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01、
02
原作者暱稱﹕BBCALL
原文標題﹕未得初禪是否也能解脫?
緣起﹕
以往讀《須深經》之時,未能交叉檢視相關經義,便認為古德所說未得初禪也能解脫是為結論,今由瞿低迦聖者之事跡引發,而起詳論過往文章的草率結論。
前言:
本文主要是由於在漢傳的系統中,一般認為《雜阿含347經》〈巴利,《須深經》〉的慧解
脫阿羅漢並不需修得任何禪那。這般的定論似乎已成通說,因此,在此問題上似乎是沒有探討的必要性,然而,如果仔細再讀《347經》並交叉比對其他經論時,不得不懷疑,如果沒有正定的修持,如何「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呢?
漢譯《雜阿含1212經》佛告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九十比丘得三明。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者慧解脫。」
漢譯《中阿含大品請請經》世尊告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達。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比丘得慧解脫。」
由此可知,在此五百比丘中,多數皆是慧解脫者,而這些聖者皆是「盡得無著,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重擔已捨,有結已盡,而得善義正智正解脫。」,所以,在佛弟子於不得根本定,沒有神通,還是可以由法住智而究竟解脫者是佔最大多數的情形下, 未得初禪是否也能解脫的問題便顯的異常重要了。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教理與禪法傳入臺灣後,我們見到了 「純觀乘者」〈Suddhavipassan糂y
糂nika )或「無禪那慧解脫」(Paññ糂vimutta) 的修行 方法,無疑的是
代表了如同漢傳的一般看法,承認了 無禪那的阿羅漢聖者之存在,但似乎這般的方法並不
是說完全拋棄「止」的修行而只有「觀」的修持, 只能說這些方式是著重於「觀」的部分
而矣。
心解脫、慧解脫與俱解脫:
解脫,巴利語 vimutta 或 vimokkha 或 vimutti。又作木叉、木底。意謂解放,傳統的說
明是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而超脫迷苦之境地,但是考察契經,很顯然的,並不能把解脫一詞作為「由煩惱束縛中解放」的語意,而僅能作為「解放」的含意,當把此語作為煩惱束縛的解放時,事實上便容易曲解了經文的原意,而以為此語通通指涅槃或是斷絕生死原因的含意,這是不可不注意的地方。
解脫的分類本來是單純的,但在後世考究後,便逐漸形成種種分類,這裡不是本文要探討的。
《雜阿含一經》世尊告諸比丘: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以正知正見觀察五蘊緣生緣滅,而能對此現像悉知、如實明白,進而厭離並斷除欲貪,是心解脫的定義。
《雜阿含六八四經》世尊告諸比丘:「若復比丘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能對五蘊厭離、斷除欲貪,進而解放五蘊使其不再緣生,是慧解脫的定義。因此,當說心解脫時,並不一定能說是諸漏已盡,不受後有,當說慧解脫時,則能說是諸漏已盡,不受後有的。
為什麼說心解脫並「不一定」能說是諸漏已盡,不受後有呢?
《雜阿含四經》:「諸比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
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由這裡可知,世尊解釋了兩種層次的心解脫,其差別則是在於「若斷」,也就是說,一種是五蘊未能斷除,一種是五蘊能夠斷除的,都可稱為心解脫,能滿足五蘊能夠斷除的又可稱為「正意解脫」。本段經文另外要注意的是,由於世尊用「若」一字,所以用此段落作為心解脫的定義,是比較不甚妥當的。
心解脫與慧解脫是息息相關的,且有前後的次第,所以,在 《雜阿含九一六經》中,佛告
聚落主:
「彼意解脫不滿足。慧解脫亦不滿足。意解脫不滿足.慧解脫不滿足故。」
因此,在契經中,心解脫與慧解脫的用語,大部分皆是連帶的使用,換句話說此兩者是猶如連體嬰一般的密不可分。
關於心解脫、慧解脫,還有一個重要的說明,
《雜阿含七一○經》世尊告諸比丘:
「聖弟子清淨信心。專精聽法者。能斷五法。修習七法。令其滿足。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睡眠.掉悔.疑。此蓋則斷。何等七法。謂念覺支。擇法.精進.猗.喜.定.捨覺支。此七法修習滿足淨信者。謂心解脫。智者謂慧解脫。貪欲染心者。不得不樂。無明染心者。慧不清淨。是故。比丘。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若彼比丘離貪欲。心解脫。得身作證。離無明。慧解脫。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基本上, 離貪欲是心解脫的定義,得身作證,離無明是慧解脫的定義,這裡是與一及六八
四經的解說,相互呼應的,因此,兩者的不同是可以確認的,現在問題來了,此處提到七覺支的修習能夠滿足清淨而能正信的人,就是心解脫,如此,心解脫的修持是要滿足七覺支的解釋便會與所謂慧解脫阿羅漢並不需修得任何禪那的說法,將產生極大的矛盾。 於此,先暫緩擱置,來看俱解脫。
《雜阿含九三六經》佛告摩訶男:
「聖弟子於佛一向淨信。於法.僧一向淨信。於法利智.出智.決定智。八解脫具足身作證。以智慧見。有漏斷知。如是聖弟子不趣地獄.畜生.餓鬼。不墮惡趣。說阿羅漢俱解脫。」
同版異譯,《別譯雜阿含一六○經》佛告摩訶男:
「獲於身證具八解脫。住於具戒。以智慧見。盡於諸漏。是則名為得俱解脫阿羅漢也。」
由此,可知,所謂的俱解脫是指戒定慧三學圓滿完美的阿羅漢聖者,而與傳統的說明沒有任何歧異與紛爭了,看來要釐清的,就是心解脫、慧解脫是否沒有修得任何禪那的問題了。
無禪那慧解脫:
《雜阿含九三六經》佛告摩訶男:
「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然彼知見有漏斷。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慧解脫。」
這一段話似乎是有慧解脫並不需具備八解脫禪那的含意,不過,以此語來斷定的話,力量是稍微薄弱了一些,再看看同版異譯。
《別譯雜阿含一六○經》佛告摩訶男:
「慧解脫阿羅漢。不得八解脫。」
這則是強而有力的證明慧解脫是無得八解脫禪那了。回到《須深經》,目前所傳的版本有三種版本,一是說一切有部所傳的《雜阿含347經》,一是大眾部所傳的《摩訶僧祇律》之明單提九十二事法之六,還有一部是南傳上座部所傳的巴本《相應尼柯耶》(Sa劏yutta Nik
糂ya)之《須深經》(Sus糚ma Sutta)〈元亨版,須屍摩〉,這三種版本的紀錄,大體而言皆是須深為了盜法而出家之後,遇到慧解脫阿羅漢後向佛提問關於慧解脫的疑問
。
關於慧解脫阿羅漢是否證得四禪那的問題,摩本與巴本較接近,因二者皆未提到四禪那,唯獨雜本中,須深依次詢問他們是否證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及無色解脫,比丘們皆回答未證得。摩本中,須深詢問的是否證得天眼、宿命智、無色解脫,而巴本中則問是否得證神足、天耳、他心、宿命、天眼通及無色解脫,摩、巴兩本中皆是回答「未得」。
很明顯的,慧解脫阿羅漢沒有修得任何禪那的觀點,是出自於有部的,在大眾部與上座部中,則僅是認為慧解脫阿羅漢是沒有神通與未證無色定的。不過,在當今的巴利註釋書中,卻是普遍認為《須深經》的慧解脫阿羅漢,並未證得任何禪那〈如,《顯揚真義》〉。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南傳的承傳是依據《增支部》卷二157頁中有提到以止為先的觀與以觀為先的止,所
以便把修習者分為「止乘者」(samathay糂nika)與「觀乘者」(vipassan糂y糂nika)來
表達入手的不同方式。但這還是無法解決為何許多南傳論師會認為《須深經》的慧解脫阿羅漢未得到任何的近行定與安止定,所以慧解脫阿羅漢未得任何的禪那,然而,巴本
中並未提及四禪,因此,認為慧解脫阿羅漢未得任何的禪那,似乎是有些奇怪了,不過,大致上, 慧解脫阿羅漢使屬於「觀乘者」的修習而成就,應當是無有異議的。 【補充:當今部分南傳法師認為至少要有初禪的實力,才能先知法住】
前面所提的近行定,是指接近某禪那前的定力,安止定〈奢摩他定或寂止禪〉是某禪那之定,這兩種皆為「止」的修持,而並沒有特別針對慧觀(內明)的修持。假使,雜本中直指無得四禪那的記錄是為最為原始的,那就可以定案慧解脫阿羅漢是未得任何的禪那,但卻不能說慧解脫阿羅漢未得任何的近行定,如果,無論是摩本或巴本,只要其中一本為最原始的,那麼,只能說慧解脫阿羅漢無得無色定,但可能有得四禪那中的任何一種安止定。
在巴本《相應尼柯耶》之《神足相應》第七比丘中,記載著世尊說明慧解脫是依何而修:【元亨寺版】
「諸比丘!未來世之比丘,由諸漏盡,對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者,皆對此四神足修習、多修。諸比丘!現在之比丘,由諸漏盡,對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者,皆對此四神足修習、多修。何為四神足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修習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觀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諸比丘!過去世之比丘,由諸漏盡,對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者……住者……住者,皆對此四神足修習、多修。」
這段經文在有部所傳的雜本中是沒有的,但是大眾部所傳的增一中,確有類似的說法, 《
增壹阿含經》結禁品:
「云何比丘將護四部之眾。於是。比丘成就四神足。如是便為將護四部之眾。…………
云何比丘心善得解脫。於是。比丘愛已除盡。如是比丘心善得解脫。云何比丘智慧解脫。於是。比丘觀苦諦。習.盡.道諦。如實知之。如是比丘智慧解脫。是謂。比丘。聖賢十事所居之處。昔日賢聖亦居此處。以居方居。是故。比丘。念除五事。成就六法。守護一法。將護四部之眾。觀察劣弱。平等親近。正向無漏。依猗身行。心得解脫。智慧解脫。」
這些比較起來,大致上可能是上座部與大眾部會比較注重禪那的修持,而有部比較不注重,但關於慧解脫阿羅漢的修持,由此兩種承傳來看,說慧解脫阿羅漢不用修「止」〈定〉的話,那就是完全不正確的了。
關於巴本《增支部》提到的以止為先的觀與以觀為先的止,在有部所傳的雜本亦有記載,《雜阿含四六四經》:【巴本,缺】
「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換句話說,一位以觀乘而獲無漏的聖者,應當是有「修習觀已,亦成於止」的實力,只不過「止」的成就並不需要至無色定以上,又或者至少有初禪的近行定之實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