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修行時心念的分辨0320

>入靜是心什麼狀態,心無雜念
答:
一、您自己已有答案 => 心無雜念
  其實,正確的用辭應該是「心已能專注在功夫上」。


二、念是什麼?簡分念有粗細及極細。

  (1) 粗念是意識分別,這是比量。例如,這杯子紅色,
    那杯子是綠色。

  (2) 細念是直接了知,這是現量。例如,手碰火就立刻
    縮回,這不經過大腦。

  (3) 極細念是「覺照」的功夫,這也是現量。例如,心
    已存有捨棄的決定及定力,於手碰火時,能知是火
    ,但手卻不會縮回。

  修行人剛開始大都使用「把心止於一」的細念功夫上。


三、所謂入靜,粗分二個層次。一是靜相,二是動靜
  二相了然不生。

  (1) 當心不掉舉、不亂想而能專心時,這是第一層次的
    入靜義理。

  (2) 當心已能調伏,而「專注在功夫上」時,當動靜二
    相都聽不到就入了定。這也是入靜的另一種說法。
    例如聽聲音的功夫,聽到聲是動相,

    聽不到聲就是「聽到靜相」。當心虛凝在「聽」而不
    是「所聽」之上而不動,若得力時,就會進入動靜二
    相了然不生的定境。


四、分辨直接了知的功夫

  直接了知的功夫,在初打坐時,由於不會使用,所以心有
  雜念會亂想,又稱為「掉舉」。此時須把心念抓回,令它
  專注在功夫上,這時就稱為止,或寂寂。

  由於心念不動,止久就生出疲乏,而昏昏欲睡,這就稱為
  「昏沈」,警愓心差的人,就可能睡去。所以,要令心活
  ,稱為惺惺。

  當心不掉舉、不昏沈時,就能漸漸產生力量,稱為定力!

  (1) 主動式的直接了知功夫,又被稱為「照」,如同吾人
    在看東西而不生雜念一般,一直盯著看,又稱為「伺
    」,是一種等待的狀況,這是奢摩他的功夫。

  (2) 被動式的直接了知,又被稱為「覺」。如同吾人在看
    東西而不生雜念一般,看久心念不生,於是產生疲乏
    而落於昏沈,於此時若能「察知」心落昏沈,這就是
    「覺」的功用,這是禪那的功夫。


五、另有一種是從意識分別入手,使用觀察並思惟一切生滅的
  來龍去脈,而不住於分別習氣中,這叫「毗婆舍那」。


六、念的消失

  功夫入港時,就稱為「一心」,是各禪定必有的「禪支」
  。當一心功夫快到第四禪時,功夫就很紮實,心念就變得
  很敏感、微細。此時就會感到「住於細念」這個功夫也變
  的粗糙了,於是把這住於細念的功夫捨去,稱為「捨」、
  「念清淨」,而真正入於第四禪。在四禪前,雖用現量的
  功夫,實際上還是墮於比量分別中,入第四禪,才真正的
  使用現量功夫。此時「不必用太多心力」,就能使用覺照
  的功夫。

  雖然已捨而不住於細念,但還是落於極細的心念之上,所
  以,這個覺照的功夫,要用到「能所俱泯」的地步才會與
  「被覺、被照」合而為一。

  此時,就入無念又能起用的境界。本來起用是要用心念的
  ,但至這境界即便不用心念(註一),也能起用。所謂起
  用,例如可以知他人心念、看穿物質,知道這杯子是紅色
  、緣色等等。(除了六根可以互用之外,不生心念也能了
  知前境)



>之後該想什麼呢?
答:到了上述的境界,稱為進入菩薩八地。之後還有更微細的
  妄動,就不稱為念,而稱為塵沙惑。但其實也是與念同出
  一源的不同表相而已。

  到無念的境界後,那當然就不必想,只需要保持「無欲」
  的習慣就行了,直到成佛!



>追求心無念,一片空白嗎?不該這樣吧
答:
 的確不是這樣,無念的方式在上述已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