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時空含意

◆ 某網友問高維度如何含攝低維度的疑,如下:

  我們人類只能理解三維空間,因為在平常人的邏輯裡,最多只有3個
  緯度(直線)互為垂直。邏輯上不會有第4條直線與之前的三維垂直。


  所以四維以上的空間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模擬出來的。如果存在四維
  以上的世界的話,我們的三維世界在其中就是虛的,只是四維的局部
  表象,就是非實在的,非物質的。


  根據我們在三維空間的經驗,可以知道零維的所有信息存儲在一維中
  ,點累積成線,一維的所有信息存在二維中,就如我們看到一條直線
  ,但是這條直線背後的平面可能是由各種長短不一的直線組成的不規
  則面,二維的面也存儲在第三維的一個刻度中,面累積成體。


  結論:
    低一個維度的各種可能可以同時存儲在高一個維度中。


  這意味什麼?


  搞不好我喝的一口水就是某個人在喝一杯濃痰呢



◆ 本人回答:


(1)用筆戮在一維中的A點,不會同時戮到距離10公分的B點。

   用筆戮在二維中的C點,不會同時戮到X距離10公分, Y距離10公
   分的D點。

   用筆戮在三維中的E點,不會同時戮到X距離10公分, Y距離10公
  分, Z距離10公分的F點。

   從上述推理可得,在四維中喝一杯水時,不會同時喝到一杯濃痰。

   從上述推理可得,在三維中喝一杯水時,也不會同時喝到一杯濃痰。



(2)這裡就是那裡,隨距離趨近而能分別

   佛經中有開示關於時間、空間現象的經文。


   時間可以: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

   時間不可以回流,但歷史事件卻可以被觀察到。未來也無法被穿
   越達到,但可以預視未來。


   空間可以:一毛端現十方剎。

   這指,十方宇宙都可以在一毛端上看見。至於如何想像它的情景......

   這如同拿一支筆在戮某個點。當距離很遙遠時,看一維的線似乎
   就只剩一個點,但筆愈靠近一維的線時,線長度就愈能分辨,於
   是,在最後落筆時,就能分辨出距離而不會戮在同一點上。想像
   一下美國科幻電影,先出現太陽系,再出現地球,再出現美國,
   再出現紐約市,再出現百老匯大道。


   修行的體悟,心不動時,十方宇宙非生不滅。如同從夢中醒覺,
   則了知夢中物非實非虛、非真非假,何以故?夢非真,於實際
   已破對待二元化之故。


   當心動時,則十方宇宙就產生,心動的微,則十方宇宙是一點;
   心動的鉅大,則十方宇宙就變大......參照上述科幻電影比喻類
   推!

佛法及修行

◆  佛法

  佛法弘揚主要分二大派別,一是唯識法相,如唯識法相宗,由玄奘傳
  入;一是中觀,如三論宗,由吉藏創立,此宗繼承印度中觀派的思想
  ,以龍樹為主,用在破邪顯正。


  因為主張不同,所以唯識法相被稱為勝義有學派,三論宗被稱為畢竟
  空學派。


  上述這二種思想,在佛經中都有支持的經論,例如,支持勝義有的,
  有《華嚴經》、《楞伽經》、《大般涅槃經》等;支持畢竟空的,
  有《大般若波羅密多經》、《楞嚴經》、《中論》、《十二門論》
  等。


  古印度有法性宗與法相宗,這裡的「相」為「行相」, 法相宗屬於
  瑜伽行唯識學派,認為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以描述宇宙
  何以森羅萬象的心識理論為主要課題;法性宗為傳承自龍樹、青目
  、清辨、智光的「明真如隨緣為染淨之本」之宗派;同時還有與法
  相宗進行「勝義有與畢竟空」諍論的中觀學派,古稱「真空無相宗
  」或「破相宗」(參考唯識法相宗說明)。
   
   
  所謂性,是體義,是法身義,主張一切無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
  影,雖有所見,皆是妄見、錯覺,所以破眾生執著為主要弘法方式
  ;所謂相,是相用義,是報化身義,主張雖然緣起性空,但畢竟在
  生滅中還是有作用,是以弘法偏於說明十方宇宙變化的相狀及原則
  。
   
   
  智者,不會去堅持勝義有與畢竟空,因為堅持就是執著,沒有符合
  佛法要求須斷惑。所以,此二法派它們都是正確的知見,只看眾生
  根器,應以何法得渡,則說何種法門,如同釋迦牟尼佛之說法,即
  便說了四十九年,仍然開示沒說一字!



  畢竟空的義理容易理解,如《華嚴經》開示:若人欲了知,三世一
  界法,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因為一切唯心之故,所以禪宗以
  直指人心方式,教外別傳頓斷生滅。


  勝義有的義理很難理解,因為它牽涉到很多證境及其名相,以及十
  方宇宙中輪迴的眾多名相之故。於本文,我將略說唯識重點第八識
  及生滅之特性。


△ 第八識

  第八識的功能,無論佛及眾生皆有,它的特性是所謂的三藏:
   
     含藏(執藏)、能藏、所藏

  含藏:如同倉庫本身。具有含攝貨物的功能,貨物即所謂的業種。


  能藏:如同倉庫管理員。恒常具有執納六塵,藏為業種的功能。它
     分出二個層次,即俱生法執,與俱生我執。

     俱生法執是破無明的主要障礙,其餘障礙是菩薩十地、九地
     、八地、七地。
     
     俱生我執是破三毒(入六地、證阿羅漢果)的主要障礙。其
     餘障礙,在菩薩乘是五地至初地;在阿羅漢乘是三果至初果
     。初果與初地,是隸屬於「俱生我執」之下更粗糙的「見執
     」!也就是所謂「 五見 」之執著。


  所藏:如同倉庫中的貨物。所藏之結果稱為業種。


  第八識在《解深密經》中開示有三個名稱:阿陀那識(含藏)、
  阿賴耶識(能藏)、心(所藏)。


  第八識又分為二大類,即真相(真識)與業相(業識)。不同佛
  經裡的翻譯術語略有不同。在密宗裡把真相常稱為「阿(庵)摩
  羅識,視其為第九識。一般學佛人也稱之為真如識、無垢識。
  (法迄巴說:根塵相合稱之為識。真相不二,仍用「識」名非常
  不恰當。)


  眾生修行之目的,在於破除能藏中不由自主的人我執及法我執習
  氣,此它們被合稱為無明、未如實知。


△ 生滅與智

  這裡有一個重點,若修行人已破除人我執及法我執之後,是否就
  永遠消失,即所謂的斷滅了?實際不然!


  要談斷滅、斷無明,就要談到它們的背景:真如、如如、如來...


  如我所知,阿羅漢所證空性,是與佛相同。這指,涅槃之空性,
  並不隨所證境不同而不同,其所異之處,在於阿羅漢入無餘依涅
  槃後不入輪迴,而佛菩薩則永不入無餘依涅槃。


  若佛菩薩不入無餘依涅槃,那麼就會一直在三界內輪迴度眾生,
  那就要面臨二件事:如何示現及破相!


  有生則有滅,無有不滅者,佛出或不出,此事常不變。


  既然輪迴是生滅相,那就必然有所謂的方便、不了義現象,而諸
  佛菩薩要度眾生,就須依眾生根器而示現或弘不了義佛法,這事
  在目前釋迦牟尼佛所弘三藏十二部經中都有記錄。
    

  所以,阿羅漢只需證一切智即可,而佛菩薩就必須證一切種智,
  以便能方便度化眾生,因此,依於無量眾生根器,佛菩薩必有無
  量種智慧一一對應,簡說這無量種智慧為四智,因應前五識的是
  成所作智;因應意識的是妙觀察智;因應末那識的是平等性智;
  因應阿陀那識的是大圓鏡智。


  仔細的去觀察,所有的識都有生滅,這也是《楞伽經》所開示
  (註一)。有生滅則必有識,若能轉識成智,則智亦生滅。即
  便第八識的含藏功能,它也是一種生滅現象,如同倉庫,它也
  是被建立後而產生,有生則必有滅。


  若論法身之體義,則一切無生,如同虛空,則此時倉庫亦不存在,
  這也是為何《瑜伽師地論》中開示(註二):

     第一義建立者。謂唯無餘依涅槃界中。是無心地。
     何以故。於此界中。阿賴耶識亦永滅故。


  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是謂無心地,以阿羅漢不受後有故,則其第
  八識永滅!


  諸佛菩薩不入無餘依涅槃,所以亦是有心地,但由轉識成智之故,
  雖有大圓鏡智,但它亦是生滅意。


  不惟如此,眾生於圓鏡智前現像,亦稱為生;眾生於圓鏡智前消
  失,亦稱為滅。所以,原第八識三藏功能,佛雖已轉識成智,但
  仍具有此三藏功能。差別是眾生為不自在的三藏功能,佛則是自
  在的三藏功能。




◆ 淨習與如實見

  要修行佛法,首要的重點就是正見!


  但要建立正見,它並不是一接觸佛法就具有,更是經過相輔相成
  的過程,所謂切、磋、琢、磨!所以,八正道、六般羅密大都是
  同時發生,不必然誰先發生。


  而學佛法中首先要求須有正見,這就是指經由學習正確知見,要
  求須斷見惑之意思。


  只有正見而不斷見惑,因為信心不足,這個正見也可能因為習氣
  作用,於某時日而退墮。如同舍利弗尊者過去世,行菩薩乘已至
  七住,卻因為某天人考驗他的信力,而化成人來討雙眼,因為被
  故意刁難而因此生退墮心,結果就退回二乘中。所以,一定要斷
  見惑才行!(請參考註四)



  今晨,我用早餐時,當撕破餅乾包裝時,才發現書桌上右前方已
  有半包餅乾(每晨食半包餅乾),於是我自思惟:


    我是怎回事了?為何沒看見書桌上右前方的半包餅乾。
    明明記得有此物,昨日還看到它一整日,沒想到今晨食
    用時,竟然......竟然想不起有此物,原因為何呢?


  我不斷的去思惟,這是怎回事,於是我了知了,因為:我有主觀!
  我有沒養成先看再做的習慣!


  我的習氣,讓我早上不思索就直接去拿整包餅乾來撕破食用,但沒
  養成要先看是否已先存在半包的習氣,也沒有養成起心動念前要先
  察知的習氣,於是就在拿到整包餅乾後,不假思索的撕破!


    這就是未養成淨習,及未如實知!


  眾生已輪迴不知多少劫,通常稱為無量劫,因此養成了輪迴習氣以
  及未如實知習氣,這二習氣使得眾生對於六根觸六塵的現象,是必
  然的,不假思索六根可能是 幻、六塵可能是幻,根塵相觸的動作也
  可能是幻,而不會去聞思修,不會在做事前先停一下的思惟所做事
  的正確與否。如同我沒養成習慣也沒去思索已有半包餅乾的 存在。 



◆ 人生目標

  很簡單,就是斷惑!斷見惑、斷思惑、斷塵沙惑(無明惑)。


  生活中的所有一切,都不重要,都隨時可以捨。即便不想捨,無常
  到來還是要撒手,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既然一切如夢幻泡影,又有什麼值得去執著的呢?


  早晚都是要走向修行斷惑的路,晚做不如早做!也可以減少輪迴的
  煩惱痛苦!



◆ 斷見惑


  我不說斷思惑,因為它比較難!而且,絕大部份人都了知何謂思惑
  ,簡說它就是吾人的貪慾愛習(七情六慾),另外再加上未如實知
  必須斷除貪慾愛習的愚痴習氣。


  斷見惑主要是在斷 疑結!它的產生,主要是對於二乘三法印及菩
  薩乘一實相印有疑心所致!


  更多的說明,參考:破見惑方式及其驗證法




  另再參考見惑名相的說明:【名相】三結、五下分結、五上分結




◆ 弘法智行

  所謂智,在世俗中來說就是聰明、巧門。其實菩薩的智也是如此,
  但差別在於菩薩比較自在而不執著。


  弘法之目的,是依眾生根器,而向他說適合他的法門。


  於是,弘法時為了得到最佳效率,那就要有一些行為來配合:

   1、常用的資料先備份,並且容易存取。可以迅速的粘貼。

   2、使用佛法四依四不依原則。


  像我現在這樣打字,就是很不智的行為,但考量這些議題應說內
  容不是每次都一樣,那麼,我就有必要花時間去打字。但能避免
  則更佳!可以省自己許多的時間。



◆ 佛法議論態度

  眾生,又名愚痴、顛倒、執著,總是有許多的輪迴習氣。而吾人
  是否為眾生之一耶?若是,就要自覺此事:自己是愚痴、顛倒、
  執著的人!


  因此,吾人論議佛法該怎麼辦呢?


  若是自視為佛法修行人,論議佛法就要攝收習氣,不被他人八
  風(利衰稱譏毀譽苦樂)的影響,而悉依佛經的教授而轉說。
  應以何法度脫,即傳何法予以。




以上,是本人的修行心得,普願有緣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註一
********
No. 672 大乘入楞伽經 (卷1) T16, p0593b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佛言。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臆度者之所能知。所謂相續生及相生。相續住及相住。相續滅及相滅。


------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1) T16, p0483a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


------
No. 671 入楞伽經 (卷1) T16, p0521c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

大慧。諸識生住滅。非思量者之所能知。

大慧。諸識各有二種生住滅大慧。諸識二種滅者。一者相滅。二者相續滅。

大慧。諸識又二種住。一者相住。二者相續住。

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一者相生。二者相續生。


********************************************************
註二
********
No. 1579 瑜伽師地論 (卷13) T30, p0344c

云何有心地。云何無心地。謂此二地。俱由五門。應知其相。一地施設建立門。二心亂不亂建立門。三生不生建立門。四分位建立門。五第一義建立門。


/* 地施設建立門 */
地施設建立者。謂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此四一向是有心地。


無尋無伺地中。除無想定并無想生及滅盡定。所餘一向是有心地。若無想定。若無想生。及滅盡定是無心地。


/* 心亂不亂建立門 */
心亂不亂建立者。謂四顛倒顛倒其心。名為亂心。若四顛倒不顛倒心。名不亂心。此中亂心亦名無心。性失壞故。如世間見心狂亂者便言此人是無心人。由狂亂心失本性故。於此門中。諸倒亂心名無心地。若不亂心名有心地


/* 生不生建立門 */
生不生建立者。八因緣故。其心或生。或復不生。


謂根破壞故。境不現前故。闕作意故。未得故。相違故。已斷故。已滅故。已生故。心不得生。由此相違諸因緣故。心乃得生。此中若具生因緣故。心便得生。名有心地。若遇不生心因緣故。心則不生。名無心地


/* 分位建立門 */
分位建立者。謂除六位。當知所餘名有心地。


何等為六。謂無心睡眠位。無心悶絕位。無想定位。無想生位。滅盡定位。及無餘依涅槃界位。如是六位。名無心地。


/* 第一義建立門 */
第一義建立者。謂唯無餘依涅槃界中。是無心地。何以故。於此界中。阿賴耶識亦永滅故。所餘諸位。轉識滅故。名無心地。阿賴耶識未永滅盡。於第一義。非無心地。

【名相】三結、五下分結、五上分結

◆ 法迄巴前序說明

  修行人各有不同根器,心量也不同。所以,若皆依 無慾 之無為法修行
  ,因此就會證不同境地。這也是《金剛經》開示以下偈語之原因: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心量狹而以斷除自我煩惱痛苦為目標者,則入二乘(聲聞乘、緣覺乘)
  之行列,可斷三毒而入涅槃不受後生,亦不入三界輪迴去度化眾生。

  心量廣而以自覺覺他為目標者,則入菩薩乘、金剛乘乃至佛乘,恆不入
  無餘依涅槃,恆入三界輪迴去度化眾生。

  佛乘、菩薩乘、金剛乘之差別:

    A、度眾生時之方法

      佛乘與菩薩乘相同,偏於以善揚善。目前禪宗偏於佛乘,其餘
      宗派偏於菩薩乘。

      金剛乘獨不同,偏於以惡止惡,目前密宗則偏於金剛乘。

      俱舍宗、成實宗則是歸納入二乘中,以不入輪迴度眾生之故。


    B、度眾生時之心境

      菩薩乘與金剛乘相同,有可能墮於階級,以心境墮於有為之故
      ,當然用功方式也是有為法。

      佛乘行者則如實知見本來無生,現今十方宇宙一切如夢幻泡影
      ,所以因地發心等同佛之果地覺,即便於斷惑過程中所證仍落
      入階級(菩薩五十五位),但卻了知而不住。

      譬如,當下了知自己各類財產如房屋、車子乃至妻女親朋,但
      卻不執著它們的存在。所以,若被人砸爛、破壞、毀滅時,心
      不住於彼。於無情物則視同未見;有情者則安慰之,無論彼受
      不受,心亦坦然而無所住。


◆ 三結 (又名 下三結)

  ▲法迄巴註

   輪迴眾生之惑業。三結是見結(五見)、戒取結、疑結。斷此三結則
   證二乘初果須沱洹,或菩薩乘初地歡喜地位。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T16, p0494c

     必須見註一


  ▲佛光大辭典

   名相:見惑。

   見道所斷惑之略稱。又作見煩惱、見障、見一處住地。指在見道時所斷
   滅之惑。修道時所斷滅之惑,則稱修惑(或思惑)。

   俱舍宗以執迷於四諦理之迷理惑為見惑,執迷於現象事物之迷事惑為修
   惑。

   唯識宗以見惑為後天之煩惱,稱為分別起,係因邪師或邪教等誘導,而
   於心上生起者;修惑為與生俱來,而自然產生之先天性煩惱,稱為俱生
   起。

   此外,以見思二惑為空觀能斷之煩惱,故天台宗立此二惑,而與塵沙惑
   、無明惑並稱三惑。其中,見思惑因對三界內之事物而起,能招感三界
   之生死(即迷的生存),故稱界內惑。並以其共通三乘所斷之煩惱,故
   亦稱通惑。

   (一)據小乘俱舍宗,見惑凡八十八種,稱為見惑八十八使。即見道所滅
     之根本煩惱有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五鈍使(貪、瞋、痴、慢、疑)等十惑。

     於見道觀三界之各四諦,其所斷之見惑各各不同,即於欲界苦諦所
     斷有十使;集、滅二諦所斷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
     戒禁取見);道諦所斷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共斷
     三十二使。

     於色界、無色界各四諦所斷皆如欲界,然各諦之下又除瞋使,故各
     斷二十八使。色界、無色界共計斷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計斷八十八
     使。

     復次,十惑中,小乘以貪、瞋、痴、慢四者通於見、修二道所斷,
     疑與五見,則唯為見所斷。

     說修惑有八十一種,稱為修惑八十一品。即修道時所滅之根本煩惱
     計有十種,在欲界有貪、瞋、痴、慢;在色界、無色界各有貪、痴
     、慢。若以此十種配合九地,更依煩惱之強弱來分,則由上上品至
     下下品九種,共為八十一品。見惑八十八使與十種修惑,合稱九十
     八隨眠。


   (二)大乘唯識宗以十惑中之貪、瞋、痴、慢、身見、邊見六者通於見修
     二道所斷,其餘四者唯為見所斷。

     而說見惑有一一二種。即欲界之四諦下各有貪、瞋、痴、慢、疑、
     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十惑,共為四十惑;色界
     、無色界各四諦下各除瞋,而為九惑,合為七十二惑,故三界合計
     一一二惑。

     修惑有十六種。即於欲界有貪、瞋、痴、慢、身見、邊見等六惑;
     色界、無色界則各除瞋而為五惑,合為十惑,三界合計十六惑。見
     思二種,總計共有一二八根本煩惱。

     〔俱舍論卷十九、成唯識論卷六、雜阿毘曇心論卷四、瑜伽師地論
      卷八十六、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十五、成唯識論述記卷六下、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末、摩訶止觀卷五下、俱舍論光記卷十九〕

     (參閱「九十八隨眠」126、「見道」3000、「修惑」4047)


◆ 二乘斯陀含果,或菩薩乘四地

  ▲法迄巴註

   二果斯陀含(相當菩薩二地),與初果(菩薩初地)之差別,主要是貪瞋痴
   習氣變薄。呈現於外,就是嚴守戒律,但也不愚痴而受世俗諸不了義戒
   律所縛,何以故?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之故。

   戒律之目的,是在令人執行而可斷貪瞋痴三毒之人我執著,而不是產生
   新的執著。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T16, p0495a

     見註一


◆ 五下分結

  ▲法迄巴註

   二乘二果、菩薩乘二地之惑業。斷此五下分結則證二乘三果或菩薩
   乘五地位。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七九七)

   身見、戒取、疑、貪慾、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經文: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及沙門果。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

    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
    .痴薄。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
    .恚.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 (三八七)

   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
   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慾、瞋恚;
   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中阿含經卷第一 (四)中阿含七法品水喻經第四(初一日誦)

   身見(我見)、戒禁取(誓守禁戒與禁忌)、疑(對正法的疑惑)、
   欲貪、瞋恚,為證入第三果的聖者所斷除的煩惱。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T16, p0495b

     見註一


◆ 五上分結

  ▲法迄巴註

    二乘三果、菩薩乘五地之惑業。斷此五上分結則證阿羅漢果,或菩薩
    乘六地或七地位。


  ▲漢譯阿含經辭典,莊春江編(1.4版)

    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為證得第四果(阿羅漢果)的聖者
    (解脫者)所斷除的煩惱,另譯作「五上結」。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T16, p0495b

     見註一


  ▲佛光大辭典

    指順益上分界之五種結惑。全稱五順上分結。略稱五上結、五上。
    結,繫縛、煩惱之義。於三界中之上下二界各有五種結。

    五上分結即上分界之色界與無色界之五種結 惑,繫縛眾生,令其不
    得超離其界。

    五上分結即:
    (一)色貪,貪著色界五妙欲之煩惱。
    (二)無色貪,貪著無色界禪定境界之煩惱。
    (三)掉舉,上二界眾生心念 掉動而退失禪定之煩惱。
    (四)慢,上二界眾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煩惱。
    (五)無明,上二界眾生耽著禪定,而於真性(法迄巴按:非真性,是
      空性才正確)無所明了之煩惱。

    此五結以聖者身中之上界修所斷之八事為自性,所謂色貪即色界修所
    斷愛為一事,無色貪即無色界修所斷愛為一事,掉舉即二界各修所斷
    掉舉為二事,慢即二界各修所斷慢為二事,無明即二界各修所斷無明
    為二事,總計八事。

    又此五上分結唯限於修所斷,不通於見所斷,因見所斷結令人墮下,
    故不立為順上分結。


  ▲明,一如《三藏法數》字庫

   五上分結﹝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上分結者,即色界、無色界之結惑也。

   一、色愛結

     色愛者,即色界思惑也。謂色界眾生,雖無慾界粗染貪愛,而於上
     妙五欲取著無厭,由此愛惑繫縛,不能出離,故名結也。(五欲者
     ,色慾、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二、無色愛結

     (法迄巴註:
       原說不離受想蘊,此說須特別去理解想蘊之意義。分別是想,
       直覺、了知也歸於想蘊。四無色定都能了知前境仍在二元對待
       之中,是以仍有想蘊。

       四禪無想定,由於無想,所以想蘊暫伏,但仍未斷除。

       證阿羅漢果或菩薩六地及以上階位者,稱為滅受想蘊,也是基
       於上述的義理之故。

       實際上,依華嚴經十地品之菩薩證境,六地七地也仍不離了知
       前境,豈不仍在受想蘊中?!所以,滅受想蘊只適用入涅槃阿羅
       漢,不適用菩薩乘。
      )

     無色愛者,即無色界思惑也。謂無色界眾生,不離受想,雖無色質
     取著四空禪定欲樂境界,由此愛惑繫縛,不能出離,故名結也。
     (四空者,即無色界天中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也。)


   三、掉結

     掉者動也。謂上二界眾生,心念散動,退失禪定;由此掉心繫縛,
     不能出離,故名結也。(上二界者,色界、無色界也。)


   四、慢結

     慢者,自恃輕他也。謂上二界眾生,愛染未斷,慢心不息;由此慢
     心繫縛,不能出離,故名結也。


   五、無明結(法迄巴按:原說為真性,改為空性)

     無明者,無所明了也。謂上二界眾生耽著禪定,而於空性無所明了
     ;由此無明繫縛,不能出離,故名結也。


跋:欲斷無明證佛地者,應該詳閱《華嚴經》(三譯本)十地品,及《楞伽經》
  (三譯本)中與菩薩證境有關的經文,尤其是八地菩薩證境。

  初地至七地菩薩是有功用行,若初地所證是一粒沙,七地菩薩所證是七粒
  沙,則八地菩薩所證是全地球的沙粒,真是不可比喻。何以故?初地至七
  地菩薩猶在夢中,而八地菩薩如從夢中醒覺,是以無功用行。

  打此跋文時,窗外陽光充足而明媚,清風徐撲身臉,感受此時人生一片安
  詳,但以悟一切如夢幻泡影之故,當下心境頓時轉念而不覺,因此不落於
  善惡。彼所謂光明所謂好,也是未斷輪迴習氣之下的反應,實不足為憑!

***********************************************************
註一:楞伽經三種譯本
********************************
No. 672 大乘入楞伽經 (卷3) T16, p0604c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諸須陀洹須陀洹果行差別相。我及諸菩薩摩訶薩聞是義故。於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方便相。皆得善巧。如是而為眾生演說。令其證得二無我法。淨除二障。於諸地相漸次通達。獲於如來不可思議智慧境界。如眾色摩尼。普令眾生悉得饒益。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諸須陀洹須陀洹果差別有三。謂下中上。

大慧。下者於諸有中極七反生。中者三生五生。上者即於此生而入涅槃。

大慧。此三種人斷三種結。謂身見疑戒禁取。上上勝進得阿羅漢果。

大慧。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分別。如依緣起有妄計性。

大慧。譬如依止緣起性故種種妄計執著性生。彼法但是妄分別相。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凡夫愚癡而橫執著。猶如渴獸妄生水想。此分別身見無智慧故久遠相應。見人無我即時捨離。

大慧。俱生身見。以普觀察自他之身。受等四蘊無色相故。色由大種而得生故。是諸大種互相因故。色不集故。如是觀已。明見有無即時捨離。捨身見故貪則不生。是名身見相。

大慧。疑相者。於所證法善見相故。及先二種身見分別斷故。於諸法中疑不得生。亦不於餘生大師想為淨不淨。是名疑相。

大慧。何故須陀洹不取戒禁。謂以明見生處苦相。是故不取。夫其取者。謂諸凡愚於諸有中貪著世樂。苦行持戒願生於彼。須陀洹人不取是相。惟求所證最勝無漏無分別法。修行戒品。是名戒禁取相。

大慧。須陀洹人捨三結故離貪瞋癡。

大慧白言。貪有多種捨何等貪。

佛言。大慧。捨於女色纏綿貪欲。見此現樂生來苦故。又得三昧殊勝樂故。是故捨彼非涅槃貪。

大慧。云何斯陀含果。謂不了色相起色分別。一往來已善修禪行。盡苦邊際而般涅槃。是名斯陀含。

大慧。云何阿那含果。謂於過未現在色相起有無見。分別過惡隨眠不起。永捨諸結更不還來。是名阿那含。

大慧。阿羅漢者。謂諸禪三昧解脫力通悉已成就。煩惱諸苦分別永盡。是名阿羅漢。

大慧言。世尊。阿羅漢有三種。謂一向趣寂。退菩提願。佛所變化。此說何者。

佛言。大慧。此說趣寂非是其餘。

大慧。餘二種人。謂已曾發巧方便願。及為莊嚴諸佛眾會於彼示生。

大慧。於虛妄處說種種法。所謂證果禪者及禪皆性離故。自心所見得果相故。

大慧。若須陀洹作如是念。我離諸結則有二過。謂墮我見及諸結不斷。

復次大慧。若欲超過諸禪無量無色界者。應離自心所見諸相。

大慧。想受滅三昧。超自心所見境者不然。不離心故。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禪與無量   無色四摩提
  及以想受滅   惟心不可得
  預流一來果   不還阿羅漢
  如是諸聖人   悉依心妄有
  禪者禪所緣   斷惑見真諦
  此皆是妄想   了知即解脫

------------------------------------------------------------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T16, p0494c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諸須陀須陀洹趣差別通相。若菩薩摩訶薩善解須陀洹趣差別通相。及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方便相。分別知已。如是如是。為眾生說法。謂二無我相及二障淨。度諸地相究竟通達。得諸如來不思議究竟境界。如眾色摩尼善能饒益一切眾生。以一切法境界無盡身財。攝養一切。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聽受。

佛告大慧。有三種須陀洹須陀洹果差別。云何為三。謂下中上。下者極七有生。中者三五有生而般涅槃。上者即彼生而般涅槃。此三種有三結下中上。

云何三結。謂身見疑戒取。是三結差別。上上昇進得阿羅漢。

大慧。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妄想。如緣起妄想自性妄想。譬如依緣起自性種種妄想自性計著生。以彼非有非無非有無。無實妄想相故。愚夫妄想種種妄想。自性相計著。如熱時炎鹿渴水想。是須陀洹妄想身見。彼以人無我攝受無性。斷除久遠無知計著。

大慧。俱生者。須陀洹身見。自他身等四陰無色相故。色生造及所造故。展轉相因相故。大種及色不集故。須陀洹觀有無品見身見則斷。如是身見斷。貪則不生。是名身見相。

大慧。疑相者。謂得法善見相故。及先二種身見妄想斷故。疑法不生。不於餘處起大師見為淨不淨。是名疑相須陀洹斷。

大慧。戒取者。云何須陀洹不取戒。謂善見受生處苦相故。是故不取。

大慧。取者。謂愚夫決定受習苦行為眾樂具故。求受生。彼則不取。除回向自覺勝。離妄想無漏法相行方便受持戒支是名須陀洹取戒相斷。須陀洹斷三結貪癡不生。若須陀洹作是念。此諸結我不成就者。應有二過。墮身見及諸結不斷。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眾多貪欲。彼何者貪斷。佛告大慧。愛樂女人纏綿貪著。種種方便身口惡業。受現在樂種未來苦。彼則不生。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樂故。是故彼斷。非趣涅槃貪斷。

大慧。云何斯陀含相。謂頓照色相妄想生。相見相不生。善見禪趣相故。頓來此世盡苦際得涅槃。是故名斯陀含。

大慧。云何阿那含。謂過去未來現在色相性非性生。見過患使妄想不生故及結斷故。名阿那含大慧。阿羅漢者。謂諸禪三昧解脫力明。煩惱苦妄想非性故。名阿羅漢。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三種阿羅漢。此說何等阿羅漢。世尊。為得寂靜一乘道。為菩薩摩訶薩方便示現阿羅漢。為佛化化。

佛告大慧。得寂靜一乘道聲聞非餘。餘者行菩薩行。及佛化化。巧方便本願故。於大眾中示現受生。為莊嚴佛眷屬故。

大慧。於妄想處種種說法。謂得果得禪者入禪。悉遠離故。示現得自心現量得果相。說名得果。

復次大慧。欲超禪無量無色界者。當離自心現量相。

大慧。受想正受超自心現量者不然。何以故。有心量故。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禪四無量   無色三摩提
  一切受想滅   心量彼無有
  須陀槃那果   往來及不還
  及與阿羅漢   斯等心惑亂
  禪者禪及緣   斷知是真諦
  此則妄想量   若覺得解脫

------------------------------------------------------------
No. 671 入楞伽經 (卷4) T16, p0537a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惟願世尊。為我等說須陀洹等行差別相。我及一切菩薩摩訶薩等。善知須陀洹等修行相已。如實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如是如是為眾生說。眾生聞已入二無我相淨二種障。次第進取地地勝相。得如來不可思議境界修行。得修行處已。如如意寶隨眾生念受用境界身口意行故。

佛告大慧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諦聽諦聽。今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聽受。

佛告大慧言。大慧。須陀洹有三種果差別。大慧言。何等三種。佛告大慧。謂下中上。

大慧。何者須陀洹下。謂三有中七返受生。

大慧。何者為中。謂三生五生入於涅槃。

大慧。何者為上。謂即一生入於涅槃。

大慧。是三種須陀洹有三種結。謂下中上。

大慧。何者三結。謂身見疑戒取。

大慧。彼三種結上上勝進得阿羅漢果大慧。身見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俱生。二者虛妄分別而生。如因緣分別法故。

大慧。譬如依諸因緣法相虛妄分別而生實相。彼因緣法中非有非無。以分別有無非實相故。愚癡凡夫執著種種法相。如諸禽獸見於陽炎取以為水。

大慧。是名須陀洹分別身見。何以故。以無智故。無始世來虛妄取相故。

大慧。此身見垢見人無我乃能遠離。

大慧。何者須陀洹俱生身見。所謂自身他身俱見。彼二四陰。無色色陰生時。依於四大及四塵等。彼此因緣和合生色。而須陀洹知已能離有無邪見斷於身見。斷身見已不生貪心。

大慧。是名須陀洹身見之相。

大慧。何者須陀洹疑相。謂得證法善見相已。先斷身見及於二見分別之心。是故於諸法中不生疑心。復不生心於餘尊者以為尊相為淨不淨故。

大慧。是名須陀洹疑相。

大慧。何者須陀洹戒取相。謂善見受生處苦相故。是故不取戒相。

大慧。戒取者。謂諸凡夫持戒精進種種善行。求樂境界生諸天中。彼須陀洹不取是相而取自身內證迴向進趣勝處。離諸妄想修無漏戒分。

大慧。是名須陀洹戒取相。

大慧。須陀洹斷三結煩惱離貪瞋癡。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眾多貪。須陀洹離何等貪。

佛告大慧。須陀洹遠離與諸女人和合。不為現在樂種未來苦因。遠離打摑嗚抱眄視。

大慧。須陀洹不生如是貪心。何以故。以得三昧樂行故。

大慧。須陀洹遠離如是等貪。非離涅槃貪。

大慧。何者斯陀含果相。謂一往見色相現前生心。非虛妄分別想見。以善見禪修行相故。一往來世間。便斷苦盡入於涅槃。是名斯陀含。

大慧。何者阿那含相。謂於過去現在未來色相中生有無心。以見使虛妄分別心。諸結不生。不來故名阿那含。

大慧。何者阿羅漢相。謂不生分別思惟可思惟。三昧解脫力通煩惱苦等分別心故。名阿羅漢。

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說三種阿羅漢。此說何等羅漢名阿羅漢。世尊為說得決定寂滅羅漢。為發菩提願善根忘善根羅漢為化應化羅漢。

佛告大慧。為說得決定寂滅聲聞羅漢非餘羅漢。

大慧。餘羅漢者。謂曾修行菩薩行者。復有應化佛所化羅漢。本願善根方便力故。現諸佛土生大眾中莊嚴諸佛大會眾故。

大慧。分別去來說種種事。遠離證果能思惟所思惟可思惟故。以見自心為見所見說得果相。

復次大慧。若須陀洹生如是心。此是三結。我離三結者。

大慧。是名見三法墮於身見。彼若如是不離三結。

大慧。是故須陀洹不生如是心。

復次大慧。若欲遠離禪無量無色界者。應當遠離自心見相遠離少相。寂滅定三摩跋提相故。

大慧。若不如是。彼菩薩心見諸法以惟心故。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諸禪四無量   無色三摩提
  少相寂滅定   一切心中無
  逆流修無漏   及於一往來
  往來及不還   羅漢心迷沒
  思可思能思   遠離見真諦
  惟是虛妄心   能知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