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恒入正見

  修行時,於四威儀中會有六根觸塵之必然,於此必然時,則吾人應如何應對呢?

  例如,某眾生行為不正確,吾人糾正他,他則不喜,若放縱他,則他愈加沈淪,此時則應判斷他的不正確是否已達到「必須糾正」的臨界點?若是,則須堅持己見,若不是則恒順眾生。

  於糾正時,吾人須無欲心,於利益當下,應觀己心是否落於善惡。吾人不惱於眾生剛強不馴,亦不必於須有成果,謹依平等心而行菩薩行,能否利益眾生並不在我,眾生能否得益在於他本人是否會學習。

  吾人行菩薩道時,但只利益而不求後果即可。否則,眾生未蒙益前,吾人必先得苦果。如此兩頭空又何必利益其他眾生呢?不如先利益自己這個眾生。

同偈語,帝釋說即非善受,阿羅漢說即善受

提示:
  本經頗有凡夫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是錯誤行為。而阿羅漢說此偈則是正確行
  為之意思。

  因為,那四句偈並不是凡夫所證,所以從其口出,則
  成「非為善受,非為善說」,也就是所謂的大妄語。

********************************************************************

No. 01 長阿含經 (卷20) T01, p0134b

佛告比丘。半月三齋雲何為三。月八日齋.十四日齋.十五日齋。是為三齋。


/* 陰曆八日齋,四天王使者巡視 */

何故於月八日齋。常以月八日。四天王告使者言。汝等案行世間。觀視萬民。知有孝順父母.敬順沙門.婆羅門.宗事長老.齋戒佈施.濟諸窮乏者不。

爾時。使者聞王教已。遍案行天下。知有孝順父母.宗事沙門.婆羅門.恭順長老.持戒守齋.佈施窮乏者。具觀察已。見諸世間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濟窮乏者。

還白王言。天王。世間孝順父母.敬事師長.淨修齋戒.施諸窮乏者。甚少。甚少。爾時。四天王聞已。愁憂不悅。答言。咄此為哉。世人多惡。不孝父母。不事師長。不修齋戒。不施窮乏。減損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

若使者見世間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則還白天王言。世間有人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施諸窮乏者。四天王聞已。即大歡喜。唱言。善哉。我聞善言。世間乃能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


/* 陰曆十四日齋,四天王天子巡視 */

何故於十四日齋。十四日齋時。四天王告太子言。汝當案行天下。觀察萬民。知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不。

太子受王教已。即案行天下。觀察萬民。知有孝順父母.宗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具觀察已。見諸世間有不孝順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施貧乏者。

還白王言。天王。世間孝順父母.敬順師長.淨修齋戒.濟諸貧乏者。甚少。甚少。四天王聞已。愁憂不悅言。咄此為哉。世人多惡。不孝父母。不事師長。不修齋戒。不濟窮乏。減損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太子若見世間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

即還白王言。天王。世間有人孝順父母.敬順師長.勤修齋戒.施諸貧乏者。四天王聞已。即大歡喜。唱言。善哉。我聞善言。世間能有孝事父母。宗敬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是故十四日齋。


/* 陰曆十五日齋,四天王巡視 */

何故於十五日齋。十五日齋時。四天王躬身自下。案行天下。觀察萬民。世間寧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不。見世間人多不孝父母。不事師長。不勤齋戒。不施貧乏。

時。四天王詣善法殿。白帝釋言。大王。當知世間眾生多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施貧乏。帝釋及忉利諸天聞已。愁憂不悅言。咄此為哉。世人多惡。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施窮乏。減損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

四天王若見世間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還詣善法堂。白帝釋言。世人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帝釋及忉利諸天聞是語已。皆大歡喜。唱言。善哉。世間乃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佈施貧乏者。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是故十五日齋戒。

是故有三齋。爾時。帝釋欲使諸天倍生歡喜。即說偈言

  常以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受化修齋戒   其人與我同

佛告比丘。帝釋說此偈。非為善受。非為善說。我所不可。所以者何。彼天帝釋婬.怒.痴未盡。未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我說其人未離苦本。若我比丘漏盡阿羅漢。所作已辦。捨於重擔。自獲己利。盡諸有結。平等解脫。如此比丘應說此偈

  常以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受化修齋戒   其人與我同

佛告比丘。彼比丘說此偈者。乃名善受。乃名善說。我所印可。所以者何。彼比丘婬.怒.痴盡已。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我說其人離於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