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詩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詩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昨夜睡超久,今晨醒破有

昨夜睡超久,今晨醒破有,一切惟心念,無明貪嗔囚。
根本無生滅,云何有三毒?無欲志既立,三藏已入腹。
執著漸退故,惑曾欲習追,十方尋迷蹤,唯見妄覺祟!

釋迦牟尼佛於《楞嚴經》開示:
「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

------------------------------------------------
經文: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
無同無異。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
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
------------------------------------------------
經文:
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
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
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
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
*********************************************************************************
法迄巴云:
其實,「如是迷因,因迷自有」,這個「迷」就是「當下無明」。這指,若大海是佛性、真如,當大海起波,而諸波「自覺有我」時,此時之「自覺」就是「妄覺」。

依此妄覺,而逐漸的有三種相續(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而墮入三界輪迴!

自無量劫前至今日,就這樣在三界中投生再投生,稱之為「迷」。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波濤自覺有我,於是「入迷」。

入迷之後就反復輪迴,於輪迴中的某世某日,嘆息而自問:「 我為何有貪欲愛習?我為何不斷的輪迴? 」

原來,「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

*********************************************************************************
1、正思惟:因明用之
2、正見 :悟佛知見
3、立志 :立志無欲( 非 常 重 要
4、察知 :察知不自在(心念、情緒產生)
5、遠離 :不自在必已攀緣,必須遠離
6、反復 :再次從1〜5用功,一直用到菩薩七地的「無功用行/無功用道」,則「恒與定俱」!


推薦閱:斷惑六支

2024年6月28日 星期五

我是誰?

即說偈曰:
  心似不動虛空海,行如生滅變化波。
  諸波莫疑我①是誰?應問何波不是我②?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③執為我!


------------------
後四句是釋迦牟尼佛於《深密解脫經》、《解深密經》中的偈語,在此借來用,以強調前四句偈之「義理韻味」!

①、②、③的更深一些解釋,請直接點此處參閱

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

迴向偈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菩提薩埵

無我誰寂滅。
真空起妙法。
度眾大方廣。
悠遠無終期。


諸佛不思議。
寂滅畢竟空。
能出勝義有。
廣度無量眾。

2024年3月27日 星期三

無言

剛逛網,發現了老古時代自作的偈,收錄置下!

2008/12/31
 往事繁複萬煙花,
 近心簡單一清風。
 自覺覺他無生裡,
 空所空滅寂滅中。


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兩兩相去識無我

伸頭是一刀。縮頭亦一刀。
奮起何苦來。躺平自在去。

起意成言阿彌陀。動心出行亦彌陀。
悠長時空精勤追。兩兩相去識無我。

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諸佛不思議,寂滅畢竟空,能出勝義有,廣度無量眾

   有物化天地
   十方悉普遍
   譬如彼大海
   能變無量相

   欲行一佛乘
   自覺即眾生
   不覺又輪迴
   法法何善法

   迷濛古今尋
   縱橫十方越
   始悟八萬法
   無欲最省力

   欲滅煩惱滅
   欲生煩惱生
   無生寂滅時
   云何度眾生

   諸佛不思議
   寂滅畢竟空
   能出勝義有
   廣度無量眾
   --- 法迄巴


茲援引佛經開示偈意。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四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身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有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 推薦點閱「 虛空海 」相關文章

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亦名:一行三昧

存心寂滅,行事悉善,

所為滅妄,直至證悟!

2023年4月10日 星期一

苦樂思辨

 樂故我欲生,苦故我欲滅,求於無苦時,我又曷處樂。
 樂隨苦解脫,無苦亦無樂,雖無樂覺受,卻可免諸苦。
 智者常思辨,苦樂功與過,時時住無生,恒與涅槃俱。
 --- 2006年自作的偈

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

無欲不思議

網上逛著逛著,發現一篇幾年前發的文章,標題是首詩偈,讚嘆了作者功力,點按後卻很驚訝,沒想到那個作者卻是本人!😅 話說,我何時有寫過這首詩偈了呢?🤔


參禪本來易,奈何相續生。
一時無所欲,無欲不思議。

點閱 被引用文之出處(最原始的出處,已被百度刪除)

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也來接心印

菩提非無樹,明鏡非無台。

聖即本來物,凡依妄存在。

2022年2月1日 星期二

斷輪迴


  -- 斷輪迴 --
  側望窗外雨霏霏,落水鏘鏘滴滴催,
  恍神一陣拭目後,字字落珠賦詩回。
  遙想過去壯志在,如今未失心未消,
  僭妄未來凌雲路,除卻夢淚影渺渺。
  縱然前途目迷離,手折身挫時破衣,
  矢志不歸輪迴路,念念日觀常居易。


白居易念佛詩:
  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


釋:
  新年二哥在LINE中鼓勵在下「念佛成佛」,敝人除了回覆佛法常義之外,隨後有感而隨緣賦一首偈存於此,以表心意。

   時時日觀,指的「時時」不是佛經中的「時時乃出」之意思,佛經時時意指「偶而」,但今人用此二字已變成「等同恒常」之意思。

   日觀,指的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之十六觀中的初觀:落日觀。

   常居易,這是雙關語,若能日觀成就,則必入定,之後十五觀就簡易可達到,所謂凡事起頭難。若已能日觀成就,那麼此人必然能命終往生阿彌陀佛淨土,其生活起居的心態,必然是很輕鬆容易。但若没入定前怎麼辦呢?...此時詩人白居易的念佛詩就很有用了!

  此偈意旨除了自勉之外,亦在示知予有緣觀看者一條修行法與鼓勵!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心歸

偶得一偈:
  無言日月飛,出語星辰墜,
  動搖三千風,不動天下歸。


釋:
  大修行人心默口啞的修行日子,感覺日月如梭快速飛逝。若他一開口,所說的話卻能震憾人心,使星辰失色日月無光。他的身體有所動搖時,所帶起的風,響遍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當他心不動不搖入於平等不二時,十方宇宙所有眾生,都要歸伏在他的聖德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