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無圓覺四病(止作任滅)

《圓覺經》揭示有四病:止、作、任、滅。犯任一項,無法於隨順覺性時,徹底斷無明!

當行者已悟佛知見(悟淨圓覺),持淨覺心(已先立志無欲)而隨順覺性(無欲/無生)的
用功「禪那法」時,則當下應有的行誼是......

・不止
 於生念後,不令心止於某一目標或固定目標,令己能了知心念已生起,或於察知後只把功
 夫用在無論所產生的是何種塵境(色、聲、香、味、觸、法),而一律不執著塵境,亦不
 相續執著習氣,是謂無欲!

 或「頓悟」當下正在執著,或先察知心念已生起後再頓悟當下正在執著!皆須知:「有生
 必有滅,無有不滅者」,了知一切悉無常,而放棄執著,是謂無欲、捨念清淨!
 


・不作
 用禪那功夫,或能無欲故,能了知前境而不做作,不主動去串習(追念)、不被動相續習
 氣、不主動攀緣任何人事地物。


・不任
 用禪那功夫,於因地時能察知心念生起,乃至能了知心念之滅,而不任心念生起或消滅時,
 卻不了知。是謂不任!

 行菩薩乘而能無欲時,亦能了知心念生或滅或皆能了知(依所證境界而異)。

 說明:
   因地功夫不到家,用功於禪那法時,不必須了知念滅,必須了知的是念起!因為心
   念速度太快,察知念起時,「察知」的本身就已是後念。之後再生念去察知念滅,
   沒有意義,純粹是多此一舉。須知念之滅而不住,是七地菩薩念念覺(念數門)的
   功夫。這功夫在已斷三毒入了菩薩六地位之後,才有必要去修學。禪那法,於因地
   最重要的是,「養成念起即知,知後無為」的「淨習」。

   雖然上述的禪那用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無欲」!即便二乘的阿羅漢,也沒有「
   定解脫」阿羅漢這一類,反而有「慧解脫」阿羅漢這一類。主要原因是三界輪迴來自
   三毒之故,所以修行重點須斷三毒欲習,而不是入深定,因此,必須無欲!!

   又,上述「無為」之意義,不是無所為,亦不是無所不為。其主要指「不相續、不住
   、不留滯於習氣」,亦有「視狀況再決定為與無為」,及也適合「有所不為,無所可
   為」之含意。

   在因地中用功,那就是「有所不為」,因為「有所」是心有所執著,必墮輪迴,為
   了解脫輪迴乃至斷妄,就必須「令自己無為」,或「勉強自己無為」!

   但若「已無所」時,則指已斷三毒的聖人,基本已初步跳出能所對待(實際沒徹底
   跳出,須至八地位才能跳出),此時已有三明六通能力,可善觀自己過去世與對象
   的因緣,再決定是否適合為之?!有善緣則善為,無善緣則看狀況再決定是否適合
   引導對象眾生,或整飭目標塵物。


・不滅
 有欲時,即使用禪那法,也無法滅六識。

 無欲時,亦不滅六識(主要指意識)而令心念不生。亦不入無餘依涅槃,不受後有,而
 無法生心念(智慧),這是二乘修行路,而菩薩乘行者不走這條路。因此,六地暨以上果
 地菩薩雖皆已斷三毒,而心念(已轉識成智)卻仍能起用。如行者在定中而能了知正在
 定境中的現象(若不知正在定中,那就很危險,是墮入無想定或入滅盡定)。若又能了
 知是在何定中,則是五種禪定自在之觀察自在的功夫。


最後,也建議有緣人有空閒時間,可參閱《六祖壇經》,了解禪宗六祖的頓修用功方式,以下是祂的四句偈: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 推薦參閱:  ・頓覺法
 ・無欲頓覺法
 ・

禪那頓漸修

・不忌坐姿
・令心寧靜且令呼吸微細,乃至於無
・當下立斷妄,是謂成佛!

呃,大步驟沒錯誤,但過程沒這麼簡略!

於令心寧靜之過程,從初修行開始,須了知:

A、可先感知呼吸浮躁、急促、粗澀,必須令其平順,然後再令它愈來愈微細,乃至於無,而入初禪定,
  名曰:離,生喜樂。

B、若非A項,而功夫用在感知心念生起(註一),則令心不相續串習、不追念,扼要說,乃須「無圓覺四病
  (四病:止、作、任、滅)。

  當心念愈來愈自在時,這過程就會經過四個禪定(後面會再次說明)。

  須注意若心念不生,對於佛地來說,這是四病中的滅病,可能會入五個狀況之一:
  ・無想定:這是最可能的狀況。入時,壽命五百大劫,前半劫意識徐伏,中間四百九十九劫意識已伏
       而不動,後半劫意識徐生。當然入此無想定者,因為意識的徐伏作用,很難有機會再出定
       ,建議欲入無想定者,先寫好遺囑!

  ・空處定:這是另一個可能進入的定境。

  ・滅盡定:此定也可能進入,但要自問是否已斷三毒?若是,則能入此定。若入此定前沒先作意何時
       出定,又無五種禪定自在的能力,那麼,您一入此定,等同入無餘依涅槃,不受後有,無
       法再出定。本人也建議,欲入此深定前,先寫好遺囑!

  ・菩薩六地、七地、八地境界
       若行者有菩薩利他心,亦曾經發過菩提心,則有機會當下斷三毒,證三三昧證菩薩六地位
       ,乃至七地、八地位。觀世音菩薩初修大悲咒時,也是從初地位立超諸地入八地位。什麼
       都有可能發生,一切唯心造之故。

  ・最有可能發生的第五個狀況,就是......「什麼都沒發生」!
       此類「感覺」也只是感覺,或說是「妄覺」, 難聽話就是「妄想」,乃至於「般若不足之
       下的虛偽妄想」。會有這類狀況,大都源於般若不足所致!

       有這類「心念已不生」的自覺,最有可能是妄覺,而非真正不生念,只是自己般若不足,
       無法分辨當下境界,此時要小心心念,因為已入四禪者的世界,經常是境隨念生,一念之
       下,就什麼狀況都極可能發生。「什麼都沒發生」對這類行者來說已是不錯的結果。

       若遇此類妄想發生,要小心邊執見乃至邪執見。如佛陀時代的無聞比丘,入四禪但誤以為
       證四果,命欲盡時見四禪中陰相,因此及因般若不足所產生的惡邪見,而謗佛在妄語,最
       後以此惡業感招而墮地獄。

  若有上述這類「心念不生」的自覺傾向,且不能分辨善惡時,須「自行起智(般若)」,或勤訪賢聖
  來開示以啟智!

  因為當事人的「般若不足」,無法分辨當下己境為何,此時恐怕誤用心,不適合再入深定,而要反復
  思惟自己是否已斷三毒沒有?

  若無,建議直接從四禪定發菩提心,令心量向大而直接斷三毒。否則,若再入定,恐怕會入無想定,
  也說不準。而一旦入的是無想定於出定時,已是五百大劫之後,出定後就會直接受業感而投生,而此
  時因為意識比較矇昧,經常會投入意識矇昧的畜牲道中。

  我記得佛陀曾經開示說過,過去(久遠劫前)有一梵志,因為在海邊修行,很煩海鳥喧囂鏧音而有嗔念
  ,於命終前入了無想定,出定後卻因最後的業感,而投生入專門捕食海鳥的畜牲道中。

  若行者經過反復檢測,已經斷了三毒,且證了三三昧,或早已迴心向大發過菩提心,那麼,本人在此
  向您恭賀,咱們未來一起共行佛道,廣度無量有緣的眾生!呃...,既然是「無量」那也得想辦法,
  把無緣的眾生變成有緣才行😁。


若修行人才剛入初禪定,再來就應是在「意(末那識)」上用功的過程(以安那般那入定,是漸修,應在入初禪定後改變方法,或至少在四禪時改變方法),此時雖有脈息(內呼吸;胎息)的反應(至四禪定才會消失),但不管肉體的反應,只需注意用功方法專注在「意」上即可,與肉體基本上不需再交涉,畢竟一切無常,生滅不停!肉體能存在的壽命,一般人不會超過百年。

至於末那識,它是恒執的現象,內執第八識的相分,外顯成世界塵相;外執六塵納入第八識成為相分種子。

而這個「恒執」,就是「妄」!

彼如虛空海上的波浪,此波相「自覺有我」而成為眾生,而墮入輪迴。而這個「自覺」其實是「妄覺」。「性覺必明,妄為明覺」,本來沒事,而因「勞久發塵」,最後產生三種相續: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

而您若是眾生,就是在其中產生。因為您就是「妄」的本身,因為妄的驅使,而「自覺有我」,而產生了眾生,最後因此「妄執」演化,而有「俱生我執」而有三毒,因而墮入三界而受輪迴果報。其實,「妄元無因,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以下是《大佛頂首楞嚴經》中有關妄及三種相續產生之初始原因的開示經文,更詳細的請自行翻經: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
    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
    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略)


------
關於四個禪定意義,可參閱星雲法師四禪八定之簡略說明,除了沒正確表達二禪仍有「伺」的現象之外,其餘皆可參考。或參閱本網誌中所列的禪定相關佛經或善知識的開示。以下簡略說明之。

・初禪定(氣住;不再有外呼吸)
 離(離欲界),生喜樂。有尋有伺,如上述的要感知呼吸時,須微懲其心令其平伏或無生。
 或感知心念生起時,於念生時「不被動的相續習氣、不主動串習、不主動追念」,若要省事
 又省力,最好是「先立志」「無欲(無生)」!

・二禪定(脈停;肉體脈搏停止)
 定(定於色界二禪),生喜樂。無尋唯伺。

・三禪定(念住;觀想之心念能定在所專注的目標)
 離喜妙樂。無尋無伺。

・四禪定(自覺似乎不再有心念產生,但這不是真的,只是妄覺)
 捨(捨三禪之樂),念清淨!


入四禪定後又沒斷三毒者,基本有二出路及一死路。

壹、一死路

指的是入無想定,入此定之後,有五百劫壽命。

既入之後,極可能五百劫就不再能出定。於最前半劫意識徐伏,最後半劫意識徐生,中間的四百九十九劫,意識皆伏而不動,名為「無想」。想,是五遍行之一,若無想則無法出定!(想,於三界內既然是五遍行,又怎可能真的無想呢?其實,只是意識伏而不動,假稱「無想」罷了。入無想定,與入滅盡定相似!其中差別可參閱「滅盡定與死與無想定之差別」)

因此,已能入定者,建議要先學習禪定「五種自在」的功夫。


貳、二出路

A、是入無色界,往定力中用功。

這類用功者,通常是二乘行者。阿羅漢中沒有「定解脫」者,因此慧不足以斷惑(三毒),無法解脫輪迴,若想斷惑(三毒)/解脫輪迴,則有二個方式:

・其一,是直接迴心向大,改往「直接斷惑」的路上走。

・其二,是在「非有想非無想定」時,如實知/感悟「因緣」真正意義,起慧而斷除三毒。是故,此定又名「因緣定」。

B、是直接斷惑(三毒),往慧力中用功。這類用功者,通常是菩薩乘行者。

另有一種上上根器、大智慧行者,不必然是漸修者,更多是頓修者。彼已悟佛知見,於因地中即能了知、分辨,因地與果地覺(如來)為同為異,因此定慧等持,能直接斷三毒,乃至如觀世音菩薩過去世一般,從初地立超入八地位。

這類用功者,若不退菩提心(已發菩提心者,仍可能退心,一切唯心造之故)必然是菩薩摩訶薩行者!

---
當能入初禪定後,如是漸增...,如《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之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所開示。

初於聞中,(法迄巴按:用功的方法,依行者心性、習氣,可頓亦可漸)
入流亡所。(法迄巴按:大約是無色界空處地,或證空三昧)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法迄巴按:大約是滅盡定。在二乘佛經中的大致開示,理解後,能入滅盡定,等同已證阿羅漢果;在菩薩乘中,則不必然!也有可能,仍有俱生我執之痴毒未盡斷。無論哪一種,其如同阿羅漢「畢陵伽婆蹉」之「餘習」,必然存在!)

如是漸增。

聞所聞盡,(法迄巴按:大約菩薩六地位。已斷三毒。若是二乘心則又能證三三昧,而不受後有)
盡聞不住。(法迄巴按:大約菩薩七地位。念念能入寂滅而不證,又名念念覺)

覺所覺空,(法迄巴按:大約菩薩八地位。能所對待已滅,一切心、意、意識不現前!)
空覺極圓。(法迄巴按:大約菩薩十地位。八地菩薩未入究竟涅槃之故,於佛啟智門後能入九地、十地位
      此故能了知「本來無生」之究竟意義。例如科幻電影,不斷深入並放大物質,過分子、過原子、
      過亞原子、過夸克、過亞夸克...最後再過「鄰虛塵」,而入一無所有的「真空」,是謂空覺極圓!
      二乘阿羅漢雖已證空三昧,卻仍無法入此真正空定。
     )

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法迄巴按:大約等覺菩薩位,在大乘佛經中,等覺菩薩通常與佛無異,只是沒示現成佛而已。另參閱
 以下經文「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佛之威神入彼微識皆令得度」之開示)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法迄巴按:大約已斷妄,證如來地)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
註一
****************
因地功夫不到家,用功於禪那法時,不必須了知念滅,必須了知的是念起!因為心念速度太快,察知念起時,「察知」的本身就已是後念。之後再生念去察知念滅,沒有意義,純粹是多此一舉。須知念之滅而不住,是七地菩薩念念覺(念數門)的功夫。這功夫在已斷三毒入了菩薩六地位之後,才有必要去修學。

禪那法,於因地最重要的是,「養成念起即知,知後無為」的「淨習」。

雖然上述的禪那用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無欲」!即便二乘的阿羅漢,也沒有「定解脫」阿羅漢這一類,反而有「慧解脫」阿羅漢這一類。主要原因是三界輪迴來自三毒之故,所以修行重點須斷三毒欲習,而不是入深定,因此,必須無欲!!

又,上述「無為」之意義,不是無所為,亦不是無所不為。其主要指「不相續、不住、不留滯於習氣」,及也適合「有所不為,無所可為」之含意。

在因地中用功,那就是「有所不為」,因為「有所」是心有所執著,必墮輪迴,為了解脫輪迴乃至斷妄,就必須「令自己無為」,或「勉強自己無為」!

但若「已無所」時,則指已斷三毒的聖人,基本已初步跳出能所對待(實際沒徹底跳出,須至八地位才能跳出),此時已有三明六通能力,可善觀自己過去世與對象的因緣,再決定是否適合為之?!有善緣則善為,無善緣則看狀況再決定是否適合引導對象眾生,或整飭目標塵物。

修行人已解脫輪迴後,若不走二乘路,亦不入無餘依涅槃者,只需於菩薩六地果位中再去修學、注意「念滅」的現象即可。

往生淨土、解脫輪迴、成佛之修行要件

◆ 心不貪戀、意不顛倒
 簡說,感性的情緒上,不貪戀此所知世界美好;理性的智慧上,不對無常、無我有錯誤認知。


◆ 心
 心,在佛法有特別意義,《解深密經》的定義如下:
  『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

 通常說「心」時,含有二意:理性上、感性上。

 理性與「世智辯聰/般若」交涉;感性與「三毒情緒/塵沙惑」交涉。

 理性於眾生為「分別、念、識」;理性於聖者則無人我執,只有般若上非執著之反應,名為「了知、覺、智」
 (至八地則無念)。

 感性於眾生為「三毒、習氣」;感性於聖者則不存在,或只能稱之為「願」,能有的,只有六地及以上未斷妄時
 的「塵沙惑」(有人亦云,另有『無明惑』,本人認為是「多此一舉」)

 眾生有「妄、業、識」,如來有「真、願、智」。我法迄巴認為此二者在行使時,皆不離生滅!!
 (
  有人不同意佛於三界內行使「願、智」時有生滅。試問用「妙觀察智」時,是否有生滅?

  再問:
    1、報身佛吃飯時, 若有眾生圍觀,而佛不分辨食物類別,那麼拿屎給佛吃,祂會
      拒絕吃嗎?

    2、報身佛吃飯時,若眾生不圍觀,佛會分辨食物類別嗎?

    3、報身佛吃飯時,無論眾生是否圍觀,佛分辨食物會有生滅現象嗎?
    (忘了四部阿含經中的哪一部,或哪一經典中,有舉例說明佛在樹下思惟眾生剛強
     不易度時,有白象在旁,也發出群象難調適之喟嘆)

    4、報身佛吃飯時,無論眾生是否圍觀,佛是否會分辨食物?

  若報身佛一律改為「化身佛」,則上述四項同一問,結果是什麼?

  若回答是「無生滅」。那麼再一問:尊者羅㬋羅是否為佛子?...若尊者羅㬋羅為佛子,則:

  甲、釋迦牟尼佛是否化身佛?若不是,那麼《華嚴經》在妄語!若《華嚴經》無妄語,
    那就是認定「尊者羅㬋羅為佛子」者在妄語!

  乙、釋迦牟尼佛若是化身佛,則為何化身佛能生出「尊者羅㬋羅」?

  丙、或是您認為「以幻可生幻」,所以「尊者羅㬋羅」是幻化,釋迦牟尼佛也是幻化。
    那麼,什麼非幻化?若一切皆幻化,閱此文的您,也是幻化,請在閱此文時,在
    我眼前幻現,讓我認識您。

  丁-1、承丙項,同時再試問:您為幻化,則過去數十年有吃過東西嗎?

  丁-2、承丙項,若釋迦牟尼佛非幻化,等同世俗人肉體,那麼,為何祂吃飯時「分辨食物」
     乃生滅義,這哪裡有錯誤?

  丁-3、承丙項,佛經開示:「有生即有滅,無有不滅者」,則釋迦牟尼佛吃飯時身、口、意有生滅,
     又有何處錯誤?!


  七地菩薩,能覺念生滅,亦能念念入寂滅而不證,為何到釋迦牟尼佛吃飯時,就必須把生滅
  的現象給消失了?...我們只是在討論佛法,不在中共國內罵熊貓維尼,不需要「被消失」。
 )


◆ 心不貪戀
 指的是不生三毒現象(若心無貪嗔,心量小者是二乘不還果聖人;心量大者是菩薩乘五地聖人。
 不久後即能證阿羅漢果或菩薩六地位)。可參閱此處經文


◆ 意
 此處的「意」,是意根(末那識)及意識的概括統稱。

 ▷ 意識的特質:比量(了知與分別)

  比量是三量之一,簡分有二大類:了知與分別。此二類是同一來源,名為「妄+執」,
  因「妄」而有「執著」;因「妄等同執著」,所以通稱為「妄執」。比量又分粗細,
  了知為細,分別為粗。

  ・了知
   就是直覺性的分別!如武術大師,不經由分別,能直覺了知現場是否有危險隱伏。
   世俗通稱為「第六感」。

  ・分別
   指粗糙性、分段性的了知。

  意識的作用,是三界內比量現象之名稱,有意識則必然是三界內(輪迴)作用,已能解脫
  三界者,所用的意識已改名為「智」。這在二乘者來說,統稱為「一切智(註一)」;在
  菩薩乘來說,則被簡分為四智中的「妙觀察智(不是一次轉成,乃逐境界漸次轉換)」。


 ▷ 意根(末那識)的特質:妄執!

  ・分別執著
   此本質,所指的行為是「粗糙性的分別出」「什麼是人我執、什麼是法我執」。

   上述比量的行為,它的本質就是一種我執現象,分析其類別,可細分為二大類,即
   「粗糙性的分別」及「微細性的了知」二大類。

   -- 粗糙性的分別
    指的是「俱生人我執」。粗糙性執著又名「思惑」,解脫此類執著即解脫輪迴。其中又分出
    二大類!

    心量小的修行者,可證二乘阿羅漢果,並解脫三界輪迴,不受後有(不再墮入三界輪迴)。

    心量大的修行者,可證菩薩乘的六地境界(依《華嚴經・十地品》之七地經文為準),又
    名「大」阿羅漢。亦可不受後有,但通常(註二)會「依願隨緣了業」的主動投入三界,
    以度化有緣眾生解脫輪迴。

   -- 微細性的了知
    指的是俱生法我執,又名「無明、妄」。微細性執著又名「塵沙惑」。能斷除塵沙惑的,
    個個都已斷除三界輪迴,皆是聖人!皆是菩薩乘中的修行者。

    菩薩諸地所證境界,有非常廣大、不可描敘的功能,想在這個五濁惡世的閻浮提剎土了知
    是有哪些的話,必須詳閱《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以及其它大乘了義的佛經。

    譬如《楞伽經》(三譯本)、《楞嚴經》...等,主要指法相宗所尊崇的經論二藏之十地
    相關文字。《大寶積經》《大般若經》...等,般若部相關經典的十地相關文字。

  ・俱生人我執(即意根/末那識的功能)
   - 內執第八識(業識)相分,以顯化三界所有一切,共有三種相續: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
   - 外執六塵,納入第八識(業識)成為相分種子。

   或問:為何要「執著」呢?...這就是「妄」!

   妄本無生,眾生卻在妄中執著,而「自覺有我」。如來藏如虛空海,波起波滅,本來無事,但於此生滅
   ,如是擾亂久矣,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

   諸波浪於此塵勞煩惱中,反覆排列組合的演化,久即產生三種相續(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

   《大佛頂首楞嚴經》開示: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
      。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
      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覺明空昧,相待成搖
      ,故有風輪執持世界......(中略),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俱生法我執
   阿陀那識甚深密,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法我執泛指塵沙惑,以「妄之不止息執著(妄執)」,如同漫天飛舞的塵沙一般的多,近乎不可數!此故
   名為塵沙惑。

   虛空海所映射的諸波相,存亦不存。存,是指相用、報化二者;不存,是就體而言,指它就是虛空海本身
   ,並沒因為波相而於體上「真正產生」。又如照鏡子,一像來就映一像,二三多像來亦皆同映,鏡子並不
   因映射而使鏡子本身扭曲或產生所映多像(意指,若映射一蘋果,並無法從鏡子中取出該蘋果)。


********************************************************************
註一
************************
一切智是通稱的阿羅漢十智之統稱,可參閱維基十智的相關說明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維基+十智

或,直接搜尋Google「阿羅漢+智名」的相關說明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阿羅漢+智名


********************************************************************
註二
************************
「通常」的意思,是依聖者的決定而異。

有些果地菩薩,雖已發菩提心且要度化眾生,但「利他意志不夠堅定」,那就有可能在某個因緣觸發之下,就直接入無餘依涅槃,也許是六地入、七地入或八地入。最後是否如同二乘阿羅漢一般的入無餘依涅槃,仍要看是否有遇到某佛來給予「啟智門」而定!若無,則入究竟涅槃;若有,則會再向佛地奮發。

佛若不啟智門,八地菩薩即入究竟涅槃(大方廣佛華嚴經)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妙法蓮華經》卷一・方便品第二 T09n0262_p0007a15(註一)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

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

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

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

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

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
註一
****************
1、大正新脩大藏經,第9冊,經號0262,第0007頁,最上列(a),直排第15行開始
2、大正新脩大藏經一紙頁共分三列(三部份):a是最上列;b是中間列;c是最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