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佛性與本我之分別

>因缘而合的东西是否包括佛性?
復:
  其實這個議題,即便是專業的佛法論壇,或專業的佛法教授,也不一定能「理的清」、「說的順」。

  在這裡,我盡量言簡意賅的說明佛性與本我的分別!

(1)、小我、大我、超我、高我、本我等等用辭,基本上是心理學上的,或是新時代的用語。它們所代表的意思是否就是「真理」呢?這是非常值得商榷!


(2)、本我、超我、高我的定義是什麼呢?

  是什麼樣的定義,恐怕是十個心理教授都可以編出十個道理來。在這裡我只是就「字面意義」來理解、說明它所代表的意義。

小我:
  一般是指自我覺知。也就是我知道,我正在思考,這就是小我。它帶有七情六欲的含意,而不只是純理性的意義。

本我、超我、高我:
  這三個名稱通常是指向同一義理,指向非小我之領域,只是用辭不同而已。如同意識與潛意識之差別,小我與「本我、超我、高我」就如彼喻。


(3)、本我是佛性嗎?

  本我並不是佛性!

  所謂佛性,它並不存在。佛性的定義是「不生不滅」。既然從來沒有產生,又怎會存在呢?

  所謂「存在」,它的意思是指六根之一可以接觸到(例如手碰到、眼看到......意識感應到),但佛性無生,所以絕不會有存在的意義。


(4)、本我是什麼?

  本我的主張,是主張原來有一不滅的我,這個主張與新時代「一的主張」相同,是「常論」,在佛法中把這類見解歸於「妄」。

  常論有三種,一是產生後不滅,二是本來就存在,三是無生無滅。

1、產生後不滅

  這種主張是錯覺、錯誤判斷,因為十方宇宙中還沒有任何事物是可以「產生之後又不消滅」。


2、本來就存在

  這種主張以西方上帝之說最著名,說有一上帝永恒存在,但又能作用。

  若吾人認同「有生即有滅」這是正確的事,那,吾人就可以求得「有所作用」就是「生滅變化之事」,那又可以求得,上帝是可消滅。所以得到「上帝本來就存在」的見解也是「錯覺」、「錯誤判斷」之下的產物。

  主張有「本我、高我、超我」者,常會主張它也是永恒不滅、本來存在,但如同上帝之說,本我能否產生作用?若不能,那它就不是「本來存在」,也就是「並沒有本我」。若他能產生作用,則可以求得,「有生則有滅」,那麼此種本我之主張也是「錯覺」、「錯誤判斷」


3、無生無滅

  這個主張是佛法中對佛性之說明,說佛性無生無滅。

  對於佛性的義理,即便是很多佛法學習者、佛法修行人、佛教徒或佛法教授都會搞錯。

  佛性並不存在,所以它的作用,只供「假借」使用而已。如同數學中的根號負i,它也不存在,但為何可以在數學中存在呢?因為,它只是為了數學運算的便利性,而被創造出來的假借符號而已。

  又如同圓周率的Pi,它是求不盡的,所以就用Pi的符號來代表那個「求不盡」的概念,所以pi也是一個假借符號,與根號負i 的差別,一個是存在,而一個是不存在。

  佛性,也如「根號負i 」一樣,它是為了便利學佛法者之理解,而被創造出來,所以它也不存在。

  佛性的用途,經敝人學習佛經之後,共整理出有「五義一事」的意義(註一),這是說,有五種不同意義都可以說明佛性,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可以直接體會佛性。

  真要去理解佛性是什麼,即便學習者是佛法修行人或是佛法教授,也是很頭痛的事。在這裡,我個人認為「以不存在」為準則說,最接近的義理是代表「能覺」。

  能夠覺察妄而斷除之,就是佛性!

  它的意思相類於:「吾人具有學習能力,能夠察知自己的錯誤,而糾正錯誤之意思」。

  因為糾正錯誤之後,遺留下來的都是正確的結論。所以,吾人之所謂佛性,就是代表吾人具有「學習能力,能夠察知自己產生妄之錯誤,並且能夠斷妄之意思」。


(5)、妄是什麼?

  所謂「妄」,指的是產生十方宇宙最基本的構造。如同目前科學認知原子構成一切物質,所以原子是產生物質的最基本的構造。

  妄又名「無明」、「變易生死」,與輪迴(分段生死)的關係,如同水汽與水的關係。妄是輪迴的更微細相狀,如同水汽是水的更微細相狀。所以,輪迴(分段生死)是妄(變易生死)的粗糙相狀。

  佛法楞嚴經中談到:妄,產生虛空及世界。

  世界並不是靜止,它一直在變化、擾動,擾動就有速度,於是有時間。擾動就有方位,於是有了空間。時間與空間,它就是宇宙之意思。


*****************************************
註一
*******
五義一事:無生、開悟、明心及見性
另閱 四我:自我、高我、本我、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