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心之義理

No. 675 深密解脫經 (卷1) T16, p0669a

廣慧。彼識名阿陀那識。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識取此身相應身故。
廣慧。亦名阿梨耶識。何以故。以彼身中住著故。一體相應故。
廣慧。亦名為心。何以故。以彼心為色聲香味觸法增長故。



No. 676 解深密經 (卷1) T16, p0692b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
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
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No. 293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6) T10, p0688a

善男子。諸業虛妄。積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識分別。眼等五識。
了境不同。愚癡凡夫。不能覺知。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
。二俱不識。於一切境。妄起分別。又由未來諸根。五塵境界斷滅
。凡愚之人。以為涅槃。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



No. 839 占察善惡業報經 (卷2) T17, p0907a

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同。自念為有。知此為自知彼為他。是故一切
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內自無故。謂有前外境
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彼謂此。謂是謂非謂好謂惡。乃至妄
生無量無邊法想。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

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
為心。

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先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原
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
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
。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於無明。以一切諸佛於一切境界
不生無明故。又復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從本已來
體性自滅未曾有故。

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
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4b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
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
作是念。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
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
。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
。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
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No. 482 持世經 (卷3) T14, p0658b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順心觀心。菩薩摩訶薩觀心生滅住異相。如
是觀時作是念。是心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但識緣相故生。無有根本
無一定法可得。是心無來無去。無住異可得。是心非過去未來現在
。是心識緣故從憶念起。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心無一生
相。是心無性無定。無有生者無使生者。

起雜業故說名為心。能識雜緣故說名為心。

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故。說名為心。但令眾生通達心緣相故。心中無
心相。是心從本已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客塵煩惱染故有分別。
心不知心亦不見心。何以故。是心空性自空故。根本無所有故。是
心無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是心無法若合若散。是心前際不可得
。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是心無形無能見者。心不自見。不知
自性。但凡夫顛倒相應。以虛妄緣識相故起。是心空無我無我所。
無常無牢無堅。無不變異相。如是思惟。得順心念處。

是人爾時不分別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無生相。通達是心無生性。

何以故。心無決定性。亦無決定相。智者通達是心無生無相。爾時
如實觀心生集沒滅相。如是觀時。不得心若集相若滅相。不復分別
心滅不滅。而能得心真清淨相。

菩薩以是清淨心。客塵所不能惱。何以故。菩薩見知心清淨相。亦
知眾生心清淨相。作是念。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如是思
惟時。不得心垢相。不得心淨相。但知是心常清淨相。持世。菩薩
摩訶薩如是順心觀心。


*************************************

心常與「性」連在一起說,但什麼又是性呢?


No. 1579 瑜伽師地論 (卷13) T30,

云何性。謂諸法體相。若自相。若共相。若假立相。若因相。若果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