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無知者之輪迴知見

>得道者想吃飯就吃飯想睡覺就睡覺,想站著就站著
>想坐下就坐下,想跑步就跑布想走路就走路,一切
>自然而無所為。即便是同樣情況下的同樣勞動強度
>,有為者努力忍受而無為者悠然行之。

無事生妄而想睡覺、坐、站、跑、行,這還不是無為!

無為,能所雙泯也,那不是口頭說說、想像一下,吾人
行為就變成無為。

例如一位大企業家,他的成功由傳記中瞭解到『一生不
過就是這樣』,理解的確是不難,但認為不過就是這樣
的人,卻『一生不怎麼樣』。須知,他人的成功不是吾
人口頭二三句針砭就以為自己能相比、能勝過。

事實,是經過一番努力後才能達到!聖果也相同,是經
過一番精進斷惑的用功後才達成。

一般人、修行不夠精進者、口頭禪者,總是幻想式的以
為說:哦,無為呀,就是行住坐臥都不要執著就是了。

這說法似乎是正確的,若是正確的,那怎不去殺人、放
火、搶銀行而住於所謂的不執著境界呢?若不敢做,豈
不代表所說無為之行為,本身是有弊病的?

修行,是在修正吾人錯誤的行為,以符合無生,它是一
個實踐工夫,是身、口、意的力行。若不能如此,口說
無為,而於時時刻刻觸外塵時,卻事事落入執著而不自
知,如此說無為,也還是落有為,差別在說無為的這個
人,他自己是否具智慧清楚的認知到自己的過錯在哪里
罷了!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甘願偈及解脫偈

****************************************************
甘願偈
***************
◆ 出處:不詳
◆ 名稱:甘願偈
◆ 經偈

   修行遇苦。當思往劫。愚痴造業。今甘願受。


◆ 含意說明
  修行人必然會因善惡業,而遭遇許多的障礙。所以,
  佛制沙門常摩頭頂,由剃髮而自警惕已為解脫事業棄
  家,不應再有三毒欲習。

  所以,吾人遇苦時,也應常自思這是吾人過去愚痴所
  造業所致,是以不應抗爭、不應不甘願,而以逆來順
  受之心而承受之。

  佛說修行人應該「如同鹿生鹿死」。這是說,如鹿之
  生於曠野,而隨草逐居;死於曠野,而隨無草而死。
  所以,沙門之乞食生活亦應倣效如是。

  吾人之生,非必生於安樂;吾人之死,亦不必恐懼憂
  患!以其畢竟無我之故。



**************************************************
解脫偈
***************
◆ 出處
    No. 1807 四分比丘戒本疏 (卷1) T40, p0463c
    No. 1828 瑜伽論記 (卷27) T42, p0618b
    No. 1916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卷11) T46, p0537c
    No. 1829 瑜伽師地論略纂 (卷13) T43, p0186c


◆ 名稱:解脫偈


◆ 經偈
   戒清淨故,便得無悔。  知止
   無悔故歡,歡故生喜。  初禪
   由生喜故,身得輕安。  二禪
   身輕安故,便受勝樂。  三禪
   樂故心定。       四禪
   由心定故,便能生智。  由定發慧
   智觀察故,如實知見。  斷見惑得法眼淨。(A)
   如實知故,舍貪離染。  三果或菩薩五地。(B)
   由離染故,便得解脫。  斷思惑或證菩薩六、七地。(C)
   證解脫故,能入涅槃。


   (A) 小乘心入初果須沱洹,大乘心入菩薩初地。
   (B) 小乘心入三果阿那含,大乘心入菩薩五地。
   (C) 小乘心證阿羅漢果,大乘心入菩薩六地或七地。

   請參考:阿羅漢乘與菩薩乘果位比較


◆ 含意說明

  由持戒清淨,所以心中正氣凜然沒有憂悔,是以
  心直一往無前,因此,心中就產生歡喜,由歡喜
  就離生喜樂,而入於初禪。

  心歡喜使得信力充足,於是身得輕安,進趣二禪
  。捨離輕安,於是就受勝樂,入於三禪。續捨離
  勝樂,入於四禪。

  由四禪四支: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一心,而
  生智,於是就能如實觀察六道輪迴、生滅,由如
  實知見之故,便能離欲、離攀緣染著而身證解脫
  ,所以自作證不受後有,能入涅槃。

  行者至此時,應該了知一切無生,畢竟無心能住
  涅槃,所以須迴心向菩薩乘進趣佛地。


◆ 備註

  另有相似經文,可以得宿命智,略舉其一,其餘
  參考以下(1)(2)出處。
  (1)No. 660 佛說寶雨經 (卷7) T16, p0313a
  (2)No. 659 大乘寶雲經 (卷4) T16, p0264a

  (3)No. 658 寶雲經 (卷4) T16, p0228c
   經文:
   供養佛者恆於正法常生恭敬。受持正法者亦常
   恭敬。以是因緣能受持法。讀誦書寫廣為人說
   。不惜身命專為正法。淨修戒行身口意業悉皆
   清淨。

   以戒清淨故心無疑悔。淨持戒故無有蓋障。無
   蓋障故心得歡喜。心歡喜故得修禪定。得修禪
   定故生處清淨。生處清淨故便得化生。得化生
   故得不妄識。得不妄識故便得宿命。得宿命故
   能知一身二身。乃至知百千身。

遇境之修行方法

>我的一點體會,在平時行住或打坐中修行都要修行,
>最根本是心性,即契入本覺(或稱無生,或稱覺性等等)
>那麼要點對我來說是什麼呢?後學以為我們由於無量
>劫來的業障輪為現在這樣的"",所有起心動念當都
>是妄念(這樣說應不違佛經),因此修定(或修心),要緊
>扣兩點:
>一,當下現量.
>二,要抓住現量一根一塵(儘量不從意根意識),並銷磨
(即禪法所說之不取)此根所發之識(如眼識耳識),
>至怠盡,覺性漸漸現前,如熱氣臨冰.
>綜上所言,即一定要從當下現量一根一塵為舟,渡煩惱
>的河流,此根所發之識以不隨為要.




答覆:


(1) 現量

  現量指根塵相對時之前五識作用。此時也不必特別
  要怎樣,就是一向無念(欲)即可。當,根塵相對而
  無念(欲),這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包含了「
  無所住」及「生其心」二個目的。此心,也被稱為
  覺心。

  知對境無心應無欲是慧,結果也不被轉是定,定慧
  等持則生佛智,是謂覺、覺心。


(2) 比量

  當根塵相對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分別、思考,若
  未斷貪愛,於是就有了善惡分別。吾人應知,因地
  中修行,分別不是過錯,過在執著善惡。這並不是
  說,吾人不可以不知善惡,只是要沒執著而已。

  例如,肚子餓時,見美食當前,於是不自覺的生起
  食欲。

  分別:1.眼前是食物。 
     2.眼前是「被稱為」「美食」的食物
  評論:有此分別心在因地中不是過錯,但於分別時
     ,莫生善惡執著。

  灰色地帶:生起食欲。(這是一念貪欲) 
  過錯心念:欲吃食。(這是串習,相續前念的貪欲)
  正確心念:
   我肚子餓,是肉體缺乏營養,應該補充之,若不
   補充,則肉體敗壞之後就不能繼續修行。所以,
   我食用並不為貪欲,只為維持肉體而已。(這是
   聞思修)。

  評論:
   生起食欲時,也不能完全算是過錯,因為在因地
   中還不能自在不食,所以於未自在、斷三毒之前
   ,在肉體空虛時,恒常會生起食欲,只要不於生
   起當下不知不覺的立刻回應、或滿足它即可。功
   夫是用在「根塵相對時」,或「欲念生起被察知
   時」之當下處理方式。時間點在哪一個,端看修
   行人用什麼法門而定。


(3) 圓覺三法

  若由恒常住於寂靜、空、無相之中,而於當下對境
  時,知前境而具有分別能力,卻無念(欲),這是奢
  摩他法。

  若當下知念(欲)生之後,不作方便而無念(欲),斷
  了相續前念(欲)的習氣,此稱為知幻即離,這是禪
  那法。

  若當下知念(欲)生之後,而思惟生念(欲)原因、或
  起觀想,而導致無念(欲)的結果,或產生厭離的結
  果,這是三摩缽提法或稱為毘婆舍那法。

  若要應用上述三種方法成佛,須先悟淨圓覺(無生)
  ,然後持淨覺心使用之,才能成佛。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