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定學淺說

點按看出處


定學淺說

    一個人在實修禪定時會碰到什麼狀況呢?所謂的入定是一切無念嗎?不知定相的人,可能在要入初禪時,產生了十六種特殊現象(見初禪之「十六觸」)之際還以為是「散心」升起而退墮,不明定學者,常常把「善根發相」的見佛顯像或宿慧空勝解視為解脫妙悟,其實還在欲界呢!

    不論是修習「數息觀」或「不淨觀」,或是念住一處, 或是以佛號攝心,都能慢慢內心澄靜, 相應禪定。當然專修禪定還是有很多前行的,如懺悔業障、持戒清淨、深入經論、培福利他等,都是有助於定學的增上。但此處我們只言及禪定的層次。



一、善根發相

    身心寧靜,尚未入定,還在散心,但會影響過去所修善境而呈現境相。此中又分報因與習因。報因是過去持戒、善行的善根浮現;習因不是看到某些善境界,而是自然而然地性格改變,如心調柔軟,慈悲一切,或引發過去宿慧,忽然看懂過去不能理解的經典。

(法迄巴註:在此狀況修定,會有粗心住、細心住二種狀況出現,詳見
 No. 1916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卷7) T46, p0509b)


二、欲界定

    三界中欲界有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共二十八天)。在欲界定中,心理上會有輕鬆之感,生理上則因定的過程中排除了很多身體上的障礙,所以身心同感輕利輕安;而欲界六天的心理過程就是欲界定。欲界定有一個特殊現象,就是「有法持身」!這是身心放鬆、氣機改善,身子自然挺直、久坐不累的狀態。好的「持身法」下座時身心如在雲裡,走起路來腳如踏在軟墊上。在到達欲界定前,若要細分,則仍可分粗住、細住二者,行者端坐攝心,氣息調和,內心澄淨安穩,其心在緣而不馳散,是名粗住;住此心後,恬靜更勝前,名為細住,因無明顯身心變化,故略而不述。


三、初禪未到地定

    這時感到身體突然消失,或是頭消失、手不見-那不是真消失,而是以心眼觀察消失了!修「隨息法」者,有時會忽見自身五臟六腑;修「通明禪」者甚至能見皮膚每層結構膚腠,所以修持法門深度不同,造成現象也不一!內在結構在「未到地定」會消失是因為從有男女之別的欲界要進化到單性的色界天之過渡現象,此時不屬欲界,也不屬色界,所以不能長久安住,不進色界則退欲界!


四、初禪(有覺有觀,不須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有樂受,與眼耳
     身三受相應,喜受與意識相應)

    於未到地定,證得「十六觸」(前八項為「八觸」):一動、二癢、三涼、四暖、五輕、六重、七澀、八滑、九掉、十猗、十一冷、十二熱、十三浮、十四沉、十五堅、十六軟之成就, 是為「初禪發相」!(法迄巴按:十六觸不必然會全發,常發的只有暖、涼。參考http://fatsiba.blogspot.com/2010/05/blog-post_6382.html)

    行者於未到地定中,入定漸深,身心虛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經一段時間,定心不壞,守護增長;在此定中,忽覺身心凝然,運運而動, 乃因心漸微細,色界淨色觸及欲界身之故。若動觸起,或從頭、背、腰、肋、足等處,漸漸遍身,身內覺動而外無動相!

    當動之時,覺漸漸有身,如雲如影,宛如風發,微微而動;或從上發、下發、腰發,漸漸遍身。從頭至足,由上而發者,多成退分;從足而發者, 多成進分。初禪動觸發時有無量功德,略說有「十種善法眷屬」與動俱起。(法迄巴註:此處說法,應參考「No. 1916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卷7) T46, p0510a」)

  一、定   :指的是一心安穩,無有散動。
  二、空   :動觸發時,空心虛豁,無諸障礙之感。
  三、明淨  :清淨美妙,皎明無比。
  四、喜悅  :於所得法,心生慶悅。
  五、樂   :覺觸法娛心,恬愉美好。
  六、善心生 :生起慚愧、敬、信之心,慚念昔未得此妙法,
         以為慚愧;敬信一切賢聖,具深妙之法。
  七、知見明瞭:不復惱迷,心解明利。
  八、無累解脫:無復貪、瞋、痴、掉悔、疑等五蓋,離欲界諸障,
         入清淨大池。
  九、境界現前:心與動觸諸功德相應不亂,初禪境界,次第現前。
  十、心調柔軟:離棄欲界,心剛粗曠現象,心行調柔,能隨意舒卷

    以上「十種善法眷屬」與動具起,有無量勝妙功德,動觸發後,其餘諸觸,次第發起,皆為四大所生現象,如前所言「十六觸」。色界五陰,住欲界身中,由於粗細不同,故諸觸次第生起,即色界定法與欲界報身相觸,故十六觸次第生起,互為兼蓄。行者勿因法相煩雜,心生厭煩,須知此皆自心所現,但以境界不同,因緣交感,故境相萬別。


五、二禪(無覺無觀,默然定。無前五識,僅有意識,有喜、捨二受與
     意識相應)

    二禪,如得無漏正慧而入此定,名「聖默然定」。由初禪上修二禪,心理需具備「六行觀」,即在初禪之中:

  一、 厭離覺觀:知覺、觀二法動亂,通惱定心,觀初禪為
    「下苦」。

  二、 初禪乃由覺觀觸動而生喜樂之定,故名為「粗」。

  三、 此覺觀之法,名為「外垢」,能障「二禪內淨」,名
    之為「障」

  四、 二禪「內淨安穩」勝初禪「覺觀動亂」之定,故當「
    攀上勝」。

  五、 二禪喜定「內淨而發」,故為「微妙」。

  六、 若得二禪,則心能出離覺觀障礙,名之為「出」。

    二禪喜樂發起,不從外來,乃於一心澄淨,而生大喜美妙,清淨勝初禪;初禪從覺觀中生喜樂,與身體相應,而二禪之喜樂乃從心生,與意識相應,兩者不同。


六、三禪(無覺無觀,識受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較為淨妙)

    欲得三禪,須觀二禪過失,訶責初禪之法。二禪雖由「內淨」所生,然「大喜」湧動,定境不牢固,此時不生戀者,一心專念三禪功德,能捨「大喜」、「二禪默然心體」,如初禪時所用之法:

  一、 不受不著。
  二、 苛責。
  三、 觀察分析而離二禪「大喜粗相」。

    三禪乃世間第一大樂!禪發之時,若心沉沒,當用正念、精進、慧觀等法,警策使起。若心湧發,當以「三昧法」攝心,使之靜定。若心迷醉,當念其後之大樂勝境及一切勝妙法門,自為醒悟,使心不著。


七、四禪(無覺無觀,前五識俱無,亦無喜受,
     僅有捨受,與意識相應)

    四禪亦名為「不動定」、「捨具禪」,欲修四禪,當深觀三禪過患:辛苦勤求,獲得之後,必勤加守護,亦為之苦,一但定境退失,則再受諸苦,所謂「三禪中樂,無常動故苦」,以樂念覆蓋內心,使心念不淨。

    行者深見三禪大樂,後有大苦過患,應當一心厭離,求取四禪「不動定」。應用「不著、訶責、觀析」三法;使三禪境滅,至四禪方便定,而後豁然,定心安穩,出入息斷。

    四禪定發之時,與「捨」俱生,無苦無樂,空明寂靜,善法眷屬功德現前,但此時,心如明鏡不動,如淨水無波,絕諸亂想,無喜樂動轉之患,正念堅固,猶如虛空,名「世間真實禪定」,無諸垢染,而色法轉妙,內成就「淨色」之法,此時心中,無形無質,無諸色相,但以心中有淨色根,於空中對因緣時,能發種種妙色,可通「四無量心」、「八勝處」(八種能引發勝知見以捨棄貪愛的禪定)等色,不可以其不見諸色,而說是「無色定」,因虛空處定以上,一切色法都不現前,而現在一切色法,皆能自在得現。四禪為諸大禪定乃至成佛根本!在此禪中,如欲轉緣,學一切事,隨意成就;一切神通變化、演說勝法,莫不從此定出。


    就色界禪定總體而言,可以「十八支」來分辨諸禪之特性:初禪五支、二禪四支、三禪五支、四禪四支;以此等之功德法支持諸禪,故名為支。

    初禪五支:覺(尋)、觀(伺)、喜、樂、一心(定)

    二禪四支:內淨、喜、樂、一心

    三禪五支:慧(三禪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慧)、
         樂、捨(是行捨,非捨受)、念(三禪樂
         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念)、一心

    四禪四支:不苦不樂、捨(捨三禪之樂受)、
         念(念下地之過)、一心。

    依大般涅槃經所說,初禪天人,心中有粗細思想,所以外面有火災(內有覺觀,外有火災);二禪天人,於禪定生喜樂心,所以外有水災(內有歡喜,外有水災);三禪天人,呼吸粗重,因此外有風災(內有喘息,外有風災);唯獨四禪,內外禍患,一切均無,為諸災所不及(內外過患,一切悉無)!四禪定力繼續細深,可深入「四空定」。

    以上略舉欲界,色界定相,盼能有助於學者由定的嫻熟出入,而圓滿持戒,成就勝慧;因為定學為戒學與慧學的樞紐,無定之戒相必多持犯,無定之智慧多淪為空洞的理解,無法於身心細膩處起真實的反觀、針砭之受用呀!

(參考資料:阿含文化「坐禪之道」,菩提書院印經會「菩薩的禪定」。

  我個人建議還是應以經典說法為準,關於十六觸,可以參考
  「No. 1916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卷7) T46, p0510a
  或點閱此處︐看註二的經文。

  禪定的經書,可以參考「禪定參考經典
 )

十八禪支

初禪至四禪,共十八禪支。


初禪,離生喜樂地

  五禪支:覺(尋)。觀(伺)。離生喜。受樂。一心



二禪,定生喜樂地

  四禪支:內淨。喜。樂。一心



三禪,離喜妙樂地

  五禪支:

  慧 (三禪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慧)
  樂
  捨 (是捨身心喜受,非捨身心樂受)
  護念(三禪樂極勝,為不染著二禪故要護念)
  一心



四禪,捨念清淨地

  四禪支:

  不苦不樂
  捨 (捨身心樂受)
  淨念(念三禪之過)
  一心

意之義理

No. 99 雜阿含經 (卷21) T02, p0150a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諸上座比丘俱

時。有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比丘所。禮諸上座已。詣尊者伽摩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謂行者。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復問。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長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復問。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答。長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

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復問。尊者。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想轉。是故想.思名為意行

復問。尊者。有幾法

  若人捨身時   彼身屍臥地
  棄於丘塚間   無心如木石


答言。長者

  壽暖及與識   捨身時俱捨
  彼身棄塚間   無心如木石


復問。尊者。若死.若入滅盡正受。有差別不

答。捨於壽暖。諸根悉壞。身命分離。是名為死。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不捨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此則命終.入滅正受差別之相

復問。尊者。云何入滅正受

答言。長者。入滅正受。不言。我入滅正受。我當入滅正受。然先作如是漸息方便。如先方便。向入正受

復問。尊者。入滅正受時。先滅何法。為身行.為口行.為意行耶

答言。長者。入滅正受者。先滅口行。次身行.次意行

復問。尊者。云何為出滅正受

答言。長者。出滅正受者亦不念言。我今出正受。我當出正受。然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

復問。尊者。起滅正受者。何法先起。為身行.為口行.為意行耶

答言。長者。從滅正受起者。意行先起。次身行。後口行

復問。尊者。入滅正受者。云何順趣.流注.浚輸

答言。長者。入滅正受者。順趣於離.流注於離.浚輸於離。順趣於出.流注於出.浚輸於出。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復問。尊者。住滅正受時。為觸幾觸

答言。長者。觸不動.觸無相.觸無所有

復問。尊者。入滅正受時。為作幾法

答言。長者。此應先問。何故今問。然當為汝說。比丘入滅正受者。作於二法。止以觀

時。質多羅長者聞尊者迦摩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