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不貪戀、意不顛倒
簡說,感性的情緒上,不貪戀此所知世界美好;理性的智慧上,不對無常、無我有錯誤認知。
◆ 心
心,在佛法有特別意義,《解深密經》的定義如下:
『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
通常說「心」時,含有二意:理性上、感性上。
理性與「世智辯聰/般若」交涉;感性與「三毒情緒/塵沙惑」交涉。
理性於眾生為「分別、念、識」;理性於聖者則無人我執,只有般若上非執著之反應,名為「了知、覺、智」
(至八地則無念)。
感性於眾生為「三毒、習氣」;感性於聖者則不存在,或只能稱之為「願」,能有的,只有六地及以上未斷妄時
的「塵沙惑」(有人亦云,另有『無明惑』,本人認為是「多此一舉」)
眾生有「妄、業、識」,如來有「真、願、智」。我法迄巴認為此二者在行使時,皆不離生滅!!
(
有人不同意佛於三界內行使「願、智」時有生滅。試問用「妙觀察智」時,是否有生滅?
再問:
1、報身佛吃飯時, 若有眾生圍觀,而佛不分辨食物類別,那麼拿屎給佛吃,祂會
拒絕吃嗎?
2、報身佛吃飯時,若眾生不圍觀,佛會分辨食物類別嗎?
3、報身佛吃飯時,無論眾生是否圍觀,佛分辨食物會有生滅現象嗎?
(忘了四部阿含經中的哪一部,或哪一經典中,有舉例說明佛在樹下思惟眾生剛強
不易度時,有白象在旁,也發出群象難調適之喟嘆)
4、報身佛吃飯時,無論眾生是否圍觀,佛是否會分辨食物?
若報身佛一律改為「化身佛」,則上述四項同一問,結果是什麼?
若回答是「無生滅」。那麼再一問:尊者羅㬋羅是否為佛子?...若尊者羅㬋羅為佛子,則:
甲、釋迦牟尼佛是否化身佛?若不是,那麼《華嚴經》在妄語!若《華嚴經》無妄語,
那就是認定「尊者羅㬋羅為佛子」者在妄語!
乙、釋迦牟尼佛若是化身佛,則為何化身佛能生出「尊者羅㬋羅」?
丙、或是您認為「以幻可生幻」,所以「尊者羅㬋羅」是幻化,釋迦牟尼佛也是幻化。
那麼,什麼非幻化?若一切皆幻化,閱此文的您,也是幻化,請在閱此文時,在
我眼前幻現,讓我認識您。
丁-1、承丙項,同時再試問:您為幻化,則過去數十年有吃過東西嗎?
丁-2、承丙項,若釋迦牟尼佛非幻化,等同世俗人肉體,那麼,為何祂吃飯時「分辨食物」
乃生滅義,這哪裡有錯誤?
丁-3、承丙項,佛經開示:「有生即有滅,無有不滅者」,則釋迦牟尼佛吃飯時身、口、意有生滅,
又有何處錯誤?!
七地菩薩,能覺念生滅,亦能念念入寂滅而不證,為何到釋迦牟尼佛吃飯時,就必須把生滅
的現象給消失了?...我們只是在討論佛法,不在中共國內罵熊貓維尼,不需要「被消失」。
)
◆ 心不貪戀
指的是不生三毒現象(若心無貪嗔,心量小者是二乘不還果聖人;心量大者是菩薩乘五地聖人。
不久後即能證阿羅漢果或菩薩六地位)。可參閱此處經文。
◆ 意
此處的「意」,是意根(末那識)及意識的概括統稱。
▷ 意識的特質:比量(了知與分別)
比量是三量之一,簡分有二大類:了知與分別。此二類是同一來源,名為「妄+執」,
因「妄」而有「執著」;因「妄等同執著」,所以通稱為「妄執」。比量又分粗細,
了知為細,分別為粗。
・了知
就是直覺性的分別!如武術大師,不經由分別,能直覺了知現場是否有危險隱伏。
世俗通稱為「第六感」。
・分別
指粗糙性、分段性的了知。
意識的作用,是三界內比量現象之名稱,有意識則必然是三界內(輪迴)作用,已能解脫
三界者,所用的意識已改名為「智」。這在二乘者來說,統稱為「一切智(註一)」;在
菩薩乘來說,則被簡分為四智中的「妙觀察智(不是一次轉成,乃逐境界漸次轉換)」。
▷ 意根(末那識)的特質:妄執!
・分別執著
此本質,所指的行為是「粗糙性的分別出」「什麼是人我執、什麼是法我執」。
上述比量的行為,它的本質就是一種我執現象,分析其類別,可細分為二大類,即
「粗糙性的分別」及「微細性的了知」二大類。
-- 粗糙性的分別
指的是「俱生人我執」。粗糙性執著又名「思惑」,解脫此類執著即解脫輪迴。其中又分出
二大類!
心量小的修行者,可證二乘阿羅漢果,並解脫三界輪迴,不受後有(不再墮入三界輪迴)。
心量大的修行者,可證菩薩乘的六地境界(依《華嚴經・十地品》之七地經文為準),又
名「大」阿羅漢。亦可不受後有,但通常(註二)會「依願隨緣了業」的主動投入三界,
以度化有緣眾生解脫輪迴。
-- 微細性的了知
指的是俱生法我執,又名「無明、妄」。微細性執著又名「塵沙惑」。能斷除塵沙惑的,
個個都已斷除三界輪迴,皆是聖人!皆是菩薩乘中的修行者。
菩薩諸地所證境界,有非常廣大、不可描敘的功能,想在這個五濁惡世的閻浮提剎土了知
是有哪些的話,必須詳閱《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以及其它大乘了義的佛經。
譬如《楞伽經》(三譯本)、《楞嚴經》...等,主要指法相宗所尊崇的經論二藏之十地
相關文字。《大寶積經》《大般若經》...等,般若部相關經典的十地相關文字。
・俱生人我執(即意根/末那識的功能)
- 內執第八識(業識)相分,以顯化三界所有一切,共有三種相續: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
- 外執六塵,納入第八識(業識)成為相分種子。
或問:為何要「執著」呢?...這就是「妄」!
妄本無生,眾生卻在妄中執著,而「自覺有我」。如來藏如虛空海,波起波滅,本來無事,但於此生滅
,如是擾亂久矣,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
諸波浪於此塵勞煩惱中,反覆排列組合的演化,久即產生三種相續(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
《大佛頂首楞嚴經》開示: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
。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
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覺明空昧,相待成搖
,故有風輪執持世界......(中略),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俱生法我執
阿陀那識甚深密,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法我執泛指塵沙惑,以「妄之不止息執著(妄執)」,如同漫天飛舞的塵沙一般的多,近乎不可數!此故
名為塵沙惑。
虛空海所映射的諸波相,存亦不存。存,是指相用、報化二者;不存,是就體而言,指它就是虛空海本身
,並沒因為波相而於體上「真正產生」。又如照鏡子,一像來就映一像,二三多像來亦皆同映,鏡子並不
因映射而使鏡子本身扭曲或產生所映多像(意指,若映射一蘋果,並無法從鏡子中取出該蘋果)。
********************************************************************
註一
************************
一切智是通稱的阿羅漢十智之統稱,可參閱維基十智的相關說明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維基+十智
或,直接搜尋Google「阿羅漢+智名」的相關說明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阿羅漢+智名
********************************************************************
註二
************************
「通常」的意思,是依聖者的決定而異。
有些果地菩薩,雖已發菩提心且要度化眾生,但「利他意志不夠堅定」,那就有可能在某個因緣觸發之下,就直接入無餘依涅槃,也許是六地入、七地入或八地入。最後是否如同二乘阿羅漢一般的入無餘依涅槃,仍要看是否有遇到某佛來給予「啟智門」而定!若無,則入究竟涅槃;若有,則會再向佛地奮發。
佛若不啟智門,八地菩薩即入究竟涅槃(大方廣佛華嚴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