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菩薩法修行方式

我又開始思惟了......


我自思惟,要斷無明(不只是斷思惑以解脫輪迴而已)必然有修行上
的順序。


1、已看透輪迴本質

  首先,修行人須能看透輪迴本質,也就是要「悟因緣和合其性空」
  的道理(註一)。這指,所有的業報,都是因緣和合所造成。


2、只剩念佛

  其次,於已看透輪迴本質之後,就是要在行為上(口、身)去篤行
  解脫輪回的行為。

  
  能夠解脫輪迴,雖已登聖,稱為阿羅漢,但這卻又不究竟,因為有
  佛的存在,所以能判斷即便成為阿羅漢聖人,也不是究竟的果地。

  
  於是,智者了知,只有斷無明(斷妄)才是真正的行為。
  
  
  那麼,剩下來的修行,就只剩念佛,這指「無相念佛」,而不是
  「持名念佛」。
  
  
3、無相念佛

  無相念佛,是真正念佛的行為,但如何能達到呢?
  
 
  感恩戴德佛之慈悲說法,開示了如何達到「念佛之一行三昧」方
  式之一(註二)。
  
  
4、不受,不是究竟境界

  吾人理解了念佛而達到一行三昧的境界,但又如何去「理解」它的
  原理,如何去「感受」它的境界呢?


  「吾所以有大患,惟吾有身」,對眾生而言,這的確是最大的困擾
   。但對於志求成佛者,卻不是唯一的原因。
  
  
  要免除輪迴,只有入涅槃,那就須「受」(身受及心受)能化空無,
  也只有意識滅才能達到這境界(註三)。
  
  
  但吾人思惟看看,佛沒身受與心受嗎? 若佛沒有,又如何說法,於
  說法中如何用眾生之身受與心受事件來譬喻呢?(這一點很重要。若
  佛不能領受此世界中的一切,就無法依眾生根器,而舉出切合眾生
  根器的譬喻來渙散、開釋眾生的執著)
  
  
  而實際上,佛的確能領受眾生世界之身受與心受事件,而用之來譬
  喻,以弘佛法!這代表佛並不是無思、無想,只是思想不能障礙佛
  之自在,而不受六塵所擾。
  
  
  再來,吾人要思惟,如何才是含六地以上果地菩薩,於「身受與心
  受」不化為空亡,卻能不造新業因的行為呢?


5、含六地以上的菩薩,有二大類

  含六地以上的果地菩薩,略分有二大類:
  
  
  A、未能深入業報形成的「物理根源」
  
    這類聖人,依華嚴經十地品經文來判斷,大約是六地、七地二
    階。其已能避免造新業因,所以不再受新業報。不過仍受舊業
    因與今緣和合而成熟的舊業報 (不再俱解脫,即便慧解脫阿羅
    漢也能達到此境界)。
    
    
  B、已能深入業報形成的「物理根源」

    這類聖人,已有能力改變物質變化,例如點石成金。同時也能
    決定是否要受報。本人在佛經中曾看過,凡十地菩薩就具有此
    能力,但我個人猜測含八地開始的菩薩就應有這能力。
    
    
    這類的能力,例如觀世音菩薩能消眾生的五逆惡業。若觀世音
    菩薩不能消眾生業力,使其不異熟,或於其異熟時不能消除,
    那麼佛經中的開示就有欺驗眾生的嫌疑。之所以只說「嫌疑」
    而不是「肯定」,因為有可能是翻譯時譯錯,而原始梵文經典
    中並無此類能消眾生業報的說法。


  物理根源,這是業報中的世界才具有。
  

  當吾人了知含六地以上菩薩的分類,那就能了知,阿羅漢入涅槃的
  不受,並不是成佛的正確行為,反之,佛的行為是受(身受及心受
  )卻能自在,這才是正確的行為。
  
  
  要如此受而能自在,那麼就必須走向俱解脫路,必須能深達業報世
  界中的「物理根源」。這指,能點石成金、能化糞成食。
  
  
  我在「大師在喜馬拉雅山」一書中,看到作者年輕時,去拜訪一位
  外道梵志,彼梵志具有一能力,於念咒之後,可把人的屍體化為蛋
  糕。雖然不真切知道彼梵志是如何做到,但基本可以理解,這須具
  有深達物理根源的能力才能成辦。果地菩薩,所要達到的也是這類
  的能力!
  
  
  當果地菩薩達到深入物理根源之能力,那麼,就具有能轉化身受與
  心受的能力,而不是如阿羅漢之不受而入涅槃。即此轉化能力,就
  不再困於「吾之所以有大患,惟吾有身」這個現象。
  
  
  即便某人,能夠化空不再有身受,卻殊不知,即便如此能入禪定,
  於禪定中仍有心受的拘束,這是到無色介(界)的非有想非無想定
  還不能解脫的拘束,因此彼依然仍受業力所拘,依然須輪迴。所以
  ,吾人了知,拒絕身受與心受,不是菩薩乘應走的路。只有受(身
  受與心受)時卻能自在,也就是轉識成智,這才是正確的路途!
  

6、怎麼做?

  怎麼做才是真正的篤行菩薩乘乃至佛乘的行為呢?
  
  
  佛為了說明三種淨觀二十五定輪,就講了一部篇幅雖扼要卻了義圓
  滿的圓覺經,這部經對一般人而言,也算文句不少。所以,我不認
  為凡夫如我之輩,能把話說的與佛相等,乃至於能三言兩語就說出
  圓滿的話語。
  
  
  所以,以下所說,只是個人的見解而已,有緣又能契機者,才能得
  法利,有緣卻不契機者,應多尋閱了義佛經中的開示。


  不少修行人一直困擾於心念生滅的擾動而不自在,於是,有一類人
  希望永遠不生心念,這類人打算要斷滅心念入於空亡嗎? 阿羅漢
  入涅槃是斷想者,但無想定者,一入定也同時是斷想者,如何能確
  定自己無想時,不入無想定之錯誤窠臼中呢?......這真是很困難的事
  ,只有具智之當事人才能分辨。
  
  
  真正具智者,走的是成佛之路,而不是阿羅漢道,他從不期望自己
  無想,只是把所想轉化為智而已,於不捨念之下,而能自在。如同
  六祖壇經中的偈: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能不斷想,而又能長菩提,我只知惟有「斷欲」而已!
  
  
  所謂「斷欲」,指的是斷貪慾愛習,若能斷的徹底,痴習亦能盡。
  
  
  斷欲者,並不是一無所知!例如,非常飢餓者,即便見著路邊石頭
  ,亦能知彼為石,卻不生食慾。無食慾,是斷貪瞋;知彼為石頭,
  是斷痴,是謂智。
  
  
  若吾人見色而有色慾,見食物而有食慾,那就是被欲所轉。若能見
  美色橫陳於前,如同嚼蠟,那就是轉欲。無慾,並不等同無知(無識
  ),知而能無慾,這就被稱為智。
  
  
  因為菩薩乘的修行是著重於無慾,所以莫求無知、無識,而應求知
  而無慾,才是正途!
  
  
  而那些煩惱於心念老是生滅者,正因為不能舍欲之故,所以有煩惱
  產生,而不能得定。是以,修行要把功夫用至正確的地方。從另一
  觀點來說,真正能無慾或少欲者,也不會一直有念產生,以無慾致
  心寂靜之故。
  
  
  無慾之人,名為入禪定,常住在禪定中,所以心一境,而不生念,
  這就是菩薩定(不是阿羅漢定)。但菩薩也不捨念,這就稱為轉識
  成智。果地菩薩不應六根前塵時,恆與定俱,所以不生念。
  
  
  若吾人功夫用的正確,即便是先行慧解脫路,於須臾間,也能發出
  神通力(註四)。或能肉眼能見十方世界(註五)。這是不修而修
  了,這指不必打坐也仍在修行模式中、仍在禪定中。
  
  
  無論行慧解脫路,或走俱解脫道,菩薩乘的路途,都必須具有禪定
  力,能深入「報身世界」的「物理根源」中,這樣才能創造新世界
  (如華嚴經中所說世界產生之原因有十種),或轉化世界現有狀況
  (如維摩詰所說經中,文殊菩薩把二個世界重疊),或消弭眾生的
  業障(如觀世音菩薩的願力)。
  

  心念不斷生滅不是過錯,錯在於執著於心念,錯在被心念所轉而不
  能自在!
  
  
  話雖如此說,但這說法似乎又與楞嚴經義相左,楞嚴經開示: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其實,它們並不相左,這是二種修行方式與境界。前者我所說的是
  「禪那法」,楞嚴經所說是「奢摩他法」(此二法差別,見圓覺經
  開示)。每個人的根器不同,能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法無
  定法」,契機者就是最適合的方法。
  
  
  本段心得: 不懼念生,惟恐不覺


  名辭解釋: 
  
    覺 - 從迷惑至清醒;從無明至覺明;從輪迴至自在,這就是覺。


7、確實篤行佛法

  當什麼都知道,而又被煩惱所困,或不能解脫輪迴,那麼,若不是
  已執行了佛法而功夫沒到家;就是沒恆心毅力去執行斷無明的行為
  ,乃至於完全都沒去執行佛法。
  
  
  吾人到底是哪一種現象,捫心自問就有答案!
  
  
  我現前的感受只有一種:「執行斷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所有的困苦與煩惱,皆來自己未斷貪慾愛習。當已能捨欲,如三果
  阿那含或五地菩薩,那麼就不會再有「切膚之痛」的煩惱。
  
  
  只有真正領略「貪慾愛習」(貪瞋)與「痛苦」的等價關係者,才
  能了知我所說的話(所以佛說富貴學道難)。


***********************************************************************
註一
***********
【經文典故】 既無有我,誰受果報?
=>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0/03/blog-post_8597.html


***********************************************************************
註二
***********
【經文典故】念佛之一行三昧
=>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2/03/blog-post_7714.html


***********************************************************************
註三
***********
【名相】涅槃
=> http://fatsiba.blogspot.tw/2007/07/blog-post_3060.html


***********************************************************************
註四
***********
【經文典故】證慧解脫阿羅漢方式 及 須臾得神足通
=>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0/02/blog-post.html


***********************************************************************
註五
***********
【經文典故】三漸次證佛位 (禁戒成就,肉眼能見十方世界)
=>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3/10/blog-post.html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經文典故】三漸次證佛位 (禁戒成就,肉眼能見十方世界)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8) T19, p0141c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掜目亂花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汝今修證佛三摩提。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云何名為三種漸次。


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 註: 一者修習。除其助因 */

云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


阿 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 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 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痴。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 註: 二者真修。刳其正性 */

云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常觀淫慾。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 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嶮。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 註: 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

云何現 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 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 菩薩乘五十二階之十信位 */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瑩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 信心
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 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 精進心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 慧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 定心
執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 不退心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 護法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 回向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 不退心
心光密回。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 不退心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禪那法使用方式

須參閱﹕
  正觀正覺的禪那法
********************************************************

修行之定力,要深入到一一心念發生時,這是很困難的事!這已相當七地菩薩「念念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的水準。

七地菩薩能念念不證寂滅的前提,必然是念念皆明,「明」的前提須能一一念都能相應。如子彈打飛靶,一一飛靶必須能一一被了知,以不空過,才有可能一一被打到。

雖說如此,但若吾人,以念知念,於後念知前念之時,此後念亦成前念。如此知知不息,就成了《楞嚴經》中所開示無明現象:「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而若要達到《楞嚴經》開示的「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這也不是「一無所知」能達到。

成佛的方式,在《圓覺經》中開示有三種淨觀,共二十五定輪的方式。此三種淨觀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

上述七地菩薩方式,是禪那法,又名「明數門」。

禪那法只是成佛的一種方式,並不是全部,所以,除了繼續深入去闡明、了知此法的使用方式之外,也可以直接避開,改用其它方式。我在此說明此事,是希望有緣人不要惑於必須用禪那法才能成佛的說法,也同時廓清禪宗各語錄中的某些錯誤說法,我的用意是:「成佛,並不是只有一種修行方式」。

(有些語錄中所記錄的高僧大德說法,讓人錯覺,成佛除了他的方式之外就不可能有其它方法)。

使用禪那法時,遇到一一心念皆須了知時,該如何做呢?

若一一心念皆了知時,就成了《楞嚴經》中所說的無明現象:「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若是一一心念皆不能了知,那又成了《圓覺經》中的任病:任妄習隨心念生滅而不自知。

所以,於一一心念了知時,是過;於一一心念不了知時,也是錯!!

修行人用禪那法之前,須先「悟淨圓覺」,爾後「持淨覺心」去用功,那麼就能免除
上述所說的「了知是錯,不了知是過」的弊病。


云何是「淨圓覺」耶? 又如何作為才能悟呢? 於悟後如何作為才又是持淨覺心呢?

淨圓覺是謂佛性,而佛性無生!

雲自生於虛空,雲自滅於虛空,虛空不隨雲生而生,亦不隨其滅而滅。佛性喻如虛空,妄喻如雲。妄自生滅於佛性中,而佛性卻無生滅。


上述義理能悟者,稱為悟淨圓覺。持此悟於二六時中,能用於四威儀中者,則稱為已能「持淨覺心」用功。而用之能轉識成智者,稱為聖!

若見聞者仍不能理悟,須再參訪其它善知識!

若已悟淨圓覺,卻不知如何持淨覺心用功時,那麼, 須先立志無欲,使心無欲而能用在四威儀中,這是您唯一的選擇!

若再不知「無欲」是什麼,那麼您有極大業障,請多念佛並把功德迴向給自己消業障,或再精進於網路上去搜尋「無欲」的定義是什麼。

所謂無欲,就是無七情六欲、無貪欲愛習之意思。

燈下黑

今晨五點多忽醒,搞不清是何原因,這不是我預計要醒轉的時間,原因也許很多,但已無法找出,只是忽然想到一件事:「昨夜去醫院看完診之後的藥放在哪裡?」


我躺在床上不斷的回想,如同放映電影,一幕一幕的影像不斷的流過心頭,過程很清晰,但卻怎麼也想不起來藥放在哪裡? 奇也怪哉......


後來思惟:
  既然記憶不能提供搜尋資料,那麼,就從自己平常的行為去判斷
  「可能會放在哪裡吧!」


我思惟:若我買東西,通常放置物品的動作、位置是什麼? 


於是,我發現了自己燈下黑之處!


所謂「燈下黑」,是指很明顯卻被忽略的行為。這類行為最常發生於
「自己所熟悉」、「反覆不斷」、「列為不重要」的行為之中,或事
件之中。


例如:
  某日打開門進入家裡,感覺有點奇怪,卻又不知是哪裡奇怪,某
  些人會先判斷這是否值得去搜尋出原因,若判斷值得,於是會坐
  下來一一過濾自己感覺所以奇怪之原因。

  也許,他會不斷的進進出出家門,以尋求出那個奇怪的感覺,最
  後他可能發現:「原來玄關處少了一支雨傘(某些人在進門之處
  ,習慣會放一支雨傘應急備用)」。


由於雨傘只是放著備急用,平常使用的另一支,所以東西一放久了,
就會被遺忘它的存在。但又日日能見,所以產生了燈下黑的現象:「
習慣它的存在,因而漠視它存在


本人此事件的燈下黑,就是買了東西,就順手放進機車座下的儲物槽
中,因為這行為『已養成習氣』,沒想到竟然躲過我的記憶能力,導
致昨夜的行為及過程都能回憶,就是記不起來藥物放入儲物槽的影像
、過程。


因此,經過邏輯推理,一一分析自己的習慣性行為之後,我發現自己
有上述的習慣性動作,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於是下樓去打開機車的
儲物槽,果然發現藥物就在裡面!


人生,有太多事件都是這類燈下黑的範例:

 - 男女相遇,因欲而相戀,因欲而結婚,因欲而離異。


 - 警察四處辛苦去追捕嫌疑犯,捕獲罪犯之後才發覺,他就住在警
  察局的對面公寓內。


 - 眾生,痛恨輪迴受苦,卻又一直耽溺於貪慾愛習之名利富貴與愛
  恨情仇中,不肯遠離。


本人的這個事件,給我幾個心得:

 - 記憶力不等於邏輯判斷能力(智力)。

  所以阿難能過目不忘,但就是不能悟佛知見(最後在楞嚴經之
  會中終於能理悟,但卻是到佛入滅後,五百阿羅漢結集阿含部
  佛經時,才斷三毒)。


 - 燈下黑有不同層次

  簡單分別有身、口、意。身是行為;口是言語;意是當下心念
  。它們全都由貪欲愛習所引起的不同現象。


 - 宿命通是可能發生的現象

  宿命通是指能回憶過去世所有已發生的身口意行為。過去某世
  之某時,心念一動,今生若能力具足,也可以回憶起來。

  當我把藥物拿回之後,寧靜沈下心念,緩緩的再回憶昨夜的所
  有行為,頓時有了比之前「一直無法回憶」多了一個似有若無
  的恍忽記憶:「的確有把東西放進儲物槽中的行為」,不過這
  個記憶仍然很淺,覺得飄渺不紮實!它讓我想起黑客帝國(駭
  客任務)的情節。


 - 修行之定力,須深入到一一心念發生時

  衝動,這指某人欲習發生時,不經過克制、不經過智慧思惟就
  去執行的現象。

  眾生的習氣,是染習!所以稱為染習,指它能造成不斷輪迴的
  現象。所以要免除三界輪迴,乃至斷無明,一定要違其現業!
  也就是要違逆自己的現今所有的惡習。一向自己所好的,都要
  捨棄;一向自己所厭惡的,都要去親近。

  上述所謂惡習,是指會導致輪迴的習氣之意思。若是願力,或
  能有益眾生的善業,仍然須去做,但要在做的時候,養成平等
  、無所住的淨習。

  佛云:「身口意業,意業最重」。在本人此事件中,更能襯托
  它的重要性,因為無心於當下,產生了無記,所以無法回憶自
  己曾經做過的行為。

  再試想:「是誰在造業?」,若當下無心無所欲,又怎會去攀
  緣造業呢? 所以意業重於身口業。


************
有緣人請參考「禪那法使用方式」、「即身成佛的禪那修行方式

【經文典故】發菩提心,然後才能成佛(見性成佛)

猜測古德所謂「見性成佛」四字,應從此經文中出。

------

No. 374 大般涅槃經 (卷28) T12, p0533a

善男子。汝言眾生。若有佛性。不應假緣如乳成酪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言五緣。成於生蘇。當知佛性。亦復如是。


譬如眾石。有金有銀。有銅有鐵。俱稟四大。一名一實。而其所出。各各不同。要假眾緣。眾生福德。爐冶人功。然後出生。是故當知。本無金性。眾生佛性。不名為佛。以諸功德。因緣和合。得見佛性。然後得佛。


汝言眾生。悉有佛性。何故不見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以諸因緣。未和合故。


善男子。以是義故。我說二因。正因緣因。正因者名為佛性。緣因者發菩提心。以二因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
法迄巴說明
**********************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成佛正因,從另一角度而言,這是法
  身佛、法身、如如、體。無論是否有修行,一切眾生皆俱有佛
  性。


  但若想成佛,一定要發菩提心,若不發此心,則因緣不能和合,
  那麼就無法成佛。在此經中,佛稱「發菩提心為緣因」。


  上述的成佛,是指報身佛及化身佛。


  報身佛來自於妄所轉成。當無明盡時,則稱為斷妄,此時眾生
  之業報身,轉名為圓滿報身,改名報身佛,此報身佛之功用,
  在於滿菩提願,於滿願之作用時,稱為化身佛。


  法身(體)是一切眾生本俱,所以一切眾生皆是法身佛。


  報身(相)是業相,受業力所拘束成為報身,至能轉第八識為
  大圓鏡智時,則把業報身轉名報身佛。


  化身(用)是功用,在業報中,有些眾生有神通,可以在報身
  之外出現類似報身的身體,稱此為化身。在報身佛行使願力時
  ,有時在報身之外又化現無量身時,這些所化出的就稱為化身
  佛。


  法身,譬如黃金(體),經妄加以鑄工,能呈現金碗(相)、
  金筷(相),金碗具有盛物功用(用),金筷具有挾物功用
  (用)。


  此三身是一,於一身中具三身義。


◆ 參閱
  ・八地菩薩能所俱泯,離心意識,證無生法忍
.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經文典故】雖自明見,其力未充,而為生所留


No. 580 佛說長者女庵提遮師子吼了義經 (卷1) T14, p0963b

時女庵提遮。即隨其夫往詣佛所。各自禮佛及諸大眾。恭敬而立。時女庵提遮。以偈嘆曰

  我念大慈悲   救護十方尊
  欲設秘密藏   賜我淨餘食
  大聖甚難會   世心有所疑
  誰可問法者   發眾菩提基


爾時舍利弗。即白佛言。世尊。此是何女人。忽爾來至此。復說如是法偈言得余食。

佛告舍利弗言。此是長者女。

復問曰。從何而來。何因至此。

佛告舍利弗。此女人不從遠來。只在此室。雖有父母眷屬。其夫不在。以自誡敬順夫因緣故。不從父母輕爾出遊現於大眾。

時舍利弗白佛言。是女以何善因故。生此長者家。其容若此。復以何因緣故。得如是士夫禁約。若此不能自由見佛及僧。

佛即告舍利弗。汝自問之。

時舍利弗。問其女曰。汝以何因緣。生此長者家。復以何因緣。得如是人為夫禁戒。若此不能自由見佛及僧。

其女庵提遮。以偈答曰
  我以不惡生   生此長者家
  又不執女相   得是清淨夫
  我在內室中   以為自在竟
  是分未曾越   聖知賜我余
  嗚呼今大德   不知真實由
  絲毫不負越   故名大自在
  我雖內室中   尊如目前現
  仁稱阿羅漢   常隨不能見
  大聖非是色   亦不離色身
  聲聞見波旬   謂是大力人
  嗚呼今大德   隨聖少方便
  不知本元由   於我生倒見


爾時舍利弗。默然而止。私自念言。此是何女人。其辯若此。我所不及。

佛即知其意。而告之曰。勿退於問答生於異心。是女人已經值無量諸佛所說。是法藥勿疑之也。


爾時文殊師利。問庵提遮曰。汝今知生死義耶。

答曰。以佛力故知。


又問曰。若知者。生以何為義。

答曰。生以不生生為義。


又問曰。云何不生生為義耶。

答曰。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畢竟未曾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以為生義。


又問曰。若知地水火風。畢竟不自得有所和合為生義者。即應無有生相。將何為義。

答曰。雖在生處而無生者。是為正生。故說有義。


文殊又問曰。死以何為義耶。

答曰。死以不死死為義。


又問曰。云何以不死死為死義耶。

答曰。若能明知地水火風。畢竟不自得有所散。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死義。


又問曰。若知地水火風。畢竟不自得散者。即無死相。將何為義。

答曰。雖在死處其心不亡者。是為正死。故說有義。


文殊師利又問曰。常以何為義。

答曰。若能明知諸法畢竟。生滅變易無定如幻相。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常義。


又問。若知諸法畢竟。生滅無定如幻相者。即是無常義。云何將為常義耶。

答曰。諸法生而不自得生。滅而不自得滅。乃至變易亦復如是。以不自得故。說為常義。


又問曰。無常以何為義。

答曰。若知諸法畢竟不生不滅。隨如是相。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無常義。


又問曰。若知諸法畢竟不生不滅者。即是常義。云何說為無常義耶。

答曰。但以諸法自在變易無定相。不自得隨。如是知者。故說有無常義耶。


又問曰。空以何為義。

答曰。若能知諸法相。未曾自空。不壞今有。而能不空空。不有有者故說有空義。


又問曰。若不空空。不有有者。即無有事。將何為空義耶。

其女庵提遮。則以偈答曰
  嗚呼真大德   不知真空義
  色無有自相   豈非如空也
  空若自有空   則不能容色
  空不自空故   眾色從是生


// 法迄巴註:雖已理悟「生而不生」之理,因定力不足,仍會被業力
//      所拘而輪迴
//----------------------------------------------------------------------------------------------

爾時文殊師利又問曰。頗有明知生而不生相。為生所留者不。

答曰有。雖自明見其力未充。而為生所留者是也。


// 法迄巴註:若不悟「生而不生」之理,即便有定力,也仍不能斷輪
//      迴,乃至斷無明

//----------------------------------------------------------------------------------------------

又問。頗有無知不識生性。而畢竟不為生所留者不。

答曰無。所以者何。若不見生性。雖因調伏少得安處。其不安之相常為對治。若能見生性者。雖在不安處。而吉相常為現前。若不如是知者。雖有種種勝辯談說甚深典籍。而即是生滅心。說彼實相密要之言。如盲辯色。因他語故。說得青黃赤白黑。而不能自見色之正相。

今不能見諸法者。亦復如是。但今為生。所生為死。所死者於其人。即無生死之義耶。若為常無常所繫者。亦復如是。當知大德。空者亦不自得空。故說有空義耶。


********************************************************
法迄巴說明:


  通篇經文重點,主要在指出已悟「生而不生」之理,仍須有足夠定力才能解脫業力的拘束。但若不悟,即便有定力也仍無法斷輪迴,乃至斷無明,此處所悟,乃指智(轉識成智之意思,不是識、不是無生,而是已悟無生,卻能起用,這比純粹只悟無生的境界,還高深,以能起用之故)。


  所謂「生而不生」之理,譬如空花、水月、旋火輪,雖說已生,但只是生滅相,其本體虛空、水,卻無生滅。


  生,是相,其本體為無生,如此理悟而能行,才能起用。所以,學佛法要先明體、相、用之義理。體是法身義;相是報身義;用是化身義。


  體相用,此三是一,譬如以黃金為體,經妄加以鑄工,而成金碗(相),金筷(相)。金碗能盛物(用),金筷能挾物(用)。


  所以,空花雖妄,若不視之、若無虛空不得顯;水月亦妄,若不映之、若無水亦不能顯;火輪亦是妄,若不相續、若無虛空,也不能顯。此「視、映、相續」即妄也!


  所謂「體」,即佛性,其無生也。既然無生,當然無生滅、無相用,所以,能彰顯的生滅、相用,其實際的做工,是妄!


  黃金不加鑄工,則不成碗筷;虛空不被吾人所視,則無空花;水若不映,亦無月能生;火團若不相續,則不能成火輪。


  有緣人,若能柔順其心入上說之理,則能悟「生而不生」之理,亦能起用!


  此用,在眾生曰識,在佛曰智!


  轉誦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起用偈:

    惠能無伎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To do or not to do

To do or not to do
-------------------------------
Don't do you want to do, Just do you should do.

-- fatsiba 2013/08/24


譯:
 莫做您所欲做,去做您所應做。

釋:
 依欲而做,墮於無明;依智而做,斷除妄縛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心歸

偶得一偈:
  無言日月飛,出語星辰墜,
  動搖三千風,不動天下歸。


釋:
  大修行人心默口啞的修行日子,感覺日月如梭快速飛逝。若他一開口,所說的話卻能震憾人心,使星辰失色日月無光。他的身體有所動搖時,所帶起的風,響遍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當他心不動不搖入於平等不二時,十方宇宙所有眾生,都要歸伏在他的聖德之下。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無功用道的修行方式

無功用道,又稱為「無功用行」,它指出不加功用,就能修行,就能處於「道」之中。


道,這是中國的形容詞,就佛法而言,應該稱為「無生、寂滅、涅槃」。道,在道家經典(老子、莊子、列子之類,不含「道藏」中亂七八糟的經典)的用法,有時是指無生,例如道可道非常道;有時是指妄,例如百姓日用而不知。


無生,指並沒有生滅,本來不動。譬如虛空,雲自生於虛空,雲自滅於虛空,而虛空不隨雲之生而生,亦不隨其滅而滅,以虛空無生滅之故,所以喻虛空無生。而會生滅的雲,則喻如妄。


寂滅,承上喻,它就是雲消滅之後的狀態。寂滅不是無生,但其結果的境界卻等同無生。寂滅之後將不再有生滅,所以稱之為「寂滅」。


涅槃,它是寂滅的梵文音譯,也是指寂滅的意思。


吾人修行,如何從有為法用功,到用無為法,再到「不必用功而仍能繼續斷妄」呢?(指無功用道,這是無生忍菩薩開始才有的修行方式?)


我說,在輪迴中是無法達到「無功用道」的境界,因為那是七地菩薩開始,才用的來的修行方式。不過,如同,雖然人未到達金字塔,卻仍能遙望看見金字塔一般,只要「目標無誤」(正見)、「方向正確」(用法正確),一直堅持下去(精進),最後還是會到達金字塔。


「目標無誤」,就是具正知見,必須證得菩薩乘法眼淨(一實相印)才行,二乘法眼淨(三法印)還不行。


「方向正確」,指的是使用無為法,不是菩薩乘的六波羅蜜,而是佛乘的當下不相續。


何謂佛乘的當下不相續用功法呢? 以,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當下心又剎那剎那消滅也不可得之故,所以於「念念相續」中,恆與定俱!


恆與定俱,這裡是指不落變易生滅(不產生無明習氣)的意思。生滅有二,一是變易生滅,稱為無明;二是分段生滅,稱為輪迴習氣、三毒。


如何能恆與定俱? 惟一的方式,就是「無欲」!!


雖然已無欲,但仍能有作用。如同見路邊一顆小石頭,吾人對它沒有貪欲(它沒有價值),吾人對它也沒有嗔怒(與我無仇怨),因此不落貪嗔。而吾人又知它是小石,意念清明而不落愚痴。所以,三毒習氣一時脫落!


雖說三毒習氣一時脫落,但那也只是「理想值」、「妄想」,實際因為三毒習氣極微細之故,如水下暗流,在表面看不出有作用,而實際它卻在「不知不覺」中,仍在作用著。


所以,用無為法須於念念相續中,都一直保持著無欲的狀況!這樣,一直到因緣成熟,於六根觸碰六塵時,當下觸動最後斷惑定力,就能一時斷除三毒,而至頓覺斷妄,如六祖壇經所說「一悟即至佛地」。這也是古代禪宗大修行人的用功方式。


想要時時處於無欲之中,那麼,就必須「先立志無欲」,立志要「內存無欲,外無所住」。人若不立志,如何能斷無明呢? 如同高雄市人沒決定(立志)要去臺北市,吾人又如何能期望他會去買火車票,並於隔日搭火車往臺北市去呢?


當大修行人無欲之時,他就不必用功,無論是用有為法,或是用無為法,他都不必用,在無欲之當下,就是無用之用,雖不用無為法,而實際卻已使用,所以,雖然七地菩薩已達無功用道(行),但能真正無功用道境界是八地菩薩,何以故?以「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之故!

※ 推薦參閱:立志無欲以為體,無所住以為用,每用皆破無明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本來無生

本來無生,它不是指「沒有妄」產生,而是在說明本體、本來乃如同虛空一般的不動、不增減、不生滅!


例如,云自生於虛空中,自滅於虛空中,而虛空不隨云之生而生,亦不隨云之滅而滅,因此比喻無生如虛空,而妄比喻如雲。


常有人會問,乃至阿羅漢都會問佛:「為何會有妄產生?」(註一)


佛在楞嚴經中開示「妄元無因」,又說(註二)「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但佛也不否認有妄的生滅的現象,如圓覺經中所開示:「此無明者。非
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非實有體,是指妄並沒有永恆不變的體性、常,而我們稱呼體性、常為「佛性、真如、如如」等等。


夢時非無,又指出這個妄的生滅現象,在眾生而言,並不是不存在,只是成佛後,才知其如陽焰、水中月、鏡中像、空中花一般的,似有,於體、於常而言,卻是無生。

--

體,是指恆常不變。相,是指生滅現象,十方世界所有一切,都是相,都是剎那剎那不斷地生滅不停。用,則是指相的作用,例如碗可以盛物,筷子可以挾物。


吾人學佛法,一定要搞清楚體、相、用的定義。


*************************************************************
註一
*********
妄的產生,在楞嚴經中,佛已用演若達多的範例來說明妄的產生「不需原因」。


用現今科學觀念來說,妄的產生就是無中生有,是自動產生。就這個觀念來看,倒是很符合道家的見解。


當妄初生時,那就是所謂的「自覺有我」,在注一的楞嚴經中已說明非常清楚,難怪此部經被魔所忌,以致於同般舟三昧同時最早被消滅。


請再參閱:【經文典故】妄產生之原因,及斷妄方式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2/04/blog-post_14.html


*************************************************************
註二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1b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基本知識】神通與入禪定判斷

諸禪定的衡量標準是:氣住(初禪)、脈住(二禪)、念住(三禪)、息停(舍念清淨)


關於「息」的說明,可以參考《佛說大安般守意經》:「
 息有四事,一者為風,二為氣,三為息,四為喘。有聲為風,
 無聲為氣,出入為息,氣出入不盡為喘也。」。


要入初禪,從另一角度來說,要先打通奇經八脈,亦可衡量自己鼻孔是否還要呼吸?若還要,那就是沒入初禪。


初禪就開始鼻識不再作用,所以不再使用鼻孔呼吸,而直接經由皮膚吸收宇宙中的能量,來維持經脈中的能量運行(這能量形式,就是一般所謂的「氣」,而不是呼吸的那種空氣),要到四禪時,這個行為才會停止。所以,「息」的意義不只是指呼吸而已。


--

一般通謂的神足通是身通的簡稱,身通具有大小、多寡、遠近的功能。

  大小:大身、小身。

  多寡:一身、多身。

  遠近:飛行、瞬移


三界內的神通簡分成五種,其中最易修得的是飛行身通,從初禪就能修習而得,而最難修得是看見未來的天眼通。


以佛世之惡人「提婆達多」為例,他是入了初禪之後,才學會神足通中的飛行能力。沒入初禪前,心念紊亂無法專注,缺少禪支中的「一心」(專心一志的定力),所以身通發不起來。


天眼通大略分二大類:時間、空間。

  時間:過去、現在、未來。
     ( 看到過去改名為「宿命通」;看到現在則名「天眼通」;
      看到未來應改名「預知通」更恰當)

  空間:現在時間之同維度透視、不同維度透視。


時間中之「現在時間」,則屬於空間類的神通,這類天眼通比較易修得。


同維度空間透視從透視一堵牆,至能看到整個地球各地,再至看到銀河系、河外星系等。當能力再提升,就能看到不同維度的其他世界,例如四天王天、忉利天等等。
.

【基本知識】開悟與證初果、初地之判斷

◆ 修行二門

  修行之路,主要分俱解脫、慧解脫二門。


  俱解脫是定慧解脫,修行者都會入禪定,從初禪定開始,就有能力
  修飛行身通(註一),未斷三毒就能修得五種神通,至斷三毒後則
  有漏盡通,總稱為三明六通。


  慧解脫則是直接斷煩惱,不以修禪定為主,所以不必入禪定就有能
  力斷輪迴習氣。也有入初禪才斷除三毒煩惱,或入二禪、三禪...,
  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定(因緣定)時才斷三毒煩惱。


  此二門在阿羅漢乘與菩薩乘,皆同時存在。在阿羅漢乘中,斷輪迴
  煩惱者,稱為四果阿羅漢。在菩薩乘中,斷輪迴煩惱者,稱為六地
  菩薩(註二)。


  阿羅漢乘中,有二類微細差別,一者稱為聲聞,一者稱為緣覺。前
  者是聞佛法、修四諦而斷煩惱;後者是自覺輪迴煩惱,修因緣法(
  註三)而斷除煩惱。此二者境界約當菩薩六地(註六)。


◆ 見道、法眼淨

  一般所謂開悟,約有二類:理上悟、事上證悟。


  理上悟,又有微細分別。一種是純粹知見上的理知,仍在凡夫位。
  另一種則是由慧解脫門進入,開發般若智慧,而能斷下三結,具
  十六行(心)(註四)之理悟,稱為見道、法眼淨,這種狀況又
  稱為「理上入」,只是入的不夠深。


  事上證悟,乃由禪定中發般若智慧,而察知三法印,或一實相印
  的狀況,因此而斷下三結,具十六行(心),稱為見道、法眼淨
  ,這種則通稱為「事上入」,但入的也不夠深。


  當阿羅漢乘修行人,已悟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
  滅」而「永不再懷疑」時,方能斷下三結煩惱,具十六行(心),
  此時稱為見道、法眼淨,稱之為證初果。


  菩薩乘修行人,不只領悟三法印,同時亦領悟一實相印「本來無
  生」(註五)而「永不再懷疑」時,亦斷下三結煩惱,具十六行
  (心),此時亦稱為見道、法眼淨,稱之為初地菩薩。


  上述見道之二者,都不必入禪定就能證得,這是慧解脫路。若由
  禪定中發慧而證得,則是俱解脫門。


◆ 二果及菩薩二地

  已證初果或菩薩初地者,久習之後,會自覺於行住坐臥間,無法
  使六根觸碰六塵時而自在,而能不生三毒習氣,於是,他會「自
  生智慧」,審查自己不能斷輪迴習氣(阿羅漢乘)或無明習氣(菩
  薩乘)之原因為何?


  於是,見道賢者,因此進趣於「守戒」!


  見道賢者了知,若不知止,若越來越又不能自在,則墮輪迴/無
  明習氣之中,所以知止,因此不必他人勸進,自己會自發的知止
  ,稱之為守戒。


  當然,亦有一類人根器魯鈍,由過去世業障矇蔽之故,而不知進
  趣,而需要他人或聖賢的提攜才了知,須知止才能斷煩惱!


  對知止、守戒之重視,在阿羅漢乘從斯陀含向開始至斯陀含果(
  二果);在菩薩乘是從二地就能證入。
  
  
  二果及二地之特質,就是知止、守戒。而初果及初地之特質,則
  是斷疑,具十六行(心)。



************************************************************
註一
*********
 【基本知識】神通與入禪定判斷

************************************************************
註二
*********
No. 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25) T09, p0560c (六十華嚴)
佛子。菩薩住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身口意業轉求勝法而不捨離。以轉勝心故。雖行實際。而不證實際。

解脫月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寂滅。

金剛藏言。從六地來。能入寂滅。

今住此地。於唸唸中。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是菩薩成就不可思議身口意業。行實際。而不證實際。譬如有人。乘船入海。善為行法。善知水相。不為水害之所淪沒。

如是菩薩住此七地。乘諸波羅蜜船。能行實際。而不證實際。

************************************************************
註三
*********
入非有想非無想定而想解脫此境界時,必須真悟「因緣和合其性空」之義理,如此才有能力斷微細的煩惱習氣,才能出離三界而證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
註四
*********
【果位比較】阿羅漢乘與菩薩乘果位比較

************************************************************
註五
*********
本來無生

************************************************************
註六
*********
【經文典故】菩薩六地能入寂滅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關於第八識生滅、五蘊之論辯

【經文典故】生滅,皆不能斷業種瀑流 (第1樓至第5樓,以及第20樓)
http://tieba.baidu.com/p/1496382280


阿賴耶識乃至一切法是生滅還是不生不滅?(以下第47樓)
http://tieba.baidu.com/p/1960020832?pn=2


第八識所藏資料亦可能消失之論 (以下第38樓)
http://tieba.baidu.com/p/1873417453?pn=2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以和合故,體性非有,故名性空。和合故,無常。性空故,無我。又以性空有二義,一是常,二是無生。性空並非虛空之對待義,是非常,所以乃知是無生義。


無生,不是相、用無生,而是體無生。例如金碗(相)能盛物(用)、金筷(相)能挾物(用),碗筷非從虛空生,而是由黃金變化而來,所以稱碗筷無生。


十方法界一切法(形而上及形而下皆是法),皆如彼金碗筷,皆是由妄之所變現,妄即是第八識之業相,而妄之生因,來自於當下未如實知、當下未斷無明!如楞嚴經所云:「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吾人思惟妄之生因,卻不知,吾人本身即是妄,妄之所思亦是妄,妄若無思,妄即涅槃。所以,如是迷因,因迷自有!一切皆是當下義,所以大修行人頓悟頓修頓覺!

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經文典故】一切法自性本空。無生無滅。緣合謂生。緣離謂滅

***************************************************************
No. 220e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566) T07, p0925c
***************************************************************


天王。云何諸菩薩摩訶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能通達智波羅蜜多。


天王當知。若菩薩摩訶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則能行智波羅蜜多。謂諸菩薩觀察五蘊。生非實生。滅非實滅。思惟五蘊皆畢竟空。無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


愚夫顛倒虛妄執著。不如實知。諸蘊非我。蘊中無我。不如實知。我非諸蘊。我中無蘊。由斯諸趣生死輪迴。如旋火輪愚夫妄執。


然一切法自性本空無生無滅。緣合謂生。緣離謂滅。實無生滅。性非無故。不可說生。性非有故。不可說滅。


是諸菩薩於一切境。無有一法不通達者。修行此智波羅蜜多。二乘外道不能掩蔽。以智觀察從初發心乃至涅槃皆悉明了。能以一法知一切境。達一切境不離一法。所以者何。真如一故。是諸菩薩修此智時。不見能修及所修法。無二無別自性離故。


天王。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能通達智波羅蜜多。是名菩薩修學一法能通達一切法。

**************************************************************
另建議參閱以下經文﹕
【經文典故】一切法自性本空。無生無滅。緣合謂生。緣離謂滅
一切諸法。本性不生。從緣幻有。無來無去
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一念不生)
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貪恚痴相

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經文典故】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No. 848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卷1) T18, p0001b

爾時執金剛祕密主。於彼眾會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應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彼得一切智智。為無量眾生。廣演分布。

隨種種趣種種性欲。種種方便道。宣說一切智智。或聲聞乘道。或緣覺乘道。或大乘道。或五通智道。或願生天。或生人中及龍夜叉乾闥婆。乃至說生摩[目*侯]羅伽法。

若有眾生應佛度者。即現佛身。或現聲聞身。或現緣覺身。或菩薩身或梵天身。或那羅延毘沙門身。乃至摩[目*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各各同彼言音。住種種威儀。而此一切智智道一味。所謂如來解脫味

世尊。譬如虛空界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如是一切智智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

世尊。譬如大地一切眾生依。如是一切智智。天人阿脩羅依。

世尊。譬如火界燒一切薪無厭足。如是一切智智。燒一切無智薪。無厭足。

世尊。譬如風界除一切塵。如是一切智智。除去一切諸煩惱塵。

世尊。喻如水界一切眾生依之歡樂。如是一切智智。為諸天世人利樂。

 --

世尊。如是智慧。以何為因。云何為根。云何究竟。如是說已。

毘盧遮那佛。告持金剛祕密主言。善哉善哉執金剛。善哉金剛手。汝問吾如是義。汝當諦聽。極善作意。吾今說之。

金剛手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菩提心為因。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

祕密主。『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祕密主。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彼法。少分無有可得。何以故。虛空相是菩提。無知解者。亦無開曉。何以故。菩提無相故。

祕密主。諸法無相。謂虛空相。

--

爾時金剛手復白佛言。世尊誰尋求一切智。誰為菩提。成正覺者。誰發起彼一切智智。

佛言。祕密主。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何以故本性清淨故。心不在內不在外。及兩中間心不可得。

祕密主。如來應正等覺。非青非黃。非赤非白。非紅紫非水精色。非長非短。非圓非方。非明非暗。非男非女非不男女。

祕密主。心非欲界同性。非色界同性。非無色界同性。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人非人趣同性。

祕密主。心不住眼界。不住耳鼻舌身意界。非見非顯現。何以故。虛空相心。離諸分別無分別。所以者何。性同虛空即同於心。性同於心即同菩提。

如是祕密主。心虛空界菩提三種無二。此等悲為根本。方便波羅蜜滿足。

是故祕密主。我說諸法如是。令彼諸菩薩眾。菩提心清淨知識其心。

祕密主。若族姓男族姓女。欲識知菩提。當如是識知自心。

--

/* 法迄巴註:因緣和合,所以無我、無常。既然無我無常,所以其性空,因此求一、求一切,悉皆不可得 */

祕密主。云何自知心。

謂若分段。或顯色。或形色。或境界。若色若受想行識。若我若我所。若能執若所執。若清淨若界若處。乃至一切分段中求不可得。

祕密主。此菩薩淨菩提心門。名初法明道。菩薩住此修學。不久勤苦。便得除一切蓋障三昧。若得此者則與諸佛菩薩同等住。當發五神通。獲無量語言音陀羅尼。知眾生心行。諸佛護持。雖處生死而無染著。為法界眾生不辭勞。倦成就住無為戒。離於邪見通達正見。

復次祕密主。住此除一切蓋障菩薩。信解力故。不久勤修。滿足一切佛法。祕密主以要言之。是善男子善女人。無量功德皆得成就。

--

爾時執金剛祕密主。復以偈問佛

  云何世尊說   此心菩提生
  復以云何相   知發菩提心
  願識心心勝   自然智生說
  大勤勇幾何   次第心續生
  心諸相與時   願佛廣開演
  功德聚亦然   及彼行修行
  心心有殊異   惟大牟尼說


如是說已。摩訶毘盧遮那世尊。告金剛手言

  善哉佛真子   廣大心利益
  勝上大乘句   心續生之相
  諸佛大祕密   外道不能識
  我今悉開示   一心應諦聽
  越百六十心   生廣大功德
  其性常堅固   知彼菩提生
  無量如虛空   不染污常住
  諸法不能動   本來寂無相
  無量智成就   正等覺顯現
  供養行修行   從是初發心

*********************************************************

No. 587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卷5) T15, p0087c

爾時勝思惟梵天問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菩提行。

答言。梵天。若菩薩行一切法。而於諸法無所行者。是為菩薩行菩提行。何以故。梵天。過諸所行。是名菩薩行菩提行。

又復問言。文殊師利。云何菩薩行過諸所行是行菩提行。

答言。梵天。『遠離一切諸攀緣相。離於眼耳鼻舌身意諸緣之相。是名菩薩出過一切諸境界行。』

又復問言。文殊師利。言出過者。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答言。梵天。不過平等。何以故。梵天。諸法平等即是菩提。

又復問言。云何菩薩起菩提願。答言。梵天。當如彼菩提。

又復問言。云何菩提。

答言。梵天。菩提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菩薩三世清淨觀起菩提願。梵天。如過去未來現在諸法本來不生若本不生則無修行。如是起願彼人無有處所發願。何以故。如是發願行菩提行。得一切種一切智智。

又復問言。以何等法是一切智。

答言。梵天。無別異相。以何等處無眾生相。如彼眾生如是而知。是故名為無別異相。

又復問言。云何名為無眾生耶。

答言。梵天。言眾生者但有名字。離名字性則無眾生。離彼眾生則無名字。是故名字不異眾生。眾生之性不異名字。若有菩提異眾生者應有二相。以如菩提眾生亦爾。以是義故。不異眾生有菩提也。以不異故菩提平等。菩提平等則我平等。如是平等而得菩提。彼法無異。以是義故彼無異也。我常平等如彼無我。是故無我無異於我。如彼虛空無有異相。如是平等一切諸法無有異相。

--

爾時勝思惟梵天謂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當知如來是實語者。以如實解如是法故。

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梵天。佛於諸法無所修行。何以故。如來猶尚不得諸法。何況修行。

梵天問言。文殊師利。如來豈可不知諸法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耶。

文殊師利問言。梵天。於意云何。頗有人能修行虛空知虛空不。

答言不也。

問言。梵天。所說虛空。虛空頗有生滅不耶。

答言不也。文殊師利言。

梵天。如是諸法猶如虛空。如彼虛空無有生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不以說故便謂諸法有生有滅。

梵天。如此說法無有所說。一切諸法而可說也。以一切法不生不滅故無可說。若所說法不生不滅無可說者。說亦如是無法說也。何以故。如彼法說以何等識說彼諸法。彼識亦爾。以是義故。言說諸法真如法住。無真如住而真如不住

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經文典故】八地菩薩境界

No. 672 大乘入楞伽經 (卷5) T16, p0618b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一切聲聞緣覺入滅次第相續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善知此已於滅盡三昧樂心無所惑。不墮二乘及諸外道錯亂之中。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 六地、七地境界略說 */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於六地。及聲聞緣覺入於滅定。七地菩薩念念恆入。離一切法自性相。故非諸二乘。二乘有作墮能所取。不得諸法無差別相。了善不善自相共相入於滅定。是故不能念念恆入


大慧。八地菩薩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分別想滅。始從初地乃至六地。觀察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識自分別起。難我我所不見外法種種諸相。凡愚不知由無始來過惡薰習。於自心內變作能取所取之相而生執著。


/* 本段經文,建議參考註一 */
大慧。八地菩薩所得三昧。同諸聲聞緣覺涅槃。以諸佛力所加持故。於三昧門不入涅槃。若不持者便不化度一切眾生。不能滿足如來之地。亦則斷絕如來種性。是故諸佛為說如來不可思議諸大功德。令其究竟不入涅槃。聲聞緣覺著三昧樂。是故於中生涅槃想。


大慧。七地菩薩善能觀察心意意識我我所執生法無我。若生若滅自相共相。四無礙辯善巧決定。於三昧門而得自在。漸入諸地具菩提分法。


大慧。我恐諸菩薩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諸地相續次第。墮於外道諸惡見中故如是說。


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諸地次第。三界往來。一切皆是自心所見。而諸凡愚不能了知。以不知故。我及諸佛為如是說。


大慧。聲聞緣覺至於菩薩第八地中。為三昧樂之所昏醉。未能善了惟心所見。自共相習纏覆其心。著二無我生涅槃覺。非寂滅慧。


/* 法迄巴按:以下經文說明,想要成佛,就須發「本願大悲」,這指度眾生離苦之誓願,否則會同二乘人,入於涅槃不受後有 */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見於寂滅三昧樂門。即便憶念本願大悲。具足修行十無盡句。是故不即入於涅槃

以入涅槃不生果故。離能所取故。了達惟心故。於一切法無分別故。不墮心意及以意識。外法性相執著中故。

然非不起佛法正因。隨智慧行如是起故。得於如來自證地故。


大慧。如人夢中。方便度河未度便覺。覺已思惟向之所見。為是真實為是虛妄。復自念言非實非妄。如是但是見聞覺知。曾所更事分別習氣。離有無念意識夢中之所現耳。


大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而至七地。乃至增進入於第八得無分別。見一切法如幻夢等離能所取。見心心所廣大力用。勤修佛法未證令證。


離心意意識妄分別想獲無生忍。此是菩薩所得涅槃非滅壞也。大慧。第一義中無有次第亦無相續。遠離一切境界分別。此則名為寂滅之法。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住及佛地   惟心無影像
  此是去來今   諸佛之所說
  七地是有心   八地無影像
  此二地名住   餘則我所得
  自證及清淨   此則是我地
  摩醯最勝處   色究竟莊嚴
  譬如大火聚   光焰熾然發
  化現於三有   悅意而清涼
  或有現變化   或有先時化
  於彼說諸乘   皆是如來地
  十地則為初   初則為八地
  第九則為七   第七復為八
  第二為第三   第四為第五
  第三為第六   無相有何次



**************************************************************
註一
******************
【經文典故】佛若不啟智門,八地菩薩即入究竟涅槃

**************************************************************
法迄巴補註說明
******************  

六地及聲聞緣覺:能分別,亦能入涅槃 (永遠寂滅)
七地菩薩   :能分別,能念念入寂滅,而不證寂滅
八地菩薩   :
   知分別,而不再分別。如同見食物知是食物而無貪愛,見糞屎
   知是糞屎而無嗔怨。何以故,了知食物與糞屎之本源相同。例
   如好刀不善,破刀非惡,皆由鐵原子所組成之故。心若能平等
   ,則不墮二元對待之能所、分別中。

   特別說明,這裡的「分別」是指,含帶執著輪迴習氣的分別。
   不是佛之已斷輪迴習氣之妙觀察智。雖然,意識的分別與妙觀
   察智之分別結果可能相同,但前者帶著不能自在的習氣,後者
   則無。 

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仍需努力

斷無明或不輪迴的方式,在此末世想到有以下二類:



1、使因緣不和合

  例如二乘阿羅漢,入涅槃後就不受輪迴


2、因緣和合時不去執著它

  這個方式很難,如同自說我絕對是聖人,但鞭打到身上卻痛的受
  不了,要他飛天也飛不上去,所謂「我絕對是聖人」之信心,也
  不過是一種迷信罷了。

  迷信,本來就不需符合邏輯!

  這種不執著的定力,也只適合果地菩薩。至於因地菩薩,那是時
  時想不執著,時時又執著,於時時執著時,時時絲絲離執著。如
  此反覆,直到絲絲的定力,成為條條粗大的定力。


已頓悟佛知見者,且已具二乘 或 大乘之法眼淨者,無論那一種,都已
不再有見惑。他的人生,只剩下反覆執行斷惑的余行,除此之外別無
所有!或是豎超,由禪定中發般若而斷無明;或是橫超,唸佛往生其
他佛國之後再繼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