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性與破妄

>求教。明心見性。見的是什麼樣的性
復﹕
(1)性是什麼?

   中國人造字有其意義。佛是弗人﹔性是心生。

   若依造字原理來看,心念產生了才有性,那麼,阿羅漢入涅槃意識永斷,
   乃至入四禪無想定意識暫伏不動,此時還有性乎?......我說﹕無生!

   性的義理,依佛經來判斷,它分有二個意義﹕心生、常。

   心生,指的是自性,由人所生﹔常,指的是佛性,弗人本具(無生滅)。

   常,指的是永恒不變,這十方宇宙形而上、形、形二下的一切,又有什麼
   是永恒不變的呢?......至少我想不出來,您若了知,請開示讓我了知。
   所以,我見一切皆是無常!所謂常,無生也!

   由生滅而判出佛法三大宗派﹕勝義有、畢竟空、無生

   由心生而開示因緣和合其性空(和合無常)。依此和合義,而又有以下悖
   論產生﹕
      A、若有最初因與緣,則彼因緣為常,這與目前所觀察
        到十方宇宙一切皆無常不符。

      B、若無最初因與緣,則自宗相違

   討論性是什麼,仍得回到佛法要破除的根本﹕妄、輪迴


(2)勝義有、畢竟空

   《楞伽經》中有大海喻﹔《圓覺經》中有金莊嚴具喻﹔《大般涅槃經》中
   有佛性常之喻,此三喻是勝義有。

   《大般若經》中有不少空喻,阿含部四經有因緣和合等之喻,這些都是畢
   竟空義。

   佛的開示,還真令人莫名其妙,既有勝義有,亦有畢竟空,而此二者義理
   卻又相反,要信哪一個?

   眾生有性乎?若無,是誰在輪迴?若有又為何墮入輪迴?有性眾生成佛之
   後此性還存在乎?...學佛法,必須先得根本智,一旦見惑已破,其修行
   才有意義。

   云何根本智,謂﹕識本心也。禪宗六祖法寶壇經開示﹕

       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
       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3)佛法是破執法

   無論當下十方宇宙所有一切(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是什麼,
   但可以確認的是您還在輪迴,您仍在妄中,這些都必須破除。

   如同夢中人,無論是富貴貧賤、善惡良窳,於醒夢中,皆了不可得,皆無
   意義。

   釋迦牟尼佛教外別傳,中國名之曰禪宗,其意旨就是在破吾人的執著!

   執勝義有,以畢竟空破之﹔執畢竟空,以勝義有破之。執常以無常破,反
   之亦然。執因緣和合乃至執自然者,皆以無生破!

   於是,大智的禪宗六祖列出了三十六對法以破執!


(4)佛法體系

   佛法之弘揚,可以分成體、相、用、法四大方面。無論哪一方面的弘揚都
   是在破眾生的我執﹕人我執及法我執!

   人我執,稱為三毒,以輪迴現象呈現﹔法我執,稱為妄,以八識呈現。

   雖然說,二我執皆破之後,必然了知三種相續的終極意義,但如今未破之
   前吾人還能被佛開示而了知耶?

   於是,佛開示了被稱為佛法二大派系的義理﹕勝義有、畢竟空。甚至還開
   示了教外別傳的禪宗,其意旨是﹕無生!

   勝義有﹕
      有一恒常存在,但它會變相,可無論如何變,都不會變更其本質。
      例如不同人在看三稜鏡,角度不同就看到不同色彩,但無論所看到
      到是什麼,都不會對三稜鏡有影響。又如同大海、黃金,可以變化
      不同相狀,但無論如何變化,都不改其本質。

      海浪、漩渦不離大海本體而現﹔金碗、金筷不離黃金本體而現。

      本體不動,但有相變化,不同變化就具有不同作用。如金碗可以盛
      物,金筷可以挾物。不同作用又有多種實現方法,如金筷挾物,可
      由上往下、由下往上、由左往右、由右往左去挾物。


   畢竟空﹕
      所有的和合,其本體並不存在。最常被了知的偈語是﹕
        因緣和合其性空!

      這義理很容易被理解,但卻又很容易引起以下疑問﹕
        最初的因與緣,從哪裡產生?

      於是,無生的派別又產生了!


   無生﹕
      無生義理,在許多了義佛經中都被開示,包括開示勝義有及畢竟空
      的經典。

      勝義有黃金變相,本體不變名為無生,於是其所變相,成了眾生的
      妄想執著,代表無常,如夢幻泡影的錯覺。

      畢竟空之和合本性不存在,不存在名為無生,於是其和合所呈現諸
      相,成了眾生的妄想執著,代表無常,如夢幻泡影的錯覺。


   佛之教外別傳意旨,主要在破執著,無論執有、執空、執勝義有、執畢竟
   空,乃至執一切無生,凡有所執皆是所破處。

   執著產生時,無論所執是什麼高大上理論,終究都落入了執著中,有執著
   都須輪迴。看看那些歷史上具有過目不忘的人,具有多少高大上的理論知
   識,又有幾個於死亡後能免輪迴呢?更不用說破無明(妄)了!


(5)對治法與總持法

   佛法無量種,基本都稱為對治法,眾生輪迴不知多久,其習氣累積下來也
   不知多少個,即便是一個人,要對治的煩惱,簡易的濃縮也有百零八個,
   這也是念珠為何要有百零八顆的原因,每過一個,警惕自己誓破一煩惱!

   隨煩惱如此之多,又被分析歸納成三個主要的根本,稱為三毒﹕貪嗔痴

   其實,貪即是嗔,若無貪欲心,又怎會因為失去而有嗔恨心呢?如硬幣
   二面,彼此互不相離。

   於是,智者對治煩惱,就歸攝到貪與痴!


   貪﹕貪是一個抽象概念,貪就是欲,就是一個心念脈衝,例如好奇心、愛
     、戀、取、擁有...等這類七情六欲,以及不經腦思惟的直接衝動。

     當滿足貪欲之後,就有愛別離、怨憎會的痛苦,若沒滿足,又有求不
     得的痛苦。

     若不了知上述義理,則稱為無明、未如實知!

     當一個人未如實了知其輪迴原因時,就必然有諸多痛苦。

     為了使自己不痛苦,於是就產生了所謂對治法,貪財者作捨觀﹔嗔恨
     多者作慈悲觀﹔色欲多者不淨觀......等等。

     煩惱那麼多,一一去對治也很費心力及時間,所以就產生了總持法,
     以一法來破除所有的執著,那就是﹕

        無欲!

     若不生心貪欲,則一切痛苦不生起,真斷除貪欲者,嗔恨心也不生起
     ,如此是謂證二乘三果者,菩薩乘是謂證五地者。


   痴﹕痴的現象有二大類,一是未如實知,所以稱為無明,這類稱為見惑,
     又分成分別我執、分別法執,很容易被破除。

     一是習氣,又稱為思惑,無法輕易由了知、理解而破除,這須水磨功
     夫徐斷之。如以斧砍粗木,不是一斧就可斷,要經過不斷地砍才有斷
     除之日。

     執著有深淺!

     貪嗔是很容易被觀察到的習氣,痴的習氣就很難被觀察到。此二者都
     是執著,差別在深淺而已!

     已斷貪嗔者,無論是否存世或已死亡,遲早都會斷除痴習。

     無欲是總持法,不斷地捨離欲習,最終都會斷除三毒而證三三昧﹕空
     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若證者有菩提心,則所證至少是六地或七地位,而不會入無餘依涅槃
     。


   行使無欲之總持法,要先存心無欲,身口跟隨之,稱為保任。因緣時節成
   熟時,會有大成就!


(6)破妄

   妄,具有生滅,所以它有力,三界內稱之業力﹔三界外稱之為妄或妄覺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於是,生滅有了二大階段﹕分段生死之三界輪迴,及變易生死之妄覺。

   真正的修行一直是在破妄!

   破妄的功夫,主要是從證菩薩六地之後才開始。

   菩薩於八地之前的用功,稱為有功用行,此時仍有心念控制行為,至八地
   開始,稱為無功用行,乃恒與定俱也!達到了現今人類無法用意識去揣測
   的境界!我常用 「能所俱泯」 去形容此境界。

   妄,是所有生滅的根本,詳見《楞嚴經》世界相續的經文,關鍵字﹕性覺
   必明。妄為明覺。

   由《楞嚴經》的開示,吾人理解到它是第八識產生之原因,而此妄覺的驅
   力沒停止,所以有前七識跟著產生,再接著五蘊跟著產生,於是有了三界
   內的十方宇宙現象。

   當無欲至破除三毒時,此時已有能力不墮入三界輪迴,但妄覺驅力仍然還
   在作業中,於此時選擇泯滅意識(含帶意根)不再於三界輪迴者,稱為阿
   羅漢入涅槃!

   阿羅漢入涅槃是一個階段,我曾花不少時間去思惟,無餘依涅槃與佛地無
   住涅,比較其差異性,以及判斷證阿羅漢果是否也算是一個真正解脫呢?
   畢竟,阿羅漢雖有能力解脫業力束縛,但卻不能解脫妄覺的束縛!

   無欲肯定能破三毒,但能否破妄覺嗎?......

   真正破妄而入佛地自覺聖智境界,這要參考唯識諸經典(含《楞伽經》三
   譯本)、《圓覺經》及《華嚴經》(三譯本)之開示。若依禪宗五祖《最
   上乘論》說法,則能破妄!

   無欲入微時,能發現心念生滅,乃至妄之驅力的作用現象(理解行蘊,即
   業的顯化方式)。


建議有緣見聞者參考以下文章。
 
存在、常、真妄、佛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7/07/blog-post_55.html

悟佛知見者,只破當下執著!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7/08/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