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修行時心念的分辨0320

>入靜是心什麼狀態,心無雜念
答:
一、您自己已有答案 => 心無雜念
  其實,正確的用辭應該是「心已能專注在功夫上」。


二、念是什麼?簡分念有粗細及極細。

  (1) 粗念是意識分別,這是比量。例如,這杯子紅色,
    那杯子是綠色。

  (2) 細念是直接了知,這是現量。例如,手碰火就立刻
    縮回,這不經過大腦。

  (3) 極細念是「覺照」的功夫,這也是現量。例如,心
    已存有捨棄的決定及定力,於手碰火時,能知是火
    ,但手卻不會縮回。

  修行人剛開始大都使用「把心止於一」的細念功夫上。


三、所謂入靜,粗分二個層次。一是靜相,二是動靜
  二相了然不生。

  (1) 當心不掉舉、不亂想而能專心時,這是第一層次的
    入靜義理。

  (2) 當心已能調伏,而「專注在功夫上」時,當動靜二
    相都聽不到就入了定。這也是入靜的另一種說法。
    例如聽聲音的功夫,聽到聲是動相,

    聽不到聲就是「聽到靜相」。當心虛凝在「聽」而不
    是「所聽」之上而不動,若得力時,就會進入動靜二
    相了然不生的定境。


四、分辨直接了知的功夫

  直接了知的功夫,在初打坐時,由於不會使用,所以心有
  雜念會亂想,又稱為「掉舉」。此時須把心念抓回,令它
  專注在功夫上,這時就稱為止,或寂寂。

  由於心念不動,止久就生出疲乏,而昏昏欲睡,這就稱為
  「昏沈」,警愓心差的人,就可能睡去。所以,要令心活
  ,稱為惺惺。

  當心不掉舉、不昏沈時,就能漸漸產生力量,稱為定力!

  (1) 主動式的直接了知功夫,又被稱為「照」,如同吾人
    在看東西而不生雜念一般,一直盯著看,又稱為「伺
    」,是一種等待的狀況,這是奢摩他的功夫。

  (2) 被動式的直接了知,又被稱為「覺」。如同吾人在看
    東西而不生雜念一般,看久心念不生,於是產生疲乏
    而落於昏沈,於此時若能「察知」心落昏沈,這就是
    「覺」的功用,這是禪那的功夫。


五、另有一種是從意識分別入手,使用觀察並思惟一切生滅的
  來龍去脈,而不住於分別習氣中,這叫「毗婆舍那」。


六、念的消失

  功夫入港時,就稱為「一心」,是各禪定必有的「禪支」
  。當一心功夫快到第四禪時,功夫就很紮實,心念就變得
  很敏感、微細。此時就會感到「住於細念」這個功夫也變
  的粗糙了,於是把這住於細念的功夫捨去,稱為「捨」、
  「念清淨」,而真正入於第四禪。在四禪前,雖用現量的
  功夫,實際上還是墮於比量分別中,入第四禪,才真正的
  使用現量功夫。此時「不必用太多心力」,就能使用覺照
  的功夫。

  雖然已捨而不住於細念,但還是落於極細的心念之上,所
  以,這個覺照的功夫,要用到「能所俱泯」的地步才會與
  「被覺、被照」合而為一。

  此時,就入無念又能起用的境界。本來起用是要用心念的
  ,但至這境界即便不用心念(註一),也能起用。所謂起
  用,例如可以知他人心念、看穿物質,知道這杯子是紅色
  、緣色等等。(除了六根可以互用之外,不生心念也能了
  知前境)



>之後該想什麼呢?
答:到了上述的境界,稱為進入菩薩八地。之後還有更微細的
  妄動,就不稱為念,而稱為塵沙惑。但其實也是與念同出
  一源的不同表相而已。

  到無念的境界後,那當然就不必想,只需要保持「無欲」
  的習慣就行了,直到成佛!



>追求心無念,一片空白嗎?不該這樣吧
答:
 的確不是這樣,無念的方式在上述已說過了。

既無有我,誰受果報?

No. 189 過去現在因果經 (卷4) T03, p0651a

爾時世尊。知諸大眾心意決定無復狐疑。又觀其根皆已成熟即為說法。

大王當知。此五陰身以識為本。因於識故。而生意根。以意根故。而生於色。而此色法。生滅不住。

/* 斷惑方式 */
大王。若能如是觀者。則能於身。善知無常。如此觀身。不取身相。則能離我及於我所。若能觀色。離我我所。即知色生便是苦生。若知色滅便是苦滅。若人能作如此觀者。是名為解。若人不能作斯觀者。是名為縛。

法本無我及以我所。以倒想故。橫計有我及以我所。無有實法。若能斷此倒惑想者。則是解脫。

/* 第一次發生疑問 */
爾時頻毘娑羅王。心自思惟。若謂眾生言有我者。而名為縛。一切眾生。皆悉無我。既無有我。誰受果報。

爾時世尊。知彼心念。即語之言。一切眾生。所為善惡。及受果報。皆非我造。亦非我受。而今現有造作善惡受果報者。大王諦聽。當為王說。

/* 第一次說明原因 */
大王。但以情塵識合。於境生染。累想滋繁。以是緣故。馳流生死。備受苦報。若於境無染。息其累想。則得解脫。以情塵識三事因緣。共起善惡。及受果報。更無別我。

譬如鑽火。因手轉燧。得有火生然彼火性。不從手生及以燧出。亦復不離手及燧鑽。彼情塵識。亦復如是。

/* 第二次發生疑問 */
時頻毘娑羅王。又自思惟。若以情塵識和合故。而有善惡受果報者。便為常合。不應離絕。若不常合。是則為斷。

/* 第二次說明原因 */
爾時世尊。知王心念。即便答言。此情塵識。不常不斷。何以故。合故不斷。離故不常。譬如緣於地水。因彼種子。而生芽葉。種子既謝。不得名常。生芽葉故。不得名斷。離於斷常故名中道。三事因緣。亦復如是。

爾時頻毘娑羅王。聞此法已。心開意解。於諸法中。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萬那由他婆羅門大臣人民。亦於諸法。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九十六萬那由他諸天。又於諸法。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前三三,後三三

「前三三,後三三」出處見註一。

(1)前三三
  阿羅漢斷三毒,證三三昧,而解脫輪迴。所謂三昧為
  「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由證此三昧故,
  得三明(註二):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2)後三三
  佛斷無明,亦證三三昧,亦得三明,但改名為三達。
  與阿羅漢的差別是功用有深淺、寬窄之分。
 
  無佛之世,證前三三者,稱為「獨覺」、「辟支佛」,果位約在菩薩六地,若能生
  廣大心,則境界能再往上升階。

道家的修行也能解脫輪回,如《列子》中的壺丘子九淵之說,那是佛教中的九次第定,也能證前三三昧,解脫輪回。但觀看列子所敍述,畢竟壺丘子只為自度,而不廣度大眾,所以只能證前三三,不能證後三三。

經過十多年來翻閱經論,最準確的應是《大乘莊嚴經論》所云,推薦點閱!


*******************************************
註一
***************

No.2003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卷4)T48,p0173c

無著遊五台。至中路荒僻處。文殊化一寺。接他宿。
遂問。近離甚處。
著云。南方。

殊云。南方佛法。如何住持。
著云。末法比丘。少奉戒律。

殊云。多少眾。
著云。或三百或五百。

無著卻問文殊。此間如何住持。
殊云。凡聖同居龍蛇混雜。

著云。多少眾。
殊云。前三三後三三。

卻吃茶。文殊舉起玻璃盞子云。南方還有這個麼。
著云。無。

殊云。尋常將什麼吃茶。
著無語遂辭去。

文殊令均提童子。送出門首。

無著問童子云。適來道前三三後三三。是多少?
童子云。大德。
著應諾!
童子云。是多少?

又問此是何寺?

童子指金剛後面。著回首。化寺童子。悉隱不見。
只是空穀。彼處後來謂之金剛窟。

後有僧問風穴。如何是清涼山中主。

穴云。一句不遑無著問。迄今猶作野盤僧。若要參透平平實實。腳踏實地。向無著言下薦得。自然居鑊湯爐炭中。亦不聞熱。居寒冰上亦不聞冷。若要參透使孤危峭峻。如金剛王寶劍。向文殊言下薦取。自然水灑不著風吹不入。

不見漳州地藏問僧。近離甚處。
僧云。南方。
藏云。彼中佛法如何。
僧云。商量浩浩地。
藏云。爭似我這裏種田博飯吃。

且道與文殊答處。是同是別。

有底道。無著答處不是。文殊答處。也有龍有蛇。有凡有聖。有什麼交涉。還辨明得前三三後三三麼。前箭猶輕後箭深。且道是多少。若向這裏透得。千句萬句。只是一句。若向此一句下。截得斷把得住。相次間到這境界。


************************************************
註二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三明六通之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