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分別、了知」之義理分辨

先釐清某些定義!

 1、唯識法相是什麼?

   唯識法相,是實際描述十方世界、化身、妄的變化,所以,若
   不到境界而越界談論總是會有很多疏漏,若欲了知這類義理,
   這個時候,參訪善知識就真的非常重要。依此為準,我不是善
   知識。但還是勉力辨義!


 2、何謂分別?
 
   分辨前境的功能,有不同的名辭。從分別、了知、直覺、映照
   ,個人以為都是不同程度的分別義理。如同光譜,所有光色全
   攝於一時,名曰白光,置於三棱鏡之下,就顯出七彩差別,分
   別至映照亦如是。

  ◎分別:是比量的行為。有思想、有分別。如這是紅色杯子,那
      是綠色杯子是分別義。分析、歸納等的邏輯判斷是分別
      義。


  ◎了知:通謂瞭然、知識。較微細的分別,就是了知。分別與了
      最知大不同之處,了知不必坐下來仔細思惟,不必用粗
      糙心行的邏輯分析與判斷。特色是「直接明辨」!

      例如桌上有五個杯子,第一、二、三次要喝水時,還會
      分析那個杯子是他人的、我的,一直到熟悉勝任之後,
      要喝水就會直接拿起杯,而且還不會拿錯,已經「不必
      再去思惟」那個是我的之後,才拿起杯子喝水。

      了知時,有時會有心聲,有時不用。

      有心聲時,說這是我的,那是他人的,這似乎也是分別
      ,但卻是「已熟稔前境事物義理之後的分別」,是不必
      用邏輯思考去分別,而是直接就能辨認。

      無心聲時,就是直接拿起東西,而且不會拿錯。

      簡言之,在不熟悉事理之前,用的是分別的功能,如邏
      輯之分析、歸納等。至已熟悉之後,就可歸於了知的範
      疇之內,即便還有輕微、率爾的分別現象。


  ◎直覺:直覺是比了知更微細的分別狀況。到直覺的程度時,通
      常都已經與「習氣」連結在一起。

      例如,某日進餐廳覺得奇怪,經過分析之後才知餐桌中
         間的花瓶不見了。

      又例如,騎車在熟悉的路上,也許腦中在胡思亂想,但
          卻仍然可以回到家,有時會覺得奇怪,自己是
          怎麼回來的?這有可能是了知功能,也有可能
          是直覺功能。

      直覺的特色,是比了知更快速的就能辨認前境。使用分
      別功能的機率已更微渺。因此用直覺時,必然都是要靠
      過去已養成的習氣來成就。


  ◎武術家的直接反應:

      比直覺更深入的一種反應狀況。其對前境的反應,甚至
      不必意識參與就能直接反應,或意識參與程度非常低就
      能反應。

      要分析武術家的直接反應,要先分辨意識有幾種?及當
      前五識產生時,意識參與的程度有多深。想確實了知在
      這個境界中,意識參與有多少,必須入定觀察識蘊的作
      用。

      若欲增益理解本節義理,請參考註一。


回覆11樓
>如此說來,妙觀察智仍然是起心動念的.對吧?
復:我的見解:「是」



>《楞嚴經》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這
>個方式與妙觀察智的不同,在於前者不是起心動念,不是有為的
>情況.
復:
  圓明了知是否「主動式有為」,很難判定。但「被動式有為
  」應該還是會有。

  
  所謂「被動式有為」,例如,心如大圓明鏡,物來即照。由
  於沒主動攀緣,卻又有所作為,是以命名「被動式有為」。


  但這狀況,又可名為「無為」,因為心鏡功能就是「映照」
  ,物不來亦有所照,其所照者即其「能照」功能,是謂無
  相;若物來即照,所照是物相。這種恆具「映照功能」的
  現象,要歸於被動式有為,或是無為,要看是以什麼立場
  、角度來說事而定。


  有為無為說法,跟妄是有生滅,還是無生滅是有些類似的
  義趣。從佛性(法身義)角度來說,妄無生滅。從報化身
  義而言,妄有生滅。而菩薩乘佛法是以佛知見為準,因此
  以法身義為主。


>迦葉到達八地菩薩的境界了嗎?
復:
  依個人所了知之佛經上的經文判斷,只會超過,不會不及。


>如果是八地菩薩,那麼就不但沒有意識起用,也沒有妙觀察智
>的起用了?
復:
  聖人的心境,如同大圓明鏡,如帝珠,過去現在未來之
  十方世界皆影現其中。若有眾生來問,則從中提取資料
  而回覆。於眾生未問前,恆無思議,是謂「未發」;於
  眾生提問之後,所發皆合中節,是謂「和」(中庸之義
  理)。


  未發之前無能所,則不落有無二邊,既發之後則有生滅
  。所以,八地菩薩未發之前狀況,可謂不動,所以八地
  又稱「不動地」,此時不適合說有道無,未發不落二邊
  之故。


  既發之後,則有妙觀察智之作用。但又有能力不必用妙
  觀察智亦能了知。所以果地菩薩境界「不可思議」,亦
  非思議所能及,自己證入就能明辨是怎麼回事了。


  我個人見解,智與識都具有了知、分辨的功能,只是程
  度深淺不同罷了。所以,不用妙觀察智,還是能用大圓
  鏡智直接映照,此智不必意根(第七識)參與。


>依您先前所說,微細心念不屬於意識,那它屬於什麼呢?既
>然是微細心念,不也還是「念」麼?
復:
  心是阿賴耶識業相的別名,心所產生的念,那當然還是
  屬於阿賴耶識的作用。這是不用意根參與。所以,「心
  念」是否屬於意識範疇這是「定義」的問題。


  吾人可以如此了知而分辨,思想是心念的一種現象,但
  歸於意識範疇。了知亦是心念之一種現象,可攝於意識
  範疇。圓明了知、微細心念也是心念之一種,歸於大圓
  鏡智攝。


  上述圓明了知、微細心念,已是習氣,而不必經過思惟
  。如武術家遇危險之直接反應,也是不經過思惟。



>希望能夠把圓明了知,無意識,轉識成智搞清,至少不要讓我
>再混為一談了.
復:
  1、無意識
    根塵相觸名識。意識須意根與法塵相觸。無意識就
    是無意根參與。此時只剩第八識或大圓鏡智的作用。


  2、圓明了知
    請參考前項說明


  3、轉識成智
    佛不滅識,只轉識成智。智與識的功用是相同,只
    是智的強度、廣度勝於識。

    滅識者,是二乘阿羅漢,但也只能滅前七識,至於
    第八識業相是否亦被滅,依楞嚴經五十陰魔經文判
    斷,並沒有滅除,即使這樣也不再受輪迴。這現象
    被稱為寂滅、斷滅。



回覆4樓
>「覺所覺空,空覺極圓」這個覺,是屬於識,屬於智,還是二者
>都不是?若都不是,它是什麼?
復:
  若把「空覺極圓」當做「一」,那它只是個向量。還需
  要「單位」及「目標」來和合。例如「1」並不代表實
  際,所以稱為向量。給予「顆」、「張」、「只」及「
  目標」後才具有實際意義。如一顆蘋果、一張紙、一隻
  鳥等。


  所以,若把「空覺極圓」賦予「菩薩乘」,則這境界應
  當是八地(含)以上菩薩的境界。


  若把「空覺極圓」賦予「阿羅漢乘」,則這境界應當是
  四果的境界。


  若把「空覺極圓」賦予「三界」,則這境界相當無色界
  之空處定(含)以上境界,或四禪之無想定。


  現在依楞嚴經文判斷,「空覺極圓」應當是八地(含)
  以上菩薩的境界,八地就已具有妙觀察智、平等性智,
  但不具大圓鏡智。



*****************************************************
註一
*********
‧生死論述
  => http://fatsiba.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6.html

‧心、意、念之分辨
 => http://fatsiba.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4474.html

‧意識種類分辨
 => http://fatsiba.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