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般若波羅蜜多與智波羅蜜多之分辨

般若,是指慧而言。


智,則是指定慧等持而言。


慧能斷煩惱障(事障),不能斷智障(理障)。要斷智障,必須定慧等持。


所以,有所謂「慧解脫阿羅漢」但卻沒有「慧解脫佛」。

斷妄之說明

與網友論述,以下這篇文章頗能利益有緣人,所以擷錄給有緣人參考

****************************************************************

真心乃相對於妄心而得名。觸證真心就是成佛、斷妄的意思。


如何觸證真心,在楞嚴經及圓覺經都有詳細的說明。有緣人只需要去讀通這二經就能了知。若依圓覺經義,則須先「悟淨圓覺」,後「持淨覺心」而執行三種修行方式,即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


悟淨圓覺,指的是悟無生。持淨覺心,指的是要「時時稟持」「無慾」或「無所住」。


三種了義的修行方式:奢摩他是止,三摩缽提是觀,禪那是念數門,也就是唸唸(今+心)生滅悉皆了知。


奢摩他是不生欲習妄想,偏於定。三摩缽提是觀察、思惟,偏于慧。禪那是覺念而斷煩惱,念生念滅悉皆了知而無所住。這三種修行方式可以獨用也可以共用。


共用時,平時以奢摩他為主,所以「居一切時,不起妄念」,這相當於八地(含)以上菩薩無生忍的功夫。


至妄念生起時,則依禪那法而察知,於知後不再相續,當下即入寂滅,這相當於七地菩薩念念覺、念念能入寂滅的功夫。


若當下不能寂滅,可以用三摩缽提方式起心觀察妄念何以生起?或直接觀幻!思惟一切悉皆是妄想習氣,不離因緣和合而生,已生如夢幻泡影,悉皆無常,我之所以妄念不斷,是因為無始以來已養成這方面的「習氣」,所以,若不再增長它,則它會逐漸的不再生起。如此反覆思惟後,「相續習氣」就漸無所依,無所依之故,如蔓藤纏枯木,吸不到生氣,不久亦枯無生機而死,於妄念就不會再相續生起。


修行重點不在怕妄念生起,使眾生不生妄念,也不可能。怕的是不知妄念為何生起之原因,以及生起後不了知已生,或了知後卻一直相續不斷而串習。


若一向無慾,則少妄習生起。即便妄習未斷而竄起,基於無所住淨習之故,於了知妄念後也不會相續而當下入寂滅。若欲習強烈,導致無所住功夫不足以斷妄,但若有「聞思修」功夫,也會去觀察它生起的原因,而修正心行,能使自己不再相續串習。


整理要訣:無慾 -> 無所住 -> 智慧觀察 -> 修正心行


真心乃相對於妄心而得名。觸證真心就是成佛、斷妄的意思。


如何觸證真心,在楞嚴經及圓覺經都有詳細的說明。有緣人只需要去讀通這二經就能了知。若依圓覺經義,則須先「悟淨圓覺」,後「持淨覺心」而執行三種修行方式,即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


悟淨圓覺,指的是悟無生。持淨覺心,指的是要「時時稟持」「無慾」或「無所住」。


三種了義的修行方式:奢摩他是止,三摩缽提是觀,禪那是念數門,也就是念念生滅悉皆了知。


奢摩他是不生欲習妄想,偏於定。三摩缽提是觀察、思惟,偏于慧。禪那是覺念而斷煩惱,念生念滅悉皆了知而無所住。這三種修行方式可以獨用也可以共用。


共用時,平時以奢摩他為主,所以「居一切時,不起妄念」,這相當於八地(含)以上菩薩無生忍的功夫。


至妄念生起時,則依禪那法而察知,於知後不再相續,當下即入寂滅,這相當於七地菩薩唸唸覺、唸唸能入寂滅的功夫。


若當下不能寂滅,可以用三摩缽提方式起心觀察妄念何以生起?或直接觀幻!思惟一切悉皆是妄想習氣,不離因緣和合而生,已生如夢幻泡影,悉皆無常,我之所以妄念不斷,是因為無始以來已養成這方面的「習氣」,所以,若不再增長它,則它會逐漸的不再生起。如此反覆思惟後,「相續習氣」就漸無所依,無所依之故,如蔓藤纏枯木,吸不到生氣,不久亦枯無生機而死,於妄念就不會再相續生起。


修行重點不在怕妄念生起,使眾生不生妄念,也不可能。怕的是不知妄念為何生起之原因,以及生起後不了知已生,或了知後卻一直相續不斷而串習。


若一向無慾,則少妄習生起。即便妄習未斷而竄起,基於無所住淨習之故,於了知妄念後也不會相續而當下入寂滅。若欲習強烈,導致無所住功夫不足以斷妄,但若有「聞思修」功夫,也會去觀察它生起的原因,而修正心行,能使自己不再相續串習。


再次整理要訣:無慾 -> 無所住 -> 智慧觀察 -> 修正心行

三境、三量與三性

參考:三境與八個識和三量

● 三境
  第八識 :性境。
  第七識 :真帶質境(緣第八識見分)(我個人以為應該是性境)
  明了意識:似帶質境、獨影境、性境(大乘立,小乘不立)
  獨頭意識;似帶質境、獨影境、性境(大乘立,小乘不立)
  前五識 :性境

  說明(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八識緣境,對性境、獨影境、帶質境三境中,前五識緣五
    塵境,第八識緣自變的實境,所以都是性境;第七末那識
    ,緣第八識見分為自我,唯為帶質境;第六識的五俱意識
    ,初緣五塵境親證自體時,剎那之間是性境,及至分別心
    起,推理計度,或獨頭意識的幻想,便成為帶質境或獨影
    境了。再者,定中的獨頭意識也是性境。

  法迄巴糾錯:
    上說:「初緣五塵境」,這是錯誤,法塵也是相分所能變
    現的現象之一,所以須改為「初緣六塵境」 。

    若法塵不能成為相分,吾人則無法回憶起自己所創造的
    方法!


● 三量
  第八識 :現量
  第七識 :非量(非現量、非比量)
  明了意識:現量(緣六塵境)、比量(計度分別)、非量
  獨頭意識;現量(緣第八識相分)、比量、非量
  前五識 :現量

  說明(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在現量、比量、非量的三量中,前五識是根境相對直接
    的感覺,所以唯是現量。第八識所緣的是自變的實境,
    所以也是現量。第七識見分緣第八識見分執為自我,這
    是錯誤的知,所以是非量。第六識的五俱意識,與前五
    識俱起緣色境時,是現量;獨頭意識計度分別,或尋伺
    推理,或為比量,或為非量,所以第六識通於三量。

  法迄巴補充:
    三量並不是塵境,它只是指出一種抽象的含意,例如
    「1」,它既不是「一張」桌子,也不是「一個」杯子
    ,它是抽象含意,可以代表所有的事物,這跟易經的道
    理一樣,所以稱為向量!加了單位之後,才成為有意義
    的「一張」、「一顆」、「一個」。


● 三性
  第八識 :無覆無記
  第七識 :有覆無記
  明了意識:善、惡、有覆無記
  獨頭意識:善、惡、有覆無記
  前五識 :善、惡、有覆無記

  說明(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在善、惡、無記三性中,第八識是無覆無記,第七識是
    有覆無記,前六識通於三性。即前六識若與信等十一善
    心所相應,則屬善性攝,與無慚、無愧及八大隨煩惱等
    十心所相應,屬不善性攝,二者皆不相應,無記性攝


● 補充說明

 1、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對於意識的說明,分成四種意識,這是錯誤見解,
   正確說明詳見本人所補充說明的 【名相釋義】六種意識


 2、八識所緣

 (A)第八識所緣
    第八識所緣乃第八識見分(真妄習氣)及第八識相分。

    真,是對已斷三毒之聖者而言。依不同程度而有差別,惟佛純真。
      所謂真習氣,是淨習,是度眾生之願。

    妄,是對未斷三毒之眾生而言。所謂妄習氣,是染習,是無明之
      根本,一般常用見分業種來形容(佛之見分,改名為智)。

    眾生見分是業種,會在因緣會遇時而現行。它之造成原因,依
    《入楞伽經》開示,應該歸類於現識及分別事識二類,計有「

        不思議薰。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
        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薰。是分別事識因
     」。

    相分之變現須依見分,在眾生角度那就是上述四種原因(也稱為
    業力)。在佛之角度,則是依願力而行。

    第八識是所有生命體共用,其中某部份見分業種,承襲妄的驅力,
    於是這部份妄,自覺有我,因此執著而輪迴三界。

    或不自覺為我(例如已斷三毒之聖者),但仍無法脫離極微細之
    不由自主的執著業種瀑流(呈現生滅現象)習氣(被稱為無明)
    ,而無法成佛。

    眾生由見分化衍而自覺有我之外,亦能因此妄的驅力,去執著
    某些相分業種為我所造。

    例如,某世為王,造成助人、殺人等種種行為。這些行為,未成
    佛的菩薩也會造,但成佛之後,雖了知是其本人過去世所造,但
    以不再有我之執著,看這些相分業種對佛而言,就如同所看電影
    一般,只是個物品,看者不產生執著反應(沒有好看、難看的分
    別,純粹只了知它就是影片的快速播放,而且一切如同夢幻泡影
    ,沒有常、沒有我)。

    但對阿羅漢而言,若入無餘依涅槃之後,見分業種不再作用,不
    再墮入三界,只餘無量劫來所造的相分業種於共用的第八識中,
    而可以被未來有宿命通或宿命明者觀察到。


 (B)第七末那識所緣(本項之存在,是本人所提出,他人都不列入
            唯識法相的知識中)

    第七識所緣乃第八識見分,及第八識相分。

    佛法定義:「識的產生是由根塵相觸而達成」。

    第七識最初來自第八識之妄習自動化衍而產生。產生之後,就不
    斷地無差別執入六塵成為第八識相分(有人說只執著五塵,我本
    人不認同,法塵也是可以被執著成相分,否則,昨日想到的辦法
    ,今日又怎能被回憶到有此方法呢?!)。


    第七識之根,是第八識的見分,就是妄習。第七識之塵,則是所
    有一切,包括六塵。


 (C)意識所緣
    A、意根。
    B、六塵(有人說只有五塵,我本人不同意)。

      法塵也能成相分,所以,某些主張前五識所緣境才是性境,
      ,但這主張並不正確。

      十方宇宙中所有的器世界塵境,哪一個不是經由眾生自己
      的業感而產生的呢? 若自己無二個太陽的業感,就不會看
      到二個太陽,但某些人,卻可能看到十個太陽,而被曬死
      (很特殊的業報)。

      既然是業感所成,那就是有執著習氣,這業感習氣之養成
      ,必須過去已造,既然已造,它就已變成見分的業種。

      法塵成為相分業種也相似見分之養成,也是自己過去所想
      出的方法,所以意識所緣不獨是前五識,還有已造的法塵
      。

      意識有二大類:五俱意識、五後意識。

      五俱意識所緣是性境,五後意識所緣則是帶質境。


 (D)前五識所緣
    A、五根。
    B、五塵皆是。

【經文典故】深般若波羅蜜多與證得

No. 220e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567) T07, p0929b

第六分法界品第四之一

爾時最勝復從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云何諸菩薩摩訶薩學深般若波羅蜜多通達法界。


於是佛告最勝天言。善哉善哉。諦聽諦聽極善作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最勝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學深般若波羅蜜多。有妙慧故親近善友。發勤精進離諸障惑。心得清淨恭敬尊重。樂習空行遠離諸見。修如實道通達法界。


天王當知。是諸菩薩有妙慧故親近善友。歡喜敬事如真佛想。以親近故離諸懈怠。滅除一切惡不善法。生長善根。既滅煩惱遠離障法。身語意業皆得清淨。由清淨故便生敬重。以敬重心修習空行。修空行故遠離諸見。離諸見故修行正道。修正道故能見法界。


爾時最勝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法界。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法界即是不虛妄性。


世尊。云何不虛妄性。


天王。即是不變異性。


世尊。云何不變異性。天王。即是諸法真如。


世尊。何謂諸法真如。


天王當知。真如深妙但可智知。非言能說。何以故。諸法真如過諸文字離語言境。一切語業不能行故。離諸戲論絕諸分別。無此無彼離相無相。遠離尋伺過尋伺境。無想無相超過二境。遠離愚夫過愚夫境。超諸魔事離諸障惑。非識所了住無所住。寂靜聖智及無分別。後得智境無我我所。求不可得無取無捨。無染無著清淨離垢。最勝第一性常不變。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住。


天王當知。是為法界。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證法界。多百千種難行苦行。令諸有情皆得通達。天王。是名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真如實際無分別相不思議界。亦名真空。及一切智一切相智不二法界。


爾時最勝便白佛言。世尊。云何能證能得如是法界。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出世般若波羅蜜多。及後所得無分別智能證能得。


世尊。證得義有何異。


天王當知。出世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見故名為證。後智通達故名為得。


爾時最勝復白佛言。如佛所說聞思修慧。豈不通達實相般若波羅蜜多。而復說有出世般若波羅蜜多。及後所得無分別智能證能得。


佛言。不爾。所以者何。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甚深微妙。聞慧麤淺不能得見。是勝義故思不能量。出世法故修不能行。


天王當知。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甚深微妙。異生二乘所不能見。何以故。彼如生盲不見眾色。嬰兒七日不見日輪。尚不能見況能證得。


天王。譬如夏熱有人西行在於曠野。復有一人從西而至。問前人曰。我今熱渴知何處有清水樹蔭可見憂濟。彼人答曰。從此東行當有二路。一左二右宜從右路。漸次前行有清泉池及涼蔭樹。


天王。於意云何。彼熱渴者雖聞如是泉及樹名。思惟往趣即除熱渴得清涼不。


不也世尊。彼至入池洗飲息樹。方離熱渴乃得清涼。


佛言。天王。如是如是。聞思修慧不能通達實相般若波羅蜜多。


天王當知。所言曠野即喻生死。人喻有情。熱喻眾惑。渴喻貪愛。東來人者喻諸菩薩。左路即喻非正直道。右路喻於一切智道。諸菩薩眾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善知生死正直之路。泉喻般若波羅蜜多。樹喻大悲。諸菩薩摩訶薩行二法故。遠離異生及二乘道。


天王當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雖無形相而巧說故。令諸有情能證能得。


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力。無所畏。不共。法空。亦如實知。諸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蘊空。亦如實知。內空。外空及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等空。雖知諸法無不皆空。而知空相亦不可得。不取空相不起空見。不執空相不依止空。菩薩如是不取著故於空不墮。

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遠離諸相。謂都不見內外諸相。離戲論相。離分別相。離尋求相。離貪著相。離境界相。離攀緣相。離諸能知及所知相。


爾時最勝便白佛言。若諸菩薩摩訶薩眾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如是觀諸法無相。佛薄伽梵復云何觀。


佛言。天王。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何以故。離境界故。一切有情思量佛境。心則狂亂不知此彼。何以故。同虛空性不可思量。求不可得離尋伺境。諸菩薩眾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尚不見有異生境等可得思量。況佛境界。亦不依止一切妙願。雖行種種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而於彼果都無所著。於諸功德乃至涅槃亦不依著。何以故。離我我所。無二無別。自性離故。

【經文典故】如來之意義

No. 357 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 (卷1) T12, p0241c

文殊師利。如是諸菩薩摩訶薩。依過去善根修諸善行。聞佛說法得無障礙道。一切眾生一切聲聞辟支佛等種諸善根求涅槃道。世間眾生便謂如來應正遍知出現於世。如來說法皆是真語如語不異語。而諸天人稱言「如來」。


文殊師利。以依眾生善根力故法身出聲。而諸天人作如是言。如來說法。


文殊師利。實無如來。何以故。如來法身。無相離相無處離處。不實不生不滅。


文殊師利。而彼如來樂說辯才。為天人說法無有窮盡。隨所應聞皆令開解。


文殊師利。始發心菩薩及以一切毛道凡夫。依於眾生本業力故。應見如來入涅槃者。如來即便入於涅槃不可得見。而彼眾生起如是心。便謂如來畢竟涅槃。


文殊師利。如來應正遍知。不生不死不起不滅。


文殊師利。如來應正遍知。無始世來證於常住大般涅槃。


文殊師利。如彼大雲不實不生不滅虛妄故有。而諸眾生念想假名雲雨如是。


文殊師利。如來不實不生不滅本來不生。而諸眾生隨其心想。聞如來應正遍知現有說法


文殊師利。譬如大自在梵天王。於十百千萬三千大千諸世界中自在無礙。下觀一切諸天宮殿。乃至觀於四天王等。爾時彼大自在梵天王。於彼十百千萬三千大千諸世界中為自在主。觀於一切諸天宮殿。


文殊師利。時宮殿中一切諸天。各各捨於五欲境界一切伎樂。捨諸欲念生大恭敬心。合掌供養大梵天王瞻仰而住。


文殊師利。而彼大自在梵天王。於彼一切諸宮殿中暫時而現。爾時諸天為生梵世所有善根迴向梵天。


文殊師利。彼大自在梵天王。十百千萬三千大千諸世界主。不退梵天住持梵宮。依自在願住持力故。一切眾生善根力故。應化梵天日日觀察一切天宮。下至四天王天。各各捨於五欲境界一切伎樂。捨諸欲念生大恭敬心。合掌供養大梵天王瞻仰而住。而彼大自在梵天王。於彼一切諸宮殿中。暫時現身於本處不動。彼時諸天為生梵世。所有善根迴向梵天。


文殊師利。而於彼處無實梵天。


文殊師利。彼梵天空彼梵天。無不實。無名字。無音聲。無住處。無體不思議。無相離心意意識不生不滅。


文殊師利。彼大梵天依本願善根住持力故。依彼諸天善根住持力故。於彼一切諸宮殿中暫時現身。


文殊師利。而彼諸天不知梵天身空無不實。無名字無音聲。無住處無體不思議。無相離心意意識不生不滅。


如是文殊師利。如來應正遍知空無不實。無名字無音聲。無住處無體不思議。無相離心意意識不生不滅亦復如是。


文殊師利。如來應正遍知。依彼菩薩本願行力。住持初發心菩薩。住一切聲聞辟支佛乘。依一切毛道凡夫善根力故。如來應現百千萬相好莊嚴之身。如鏡中像本處不動。


文殊師利。初發心菩薩。一切聲聞辟支佛。及毛道凡夫。不知如來應正遍知空無不實不可觀。無名字無音聲。無住處無體不思議。無相離心意意識不生不滅。


文殊師利。而如來百千萬億種種相好莊嚴之身。具足如來一切種種諸威儀行。隨諸眾生種種信故。出大妙聲為眾生說法。能令眾生遠離一切諸障憂惱無染寂靜。而如來一切平等捨心無分別無異心。


文殊師利。以是義故。言不生不滅者是名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如來常不生   諸法亦復然
  世間無實法   愚癡妄取相
  無漏善法中   無如及如來
  依彼善法力   現世如鏡像



文殊師利。譬如日光初出。先照最大山王。次照斫迦婆羅山摩訶斫迦婆羅山。次照餘大山。次照餘黑山。次照高原堆阜。後照深谷卑下之處。


文殊師利。而彼日光不分別無分別不思惟。何以故。


文殊師利。彼日光明無心意意識。不生不滅無相離相無念離念。無戲論無障礙離障礙。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高不下不縛不脫。不知非不知無煩惱非無煩惱。非實非不實。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陸地不在水中。不在兩岸不在中流。無覺離覺無色非無色。


文殊師利。依於大地有高下中。日光隨地有高下中。


文殊師利。如來應正遍知亦復如是。不分別無分別不思惟。


文殊師利。何以故。如來應正遍知。離心意意識不生不滅。無相離相無念離念。無戲論離戲論。無熱惱離熱惱。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高不下不縛不脫。不知非不知。無煩惱非無煩惱。非實語者非不實語者。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陸地不在水中。不在兩岸不在中流。非一切知者。非無一切知者。非覺者非無覺者。非行者非無行者。非修習者非無修習者。非念者非無念者。非有心者非無心者。離心者非離心者。無意者非無意者。非害者非無害者。非名者非無名者。非色者非無色者。非說者非無說者。非假名者非無假名者。非可見者非不可見者。體性如是非不如是。非說道者非無說道者。非證果者非無證果者。非分別者非無分別者。非離分別者非無離分別者。


文殊師利。依彼無邊法界眾生上中下性。如來放大智日光輪。普照眾生亦復如是。初照一切諸菩薩等清淨直心大乘山王。次復照於住辟支佛乘。次復照於住聲聞乘。次復照於隨所能信善行眾生。次復照於乃至住邪聚眾生。皆為如來一切智日光輪所照。為畢竟利益一切眾生。為生未來一切善根。為令增長一切善根。


文殊師利。如來於彼一切事中平等捨心。無分別無異心。


文殊師利。諸佛如來智日光輪無如是心。我為此眾生說於妙法。而不為彼眾生說法。


文殊師利。諸佛如來無有如是分別之心。此眾生信上法。此眾生信中法。此眾生信下法。此眾生信正法。此眾生信邪法。


文殊師利。諸佛如來無如是心。此眾生信上法。為說大乘。此眾生信中法。為說緣覺乘。此眾生信下法。為說聲聞乘。此眾生信正行。為說清淨心法。乃至此眾生信邪行。隨所應聞而為說法。


文殊師利。諸佛如來智日光輪。無有如是分別之心。何以故。諸佛如來智日光輪。遠離一切分別異分別及諸戲論。


文殊師利。依諸眾生種種善根。諸佛如來智日光輪種種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