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沙門應有的心態

本文没校稿︐若有錯別字請自行腦補!
------

沙門應有心態︐其實應從戒、定、慧︐循次說起︐但發文者是輪迴眾生︐也寫不出果地佛菩薩的了義文。只應因緣生心︐隨緣發文。

沙門︐本應是剃髮出家的僧尼︐但此處亦是指自誓為勝義僧的白衣菩薩!

◆ 正見、篤行與業障

輪迴︐來自無正見!而有正見而仍然輪迴︐來自未篤行!

具正見︐亦有篤行︐而不能解脫輪迴︐來自解脫因緣未成熟!

這是說︐可能是業障阻礙︐自以為有篤行︐而實際功夫用的粗糙而不精細。卻不能明辨自己的錯誤︐這就是業障!有今生養成的業障︐也有過去世養成而帶到今世受報的業障。


◆ 什麼叫「用功粗糙而不精細呢」?

這指︐對自己習氣生滅犯了四病。四病是:止、作、任、滅。這是「知見不正」所致!

自以為具正見︐而其實知見不正!

如同︐甲對往前走的乙說︐前方地上有污水坑︐看到没?
乙答:看到了。

甲又說:能閃過嗎?
乙答:能閃過。

而就在乙前腳說能閃過︐後腳就踏入了污水坑中......乙不是看見了嗎︐為何又會發生這種墮入的現象呢?

這原因主要出在「習氣作用」︐或說「業障」!

認知是理性的;情緒是感性的;習氣則是執著的。

情緒影響認知︐認知改變思想︐思想驅動行為︐行為養成習氣︐習氣固化性格︐性格造成命運!

理性意義見聞者您了知︐感性意義見聞者亦了知︐但見聞者可能會忽略了「執著」的現象及作用。

執著︐是已養成的習氣︐執行它是不必然須經過理性思惟︐亦不必須須有愛憎情緒。執行習氣︐就只是已習慣性的反應而已︐俗稱為直覺!

但實際上︐習氣反應更可比直覺更微細︐在直覺没反應前︐就能執行。如同經常處於生死間的特工︐正在危險的敵後工作︐他睡覺時︐忽然被人碰到頸部︐下場可能是直接用刀向
來源揮了一下︐而這一下︐可能就把戰友給殺了!

直覺與習氣的差異太微細︐對世俗人來說︐已近乎不分彼此︐而統稱為「直覺」!


◆ 話題拉回:怎樣令用功精細而不粗糙呢?

這功夫仍然還是要從認知(知見)上去著手︐使得知見對輪迴現象「真正的了知」︐及「解脫方式」亦真正的了知!這在佛經稱為「如實了知」!

例如︐每日生活︐在接觸佛法後而有「醒悟」的感觸︐但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十年︐佛在天邊!為何如此呢?這就是「習氣」或說「業障」的作用。它使得當事人︐繼續因循已養成的習氣去做事︐那就是繼續輪迴!

於是︐佛了知上述眾生習氣︐而立共乘的三十七助道品︐及菩薩乘六波羅密或十波羅密(加四無量心)。其中對未達到決定信(不壞信)之前的眾生來說︐重點在「精進」!

決定信(不壞信)是已破見惑(下三結)的果位︐它是二乘的見道位(初果)︐或菩薩乘的見道位(初地)。

從歷來所見及的典故︐已在見道位的賢者︐亦有遺忘「精進」的現象︐但若不先達到決定信︐在遺忘精進之後︐常會「迷糊」一輩子︐於死後再去輪迴投生︐這類人就很需要善知
識來點醒。而這善知識很多來自過去世曾造善因所養成。

若已達到決定信︐那麼︐當事人就常能「自生智慧」︐警覺自己墮入了懈怠而不了知︐於是就會自我糾正︐再次振奮向上而精進用功。

同時︐會自我檢討是什麼原因︐令自己「迷糊」而墮入懈怠的粗糙心境呢?

其實︐我寫此篇文章︐也是「自我警覺」的典型!暨點醒有緣人須「警醒」︐亦給自己警覺須精進不能墮入懈怠情境中!

若您決定成為我這類已破見惑的真修行人︐那麼可善思我以下發出的文句:

  若自覺當下生活不是「正覺」︐那麼必然是某處
  行錯。

  於是自我思惟︐錯在何處?

  我每日生活於工作、吃食、睡眠、與人言談如是
  等行住坐臥間︐於自己「用功方法」︐有「等持
  繫念」嗎?

  等持繫念︐對二乘來說就是四念住︐是否有「反
  復」念生不淨?念受是苦?念心無常?念法無我
  ?對菩薩乘者來說︐就是「因地發心與果地覺」
  是否仍然相同?

  簡單說︐就是「當下心行」是否達到「一行三昧
  」的地步?也就是說︐自己的功夫︐是否「時時
  保持」之意思!!

若自覺此月、今日、當下的心意識不正確︐那麼︐就須想辦糾正它︐不能再令它相續︐否則須繼續墮入輪迴中。

例如賺錢譬喻:
  賺大錢是正確心行嗎?...不是!
  賺錢是正確心行嗎?...不是!

  若連賺錢皆不是正確心行︐那要怎麼活下去而繼
  續修行斷惑呢?

  其實︐去出家當僧尼也是能繼續修行的生活!

  所以︐賺錢只是存續肉體的方法之一︐而不是絕
  對必須的行為。

當有上述的領悟︐那麼︐對「財」的戒止定力就強很多︐而不受誘惑。對色、名、食、睡亦能如此︐而有止戒定力︐而不受誘惑!

當下知見正確而不迷。篤行一日︐那麼您這一日生活的知見就會正確而不迷。篤行一月、一年乃至終身︐您一月、一年乃至死亡來臨前都會有正確知見而不迷!

當知見正確︐身口就會跟著正確。於是︐心緣一境︐就易一心而入禪定。心緣無住︐就易斷惑證真。

看看以下這個佛經典故︐一位慧解脫阿羅漢︐没有任何禪定力︐但在需要時︐卻只在須臾時間就能發起神通!

---
注意項目:
 1、修行須先具正見︐然後依於正見反復用功!

 2、反復用功須精細到當下心念生滅!它不是時時、分分
   、秒秒︐而是剎那剎那心念生滅。俗稱「當下」!

 3、斷三毒、破無明的陀羅尼(總持法)為:
    立志無 欲以為體︐無所住以為用︐每用皆破無明
   
   無欲為體之故︐即便「無所住」功夫用不來而有漏︐
   亦落在無欲的背景上︐於是有所住亦變成無欲的無所
   住。

   若不能如此︐那麼就要「養成無欲的淨習」︐所以須
   先立此志!!

   而在修行過程中︐每次「自覺在用功」時︐於該次「
   自覺的警醒、警惕」時︐都要符合佛之果地覺境界。
   這叫「每用皆破無明」。

   如此反復用︐哪一日因緣時至︐可能聽到某聲音、看
   到某景色就會「觸發」斷惑、斷無明的「不可思議三
   昧力」︐於當下就能真正斷惑、斷無明(頓覺人)。

   云何佛之果地覺境界呢?......佛地又稱為「寂滅忍
   」︐這是指「有動作但無欲」!如圓鏡映射人物︐雖
   有映射動作︐卻本質不動、不生滅(不二)。

   佛知見是「無生」!所以一切平等。但為度化有緣眾
   生之故︐於無生中起幻有︐從七八九地菩薩境界的無
   生忍中︐而入寂滅忍。

跋:
  生活或見聞時︐是否常不如意?
  仔細去思惟是否乃七情六欲的作用?
  若果然如此︐何以仍要被情緒(煩惱)與非正見(五見)
  給牽引︐而繼續墮入輪迴中呢?

  慎勿信汝意!亦莫生情緒!


名相解釋:
 .無生忍:處於不造生滅二元現象的淨習中。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寂滅忍:處於有生滅卻仍然保持涅槃(無住涅槃)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道 :處於無七情六欲之現象中。在二乘至少為三果
      位。在菩薩乘至少是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