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安那般那之用法

安那般那的用法,有三大重點:呼吸、目標、作意。

◆ 呼吸

  智者大師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有說明「息有四相」(註一)。


  依智者大師的說法,息相是:「出入綿綿若存若亡」。進入這個境界,奇經八脈已打通。也進入初禪未到地定。


  下一階段就是「胎息」,鼻孔已不再呼吸,能量從毛細孔進出,若能如此,則進入初禪。到四禪時,則出入息皆停止。


  
◆ 目標

  修行時,「呼吸的目標」在於達到四禪的出入息停止狀態,所以,呼吸要愈來愈微,乃至於無!



◆ 作意

  修行時,欲令呼吸愈來愈微乃至於無,須要「恒常作意」!作何意呢?作意於使呼吸愈來愈微乃至於無。


  眾生是順流,解脫輪迴是逆流,所以,若修行不作意,則隨輪迴習氣而去。如同橡皮筋,若不拉開,就順原來狀態彈回去。換句話說,在因地吾人只有二個選項:作意而解脫,不作意而輪迴。


  這裡我特別要強調「恒常」二字,這是指要在四威儀中都要達到作意,若只是打坐時才作意,那就只有四分之一的功德,如此用心,是不精進的修行人!


  作意這功夫,要到菩薩第八不動地能所雙泯時,才能入微。這是說,作意也有粗細之分。佛菩薩的願,其實也是作意入微化的表現。作意入微時,就如水乳交融「恒與定俱」,而不再依餘習(七地、六地的餘習)作意。



◆ 修行次地及相狀

  未修行人,他們的息相都是風。


  至初修行打坐一段時間後,心態則是粗心住,此時息相在風喘之間跳返。


  至心態入於細心住時,則息相至喘。


  至心態在欲界定時,則息相在氣。


  至心態在初禪未到地時,則息相在息,這就是智者大師所說的息相,仍然由鼻孔呼吸,但卻若存若亡。


  至心態在初禪定時,則外呼吸完全停止,毛細孔張開,胎息開始。心念比下地更微、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至心態在二禪定時,則心脈停止不再跳動。心念比下地更微、內淨、妙喜(輕安)、樂。


  至心態在三禪定時,心念比下地更微、正慧、捨喜、護念、身心大樂。


  至心態在四禪定時,心念比下地更微、念微故清淨、捨樂、不苦不樂。



◆ 行門簡說

  天臺六妙法門(數、隨、止、觀、還、淨),主要在訓練「專注」,使心念從躁動至不動,乃至微、至無念,雖無念而不住頑空(無想)而能起用。


  吾人修行安那般那不能離於呼吸,所以必須「心息相依」!


  作「止」的練習時,是在訓練心念的專注能力,並使呼吸愈來愈微。所以,須「作意」去數息。


  作「隨」的練習時,須「作意」「使呼吸比之前再微」,若呼吸微則心行亦微。由作意使呼吸再微之故,所以不再生心數息而心息相依。所以息出入知出入,息長短知長短,息遍身知遍身。


  作「止」的練習時,這時候已經不再有外呼吸。由於心息相依之故,所以息動則心亦動,息止則心念不動,稱為「念清淨」。所以無論功夫用在心念上令其微而不動,或用在息上令其微而止,其意義是一樣的。但用在心念上比較省事,蓋四禪時息出入已停,但之後還有其他境界,若心念功夫用久、用熟,則比較容易於四禪後進入其他境界。


  作「觀」的練習時,由於心已能止於清淨,但仍停在色相之上,所以要於定中生慧作觀察。說「觀察」那也是有深義!定中的觀察心念,並不如出定時的觀察心念那般有停頓、反覆思惟的狀況,反而更像是「直覺」。愈在高層的定境中,愈是如此,善惡都在一念之間, 例如一念於手掌上生出黃金,則黃金就能生出。所以,『正見應該在修行前就端正』,屆時才能於定中「老馬知途」不再迷惑於當下應怎麼辦?若真不知怎麼辦或住定老久,就趕快出定找解決方法。


  在「觀」的階段,依心量的分別,有人就能直接就斷三毒出三界,有人不行就只好不住色相而入空處定。


  空處定依所觀而住,「還」的練習,則依能觀而住,能觀是識,所以稱為識處定。無所有處定又稱為「不用處定」,把能觀所觀皆遠離,稱為不用,所以就住在此定。雖然能所不用,但其實心念還是有極微細的作用,只是自己不自知而已,否則就不叫不用處定,而是菩薩第八地。


  「淨」的練習則很寬廣,從斷三毒證阿羅漢果,至泯能所入菩薩第八不動地,乃至斷塵沙惑而成佛,都是淨的功夫。


  無色界最後定境為「非有想非無想處定」。非有想曰緣起性空,非無想曰因緣和合而有,不住和合有,不住六塵空,能見識流嘩嘩不停(參看禪宗五祖最上乘論)。若於生滅能得深悟,心量極小則能不住極微三毒習氣而出三界;心量極大則能不使習氣遍執而斷流,識不流時則名為佛。


  即說臨濟偈曰:

    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


  上述的說法,請與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合看。



◆ 結語

  仔細的觀察,從初修行至解脫三界,乃至入菩薩第八不動地,都跟什麼有關係?跟「心念」有關。


  呼吸的作用至初禪外呼吸就停止,至四禪內呼吸也停止,所以依靠呼吸用功就只能到四禪,此後須轉折(指俱解脫而言,不指慧解脫)。


  若依心念用功,則可至菩薩第八地。欲再進階,也仍需再轉折,以第八地已無心念之故。


  那,有什麼功夫可以從凡夫至成佛都不必轉折的呢?其實在佛經處處都有談到此事,只是吾人是否能「悟佛知見」罷了。其中最常被提起的三部經就是圓覺經、楞嚴經、六祖壇經。例如六祖壇經說「無念」。楞嚴經說「狂心止歇,歇即菩提」。圓覺經說「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若依我的說法,只要先具有二個條件就行了。一是悟無生。二是無欲。依於無欲故,則無圓覺四病:不止(妄習)、不作(生妄接續)、不任(妄行不知)、不滅(受想亦不入寂滅)。


  有人問不止妄習,那它一直產生又怎能斷惑?須知,前提是「無欲」。若真無欲,又怎會生妄?所以功夫用在無欲!


  有人問不作生妄接續,又如何生心念佛?又如何生心觀想?須知,前提是「無欲」。若真無欲,當下就是念佛(實相念佛),當下就是住於定,又何必觀想?所以功夫用在無欲。


  有人問不任妄行而不知,豈不是不能察知自己的缺失?不能知心行又怎能斷惑?須知,前提是「無欲」。若真無欲,當下就不生妄,又哪裡需要去察知它?所以功夫用在無欲。


  有人問不入寂滅,那煩惱不是會一直產生嗎?須知,前提是「無欲」。若真無欲,當下就無苦亦無樂,離於苦樂而無煩惱,既無煩惱要滅什麼?二乘人有苦,所以要知苦、知苦集、知苦道,才能令苦滅。今悟無生知緣起性空本即無苦,所以不必滅!何況若真無欲,亦無苦受。所以,功夫不在滅苦得樂,而是用在無欲,當下無欲就是寂滅。


  若真悟無欲義理者,亦能悟禪宗六祖此偈語:

     『 慧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


  吾人若欲用「無欲」功夫,須能捨貪愛,若無貪愛則無嗔恨,亦不攀緣六塵,亦不被六塵所著,具如此正見則無癡,是謂明!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註一
*********
No. 1915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卷1) T46, p0466a

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

云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也。

云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

云何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

云何息相。不聲不結不麤。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隱情抱
悅豫。此是息相也。

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即定。

坐時有風喘氣三相。是名不調而用心者。復為心患。心亦難定。
若欲調之當依三法。

一者下著安心。

二者寬放身體。

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同無障。

若細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
入定時調息方法。舉要言之。不澀不滑是調息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