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很莫名
家裡四處找不到眼鏡
最後
只能無奈的搔首思考它到底掉落在哪裡?
耳上的東西,回答了我的疑問
桃園法迄巴
自嘲:
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搔首,眼鏡卻公然在耳鼻處,切〜😵🙄
眾生之執著亦如是莫名!明明不失,卻四處奔跑的去尋它,一旦當下放棄執著,才頓悟它本就在眼前!!😆🤣
-------------------------------- 以下是其它日本有趣的感概語 ---------------------------------------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孕道
孕道,類似婦人懷孕未生的狀態。
孕道,所孕的是一種隨時可斷三毒,乃至破無明的「狀態」,此狀態依人而異。
○ 世俗人/眾生
可能是一種情緒、意念,乃至養成「不得自在又想解脫束縛的習氣」,若能養成,則能精進於斷惑、破無明!
此狀態譬如有大便感又不能宣洩,因不得舒爽、不得自在,而「時時反復」的把精神注入此狀態中,欲得解脫
自在。
若是世俗凡夫,因大便感所注入的是「不安乃至痛苦的精神」。
但若是解脫修行人,所注入的是「頓悟、圓覺、破惑、破無明」的精神,這是精進的現象。乃至,「已行於聖
道路中時」,則已無所入,而是「保持」一種「隨時可捨的狀態」,因為不能自在,所以須捨執著,但又捨不
掉,於是「須保持隨時能捨的趨勢、狀態」.它當然也是「精進」的狀態。
在此狀態中,動靜皆宜,「無論身在何處,心皆能用功」,不必然須住山靜修,或遠離世俗住阿蘭若。...仔細
思惟,禪宗真正的祖師,不就是這樣的生活/用功狀態嗎?
至於,已入菩薩七地及以上的「無功用行(無功用道)」境界,那就更是處處動靜自如!有想過文殊菩薩能化身
當妓女的典故嗎?(推薦另參閱閭丘胤太守參拜國清寺寒山、捨得之典故)
又,欲孕道修行者,若想較輕易的真正孕道,最好先在佛前發渡眾生的菩提誓願,可助行道、斷見思惑,例如,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藥師琉璃光如來十二大願...等。
已孕道者,必然自己,也必然是類禪宗行者。禪宗心法在於頓悟,若真悟則已明心,乃至已見性。
明心見性,不代表已證佛地,現今世俗流傳的明心見性之觀念,乃大錯!
想了解「心、性、道」是什麼,可參閱《楞嚴經》,或禪宗諸大德語錄、行誼,例如香嚴擊竹而悟道、無盡藏
嗅梅花而悟道...等。
唐 無盡藏比丘尼《悟道詩》: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楞嚴經》: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注]
道:是道家(不指道教)用語,近似了義,考其實證,大約等同佛法中的緣覺乘。
道之意旨,雖處處近似了義(例如老子的道德經),但不能鞭辟入里,以致於行道者實證不足以破無明,無
法證「上聖智三相」。
這如同佛教中的成實宗,語意處處「似了義」,但成實宗行者,卻不能破無明證佛地。即便能入寂滅而涅
槃,也只是自了漢,只斷己三毒,無法「啟智而用」,無法廣度眾生,以其「不能盡知宇宙真義」之故。
智之意旨,可詳參《楞嚴經》及《楞伽經》。
乘:音「ㄕㄥˋ」,同「勝」唸音,是古代車輛計量單位。
佛教目前大略分三乘:大、中、小三乘。
大乘載的多,又名菩薩乘;中乘所載的少,又名緣覺乘;小乘載最少,又名阿羅漢乘。
依眾生根器之別,所悟及所行大乘中又分菩薩乘、金剛乘、佛乘。
無論哪一乘,其背景皆是佛乘。佛是體、相、用、法四位一體,即所謂「真如、如來藏、虛空海、
第八識...」。(第八識有二義,染義是業相/業識;淨義是真相/真識,另名庵摩羅識。)
染淨本不二,眾生見有二。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賢者
本人所定義的「賢者」,是必須已斷見惑(斷下三結,具十六心),或已斷見惑但貪嗔薄而未斷之阿羅漢乘二果
人(斯陀含)。於大乘菩薩來說,就是初地至三地,乃至四地的菩薩。
此類賢者未斷貪嗔,所以不能稱聖!聖者,至少須已斷貪嗔證阿羅漢乘三果,或菩薩乘五地位。
賢者的用功方式,同於眾生修行者。
○ 果地菩薩
此處果地菩薩,指的是至少菩薩五地及以上的菩薩摩訶薩。此類聖眾,其所孕道,是其已發的渡眾生菩提誓願!
孕道,所孕的是一種隨時可斷三毒,乃至破無明的「狀態」,此狀態依人而異。
○ 世俗人/眾生
可能是一種情緒、意念,乃至養成「不得自在又想解脫束縛的習氣」,若能養成,則能精進於斷惑、破無明!
此狀態譬如有大便感又不能宣洩,因不得舒爽、不得自在,而「時時反復」的把精神注入此狀態中,欲得解脫
自在。
若是世俗凡夫,因大便感所注入的是「不安乃至痛苦的精神」。
但若是解脫修行人,所注入的是「頓悟、圓覺、破惑、破無明」的精神,這是精進的現象。乃至,「已行於聖
道路中時」,則已無所入,而是「保持」一種「隨時可捨的狀態」,因為不能自在,所以須捨執著,但又捨不
掉,於是「須保持隨時能捨的趨勢、狀態」.它當然也是「精進」的狀態。
在此狀態中,動靜皆宜,「無論身在何處,心皆能用功」,不必然須住山靜修,或遠離世俗住阿蘭若。...仔細
思惟,禪宗真正的祖師,不就是這樣的生活/用功狀態嗎?
至於,已入菩薩七地及以上的「無功用行(無功用道)」境界,那就更是處處動靜自如!有想過文殊菩薩能化身
當妓女的典故嗎?(推薦另參閱閭丘胤太守參拜國清寺寒山、捨得之典故)
又,欲孕道修行者,若想較輕易的真正孕道,最好先在佛前發渡眾生的菩提誓願,可助行道、斷見思惑,例如,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藥師琉璃光如來十二大願...等。
已孕道者,必然自己,也必然是類禪宗行者。禪宗心法在於頓悟,若真悟則已明心,乃至已見性。
明心見性,不代表已證佛地,現今世俗流傳的明心見性之觀念,乃大錯!
想了解「心、性、道」是什麼,可參閱《楞嚴經》,或禪宗諸大德語錄、行誼,例如香嚴擊竹而悟道、無盡藏
嗅梅花而悟道...等。
唐 無盡藏比丘尼《悟道詩》: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楞嚴經》: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注]
道:是道家(不指道教)用語,近似了義,考其實證,大約等同佛法中的緣覺乘。
道之意旨,雖處處近似了義(例如老子的道德經),但不能鞭辟入里,以致於行道者實證不足以破無明,無
法證「上聖智三相」。
這如同佛教中的成實宗,語意處處「似了義」,但成實宗行者,卻不能破無明證佛地。即便能入寂滅而涅
槃,也只是自了漢,只斷己三毒,無法「啟智而用」,無法廣度眾生,以其「不能盡知宇宙真義」之故。
智之意旨,可詳參《楞嚴經》及《楞伽經》。
乘:音「ㄕㄥˋ」,同「勝」唸音,是古代車輛計量單位。
佛教目前大略分三乘:大、中、小三乘。
大乘載的多,又名菩薩乘;中乘所載的少,又名緣覺乘;小乘載最少,又名阿羅漢乘。
依眾生根器之別,所悟及所行大乘中又分菩薩乘、金剛乘、佛乘。
無論哪一乘,其背景皆是佛乘。佛是體、相、用、法四位一體,即所謂「真如、如來藏、虛空海、
第八識...」。(第八識有二義,染義是業相/業識;淨義是真相/真識,另名庵摩羅識。)
染淨本不二,眾生見有二。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賢者
本人所定義的「賢者」,是必須已斷見惑(斷下三結,具十六心),或已斷見惑但貪嗔薄而未斷之阿羅漢乘二果
人(斯陀含)。於大乘菩薩來說,就是初地至三地,乃至四地的菩薩。
此類賢者未斷貪嗔,所以不能稱聖!聖者,至少須已斷貪嗔證阿羅漢乘三果,或菩薩乘五地位。
賢者的用功方式,同於眾生修行者。
○ 果地菩薩
此處果地菩薩,指的是至少菩薩五地及以上的菩薩摩訶薩。此類聖眾,其所孕道,是其已發的渡眾生菩提誓願!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