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佛性是否有生滅?

佛性二字是在《大般涅槃經》中被定義,它指眾生必有成佛可能性,所以眾生皆有佛性。若以上述的定義來論,不能說佛性非有非無。


「性」,是背景之意思,依中文造字來說則指 「心生」,心若不生就無性,若以造字而言,性是生滅義,有生滅就不能說 非有非無。非有非無的含義有多種,一種是中道,一種是 「無生」。


中道,不走左邊、不走右邊,這就是中道。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以中庸的定義來說,已斷三毒之聖人才能行於中道,以發而皆中節之
   故,亦為和本身是達道之意思之故。中節、中道,就是不落有、不落
   無,所以非有非無。


無生,沒有產生。所以它非有亦非無。


現在來說,目前對 「佛性」的普遍見解,注意,只是普遍見解,而不是百分之百真實正確的知見。


一般的見解是說佛性無生!例如虛空,雲自生於虛空,自滅於虛空,而虛空不隨雲生而生,亦不隨雲滅而滅,所以喻虛空無生。這也意指,虛空能納雲生滅,所以非無;虛空本身無生所以非有。


--
佛性的真正知見是什麼呢? 這要論一論,有緣人見聞並思惟之後才能得益。


試問,佛有生滅嗎?


這是一個大哉問,若連佛是否有生滅都搞不清楚,更不用論佛性是否有生滅了,也不能得知佛性的真正知見是什麼!


佛有三身義:法身、報身、化身。若人不了知此三身義,那麼沒有討論的必要性。


法身:無生,如虛空。

報身:輪迴受報之身,例如人類的肉體。

化身:這有二義,一是化身,一是應身。

   應身是指因應眾生祈求,為度化此眾生而化現之身(被動式),如同
   被複製出軟件,所有功能與原軟件相同。

   化身是指依自己願力而主動化現之身(主動式)。

   一般談佛法的人,很少去把化身份成二項來細說。


--
【佛之法身】

  法身是無生。既然無生,當然也無滅。這個法身不惟佛具有,而是每個
  眾生都有,所以,佛經中有時以法身立場,而說心、佛、眾生不二。


  法身既無生滅,說佛與眾生具有,也是錯誤說法,但為了弘揚佛法,所
  以稱之為方便說(不是了義說)。


  法身無生滅之故,就不適合討論佛性是否存在,因為不具有佛性的義理
  ,如同未投出的硬幣而去猜測它的結果會是正面或負面一般的沒有意義
  ,因為,事件還沒發生,不具有二元化的邏輯意義。


【佛之報身】
  
  報身之產生有依成佛誓願而來,所來者是果地菩薩;亦有依業而來,所
  來者是眾生。


  報身有生滅,所以亦有佛性義理。性是背景之含意,在《大般涅槃經》
  以眾生終必有成佛可能性,而說眾生皆有佛性,這如同工作缺錢,而公
  司願意先借錢給您,因為您有能從公司取得金錢的背景(公司還欠您xx
  日薪),有這個背景於是能得錢。眾生也因為有佛性背景而能成佛(得
  錢)。


  那麼,報身之佛性有生滅嗎? 這......請看本文【佛性生滅真實義】之
  說明。


【佛之化身】

  無論是應身或是化身,它都能等同報身。


  依願而輪迴的果地菩薩,報身可以是卵、胎、濕、化四種生之一,最後
  一種就是化身。


  簡單說,化身就是化現,如同光譜降頻或昇頻,從不可見光而變成人類
  可見之光。當果地菩薩要投入輪迴時,就是降頻的狀況,於是選擇四種
  生之一而投入,當然化身也是其一。


  化身的產生,可以與報身相和合一起來,也可以獨立存在。應眾生祈求
  而化現的化身,可以特別命名為應身。以自己願力而主動化現的,可以
  簡稱為化身。


  佛之化身仍有生滅,以有作為之故。


  那麼,化身有佛性嗎?


  若化身與報身相和,請見報身之說明;若化身與報身不相和,而是獨立
  有三種狀況。

    1、依報身具自在力的化現

      例如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應眾生祈求化現,或依度眾生誓願而
      主動化現,這種化身在任務完成之後就會消失。這種化身的
      佛性意義,是依報身而呈現,請參見報身的說明。


    2、不依報身但具自在力的化現

      例如觀世音菩薩無報身,卻也能應眾生祈求化現或依度眾生
      誓願而主動化現,這類無報身卻有化身現象之佛性有無、佛
      性是否有生滅的說明,請參考【佛性生滅真實義】的說明。


    3、不具自在力的化現

      例如眾生起一個心念,於是肉體中的頭腦(依目前科學定義
      ,實際不是如此)發出一個或數個原子、電子等粒子,這些
      粒子有可能不久就衰變而消失,也有可能續存或與其它原子
      聚合而成獨立生命體(沙石、植物...),此生命體經過一定
      時間進化之後,產生了意識(註一),於是成了有意識的眾
      生。


      這類狀況也被稱為化身,所以有某些修行人,會說他自己是
      xx佛、xx菩薩的化身,其實,他只是這些佛菩薩在不知何時
      心念所飛出的能量進化後而產生的生命體而已,與這些佛菩
      薩已具佛地境界或極高境界之後所化現的意義不同。這類化
      現的佛性與佛之報身意義相同,請參見報身之佛性生滅的說
      明。


【佛性生滅真實義】

  佛性是否有生滅,主要在於它是否有產生,有生必有滅,無有不滅者
  !(有生而不滅見解的,這被佛法稱為邪見)


  佛性,其實可以與自性、法性...xxx性的說法一起說,而在佛經中對
  於xx性的說明,幾乎都以無生來形容,如同虛空,它似乎有作用,但
  並沒有生滅!


  佛說法是在度化眾生的執著,而有些眾生顛倒愚痴,執著當下有我存
  在,於是佛就在《大般涅槃經》中開示說: 「虛空無故,非三世攝;
  佛性常故,非三世攝」。


  上述四句偈含意,非三世攝,是指無法由過去、現在、未來顯化。虛
  空本質是「無」,但過去、現在、未來都無法顯化它,若能顯化(與
  化身意義大同)則有生滅,但虛空無生滅。而佛性呢? 它也一樣無法
  於三世顯化,不過它的本質卻是常而無生滅。


  愚痴眾生經佛陀以黃葉為金來止兒啼(妙法蓮華經中的譬喻)之後,
  恐懼習氣就降服了,不再有落空的恐懼習氣,有些人就只因為 「自
  以為是」,相信了佛所說,於是自己斷了虛偽妄想所產生的恐懼習氣
  ,因此而斷了三毒證阿羅漢果,乃至斷了多少習氣而證六地以上的果
  地位(習氣的產生,是演若達多式的是自作自受,被佛稱為「妄」)。


  有生必有滅,無有不滅者!這是指凡有言說都是生滅法,不惟言語生
  滅,所意指目標被理解時,它也變成生滅現象。例如以指標月,不惟
  手指有生滅,當吾人依理解看向月亮之理解、轉頭看,它們也都具有
  生滅性質(理解是心念生滅,轉頭看是動作生滅)。


  本來無生,忽然產生了妄,妄以生滅現象(二元化)而呈現,妄不斷
  的排列組合,於是靜成虛空、動成世界,眾生也跟著產生了(世界相
  續、業果相續、眾生相續,請參見《楞嚴經》之開示),這些現象,
  在輪迴時就有了108種煩惱,也就是所謂三毒習氣產生,但反流隨順
  覺性(參考《圓覺經》開示)達到斷無明成佛之後,才了知所謂的
  「妄」,如同夢一般,於「夢中非無,及至於醒,了無可得」。所以
  ,妄又有「錯覺」的含意。


  錯覺,是指覺知時似乎存在,醒悟後才了知它並不存在,如同空花、
  水月、陽燄。


  佛性之有無,它來自於眾生之執著下的思想,思想如同指月的手指,
  不惟它本身是生滅的,它所指的目標被理解時也具有生滅性。而所有
  的生滅,終究都是「妄」!


  一切皆無生!

*****************************************************
註一
******
金玉芝草,不死為靈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0/04/blog-post_20.html

無慾原理及執行方式

某網友說:
>我心中不清淨該怎麼好?禪定被蚊子打擾
論:

眾生無始劫已養成貪慾愛習,所以對於不合己意的打擾,都會想辦法排斥,例如被蚊子咬。因為習氣所以沒注意它是良是莠,智者觀察到這一點,所以修行的功夫主要是用在斷惑(斷除貪慾愛習),而不是在禪定之上。


已斷三毒的聖人,要入禪定只是須臾之間,緣於無貪慾愛習,這個無慾的現象,也是一種定境,被稱為涅槃智。


有緣的修行人,他如何處置己心而使自己能不煩惱於類似蚊子咬之類的不合己意外境呢?


我說,先立志於無慾,下決定無論肉體如何被折磨,己心都承受而不煩惱,這是說,可以揮手令蚊飛走,即便不揮去也不煩惱。


斷欲的竅門,在於了知而不生煩惱。如同行走看到路邊的小石子,了知是小石子,但卻不貪愛它,以沒有價值之故;亦不瞋恨它,以未被加害之故。斷欲就是這樣,肉體被折磨,吾人了知,但不迎不拒,以已立志無慾之故。


簡單說,貪慾愛習太強,什麼都不用說了。所謂斷貪嗔二毒,就是要無慾。某人若說我做不到,那只是還沒有去做,或是反覆做的不夠。這如同有煙癮的人,因為反覆去抽煙,於是養成癮,要戒癮也只需要 「反覆不抽煙」。於是人類肉體、心理之自然機制, 『在多次不去做的狀況之下』 ,所有的習氣(癮)都會被逆轉!



十方宇宙現狀的一切諸相,都是因緣和合之下的現象,不受擾或無慾都不會因被蚊子咬而有煩惱如樓主目前的狀況。


修行人若不立志無慾,不把自己肉體來源視為妄想習氣(因緣)之和合,那麼,即便有高深的禪定境界,也只能稱為高明的外道修行人,終不能斷除三界輪迴。那反不如當個能認真念阿彌陀佛的普通人,這樣命終還有機會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比能入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定,又能變出黃金的五通仙人還好,因為,不必再墮入輪迴!


照我所說去做,才有可能證得二乘三果,或菩薩乘五地位。至於要斷三毒,則要有令意識滅而 不生(寂滅)的能力,這是指心念可以永滅而不生,這個無欲就必須非常、非常徹底,心念才可能不生起。注意外道的心念不生起,是證無想定,以沒斷欲之故,所 以命終後新壽命五百大劫,壽終之後又墮入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