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Kathara (11) Eckasha-Aah最高神的世界


(圖片1)

Eckasha-Aah核心種子世界 (core seed world) 包含

1. 4 Eskasha-A 頻譜 , (4x4 個時間母體 或 4x 56 = 224 個天堂) ,

2. 4x4 個 Ecka 較低世界(天堂) ,

3. 4x4 個 Eckasha 中級內部時間母體 (4x28 = 112個天堂) ,

4. 4x1 個 Ecka 世界(天堂),

5. 4x1 個 Ecka-EckashaA中級內部時間母體 ,

(包含4x7=28個 Eckasha-A較高神的世界(天堂) ,

6. 1 Ecka-Reuchea 最高內部神-種子世界,

7. 宇宙 Kathara 網格模板,

8. Cruxansatea 永恆生命梅爾卡巴場,(以後還會專章介紹 Merkaba )

9. Yunasai

由1~5項 ,一個Eckasha-Aah就有 4x4 + 4x4 + 4x4 + 4 + 4 = 56 個時間母體,(或說 224 + 16 + 112 + 4 + 28 = 384個天堂 (顯化場))

(圖片2)

在GA的分類中,人類種族位在

Eukatharista 裡的 第一旋翼(Hub)旋轉週期中,

位置是在Eckasha-Aah (Eckasha-Aah Aah-Lah 體) 宇宙地圖裡的

第3 Eckasha-A 頻譜,

第4 Eckasha 迴廊,

第4 Veca 象限 , (附圖中紅色區)

第1密度

第3維度的地球

Annunaki 則是來自

第2 Eckasha-A 頻譜,

第3 Eckasha 迴廊 ,

第1與4象限 Veca (Wesedrak 與Wesedak 母體 ,附圖中 黑色區)

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菩薩發菩提心之行與學

No. 1582 菩薩善戒經 (卷1) T30, p0965c

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云何名為菩提之行。菩薩若於此彼之處若學若教。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謂戒聞思惟是名菩提行。


菩薩摩訶薩於何處學。學有七處。何等為七。一者內義。二者外義。三者真實義。四者不可思議義。五者調眾生義。六者自熟佛法義。七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為七。


云何內義。內義有十。何等為十。一者真實義。二者為他義。三者調伏義。四者安隱義。五者快樂義。六者因義。七者果義。八者現在義。九者他世義。十者畢竟義。


菩薩摩訶薩為他事故。是名內義。


真實義者。知煩惱性及對治門。


以己樂具施於眾生。志常修集無上正道。凡所求索以安眾生。既得財物心無貪吝。能以供養佛法眾僧父母師長。於千萬里求佛經典及菩薩藏。既得法已廣令流布不生祕吝。雖解深義不生高心。為生天上說持戒利。為轉輪王說布施德。為二乘道說修三昧。為得世間大果報故。教令供養佛法僧寶廣修福業。為貪心者而說貪事。為欺誑者說欺誑事。為非法人而作僮僕。菩薩摩訶薩作是事已。是名真實義。


菩薩摩訶薩所有自利悉為眾生。是名他義。


菩薩摩訶薩凡所演說。悉為破壞眾邪異見。謂無因果破戒之人不見過故。為說種種毀禁之過。為破三惡而演說法。若有退禪及善法者。為不退故而為說法。為欲增長諸善法故而為說法。欲令眾生得自在故而為說法。欲令十方世界眾生得善神足而為說法。是名調伏義。


內義者名為外義。外義者亦名內義。內外義者名調伏義。調伏義者亦名內外義。


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悲三念處五智三昧。是名真實義。真實義者名內外義。


內外義者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自調。二者調他。菩薩摩訶薩善知方便。是名調伏義。菩薩所行一切善行名調伏義。


云何復名內外義。內外義者有五事。何等為五。一者淨於他身。二者長他善法。三者現在利益。四者他世利益。五者壞他煩惱。


若菩薩摩訶薩隨所修善若多若少。以教眾生同己所得。是名調伏義。菩薩摩訶薩既自安隱。復己安隱施於眾生。所謂若出世及以世間。若欲界若禪定。是名安隱義。安隱義者亦名內外義。亦名調伏義。亦名真實義。


菩薩摩訶薩內外義者。有現在樂非他世樂。有他世樂非現在樂。有現在他世樂。有非現在非他世樂。


內外義者復有四種。有人受法現世受樂他世受苦。有人受法現世受苦他世受樂。有人受法現世受樂他世亦樂。有人受法現在受苦他世亦苦。


菩薩摩訶薩若說涅槃及大涅槃八聖道分三十七品。說世間道出世間道。是名安隱義。安隱義者名內外義。內外義者名為正義。正義者名無上義無勝義安隱義常樂義。


菩薩摩訶薩受常樂者。能作內外義正義調義安隱義。


云何名快樂義。快樂義者有五種。何等為五。一者因樂。二者受樂。三者斷受樂。四者遠離樂。五者菩提樂。


云何因樂。因內外觸。因觸因緣故有受樂。是名因樂。因行善法得他世樂。是名因樂。


云何受樂。從因因緣身得增長心得安隱。是名受樂。受樂者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有漏。二者無漏。


無漏有二種。一者學地。二者無學。有漏有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有有內外入故有六觸。六觸有二。一者身樂。二者心樂。五識共行名為身樂。意識共行名為心樂。


修集聖道斷諸受故。道德增長無有諸受。名斷受樂。


永離煩惱身心無患。名遠離樂。


受常樂故。名菩提樂。或有說言。無想定者名為斷樂。是義不然。何以故不斷受故。遠離樂者有四種。一者出家樂。二者寂靜樂。三者斷樂。四者菩提樂。


世間之人多有憂苦。永斷是苦名出家樂。斷欲界貪名寂靜樂。永斷煩惱名為斷樂。受常樂故名菩提樂。菩薩常能施眾生樂。名菩提樂。菩薩摩訶薩自受常樂轉施眾生。名菩提樂。


何故名因樂。是樂因故名為因樂。不名受樂。受樂者不名因樂名為性樂。斷樂者不名因樂不名受樂。以斷多樂故名為斷樂。遠離樂者不名因樂不名受樂不名斷樂。以觀生死眾過患故。名智慧樂。菩提樂者不名因樂不名受樂不名斷樂不名離樂。無邊常故名菩提樂。名無勝樂。名無上樂。亦名常樂。名寂靜樂。


菩薩摩訶薩能以如是五種之樂施於眾生。是名因義。菩薩摩訶薩常壞眾生諸惡之業示以正業。以正業故得無上道。是名因義。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受大苦惱。以受苦故能調眾生。是名因義。菩薩摩訶薩觀察善惡。能示眾生善惡之事。以開示故得大智慧。得智慧故能壞大惡。是名因義。


菩薩摩訶薩因智慧故行六波羅蜜。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果義。菩薩摩訶薩以壞貪心。壞貪心故能施眾生五種之樂。而諸眾生得是樂故。名為果義。


菩薩摩訶薩憐愍眾生。欲令一切同已受樂。是名內外義。內外義者有三種。因亦三種。果亦三種。報因報果。福因福果。智因智果。


云何名報。報有八種。何等為八。一者長壽。二者受身完具。三者得上種姓。四者得自在。五者言語微妙。六者得男子身。七者得大力。八者無能勝者。是名為八。


菩薩摩訶薩修集慈心故得長壽。是名因報。


菩薩摩訶薩樂以衣食房舍臥具病瘦醫藥施於眾生。是故獲得具足之身。菩薩摩訶薩破憍慢心。供養恭敬父母師長有德之人。是故獲得上族種姓。菩薩摩訶薩隨法而行破於非法。是故獲得自在無礙。菩薩真實不欺眾生。是故獲得言語微妙。菩薩摩訶薩常呵五欲。是故獲得男子之身。菩薩摩訶薩常樂供養佛法僧寶。是故其身獲得大力。菩薩摩訶薩常能教化一切眾生供養三寶。是故能得無能勝者。是名果報。


不害眾生。命得增長。是名報因。


樂以衣食房舍臥具病瘦醫藥施於眾生。是故菩薩得具足身。能破眾生所有憍慢故得上姓。能除眾生貧窮困苦故得自在。能壞眾生妄語兩舌惡口無義語故得妙語。讚歎男身呵責女身。以是二因得生人中受男子身。又復遠離非法欲故得男子身。


菩薩摩訶薩以清淨食施於眾生。見危懼者能為救解。是故其身獲得大力。受持正法讀誦解說。是故能得無能勝者。是為報有八種。


如是八種因三事故而得增長。何等為三。一者心淨。二者莊嚴淨。三者福田淨。


菩薩摩訶薩至心專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心淨。供養同學同法同師。是名心淨。若見若聞同學同法。心生歡喜。是名心淨。修集菩提助道之事。常樂受持書寫讀誦菩提法藏。復以此法轉化眾生。若有不受心不憂悔亦不休息。是名莊嚴淨。以此二淨名福田淨。

...(以下略,欲接續請參考「No. 1582 菩薩善戒經 (卷1) T30, p0967a」 )

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果報產生原因及調伏後得菩提

No. 374 大般涅槃經 (卷40) T12, p0603a

仁者。當知定有過去業現在因緣。是故我言因煩惱生業因業受報。

仁者。當知一切眾生有過去業有現在因。眾生雖有過去壽業。要賴現在飲食因緣。

仁者。若說眾生受苦受樂。定由過去本業因緣。是事不然。何以故。

仁者。譬如有人為王除怨。以是因緣多得財寶。因是財寶受現在樂。如是之人現作樂因現受樂報。譬如有人殺王愛子。以是因緣喪失身命。如是之人現作苦因現受苦報。

仁者。一切眾生現在因。於四大時節土地人民受苦受樂。是故我說一切眾生不必盡因過去本業受苦樂也。

仁者。若以斷業因緣力故得解脫者。一切聖人不得解脫。何以故。一切眾生過去本業無始終故。是故我說修聖道時是道能遮無始終業。

仁者。若受苦行便得道者。一切畜生悉應得道。是故先當調伏其心不調伏身。以是因緣我經中說。斫伐此林莫斫伐樹。何以故。從林生怖不從樹生。欲調伏身先當調心。心喻於林身喻於樹。

須跋陀言。世尊。我已先調伏心。佛言。善男子。汝今云何能先調心。

須跋陀言。世尊。我先思惟欲是無常無樂無淨。觀色即是常樂清淨。作是觀已欲界結斷獲得色處。是故名為先調伏心。次復觀色色是無常如癰如瘡如毒如箭。見無色常清淨寂靜。如是觀已色界結盡得無色處。是故名為先調伏心。次復觀想即是無常癰瘡毒箭。如是觀已獲得非想非非想處。是非想非非想處即一切智寂靜清淨。無有墮墜常恒不變。是故我能調伏其心。

佛言。善男子。汝云何能調伏心耶。汝今所得非想非非想定。猶名為想。涅槃無想。汝云何言獲得涅槃。

善男子。汝已先能呵責麤想。今者云何愛著細想。不知呵責如是非想非非想處。故名為想。如癰如瘡如毒。如箭。

善男子。汝師鬱頭藍弗利根聰明。尚不能斷如是非想非非想處。受於惡身況其餘者。

世尊。云何能斷一切諸有。佛言。善男子。若觀實相是人能斷一切諸有。

須跋陀言。世尊。云何名為實相。善男子。無相之相名為實相。

世尊。云何名為無相之相。

善男子。一切法無自相他相及自他相。無無因相無作相無受相。無作者相無受者相。無法非法相。無男女相無士夫相。無微塵相無時節相。無為自相無為他相無為自他相。無有相無無相無生相無生者相。無因相無因因相。無果相無果果相。無晝夜相無明闇相。無見相無見者相。無聞相無聞者相。無覺知相無覺知者相。無菩提相無得菩提者相。無業相無業主相。無煩惱相無煩惱主相。

善男子。如是等相隨所滅處名真實相。 (註一)
^^^^^^^^^^^^^^^^^^^^^^^^^^^^^^

善男子。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為實是名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善男子。是相法界畢竟智。第一義諦第一義空。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無上菩提。

說是法時十千菩薩得一生實相。萬五千菩薩得二生法界。二萬五千菩薩得畢竟智。三萬五千菩薩悟第一義諦。是第一義諦亦名第一義空。亦名首楞嚴三昧。四萬五千菩薩得虛空三昧。是虛空三昧亦名廣大三昧。亦名智印三昧。五萬五千菩薩得不退忍。是不退忍亦名如法忍。亦名如法界。六萬五千菩薩得陀羅尼。是陀羅尼亦名大念心。亦名無礙智。七萬五千菩薩得師子吼三昧。是師子吼三昧亦名金剛三昧。亦名五智印三昧。八萬五千菩提得平等三昧。是平等三昧亦名大慈大悲。無量恒河沙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恒河沙等眾生發緣覺心。無量恒河沙等眾生發聲聞心。人女天女二萬億人現轉女身得男子身。須跋陀羅得阿羅漢果



********************************************************************
註一
*******
相滅之時,才名真實相,滅時方名為涅槃。

但,本就無「xx相」,如何又有相可滅?

所以,諸相本無生,亦無滅處,眾生顛倒,於無生中,妄執生滅。

所以,修行人只需「不顛倒」即可。

如何是不顛倒之真義?

須知,生滅來自執著。於三界內有貪瞋痴之我執;於三界外未斷無明時有法執。捨棄此二執,名為不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