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353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卷1) T12, p0219b
一乘章第五
佛告勝鬘。汝今更說一切諸佛所說攝受正法。勝鬘白佛。善哉世尊。
唯然受教。即白佛言。世尊。攝受正法者是摩訶衍。何以故。摩訶衍
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世尊。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
。如是摩訶衍。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世尊。又如一切
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依於大
乘而得增長。是故世尊。住於大乘攝受大乘。即是住於二乘攝受二乘
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法。如世尊說六處。何等為六謂正法住。正法滅。
波羅提木叉。比尼。出家。受具足。為大乘故說此六處。何以故。正
法住者。為大乘故說。大乘住者。即正法住。正法滅者。為大乘故說
。大乘滅者。即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比尼。此二法者。義一名異。
比尼者即大乘學。何以故。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是故說大乘威儀戒
是比尼是出家是受具足。是故阿羅漢。無出家受具足。何以故。阿羅
漢依如來出家受具足故。阿羅漢歸依於佛。阿羅漢有恐怖。何以故。
阿羅漢於一切無行怖畏想住。如入執劍欲來害己。是故阿羅漢無究竟
樂。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眾生無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則求歸
依。如阿羅漢有怖畏。以怖畏故。依於如來。。世尊。阿羅漢辟支佛
有怖畏。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梵行不成故
。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故。去
涅槃界遠。何以故。唯有如來應正等覺得般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
阿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
得般涅槃。成就無量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
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故。阿羅漢
辟支佛。成就思議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
。一切所應斷過皆悉斷滅。成就第一清淨。阿羅漢辟支佛有餘過。非
第一清淨。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為一切眾生
之所瞻仰。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境界。是故阿羅漢辟支佛。去涅槃
界遠。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亦是如來方便
^^^^^^^^^^^^^^^^^^^^^^^^^^^^^^^^^^^^^^^^^^^^^^^^^^^^^^
。有餘不了義說。何以故。有二種死。何等為二。謂分段死。不思議
^^^^^^^^^^^^^^^
變易死。分段死者。謂虛偽眾生。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
大力菩薩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二種死中。以分段死故。說阿羅
漢辟支佛智我生已盡。得有餘果證故。說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
辦。七種學人先所未作。虛偽煩惱斷故。說所作已辦。阿羅漢辟支佛
所斷煩惱更不能受後有故。說不受後有。非盡一切煩惱。亦非盡一切
受生故說不受後有。
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
阿羅漢惟盡麤惑非是法器
No. 355 入法界體性經 (卷1) T12, p0236a
爾時世尊告長老舍利弗言。舍利弗。汝來入聽。文殊師利辯才耶。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我甚樂聞。今在室外。欲聽世尊及文殊師利童子所說。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令長老舍利弗得入聽法。爾時世尊告長老舍利弗言。舍利弗汝來前入。舍利弗言善哉世尊。即前入室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文殊師利言。長老舍利弗。汝見何義故而來此耶。舍利弗言。文殊師利。我欲聽法故來此耳。此處應有最勝法義。以有文殊師利與世尊共處。各有論說必有妙美。當有甚深最勝法義。
時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舍利弗。我說甚深最勝法。舍利弗言。文殊師利。此說法以何義為甚深最勝。
文殊師利言。舍利弗。此法難知。以無器故。凡所說無所發起。此所說法不為發起故。凡夫亦不為發起。阿羅漢法亦不為發起。如來法起發此說法。以無所依無能依故。發此說法。是故說法平等。平等無有住處。畢竟寂靜。說諸法故。此無所住故稱最勝。
舍利弗言。文殊師利。以何義故作如是說。阿羅漢漏盡非受此法器。文殊師利言。長老舍利弗。阿羅漢者惟盡欲瞋癡等麤惑故。彼何能作器。舍利弗。以是義故我作如是言。阿羅漢漏盡非此法器。
爾時世尊告長老舍利弗言。舍利弗。汝來入聽。文殊師利辯才耶。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我甚樂聞。今在室外。欲聽世尊及文殊師利童子所說。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令長老舍利弗得入聽法。爾時世尊告長老舍利弗言。舍利弗汝來前入。舍利弗言善哉世尊。即前入室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文殊師利言。長老舍利弗。汝見何義故而來此耶。舍利弗言。文殊師利。我欲聽法故來此耳。此處應有最勝法義。以有文殊師利與世尊共處。各有論說必有妙美。當有甚深最勝法義。
時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舍利弗。我說甚深最勝法。舍利弗言。文殊師利。此說法以何義為甚深最勝。
文殊師利言。舍利弗。此法難知。以無器故。凡所說無所發起。此所說法不為發起故。凡夫亦不為發起。阿羅漢法亦不為發起。如來法起發此說法。以無所依無能依故。發此說法。是故說法平等。平等無有住處。畢竟寂靜。說諸法故。此無所住故稱最勝。
舍利弗言。文殊師利。以何義故作如是說。阿羅漢漏盡非受此法器。文殊師利言。長老舍利弗。阿羅漢者惟盡欲瞋癡等麤惑故。彼何能作器。舍利弗。以是義故我作如是言。阿羅漢漏盡非此法器。
阿羅漢定力可退墮,慧力未退
No. 99 雜阿含經 (卷39) T02, p0286a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毘婆羅山七葉樹林石室中
時。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側黑石室中。獨一思惟。
不放逸行。修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數數退轉。一.二
.三.四.五.六反退。還復得。時受意解脫身作證。尋復退
轉
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習
。以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而復數數退轉。乃至六反。
猶復退轉。我今當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
No. 26 中阿含經 (卷30) T01, p0616a
(一二七)中阿含大品福田經第十一(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給孤獨居士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
。世中為有幾福田人
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二種福田人。云何為二。一者學人。
二者無學人。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居士。云何十八學人。
信行.法行.信解脫.見到.身證.家家.一種.向須陀洹.得
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
.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謂十八學
人。居士。云何九無學人。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
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謂
九無學人
=========================================================
【註】上文所言應只退禪定力及五神通,不退慧力及漏盡通。若
漏盡通亦可退,無有是處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毘婆羅山七葉樹林石室中
時。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側黑石室中。獨一思惟。
不放逸行。修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數數退轉。一.二
.三.四.五.六反退。還復得。時受意解脫身作證。尋復退
轉
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習
。以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而復數數退轉。乃至六反。
猶復退轉。我今當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
No. 26 中阿含經 (卷30) T01, p0616a
(一二七)中阿含大品福田經第十一(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給孤獨居士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
。世中為有幾福田人
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二種福田人。云何為二。一者學人。
二者無學人。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居士。云何十八學人。
信行.法行.信解脫.見到.身證.家家.一種.向須陀洹.得
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
.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謂十八學
人。居士。云何九無學人。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
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謂
九無學人
=========================================================
【註】上文所言應只退禪定力及五神通,不退慧力及漏盡通。若
漏盡通亦可退,無有是處
阿羅漢三毒餘習未盡
No. 1509 大智度論 (卷11) T25, p0138c
如說阿婆檀那經中。佛在祇洹住晡時經行。舍利弗從佛經行。
是時有鷹逐鴿。鴿飛來佛邊住。佛經行過之影覆鴿上。鴿身安
隱怖畏即除不復作聲。後舍利弗影到鴿。便作聲戰怖如初。舍
利弗白佛言。佛及我身俱無三毒。以何因緣佛影覆鴿。鴿便無
聲不復恐怖。我影覆上鴿便作聲戰慄如故。佛言。汝三毒習氣
^^^^^^^^^^^^^^^^
未盡。以是故汝影覆時恐怖不除。汝觀此鴿宿世因緣幾世作鴿
^^^^^
。舍利弗即時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從鴿中來。如是一二三
世乃至八萬大劫常作鴿身。過是已往不能復見。舍利弗從三昧
起白佛言。是鴿八萬大劫中常作鴿身。過是已前不能復知。佛
言。汝若不能盡知過去世。試觀未來世此鴿何時當脫。舍利弗
即入願智三昧。觀見此鴿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未脫鴿身。過
是已往亦不能知。從三昧起白佛言。我見此鴿從一世二世乃至
八萬大劫未免鴿身。過此已往不復能知。我不知過去未來齊限
。不審此鴿何時當脫。佛告舍利弗。此鴿除諸聲聞辟支佛所知
齊限。復於恒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鴿身。罪訖得出。輪轉五道中
後得為人。經五百世中乃得利根。是時有佛度無量阿僧祇眾生
。然後入無餘涅槃。遺法在世是人作五戒優婆塞。從比丘聞讚
佛功德。於是初發心願欲作佛。然後於三阿僧祇劫。行六波羅
蜜。十地具足得作佛。度無量眾生已而入無餘涅槃。是時舍利
弗向佛懺悔白佛言。我於一鳥尚不能知其本末。何況諸法。我
若知佛智慧如是者。為佛智慧故。寧入阿鼻地獄。受無量劫苦
不以為難。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5) T19, p0127b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
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精入三摩地。觀於身中水
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漩澓水
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我
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
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窗觀室。唯見清水遍在屋中了
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盻而去。我
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
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爾時童子捷來我
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
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
出定身質如初。
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
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如說阿婆檀那經中。佛在祇洹住晡時經行。舍利弗從佛經行。
是時有鷹逐鴿。鴿飛來佛邊住。佛經行過之影覆鴿上。鴿身安
隱怖畏即除不復作聲。後舍利弗影到鴿。便作聲戰怖如初。舍
利弗白佛言。佛及我身俱無三毒。以何因緣佛影覆鴿。鴿便無
聲不復恐怖。我影覆上鴿便作聲戰慄如故。佛言。汝三毒習氣
^^^^^^^^^^^^^^^^
未盡。以是故汝影覆時恐怖不除。汝觀此鴿宿世因緣幾世作鴿
^^^^^
。舍利弗即時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從鴿中來。如是一二三
世乃至八萬大劫常作鴿身。過是已往不能復見。舍利弗從三昧
起白佛言。是鴿八萬大劫中常作鴿身。過是已前不能復知。佛
言。汝若不能盡知過去世。試觀未來世此鴿何時當脫。舍利弗
即入願智三昧。觀見此鴿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未脫鴿身。過
是已往亦不能知。從三昧起白佛言。我見此鴿從一世二世乃至
八萬大劫未免鴿身。過此已往不復能知。我不知過去未來齊限
。不審此鴿何時當脫。佛告舍利弗。此鴿除諸聲聞辟支佛所知
齊限。復於恒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鴿身。罪訖得出。輪轉五道中
後得為人。經五百世中乃得利根。是時有佛度無量阿僧祇眾生
。然後入無餘涅槃。遺法在世是人作五戒優婆塞。從比丘聞讚
佛功德。於是初發心願欲作佛。然後於三阿僧祇劫。行六波羅
蜜。十地具足得作佛。度無量眾生已而入無餘涅槃。是時舍利
弗向佛懺悔白佛言。我於一鳥尚不能知其本末。何況諸法。我
若知佛智慧如是者。為佛智慧故。寧入阿鼻地獄。受無量劫苦
不以為難。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5) T19, p0127b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
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精入三摩地。觀於身中水
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漩澓水
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我
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
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窗觀室。唯見清水遍在屋中了
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盻而去。我
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
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爾時童子捷來我
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
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
出定身質如初。
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
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涅槃定義及勝法涅槃
**********************************************************************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T16, p0496a
******************************************
復次大慧。諸外道有四種涅槃。云何為四。謂性自性非性涅槃。種種相性非性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是名諸外道四種涅槃。非我所說法。大慧。我所說者。妄想識滅名為涅槃。
大慧白佛言。世尊。不建立八識耶。佛言。建立。大慧白佛言。若建立者。云何離意識非七識。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緣故七識不生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習氣長養藏識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不壞身相藏識因攀緣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展轉相因。譬如海浪。自心現境界風吹。若生若滅亦如是。是故意識滅七識亦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不涅槃性 所作及與相
妄想爾炎識 此滅我涅槃
彼因彼攀緣 意趣等成身
與因者是心 為識之所依
如水大流盡 波浪則不起
如是意識滅 種種識不生
**********************************************************************
No. 672 大乘入楞伽經 (卷3) T16, p0605c
******************************************
復次大慧。涅槃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諸法自性無性涅槃。種種相性無性涅槃。覺自相性無性涅槃。斷諸蘊自共相流注涅槃。
大慧。此四涅槃是外道義。非我所說。
大慧。我所說者。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
大慧言。世尊。豈不建立八種識耶。
佛言建立。
大慧言。若建立者。云何但說意識滅非七識滅。
佛言。大慧。以彼為因及所緣故。七識得生。
大慧。意識分別境界起執著時。生諸習氣長養藏識。由是意俱我我所執思量隨轉無別體相。藏識為因為所緣故。執著自心所現境界。心聚生起展轉為因。
大慧。譬如海浪自心所現境界風吹而有起滅。是故意識滅時七識亦滅。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我不以自性 及以於作相
分別境識滅 如是說涅槃
意識為心因 心為意境界
因及所緣故 諸識依止生
如大瀑流盡 波浪則不起
如是意識滅 種種識不生
----------------------------------------
法迄巴說明:
菩薩之涅槃,不同於阿羅漢之涅槃。阿羅漢之涅槃是指意識滅,而菩薩之涅槃是「修行勝法」(註一),因為修行勝法,而越二乘阿羅漢之境界,而因此能證「八地之無生法忍」。
此忍境界在辟支佛之上,所以,當菩薩修行勝法時,那就代表他的境界至少在七地菩薩位,於七地菩薩境界,是辟支佛無法問倒(六地菩薩仍會被辟支佛給問倒,雖然六地慧勝辟支佛,但三昧力不如八地,所以才會出現「偶爾」被問倒的現象)。
**********************************************************************
註一
**********
大慧。聲聞辟支佛墮三昧樂門法。是故聲聞辟支佛生涅槃想。大慧。諸菩薩摩訶薩。從初地來乃至七地具巧方便。觀察心意意識之想。遠離我我所取相之法。觀察我空法空。觀察同相異相。善解四無礙巧方便義。自在次第入於諸地菩提分法。
大慧。我若不說諸菩薩摩訶薩同相異相法者。一切菩薩不如實知諸地次第。恐墮外道邪見等法故。我次第說諸地相。大慧。若人次第入諸地者不墮余道。我說諸地次第相者。唯自心見諸地次第。及三界中種種行相。而諸凡夫不覺不知。以諸凡夫不覺知故。是故我及一切諸佛
。說於諸地次第之相。及建立三界種種行相。
復次大慧。聲聞辟支佛。於第八菩薩地中。樂著寂滅三昧樂門醉故。不能善知唯自心見。墮自相同相熏習障礙故。墮人無我法無我見過故。以分別心名為涅槃。而不能知諸法寂靜。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以見寂靜三昧樂門。憶念本願大慈悲心度諸眾生。知十無盡如實行智。是故不即入於涅槃。大慧。諸菩薩摩訶薩。遠離虛妄分別之心。遠離能取可取境界。名入涅槃。以如實智知一切諸法唯是自心。是故不生分別之心。是故菩薩不取心意意識。不著外
法實有之相。而非不為佛法修行。依根本智展轉修行。為於自身求佛如來證地智故。
大慧。如人睡夢度大海水。起大方便欲度自身。未度中間忽然便寤。作是思惟。此為是實為是虛妄。彼復思惟。如是之相非實非虛。唯是我本虛妄分別不實境界。熏習因故見種種色。形相顛倒不離有無。意識熏習於夢中見。
大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八地中見分別心。初地七地諸法同相。如夢如幻平等無差。離諸功用可取能取分別之心。見心心數法。為於未得上上佛法修行者令得故。
菩薩摩訶薩修行勝法。名為涅槃。非滅諸法名為涅槃。
^^^^^^^^^^^^^^^^^^^^^^^^^^^^^^^^^^^^^^^^^^^^^^^^^^^^^
菩薩摩訶薩。遠離心意意識分別相故。得無生法忍。
大慧。第一義中亦無次第。無次第行。諸法寂靜亦如虛空。
-----------------------------------------------------
No. 671 入楞伽經 (卷3) T16, p0533b
-----------------------------------------------------
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言涅槃。涅槃者。說何等法名為涅槃。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大慧。言涅槃者。轉滅諸識法體相故。轉諸見熏習故。轉心意阿梨耶識法相熏習。名為涅槃。
大慧。我及諸佛說如是涅槃法體境界空事故。
復次大慧。言涅槃者。謂內身聖智修行境界故。離虛妄分別有無法故。
大慧。云何非常。謂離自相同相分別法故。是故非常。
大慧。云何非斷。謂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聖人內身證得故。是故非斷。
大慧。般涅槃者非死非滅。
大慧。若般涅槃是死法者。應有生縛故。
大慧。若般涅槃是滅法者。應墮有為法故。
是故大慧。般涅槃者非死非滅。如實修行者之所歸依故。
復次大慧。言涅槃者非可取非可舍。非此處非彼處。非斷非常。非一義非種種義。是故名為涅槃。
/* 法迄巴註:聲聞涅槃 */
復次大慧。聲聞涅槃者。觀察自相同相覺諸法故。名聲聞涅槃。
/* 法迄巴註:辟支佛涅槃 */
大慧。辟支佛涅槃者不樂憒鬧。見諸境界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不生顛倒相。是故聲聞辟支佛非究竟處生涅槃想故。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2) T16, p0496a
******************************************
復次大慧。諸外道有四種涅槃。云何為四。謂性自性非性涅槃。種種相性非性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是名諸外道四種涅槃。非我所說法。大慧。我所說者。妄想識滅名為涅槃。
大慧白佛言。世尊。不建立八識耶。佛言。建立。大慧白佛言。若建立者。云何離意識非七識。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緣故七識不生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習氣長養藏識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不壞身相藏識因攀緣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展轉相因。譬如海浪。自心現境界風吹。若生若滅亦如是。是故意識滅七識亦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不涅槃性 所作及與相
妄想爾炎識 此滅我涅槃
彼因彼攀緣 意趣等成身
與因者是心 為識之所依
如水大流盡 波浪則不起
如是意識滅 種種識不生
**********************************************************************
No. 672 大乘入楞伽經 (卷3) T16, p0605c
******************************************
復次大慧。涅槃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諸法自性無性涅槃。種種相性無性涅槃。覺自相性無性涅槃。斷諸蘊自共相流注涅槃。
大慧。此四涅槃是外道義。非我所說。
大慧。我所說者。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
大慧言。世尊。豈不建立八種識耶。
佛言建立。
大慧言。若建立者。云何但說意識滅非七識滅。
佛言。大慧。以彼為因及所緣故。七識得生。
大慧。意識分別境界起執著時。生諸習氣長養藏識。由是意俱我我所執思量隨轉無別體相。藏識為因為所緣故。執著自心所現境界。心聚生起展轉為因。
大慧。譬如海浪自心所現境界風吹而有起滅。是故意識滅時七識亦滅。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我不以自性 及以於作相
分別境識滅 如是說涅槃
意識為心因 心為意境界
因及所緣故 諸識依止生
如大瀑流盡 波浪則不起
如是意識滅 種種識不生
----------------------------------------
法迄巴說明:
菩薩之涅槃,不同於阿羅漢之涅槃。阿羅漢之涅槃是指意識滅,而菩薩之涅槃是「修行勝法」(註一),因為修行勝法,而越二乘阿羅漢之境界,而因此能證「八地之無生法忍」。
此忍境界在辟支佛之上,所以,當菩薩修行勝法時,那就代表他的境界至少在七地菩薩位,於七地菩薩境界,是辟支佛無法問倒(六地菩薩仍會被辟支佛給問倒,雖然六地慧勝辟支佛,但三昧力不如八地,所以才會出現「偶爾」被問倒的現象)。
**********************************************************************
註一
**********
-----------------------------------------------------
No. 671 入楞伽經 (卷7) T16, p0555a
-----------------------------------------------------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承己自心三昧佛力。不入三昧樂門。墮涅槃而住。以不滿足如來地故。若彼菩薩住三昧分者。休息度脫一切眾生。斷如來種滅如來家。為示如來不可思議諸境界故。是故不入涅槃。大慧。聲聞辟支佛墮三昧樂門法。是故聲聞辟支佛生涅槃想。大慧。諸菩薩摩訶薩。從初地來乃至七地具巧方便。觀察心意意識之想。遠離我我所取相之法。觀察我空法空。觀察同相異相。善解四無礙巧方便義。自在次第入於諸地菩提分法。
大慧。我若不說諸菩薩摩訶薩同相異相法者。一切菩薩不如實知諸地次第。恐墮外道邪見等法故。我次第說諸地相。大慧。若人次第入諸地者不墮余道。我說諸地次第相者。唯自心見諸地次第。及三界中種種行相。而諸凡夫不覺不知。以諸凡夫不覺知故。是故我及一切諸佛
。說於諸地次第之相。及建立三界種種行相。
復次大慧。聲聞辟支佛。於第八菩薩地中。樂著寂滅三昧樂門醉故。不能善知唯自心見。墮自相同相熏習障礙故。墮人無我法無我見過故。以分別心名為涅槃。而不能知諸法寂靜。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以見寂靜三昧樂門。憶念本願大慈悲心度諸眾生。知十無盡如實行智。是故不即入於涅槃。大慧。諸菩薩摩訶薩。遠離虛妄分別之心。遠離能取可取境界。名入涅槃。以如實智知一切諸法唯是自心。是故不生分別之心。是故菩薩不取心意意識。不著外
法實有之相。而非不為佛法修行。依根本智展轉修行。為於自身求佛如來證地智故。
大慧。如人睡夢度大海水。起大方便欲度自身。未度中間忽然便寤。作是思惟。此為是實為是虛妄。彼復思惟。如是之相非實非虛。唯是我本虛妄分別不實境界。熏習因故見種種色。形相顛倒不離有無。意識熏習於夢中見。
大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八地中見分別心。初地七地諸法同相。如夢如幻平等無差。離諸功用可取能取分別之心。見心心數法。為於未得上上佛法修行者令得故。
菩薩摩訶薩修行勝法。名為涅槃。非滅諸法名為涅槃。
^^^^^^^^^^^^^^^^^^^^^^^^^^^^^^^^^^^^^^^^^^^^^^^^^^^^^
菩薩摩訶薩。遠離心意意識分別相故。得無生法忍。
大慧。第一義中亦無次第。無次第行。諸法寂靜亦如虛空。
-----------------------------------------------------
No. 671 入楞伽經 (卷3) T16, p0533b
-----------------------------------------------------
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言涅槃。涅槃者。說何等法名為涅槃。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大慧。言涅槃者。轉滅諸識法體相故。轉諸見熏習故。轉心意阿梨耶識法相熏習。名為涅槃。
大慧。我及諸佛說如是涅槃法體境界空事故。
復次大慧。言涅槃者。謂內身聖智修行境界故。離虛妄分別有無法故。
大慧。云何非常。謂離自相同相分別法故。是故非常。
大慧。云何非斷。謂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聖人內身證得故。是故非斷。
大慧。般涅槃者非死非滅。
大慧。若般涅槃是死法者。應有生縛故。
大慧。若般涅槃是滅法者。應墮有為法故。
是故大慧。般涅槃者非死非滅。如實修行者之所歸依故。
復次大慧。言涅槃者非可取非可舍。非此處非彼處。非斷非常。非一義非種種義。是故名為涅槃。
/* 法迄巴註:聲聞涅槃 */
復次大慧。聲聞涅槃者。觀察自相同相覺諸法故。名聲聞涅槃。
/* 法迄巴註:辟支佛涅槃 */
大慧。辟支佛涅槃者不樂憒鬧。見諸境界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不生顛倒相。是故聲聞辟支佛非究竟處生涅槃想故。
佛說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之成佛法
No. 273 金剛三昧經 (卷1) T09, p0370b
菩薩令彼眾生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以禪定故。心則無喘。
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
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淨如。
入如是心地。即入實際。大力菩薩言。三解脫法是何等
事。理觀三昧。從何法入。佛言。三解脫者虛空解脫。
金剛解脫。般若解脫。理觀者心如理淨無可不心。大力
菩薩言。云何存用。云何觀之。佛言。心事不二。是名
存用。內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無得失。一
不一地。淨心流入。是名觀之。菩薩如是之人。不在二
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雖無法服。而不具持波羅提
木叉戒。不入布薩。能以自心無為自恣。而獲聖果。不
住二乘入菩薩道。後當滿地成佛菩提。
大力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之人。非出家非不出家。
何以故。入涅槃宅。著如來衣。坐菩提座。如是之人。
乃至沙門宜應敬養。佛言。如是。何以故。入涅槃宅。
心越三界。著如來衣。入法空處。坐菩提座。登正覺地
。如是之人心超二我。何況沙門而不敬養。
菩薩令彼眾生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以禪定故。心則無喘。
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
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淨如。
入如是心地。即入實際。大力菩薩言。三解脫法是何等
事。理觀三昧。從何法入。佛言。三解脫者虛空解脫。
金剛解脫。般若解脫。理觀者心如理淨無可不心。大力
菩薩言。云何存用。云何觀之。佛言。心事不二。是名
存用。內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無得失。一
不一地。淨心流入。是名觀之。菩薩如是之人。不在二
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雖無法服。而不具持波羅提
木叉戒。不入布薩。能以自心無為自恣。而獲聖果。不
住二乘入菩薩道。後當滿地成佛菩提。
大力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之人。非出家非不出家。
何以故。入涅槃宅。著如來衣。坐菩提座。如是之人。
乃至沙門宜應敬養。佛言。如是。何以故。入涅槃宅。
心越三界。著如來衣。入法空處。坐菩提座。登正覺地
。如是之人心超二我。何況沙門而不敬養。
佛性有及虛空無
No. 374 大般涅槃經 (卷37) T12, p0581b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眾生佛性猶如虛空。云何名為如虛空耶。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佛性亦爾。善男子。虛空非過去。何以故無現在故。法若現在可說過去。以無現在故無過去亦無現在。何以故。無未來故。法若未來可說現在。以無未來故無現在亦無未來。何以故。無現在過去故。若有現在過去則有未來。以無現在過去故則無未來。以是義故。虛空之性非三世攝。
善男子。以虛空無故無有三世。不以有故無三世也。如虛空花非是有故無有三世。虛空亦爾非是有故無有三世。善男子。無物者。即是虛空佛性亦爾。善男子。虛空無故非三世攝。佛性常故非三世攝。善男子。如來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有佛性一切佛法常無變易。以是義故。無有三世猶如虛空。
善男子。虛空無故非內非外。佛性常故非內非外。故說佛性猶如虛空。善男子。如世間中無罣礙處名為虛空。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一切佛法無有罣礙。故言佛性猶如虛空。以是因緣我說佛性猶如虛空。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眾生佛性猶如虛空。云何名為如虛空耶。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佛性亦爾。善男子。虛空非過去。何以故無現在故。法若現在可說過去。以無現在故無過去亦無現在。何以故。無未來故。法若未來可說現在。以無未來故無現在亦無未來。何以故。無現在過去故。若有現在過去則有未來。以無現在過去故則無未來。以是義故。虛空之性非三世攝。
善男子。以虛空無故無有三世。不以有故無三世也。如虛空花非是有故無有三世。虛空亦爾非是有故無有三世。善男子。無物者。即是虛空佛性亦爾。善男子。虛空無故非三世攝。佛性常故非三世攝。善男子。如來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有佛性一切佛法常無變易。以是義故。無有三世猶如虛空。
善男子。虛空無故非內非外。佛性常故非內非外。故說佛性猶如虛空。善男子。如世間中無罣礙處名為虛空。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一切佛法無有罣礙。故言佛性猶如虛空。以是因緣我說佛性猶如虛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