這才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之真義!能這樣學習的人,稱為「會學習者」。

********************************
2013/10/26 補述
*****************
  會學習的人,主要在於能「趨吉避凶」、「允執厥中」,更上善者,若水,不只自己能得利,而且還能同時利益它人,佛菩薩就是這類的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以下第5樓,本人有更進一步對於「允執厥中」(適當時機,做適當的事)之說明: http://tieba.baidu.com/p/2669171346


  在「允執厥中」的行為中,要注意一件事,它不代表就一定把事情做對、做成功,只代表所做的事,是最適當的而已。所以,吾人可以觀察到佛經中的某些記載佛的行為之經文,會發現,佛有時做事似乎自違原則(例如,不剃發就度一在家女眾為尼,但該女眾最後沒有出家,卻證了阿羅漢果),但最後的結果,卻是最圓滿的!


  所以,佛與智者的差別在於,智者是做對的事,而佛是把事做對。至於眾生,則既不做對的事,也常好心辦壞事,更有初心惡劣,辦事結果更劣的,這也難怪被稱為「眾生」(數取趣;屢次的輪迴之意思)之名。


  本人貼出本文的主要意旨,乃在於說明:


    佛經經文上的各類警示、律文、方法,只適合
    某類眾生,並不完全適合所有人。而眾生要「
    自生智慧」,衡量自己習氣,學習更適合自己
    的方法。


    換句話說:「不是自己的菜,不要吃」。


    有人吃磚頭、玻璃碎片也沒事,但愚痴的眾生
    也跟著去吃,大約離死不遠了!所謂:「獅子
    能跳的地方,小兔子不要跟著跳」。


  若吾人能理解上述本人的說法,乃至更有高超的見解與智慧,那麼,我將認為他是真正會學習的人!


  因為自己想要成為「會學習的人」,所以我個人立下了所謂座右銘如下,謹此再次披露與有緣人共勉之:


    令心柔軟善法義,令口安祥善法言,令身篤實善法行


  以上說明,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無知者之輪迴知見

>得道者想吃飯就吃飯想睡覺就睡覺,想站著就站著
>想坐下就坐下,想跑步就跑布想走路就走路,一切
>自然而無所為。即便是同樣情況下的同樣勞動強度
>,有為者努力忍受而無為者悠然行之。

無事生妄而想睡覺、坐、站、跑、行,這還不是無為!

無為,能所雙泯也,那不是口頭說說、想像一下,吾人
行為就變成無為。

例如一位大企業家,他的成功由傳記中瞭解到『一生不
過就是這樣』,理解的確是不難,但認為不過就是這樣
的人,卻『一生不怎麼樣』。須知,他人的成功不是吾
人口頭二三句針砭就以為自己能相比、能勝過。

事實,是經過一番努力後才能達到!聖果也相同,是經
過一番精進斷惑的用功後才達成。

一般人、修行不夠精進者、口頭禪者,總是幻想式的以
為說:哦,無為呀,就是行住坐臥都不要執著就是了。

這說法似乎是正確的,若是正確的,那怎不去殺人、放
火、搶銀行而住於所謂的不執著境界呢?若不敢做,豈
不代表所說無為之行為,本身是有弊病的?

修行,是在修正吾人錯誤的行為,以符合無生,它是一
個實踐工夫,是身、口、意的力行。若不能如此,口說
無為,而於時時刻刻觸外塵時,卻事事落入執著而不自
知,如此說無為,也還是落有為,差別在說無為的這個
人,他自己是否具智慧清楚的認知到自己的過錯在哪里
罷了!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甘願偈及解脫偈

****************************************************
甘願偈
***************
◆ 出處:不詳
◆ 名稱:甘願偈
◆ 經偈

   修行遇苦,當思往劫,愚痴造業,今甘願受

◆ 含意說明
  修行人必然會因善惡業,而遭遇許多的障礙。所以,
  佛制沙門常摩頭頂,由剃髮而自警惕已為解脫事業棄
  家,不應再有三毒欲習。

  所以,吾人遇苦時,也應常自思這是吾人過去愚痴所
  造業所致,是以不應抗爭、不應不甘願,而以逆來順
  受之心而承受之。

  佛說修行人應該「如同鹿生鹿死」。這是說,如鹿之
  生於曠野,而隨草逐居;死於曠野,而隨無草而死。
  所以,沙門之乞食生活亦應倣效如是。

  吾人之生,非必生於安樂;吾人之死,亦不必恐懼憂
  患!以其畢竟無我之故。


**************************************************
解脫偈
***************
◆ 出處: No. 1807 四分比丘戒本疏 (卷1) T40, p0463c
    No. 1828 瑜伽論記 (卷27) T42, p0618b
    No. 1916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卷11) T46, p0537c
    No. 1829 瑜伽師地論略纂 (卷13) T43, p0186c

◆ 名稱:解脫偈

◆ 經偈
   戒清淨故,便得無悔。  知止
   無悔故歡,歡故生喜。  初禪
   由生喜故,身得輕安。  二禪
   身輕安故,便受勝樂。  三禪
   樂故心定。       四禪
   由心定故,便能生智。  由定發慧
   智觀察故,如實知見。  斷見惑得法眼淨。(A)
   如實知故,舍貪離染。  三果或菩薩五地。(B)
   由離染故,便得解脫。  斷思惑或證菩薩六、七地。(C)
   證解脫故,能入涅槃。


   (A) 小乘心入初果須沱洹,大乘心入菩薩初地。
   (B) 小乘心入三果阿那含,大乘心入菩薩五地。
   (C) 小乘心證阿羅漢果,大乘心入菩薩六地或七地。

   請參考:阿羅漢乘與菩薩乘果位比較

◆ 含意說明

  由持戒清淨,所以心中正氣凜然沒有憂悔,是以
  心直一往無前,因此,心中就產生歡喜,由歡喜
  就離生喜樂,而入於初禪。

  心歡喜使得信力充足,於是身得輕安,進趣二禪
  。捨離輕安,於是就受勝樂,入於三禪。續捨離
  勝樂,入於四禪。

  由四禪四支: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一心,而
  生智,於是就能如實觀察六道輪迴、生滅,由如
  實知見之故,便能離欲、離攀緣染著而身證解脫
  ,所以自作證不受後有,能入涅槃。

  行者至此時,應該了知一切無生,畢竟無心能住
  涅槃,所以須迴心向菩薩乘進趣佛地。

◆ 備註

  另有相似經文,可以得宿命智,略舉其一,其餘
  參考以下(1)(2)出處。
  (1)No. 660 佛說寶雨經 (卷7) T16, p0313a
  (2)No. 659 大乘寶雲經 (卷4) T16, p0264a

  (3)No. 658 寶雲經 (卷4) T16, p0228c
   經文:
   供養佛者恆於正法常生恭敬。受持正法者亦常
   恭敬。以是因緣能受持法。讀誦書寫廣為人說
   。不惜身命專為正法。淨修戒行身口意業悉皆
   清淨。

   以戒清淨故心無疑悔。淨持戒故無有蓋障。無
   蓋障故心得歡喜。心歡喜故得修禪定。得修禪
   定故生處清淨。生處清淨故便得化生。得化生
   故得不妄識。得不妄識故便得宿命。得宿命故
   能知一身二身。乃至知百千身。

遇境之修行方法

>我的一點體會,在平時行住或打坐中修行都要修行,
>最根本是心性,即契入本覺(或稱無生,或稱覺性等等)
>那麼要點對我來說是什麼呢?後學以為我們由於無量
>劫來的業障輪為現在這樣的"",所有起心動念當都
>是妄念(這樣說應不違佛經),因此修定(或修心),要緊
>扣兩點:
>一,當下現量.
>二,要抓住現量一根一塵(儘量不從意根意識),並銷磨
(即禪法所說之不取)此根所發之識(如眼識耳識),
>至怠盡,覺性漸漸現前,如熱氣臨冰.
>綜上所言,即一定要從當下現量一根一塵為舟,渡煩惱
>的河流,此根所發之識以不隨為要.




答覆:


(1) 現量

  現量指根塵相對時之前五識作用。此時也不必特別
  要怎樣,就是一向無念(欲)即可。當,根塵相對而
  無念(欲),這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包含了「
  無所住」及「生其心」二個目的。此心,也被稱為
  覺心。

  知對境無心應無欲是慧,結果也不被轉是定,定慧
  等持則生佛智,是謂覺、覺心。


(2) 比量

  當根塵相對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分別、思考,若
  未斷貪愛,於是就有了善惡分別。吾人應知,因地
  中修行,分別不是過錯,過在執著善惡。這並不是
  說,吾人不可以不知善惡,只是要沒執著而已。

  例如,肚子餓時,見美食當前,於是不自覺的生起
  食欲。

  分別:1.眼前是食物。 
     2.眼前是「被稱為」「美食」的食物
  評論:有此分別心在因地中不是過錯,但於分別時
     ,莫生善惡執著。

  灰色地帶:生起食欲。(這是一念貪欲) 
  過錯心念:欲吃食。(這是串習,相續前念的貪欲)
  正確心念:
   我肚子餓,是肉體缺乏營養,應該補充之,若不
   補充,則肉體敗壞之後就不能繼續修行。所以,
   我食用並不為貪欲,只為維持肉體而已。(這是
   聞思修)。

  評論:
   生起食欲時,也不能完全算是過錯,因為在因地
   中還不能自在不食,所以於未自在、斷三毒之前
   ,在肉體空虛時,恒常會生起食欲,只要不於生
   起當下不知不覺的立刻回應、或滿足它即可。功
   夫是用在「根塵相對時」,或「欲念生起被察知
   時」之當下處理方式。時間點在哪一個,端看修
   行人用什麼法門而定。


(3) 圓覺三法

  若由恒常住於寂靜、空、無相之中,而於當下對境
  時,知前境而具有分別能力,卻無念(欲),這是奢
  摩他法。

  若當下知念(欲)生之後,不作方便而無念(欲),斷
  了相續前念(欲)的習氣,此稱為知幻即離,這是禪
  那法。

  若當下知念(欲)生之後,而思惟生念(欲)原因、或
  起觀想,而導致無念(欲)的結果,或產生厭離的結
  果,這是三摩缽提法或稱為毘婆舍那法。

  若要應用上述三種方法成佛,須先悟淨圓覺(無生)
  ,然後持淨覺心使用之,才能成佛。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