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八識、靈魂、了知之知識

《楞伽經》有三譯本,可解釋樓主疑問。建議多閱「唯識法相宗」所主張的佛經。

以下我簡說整個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的樣貌。

《楞嚴經》開示,有三種相續,使得吾輩能自我覺知存在,這三種是:
 ● 世界相續:即十方宇宙
 ● 眾生相續:各類生命體
 ● 業果相續:輪迴現象,及各自所受果報。

這三種皆來自於「妄」,當妄生起之後,就不斷的排列、組合,最後落實到人類這一層次時,這三種相續就已存在。

「妄」,首先產生了第八識的作用,它具有三種功能:
 ● 含藏(執藏):如倉庫本身。
 ● 能藏:如倉庫的貨物搬運人員。
 ● 所藏:如貨物。

識,是根塵相觸時的現象。於是,第八識有原生的妄執,通稱為「見分」。以及所執的種子,通稱為「相分」。

見分如同能藏,相分如同所藏。它們都基於倉庫存在才能起作用(都没倉庫了,誰來當搬運員,貨物又要擺哪裡?)

識簡分有三種,廣分有八,三種是:
 ● 真識:無生無滅
 ● 現識:如大圓鏡可現出諸相
 ● 分別事識:就是具有分別能力的識,通常指意識

「真識」的「識」字眼用的不好,要把它理解成「真相」,意指不生不滅。

八個識,或現識與分別事識皆有二相,為:真相、業相。

想像一下,八個識如同八種色彩的雲:紅、橙、黃、綠、藍、靛、紫、白。每種雲的產生,都離不開虛空,無虛空就不能產生雲。虛空喻如「真相」,它無生無滅。業相「有生滅」就是這八種色彩的雲,喻如八個識。

在業相中,八個識簡分成二個識,即現識、分別事識。而每個識中,又不離真相才能存在。

第七識的末那,只是一種執著習氣,它的分別能力等於無,近乎「直覺」。它是妄的變相之一。它只會恒常不斷的由內而外,去執取第八識相分,而顯化出六塵(十方宇宙、眾生現象、輪迴現象)。也會由外而內,去執取前六根所觸的塵境當成相分,存入第八識。

第六識是意根(第七識)與法塵相觸而生。它具有很清晰的分別能力。

前五識,也是前五根與五塵相觸後所產生。說它為「識」只是方便說,其實前五識没有分別能力,如手觸桌時,是意識在分別還是手部神經突觸在分別呢?所以,前五根觸塵時,都要意識的參與才能分辨。

如我所觀察,識的「了知」是有很多層次,最清晰的是意識。再來是末那識的直接執著,這接近現識,通稱為「直覺」。再來是前五識與第八識如大圓鏡的現識作用。

《楞嚴經》有經文開示:「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若不生心念,分別能力都没有,又如何能圓明了知呢?這就是大圓鏡現物的「現識」功能。

---------------------------
開始回頭回覆樓主疑問。

>佛教有八大識。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思維是第六識。第七識叫
>意根,是本我還是真我?
復:
  「本我」與「真我」的用辭不恰當。佛法「不承認」「有我」
   。我,只是一種錯覺認知之下的執著。又稱為「無明」!

  如同火團快旋以為有火輪;又如暑天看向遠方沙漠,空氣中
  有熠熠而動現象,於是以為有「水」(它被稱為陽焰)。又
  如水中看到有明月倒影,以為水中有月。又如眼有翳者,看
  到空中有花朵。這些「全都是錯覺」!

  既然無我,那麼討論本我、真我就没意義!

>是覺知嗎?
復:
  若所謂的本我與真我,是指「了知」功能之來源,那麼,它
  應是「妄」!

  妄有三種相續,桌子是妄,人亦是妄,精神活動亦是妄,包
  括覺知。

  既然無本我、無真我,那麼「識」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這就何以此帖一開始我就講「識」及其功能之原因。

  識是「了知」之意思。覺知也是了知現象。

>第七識是輪迴的根本嗎,
復:
  第七識的「恒常執著」「近乎」是輪迴根本,但它所以如
  此,是意識可決定的。例如是否要吸煙而養成煙癮,是意
  識決定的。癮,就相檔於第七識的「恒常執著」現象。

  意識雖然可決定是否養成煙癮後,而這個癮亦不是一時就
  立刻斷除,但終究是意識下出決定的!

  五蘊與八識是二個體系,但第七識可想成是「行蘊」,它
  基本不分別,只是恒常執著,但在它之後,還有「識蘊」
  中的「見分」,是見分這個「妄執」,其變相成第七識才
  產生「恒常執著」的作用。如海水變相成海潚、冰山等。

  第八識這個「見分妄執」,依《楞嚴經》五十陰魔經文的
  分法,聲聞、緣覺是排名識陰的第9、10位,也就是要
  斷除三毒,要超越「識蘊」中的前八位。而第七識只相當
  於「行蘊」。

  不過,若能斷除第七識,則入二乘無餘依涅槃,的確能永
  遠性的解脫輪迴。說它是三界輪迴根本,也沒錯!

  當然,第七識相當行蘊的說法還没任一經典有這麼說,這
  是個人判斷。所以,要把第七識上綱至識蘊的前八位之一
  ,或全部,亦無不行!但行蘊的屬性行為,更似第七識的
  「恒常執著」現象。

>但是觀心不就是為了進入覺知狀態嗎,不是說這是聖人佛陀
>心態嗎。
復:
  觀心,它的作用是什麼呢?它主要的作用是「毘婆舍那」!

  毘婆舍那之用意,乃藉由觀察而達到不執著。所以,由內觀
  心是一個方式,不觀心只觀察外在的變化,也能不執著。

  觀心,不在覺知,而在「覺」。覺,是指由迷至明;由昏至
  醒;由睡著至睡醒之意思。所以佛稱為「正等正覺」,覺之
  後就不必強加一「知」字。只要覺了,就具「智」,能妙觀
  察一些人時地事物,功能基本等同「意識」,但卻不執著!

>還有第八識阿賴耶識是不是靈魂
復:
  靈魂是俗語,它的現象指不具有肉體,又具有分別能力之生
  命體。

  第八識的「阿賴耶」功能,能產生輪迴三界的現象,而第八
  識之了知功能,稱為現識功能,如大圓鏡現物,若某靈魂具
  有大圓鏡現物功能,那此靈魂就可說等同於「佛或菩薩摩訶
  薩」。但我相信樓主法友問的靈魂不是這類的「聖靈」。

  一般人死亡後的靈魂,除了不具有肉體之外,其餘可視為與
  没死亡之前人類基態相同!

  說「第八識」或「阿賴耶識」等同「靈魂」,這不是適合的
  說法。

涅槃定義

轉閱 涅槃定義
https://fatsiba.blogspot.com/2015/12/blog-post_31.html

補充:
 依北傳佛法,涅槃有四種。
 最常討論的,除了二乘所入之無餘依涅槃之外,菩薩乘之涅槃是「無住涅槃」,對
 果地菩薩來說是「已斷俱生我執」但不住於該處(若住則名為二乘阿羅漢,而不名
 為菩薩),對佛來說,無住涅槃是「斷俱生法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