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八識三境、三量、三性之分辨

>我以前看過一些書,稱三量為:現量、比量、聖言量。而聖言量
>無出前二之範疇。
答:
  佛法乃在度眾生,不在度聖人,是以眾生立場來立法,所以不
  立聖言量。至某些人說有聖言量,那是就因明論議而言,通常
  是在破眾生的執著時所現神通,才稱為聖言量。一般所說的三
  量是指眾生之八識對塵境了知狀況的抽象描述。

  境有三:性境、獨影境、帶質境(又分真、似)。
  量有三:現量、比量、非量。
  性有三:善、惡、無記(又分有覆、無覆)。
  詳見注一。


>非量者,若就境而言,亦是內境。內境是真還是幻?若言是幻,
>則外景亦為幻?若言為真,其亦具外境之真性。夢中獨不知,以
>其與外境無別,皆具六識之故。
答:
  上述「內境」,應該是指獨頭意識所緣。

  若是夢中獨頭意識所緣獨影境,則是妄、幻,如精神病人之幻
  見,皆是沒有實質所依。

  若是夢中獨頭意識所緣似帶質境,那是緣第八識的相分變化而
  生,有時可能看到過去世,有時預見未來境,有時只是重現今
  日六根所觸塵境,不一而足。

  若是在定中,亦能有八個識的作用,如在清明意識之下。前六
  識的作用範圍則更廣、更遠。

  若定中獨頭意識所緣為第八識相分而為似帶質境,則能知過去
  及未來。若定中獨頭意識所緣為性境,則能用淨色五根而見十
  方世界,聽十方聲,知十方眾生心念...等等不一而足。


*******************************************************
註一:三境、三量、三性
*********************

http://fatsiba.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4618.html

專注力訓練(有益修行)

「腦波遊戲」感應控球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0.04.09 02:59 pm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已上市的Mindflex腦波遊戲7月將在英國上市。這個遊戲讓玩家頭戴能偵測腦部活動的頭具,移動球避過障礙物。

玩美泰兒的Mindflex時,玩家頭上套著能偵測腦波的感應器,再把數據輸入給控制風扇的電腦。玩家腦部活動程度決定風扇強弱,把海棉球推向空中,在範圍內移動繞過隧道等障礙。

美泰兒發言人說:「玩家愈專注,風扇就愈強,同樣地,愈放鬆風扇就愈弱。這個遊戲要求玩家無與倫比的心靈力量和控制力。」

這個遊戲曾獲《家長》雜誌2009年最佳玩具獎,預定7月在英國上市,售價80英鎊,將是英國第一個心靈控制遊戲。

【2010/04/09 聯合晚報】

心之義理

No. 675 深密解脫經 (卷1) T16, p0669a

廣慧。彼識名阿陀那識。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識取此身相應身故。
廣慧。亦名阿梨耶識。何以故。以彼身中住著故。一體相應故。
廣慧。亦名為心。何以故。以彼心為色聲香味觸法增長故。



No. 676 解深密經 (卷1) T16, p0692b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
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
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No. 293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6) T10, p0688a

善男子。諸業虛妄。積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識分別。眼等五識。
了境不同。愚癡凡夫。不能覺知。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
。二俱不識。於一切境。妄起分別。又由未來諸根。五塵境界斷滅
。凡愚之人。以為涅槃。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



No. 839 占察善惡業報經 (卷2) T17, p0907a

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同。自念為有。知此為自知彼為他。是故一切
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內自無故。謂有前外境
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彼謂此。謂是謂非謂好謂惡。乃至妄
生無量無邊法想。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

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
為心。


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先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原
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
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
。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於無明。以一切諸佛於一切境界
不生無明故。又復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從本已來
體性自滅未曾有故。

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
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4b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
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
作是念。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
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
。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
。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
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 法迄巴提示:須以「因緣和合其 性/心 空」的觀點,閱持世經才能契入! ---//

No. 482 持世經 (卷3) T14, p0658b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順心觀心。菩薩摩訶薩觀心生滅住異相。如
是觀時作是念。是心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但識緣相故生。無有根本
。無一定法可得。
是心無來無去。無住異可得。是心非過去未來現
在。是心識緣故從憶念起。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心無一
生相。是心無性無定。無有生者無使生者。

起雜業故說名為心。能識雜緣故說名為心。

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故。說名為心。

但令眾生通達:
心緣相故。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已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客
塵煩惱染故有分別。
(法迄巴按:註一有更多說明)

心不知心亦不見心。何以故。是心空性自空故。根本無所有故。是
心無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是心無法若合若散。是心前際不可得
。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是心無形無能見者。心不自見。不知
自性。但凡夫顛倒相應。以虛妄緣識相故起。是心空無我無我所。
無常無牢無堅。無不變異相。如是思惟。得順心念處。

是人爾時不分別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無生相。通達是心無生性。

何以故。心無決定性。亦無決定相。智者通達是心無生無相。爾時
如實觀心生集沒滅相。如是觀時。不得心若集相若滅相。不復分別
心滅不滅。而能得心真清淨相。

菩薩以是清淨心。客塵所不能惱。何以故。菩薩見知心清淨相。亦
知眾生心清淨相。作是念。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如是思
惟時。不得心垢相。不得心淨相。但知是心常清淨相。持世。菩薩
摩訶薩如是順心觀心。


------------------------------------
心常與「性」連在一起說,但什麼又是性呢?


No. 1579 瑜伽師地論 (卷13) T30,

云何性。謂諸法體相。若自相。若共相。若假立相。若因相。若果相等

推薦參閱:
 ・(法迄巴心得)
 ・性之意義(法迄巴心得)
 ・性在作用(宗鏡錄)

*******************************************************************************************************
註一
***********
2024-12-16 法迄巴釋義:
  心,是積集、和合相,有如交蘆,看似有,層層剝盡,才知其心空、無實!

眾生自《楞嚴經》三種相續以來,於無量劫中就不斷、反復的以六根攀緣六塵所生之執著(和合),自動的(末那識的習氣)回饋至八識心田而積集成無明習氣,於是生心(有心之名,但其性空),而產生了變易生死,分段生死之異。

以未破無明故,而有果地菩薩之變易生死;以未斷三毒故,而有眾生分段生死之三界輪迴現象。

所以心之底蘊很深細,亦是第八識的異名!

以心無根本,乃由「無量劫來無明所養成之執著習氣(虛妄)」而得名。一旦破盡無明習氣(不再有法我執),方證本來一切無生!

這也是何以二乘行者依「因緣法」,雖不能破盡無明,亦能斷分段生死(不再執著因緣和合現象)而解脫輪迴之原因。

因此,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執著,又怎會被境轉呢?

若不解此義,就會因應無量眾生根器,而產生無量的對治法,持之用來,當無明的執著習氣遇六塵外境時,不產「攀緣/執著」現象,以免除新執著,被回饋至八識心田,而產生新習氣,繼續積集成「心」!(破無明時不入無餘依涅槃,因此不落空亡,而是轉識成「智」,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

上述意旨,乃使心之積集現象減弱,就是逐漸去除我執的意思。果地菩薩去除法我執,輪迴眾生去除人我執。

想知更多了義,點閱「大悟了」一文中所含攝《指月錄》卷之六,禪宗四祖道信以頓教法門度化牛頭山法融禪師之典故!

清單 - 禪支

禪支 (1) 大方等大集經 (卷22)
禪支 (2) 雜阿毘曇心論 (卷7)
禪支 (3) 阿毘曇心論經 (卷4)
禪支 (4) 阿毘曇甘露味論 (卷2)

禪支(4)

No. 1553 阿毘曇甘露味論 (卷2) T28, p0974c

 阿毘曇甘露味禪定品第十二

得禪定一心心不分散智慧清淨。譬如油燈離風處明清淨。

云何禪定。八禪定四禪四無色定。四禪初禪二三四禪。是諸禪定三禪味淨。無漏愛相應是謂有味。善有漏禪是謂淨。無煩惱是謂無漏。有頂中二種定。有味及淨。
無無漏定善法。

/* 初禪 */
空閑靜處坐若立若臥若行若步定意智巧心中軟信。如是心應入禪定。禪相應欲精進念慧一心。是諸善法。趣初禪定。離欲離惡不善法。
有覺有觀離欲生得喜樂。是謂初禪。

染著外入是謂貪欲。

瞋恚睡眠調戲疑。此諸蓋是謂惡不善法。

是二內外惡法斷是謂離。

心迴轉緣是謂覺。

心受行思惟是謂觀。

惡不善法斷。力得禪是謂離欲。

心生悅是謂喜。

身心安隱是謂樂。

心繫緣中是謂一心。是初禪五支。

婬欲大苦罪不樂離力安隱出。如是思惟欲等。諸善法心中生。是謂得初禪道。是三痛根相應。喜樂護根。樂根三識身相應。眼耳身識。喜根意
識相應。護根四識相應。是初禪有別身別想有別身一想。

四心初禪眼耳身意。是謂初禪諸覺觀。

/* 二禪 */
滅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得喜樂相應。是謂二禪覺觀。如前說。斷卻是謂滅。諸地信無垢是謂內清淨。意識繫緣不散是謂一心。
喜樂支如前說。是二痛根相應。喜根護根。別身一想喜相應。根本近地護根相應。除滅覺觀垢。除滅思惟功德。是道趣二禪。

/* 三禪 */
離喜垢故。護行下受身樂無漏人。是說樂護念下樂入三禪。離喜如前說。護心放捨樂二種痛樂不煩惱。是樂身中行念守看。是
樂難知實法。是故無漏說樂。亦行護欲等諸善法。是道趣三禪。觀喜惡罪不喜樂觀禪。止樂護念智一心。是謂五支如前說。是
謂三禪。

/* 四禪 */
斷樂苦先滅憂喜根。護念淨入四禪。欲等諸善法。亦復觀樂苦垢不苦不樂。善止是道入四禪。四支護念善智一心禪力滅喘息。是謂四禪。
一切禪支善。未到禪地有覺有觀。中間禪無覺有觀。是二地護根相應。未到禪地二種淨無漏非味。四禪中三種味淨無漏。是謂禪法。

/* 空處定 */
離色憶亦觀無量空。入空定觀色垢空處善止。觀是道趣空定。

/* 識處定 */
憶無量識入識處。觀空處垢識處善止。觀是道趣識定。

/* 不用定 */
無量識行是為苦。憶不用處行入不用定。觀無量識處垢。不用處善止。觀是道趣不用定。

/* 非想非非想處定 (作因緣觀察) */
有想處病無想處癡。如是思惟入有想無想定。觀不用處垢。有想無想善止。觀是道趣有想無想定。是謂有想無想定。


趣涅槃道二種。一觀身不淨。二念數息。身意止中第一二解脫。四除入中廣說不淨法。入定數息一二乃到十念。守出入息如守門人。觀一切法起滅。是二相自相六種分別。觀身無常苦空非我。如是一切諸法觀。恐畏世界漸漸滅垢。行善法起至涅槃。未到禪地中間禪地四禪地三無色地有二種。有漏無漏。有頂一切有漏十想。無常苦苦無我。觀食一切世間不可樂不淨死斷無欲盡想。憶念諸行無常。是謂無常想。憶念生等苦滿世間。是謂苦想。憶念內外無常苦不自在空。是謂苦無我想。憶念多勤苦得食噉時不淨。是謂觀食想。憶念生老病死等怖畏種種煩惱滿世界。是謂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自身內實觀。是謂不淨想。憶念一切生必得死。是謂死想。憶念滅一切煩惱善止。是謂斷想。憶念非常離欲。是謂無欲想。憶念五受陰更不生盡止妙離涅槃。是謂盡想。

禪支(3)

No. 1551 阿毘曇心論經 (卷4) T28, p0856b

/* 初禪 */
  五支有覺觀   亦復有三受
  彼種種四心   是說為初禪


五支者除五支故名五支。問曰。除支更有禪耶。答曰。不然。彼支一一是禪各各相支義須分別。分義是支義。如車支如王支。問曰。何者是支。答曰。覺觀喜樂及一心。彼覺者正受初分別麤心利義。觀者麤心隨順相續法說細。心微細少義也。喜者入定心悅。樂者身心樂離麤重。猗息心調柔方便。一心者心繫一緣有覺有觀。問曰。初說五支今何故說有覺有觀。答曰。支者善有覺有觀。此說穢污。三受者此中有三受。三識身樂根意地喜根四識身捨根。彼種種者。梵世種種身彼上下身。以覺觀力故生。四心者。彼有四心眼耳身意識。是說為初禪者。此諸法是說初禪。俱生正受此禪中攝

  第二有四支   種種及二受
  第三有五支   此禪說二受


/* 二禪 */
第二有四支者。內淨是信義也。離初禪欲決定界地過故。正信喜樂一心。彼無共種種身。何以故。無覺觀故。成就種種心。
或時喜根現在前。有時捨根現在前。彼根本喜根未來捨根。二受者喜根捨根必定意地。如是等事說第二禪。


/* 三禪 */
第三有五支此禪說二受者。第三禪五支捨念安慧樂。一心樂著樂故不求餘名捨護。喜食故名念。恐第二禪地喜牽自地過。
一切世間勝樂對治。及正智樂意地樂根一心名定。二受者樂根捨根。此中二受樂根捨根。此等法是說第三禪


/* 四禪 */
  離息入息出   第四有四支
  支者謂說善   隨事如先說

離息入息出第四有四支者。第四禪無出入息。三昧力故。彼身無孔。四支者彼不苦不樂受、捨、念清淨、一心。


問曰。味相應等三種禪悉成就耶。答曰。支者謂說善。善禪與支相應。當知非穢污。問曰。穢污中無何者。答曰。

初禪中無。離生喜樂。問曰。穢污中亦有喜何故言無。答曰。猗樂彼離生與喜相應。故說離生喜樂。此一向善故彼無。
餘者有喜。於此有喜彼非支穢污。

第二禪無內淨煩惱濁亂故。猗樂先捨。

是故第三禪中無憶念安慧。最勝樂惑心故無憶念。若彼有念者是失念。失念故非支。非安隱非安隱故非支。捨亦無。一向善故。
第四禪中除。何以故。二種等故。第四禪無捨。念清淨非善故無捨。煩惱染污故念不清淨是故非支。彼或失念故非支隨事如先說
者。若事善禪中已說。穢污禪中不除。彼穢污禪中亦說。彼初禪中覺觀一心。餘人欲立喜者。是故穢污初禪四支。彼第二禪喜一
心餘人欲立信者。是故第二禪三支。第三禪樂一心。餘人欲立念慧。是故第三禪四支。第四禪不苦不樂一心。亦有欲立念者。是
故第四禪三支。一切攝故說支是善。問曰。已說初禪有覺有觀。未來禪中間禪初禪攝。彼云何彼中有覺觀。答曰

  相應有覺觀   智說未來禪
  觀相應中間   明智之所說


相應有覺觀智說未來禪者。未來依有覺觀。觀相應中間明智之所說者。中間禪有觀無覺。何以故。止息地故。次第方便人相續止息。問曰彼何自性答曰

  未來二自性   或離味相應
  中間禪三性   二俱有一受


未來二自性或離味相應者。未來禪淨無漏二非味相應。正受愛故說味。厭離欲道於中無執著。是故無味受生愛不除。何以故。於彼連節縛故。未來禪連節縛墮。中間禪三性者。淨無漏味相應。二俱有一受者。未來禪中間禪必定一受謂捨根。問曰。何故未來禪無喜。答曰。有怖畏故。近欲界故。彼行者有怖畏。是故彼中喜不生。所作未究竟故。欲界離故。彼起此未得。是故所作未究竟是人不生喜。又止少故。中間禪亦止少。是故彼中無喜。已說地。彼中功德今當說

  三昧通無量   一切入處修
  除入及諸智   解脫於中起

禪支(2)

No. 1552 雜阿毘曇心論 (卷7) T28, p0924b

問禪何等性。答

  五支有覺觀   亦復有三受
  種種及四心   是說為初禪


五支者五支所成。分義是支義。如車有眾分。眾具義是支義。如王有將士。支者若異若即。若異者。如毘陀六支
(四毘陀經一者億力毘陀。二者阿他毘陀。三者耶訓毘陀。四者三摩毘陀。毘陀者智也。有六支所成一學二欲三想
四辭五記六緣歷也)。比丘五勝支(比丘五勝支所成一信二不諂三不病四精進五智)。若即者如十六支散八支聖道。
彼支者。謂覺觀喜樂一心正受時。先麤心法作想名為覺。麤心法相續隨轉名為觀。正受時心悅名為喜。身心離惡故
快樂名為樂。是猗息樂非受樂。於緣心心法不散名一心。有覺有觀者。初禪有覺有觀。問已說五支。何故別說有覺有觀耶。答支者謂善。穢污亦有覺觀故別說。亦復有三受者。彼有三受。謂三識身有樂根。意地有喜根。四識身有捨根。種種者。謂梵天有種種身。有勝有劣。以覺觀力生故。有尊長眷屬處。及四心者。彼有四心。眼識耳識身識意識。是說為初禪者。此諸法說初禪。勝一切煩惱故。正觀一切境界故說禪
  第二有四支   種種及二受
  第三說五支   此禪亦二受


第二有四支者。內淨喜樂一心。種種者。彼無種種身。覺觀非分故。有種種心。謂根本有喜根。喜息已眷屬捨根現在前。捨息已復入喜根。及二受者謂喜根及捨根。此諸法說第二禪。第三說五支者。謂念正知樂行捨(行捨此行如常行等行也此是行捨非根捨也)一心。念者。於緣不忘記。正知者。止舉捨時分別知。樂者。於緣隨順受。行捨者。樂著樂故不受餘求。一心者。於緣不散。此禪亦二受者。彼亦二受。樂根及捨根。此諸法說第三禪

  離息入息出   第四有四枝
  枝者謂說善   隨事如先說


離息入息出第四有四枝者。第四禪無入息出息。彼正受身毛孔合四大極密故。四支者。不苦不樂行捨淨念一心。不苦不樂者。已離苦樂故。行捨者。不求餘事故。淨念者。護善根故念。離八上煩惱故淨。八上煩惱者。謂四根覺觀出入息離內外亂故。亂義擇品當廣說。一心者。於緣心不散。問初禪二禪何故不立正智耶。答喜及覺觀亂故不立支種。以是故亦不立念。又不立行捨。猗樂與行捨相違故(樂動捨沈靜)。問第三禪何故不立不苦不樂耶。答隨順無明品故。明無明相違。以是義故第四禪不立正智。問味相應等三種禪悉成就支耶。答支者唯說善。當知善禪與支相應非穢污。問穢污無何等。答初禪無。離生喜樂煩惱相應故。第二禪無。內淨煩惱濁亂故。第三禪無。念及正知煩惱樂所迷故。第四禪無。淨念及行捨煩惱相違故。復次初禪二禪無。猗樂一向善故。三禪四禪亦無。行捨隨事如先說者。若事彼禪先已說。餘禪復說者非未曾事增益。如初禪二禪說喜樂。當知此二枝非四。如是一切地。問此禪支有幾。答

  禪支名十八   事則有十一
  無色無有支   禪眷屬亦然


禪支名十八者。禪支名有十八。初禪有五支。第三禪亦爾。第二禪四支。第四禪亦爾。支前已說。事則有十一者。初禪五支名五。事亦五。第二增內淨。第三增行捨念樂正智。第四增不苦不樂。初禪支非二禪支作四句。初禪支非二禪支者謂覺觀。第二非初者。謂內淨。亦初亦第二者。謂喜樂一心。非初非第二者。除上說。如是乃至第四禪展轉說。無色無有支禪眷屬亦然者。四無色及禪眷屬不立支。以苦行故。支所攝禪是樂行。是故說彼地為苦道。若彼立支者。應一切地名樂道

  有覺亦有觀   是說未來禪
  禪中間有觀   明智之所說

有覺亦有觀是說未來禪者。未至依有覺有觀。未至者。是初禪眷屬。禪中間有觀明智之所說者。禪中間有觀而無覺。修行者轉寂靜故。問何故初禪二禪立中間依非上地耶。答彼昇降可得故。初禪有覺有觀第二禪無。彼中間有觀無覺故別立依。上地無此昇降故不立

  未來或二種   謂離味相應
  禪中間三種   亦俱說一受

禪支(1)

No. 397 大方等大集經 (卷22) T13, p0158a

云何比丘能觀察身。若有比丘觀息出入。是名觀身觀受觀心。

云何名為觀息出入。息入出者。名阿那波那。入名阿那。出名波那。觀於出入如門如向。若有比丘能如是觀。是名法行。
若有比丘能觀能數。隨息入出冷暖長短。若遍滿身。繫心鼻端。能觀新故。分別諸相能觀生壞。求舍摩他善入於定。
亦能觀察息之麤細。乃至觀於內身。身作身想。是名比丘修於法行。

憍陳如。修數息時獲得二事。一者離惡覺觀。二者觀息相貌。
修集隨時亦得二事。一者專念念心。二者離善覺觀。
觀於冷暖亦得二事。一者分別出入。二者觀心數相。
修觀身時亦得二事。一者身輕。二者心輕。
轉觀生滅亦得二事。一者知一切法是無常相。二者知一切法是無樂相。

善男子。法行比丘念入出息繫心一處。
云何數減。二數為一。三數為二。乃至十數為九是名數減。
云何數增。一數為二。乃至九數為十。是名數增。

何故修增。壞一切覺觀故。得初禪時觀息入出。及以心相。

/* 初禪 */
初禪五支。一覺。二觀。三離生喜。四者受樂。五者定。具五支時離貪恚癡。若有比丘具是五支。是名法行。遠離五事成就五事。
修集梵行成大功德。

/* 二禪 */
憍陳如。若有比丘能得二禪。名為法行。

/* 三禪 */
若有比丘觀息出入。繫心一處遠離喜樂。得第三禪不喜不樂。

/* 四禪 */
何以故。一心繫念息入出已。遠離喜樂得第四禪。

若有比丘觀息入出則觀五陰。若觀五陰是名法行。若比丘見一切法行生滅。乃至見一切煩惱生滅。是名法忍。若比丘見眼空。
乃至見意識空。是名空忍。若比丘見眼無相。乃至見意識無相。是名無相忍。若比丘不願於眼乃至意識。是名無願忍。若比丘
觀苦異樂異不苦不樂異。是名中諦忍。若為眾生行於生死。如是名為隨上諦忍。

云何隨忍隨根隨力隨於覺觀乃至隨涅槃。於如是法心不著者。是名信忍。是名為信。不名信根。

若攝身心不令造惡。是為精進。不名進根。

若能專念如是等法。是名為念。不名念根。

心心數法能繫一緣。是名為定。不名定根。

若能不觀如是等相。是名為慧。不名慧根。

若觀如是無根。是名法行


憍陳如。云何八人。云何決定。憍陳如。斷見之人言一念斷。常見之人言八忍斷。是二種人俱得決定後離煩惱俱亦無妨。
憍陳如。能得八忍是名八人。得十六心是名決定。是名如法。

/* 世第一 */
憍陳如。若有比丘成出入息。即得八人名。亦名決定。憍陳如。若有比丘成就數息。即得信根乃至慧根。若得五根。即得世間第一法。
如是比丘。能破一切疑網之心。是名真實修集聖行。

若有比丘成就苦智。則斷十種煩惱。是名修初無漏心觀。爾時次第觀無願三昧。觀無願時修三十七助道之法。是名無漏定智。
得苦法忍、苦法智、集法忍、集法智。爾時觀於色界五陰、無色界四陰。如欲界苦。色無色界亦復如是。如是觀已。斷色無色
十八種煩惱。

十八種斷已。作是思惟。如是諸苦從何業來。誰之所造作。是觀已。了知是苦從愛因緣。我若不拔如是愛根必當生苦。是故觀集。
作是觀已斷七煩惱。

/* 比忍比智 */
觀欲界集已。色無色界亦復如是。如是觀已。得比忍比智。作是觀時斷十二煩惱。

憍陳如。具八忍者是名見法。斷三界集已。復作是觀。何因緣故斷於苦集。為安樂故。夫安樂者即是滅諦。爾時初觀欲界滅諦。
得滅法忍斷七煩惱。色無色界亦復如是。作是觀已得滅比忍滅十二煩惱。

復作是觀。何因緣故得是比忍。因修八道。以八正道力故。知欲界苦集滅諦色無色界苦集滅諦。

/* 得須陀洹果 */
爾時次生道法忍。得已能斷八種煩惱。爾時復觀色無色界。得道比忍。斷十四煩惱。以修集故。遠離八十八種煩惱。
是名決定得須陀洹果。是名十六心。是名必得菩提。是七往來斷一切苦。


憍陳如。有人從信決定。有人從法決定。有人從一生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有人入信根乃至慧根。有人修定。有人修慧。
有人得初禪乃至四禪。入決定觀。觀一切行無常次第生滅。遠離一切凡夫之法。有人觀一切行無常苦空不淨。不得自在無有寂靜
。從緣而生從緣而滅。作是觀已。得寂靜滅諦。是名比丘如法而行。

憍陳如。如來了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亦知一切眾生心性諸煩惱性。是名如來隨應眾生而為說法。隨諸煩惱宣說對治。是故得名
薩婆若智(按:即一切種智)。

修行須時時作意

>再請教一個問題:自發動的出現和人的意志力
>或者自我控制能力有關嗎?

跟「作意」有關!

若不作意,則氣不能逆行經脈(任督),則會依習慣的貪愛執取世間,
那經脈就會順行,也就是仍然還是世俗人。

所以,要通脈一定要「作意」,無論是意守何處,以入靜為前提。如此作意,則內氣能發。

仔細的去觀察沒有用功與有用功人的最大差別在哪裡?

    就是「作意」

若不信可以用自己身體來實驗,一個月不去練功,氣是不是愈來愈少?反之,日日、時時、分分、秒秒(若真能的話)作意,是不是內氣愈來愈旺?

以上是我的經驗,提供給有緣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