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一念不生)

No. 273 金剛三昧經 (卷1) T09, p0368b

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轉。而轉眾生一切情識。入庵摩羅。

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庵摩羅。何以故。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有動。

無住菩薩言。可一八識。皆緣境起如何不動。

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

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如何有見。

佛言。見即為妄。

何以故。一切萬有。無生無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有見。

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識空。覺亦應空。

佛言。可一覺者。不毀不壞。決定性故。非空非不空。無空不空。

無住菩薩言。諸境亦然。非空相非無空相。

佛言。如是。彼可境者。性本決定。決定性根。無有處所。

無住菩薩言。覺亦如是。無有處所。

佛言。如是。覺無處故清凈。清凈無覺。物無處故清凈。清凈無色。

無住菩薩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

佛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

何以故。色無處所。清凈無名。不入於內。眼無處所。清凈無見。不出於外。心無處所。清凈無止。無有起處。識無處所。清凈無動。無有緣別。性皆空寂。性無有覺。覺則為覺。

善男子。覺知無覺。諸識則入。

何以故。金剛智地解脫道斷。斷已。入無住地。無有出入。心處無在決定性地。其地清凈如凈琉璃。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覺妙觀察如慧日光。利成得本如大法雨。入是智者。是入佛智地。入智地者。諸識不生。

無住菩薩言。如來所說。一覺聖力。四弘智地。即一切眾生本根覺利。何以故。一切眾生即此身中本來滿足。

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眾生。本來無漏。諸善利本。今有欲刺。為未降伏。

無住菩薩言。若有眾生未得本利。猶有採集。云何降伏難伏。

佛言。若集若獨行。分別及以染。回神住空窟。降伏難調伏。解脫魔所縛。超然露地坐。識陰般涅槃。

無住菩薩言。心得涅槃獨一無伴。常住涅槃。應當解脫。

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縛。

何以故。涅槃本覺利。利本覺涅槃。涅槃覺分即本覺分。覺性不異涅槃無異。覺本無生涅槃無生。覺本無滅涅槃無滅。涅槃覺本無異故。無得涅槃。涅槃無得。云何有住。

善男子。覺者不住涅槃。

何以故。覺本無生。離眾生垢。覺本無寂。離涅槃動。住如是地心無所住。無有出入。入庵摩羅識。

無住菩薩言。庵摩羅識。是有入處。處有所得。是得法也。

佛言。不也。何以故。譬如迷子。手執金錢。而不知有。遊行十方。經五十年。貧窮困苦。專事求索。而以養身。而不充足。

其父見子有如是事。而謂子言。汝執金錢何不取用。隨意所須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錢。心大歡喜。而謂得錢。

其父謂言。迷子汝勿欣懌。所得金錢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

善男子。庵摩羅者亦復如是。本無出相今即非入。昔迷故非無。今覺故非入。

無住菩薩言。彼父知其子迷。云何經五十年。十方遊歷。貧窮困苦。方始告言。

佛言。經五十年者。一念心動。十方遊歷。遠行遍計。
^^^^^^^^^^^^^^^^^^^^^^^^^^^^^^^^^^^^^^^^^^^^^^^^^^^^^^^

無住菩薩言。云何一念心動。

佛言。一念心動五陰俱生。五陰生中具五十惡。

無住菩薩言。遠行遍計遊歷十方。一念心生具五十惡。云何令彼眾生無生一念。

佛言。令彼眾生安坐心神。住金剛地靜念無起。心常安泰即無一念。(註1)

無住菩薩言。不可思議。覺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本覺利。利無有動。常在不無。無有不無。不無不覺。覺知無覺。本利本覺。覺者清凈。無染無著。不變不易。決定性故。不可思議。

佛言。如是。無住菩薩聞是語已。得未曾有。而說偈言

  尊者大覺尊   說生無唸法
  無念無生心   心常生不滅
  一覺本覺利   利諸本覺者
  如彼得金錢   所得即非得

爾時大眾聞說是語。皆得本覺利般若波羅蜜

******************************************************************
註1:
************
法迄巴法義說明:
  經文「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

  此四句偈意旨是在指出,若本來已空,又怎會有「緣起」的
  現象呢?這是在把原二乘根器原所認知法義(緣起論、因緣
  法),提升至大乘境界。

  若能頓悟本來無生,當下廓然,就没事了!...

  不,仍還有事,須行菩提願!既能放下,也能拾起,一切皆自在!


法迄巴其它說明:
  修行人若欲斷無明,應以無欲為本,無住為用,若不能用又已斷三
  毒,而住於寂滅,命終必入二乘涅槃,不能入菩薩乘,無法度化眾
  生。

  八地菩薩也有相似二乘阿羅漢的這類弊病,必須起如來智,或有如
  來給予啟智,告知要思惟所發菩提誓願,才會不入無餘涅槃(參閱
  《華嚴經》或《楞伽經》諸譯本八地菩薩相關經文)

  又,禪宗古德常說的「一念不生」四字,應源自此經文。

博至精,生滅至涅槃

◆ 修行困境之認知

修行的困境,在於懂的「令心柔軟善法義」義理,但卻行不來此事。原因主要緣於吾人輪迴習氣所致。


於是,吾人發現某種詭異狀況,在老師教學生須改過時,自己卻落入自己所指責的過之中。更令人遺憾的是,老師本身並沒發現自己有犯下這個過。


更更令人無法思議的是,這個「過」,就是要他人發現自己的過!


◆ 輪迴原因之清楚認知

所謂修行,簡單說就是修正自己不符合佛地的一切身口意行為。但這對於修行人而言,並不是每一個都適用,主要是根器問題,於是佛法中就分出頓覺人、頓修法、漸修法...等,乃至吾人都不知如何認知、如何命名的方法。但無論是何法,終究都是朝著斷除人我執 及 法我執的方向行進。


那麼,怎樣行為才是斷除人我執 及 法我執的方向呢? 依《楞嚴經》的開示(註1),先斷人我執是斷無明(法我執)之前所必經的路途,而所謂人我執,簡單的了知,它就是貪瞋痴三毒(其它的隨煩惱都攝於此三毒)。


是以,修行人須很清楚的認知到何謂貪? 何謂瞋? 何謂痴?


◆ 成佛的修行方法

當目標已認知且沒疑惑之後,下一步就是要去察知自己何時已生起貪瞋痴的現象,於觀察到之後,不去相續、不串習(圓覺經中稱此為禪那法)。


更有修行者,認為察知三毒習氣生起再去斷除不適合他本人,於是採用先把生起三毒習氣之原因先斷除的方式(圓覺經中稱此為奢摩他法)。


還有一種修行人,卻又與上述二類人不同,他認為聞思修才適合他,經由主動性的去學習,去思惟自己的優缺點,然後去修正、斷除會導致輪迴的缺點(圓覺經中稱此為三摩缽提法)。


◆ 更仔細的去辨別輪迴主因

無論修行人採用何種方式,這裡將討論「生起三毒習氣之主因」是什麼這個議題......,以下的說法請仔細思惟!


想想,若自己花500萬元買一部數年來都想買的汽車回來,而車剛停在家門口,人只進屋去喝杯茶就出來,此時,卻發現一個痞子正拿著白漆桶潑您的車子,看到您出來後,不但無悔意,還呲牙舉左手對您豎中指,而右手又當著您的面拿刀在刮車身......


試問,是個人是否都會立刻發出瞋怒心,是否真想把這個痞子捏死呢?


再問自己:我發脾氣之原因為何?


為何人有三毒習氣呢? 無始劫前的原因就不說了,很簡單的就能從目前的現象上理解出,那是因為人有「貪欲愛習」所致!


若某人不愛車,就不會去買車,所以看到汽車被潑漆、被刮時,只會理解那是別人的,一般世俗人通常不會因此而生出瞋怒。但若那是自己新車被潑白漆、被刮,很難有不瞋怒的狀況。


因為貪愛,所以有瞋怒,於是墮入輪迴中!


◆ 修行成佛方法之前提

無論想用哪一種修行方式,都離不開要斷三毒之目的,佛當然很清楚這個修行次第,豈不聞《楞嚴經》四句偈的開示:「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因為佛很清楚修行次第,所以在《圓覺經》中就開示吾人斷惑證真的修行方式,以及修行之前提。


成佛方式有25定輪,但修行的前提卻是必須「先持淨覺心」才行!


成佛方式在《圓覺經》中已有開示,有緣者請自行詳閱。這裡討論何謂「淨覺心」,又如何執持的方式。


(1)云何淨覺心

 所謂淨覺心,依二乘而言就是三法印,依菩薩乘而言就是一實相印。


 三法印大家都已知,而一實相印又是什麼呢......


 吾人若仔細的去看了義佛經,會經常看到「無生」的字眼。慢慢地,只要 智慧不太差的話,就能理解出,原來,「無生」是所謂一實相印。若確實 已理解「無生」義理,那麼就不難理解,所謂「淨覺心」就是「已認同無 生之心態」。


(2)如何執持淨覺心

 A、吾人若想從廣州到北京,那麼,他要先理解有什麼方式可到達北京, 是坐火車、坐飛機或自己開汽車...等等的各類方式。


 B、然後,他須下決定要用哪一種方式來達到目的。


 C、若是坐火車,他必須執行買火車票的行為


 D、最後,他必須親身去坐火車。若沒有意外發生,火車將準時到達北京


如何執持淨覺心呢? 以上例而言,它的落點在「C」項!也就是說,修行人必須時時保持在「無生」的境界中。剛開始一定無法保持(禪宗用語為「保任」),但反覆執行經過無量劫(或一段日期),因緣成熟時(如何練騎自行車,反覆摔了多次之後,漸漸的就學會控制的技術),遇到六塵(包括意識所對的法塵)機緣來臨,很可能當下就一悟至佛地,如同悉達多太子夜睹明星一般,又例如香嚴擊竹、無盡藏尼睹梅花...等等。


◆ 淨覺心之深度理解

以前,我觀察到一個現象,故事大約如下:


甲對乙說:「前方地下有一個污水坑,您看到了吧?」


乙答:「看到了」


甲說:「行過去時,您將如何?」


乙答:「我將閃過」


甲說,您行過去吧。於是乙就走了過去,但奇怪的是......,乙掉進了污水坑中!


修行人都知要斷三毒習氣,但卻又反覆的沾染三毒習氣,如上述的乙一般,「明知生是不生之理,卻被生死所流轉」。


吾人仔細的再去思惟原因,能否得到一個結論:「就是有貪愛之故」。


例如之前所說的買車喻,因為貪愛於是瞋怒跟隨!貪愛與瞋怒,如同手之雙面,有這個就有那個,而沒有這個另一個也跟著消失!


若您也得到與我同樣結論,那麼,對於什麼是淨覺心您將很清楚,它就是「無貪愛」!但我要說的卻是「無欲」,因為無欲還能斷痴毒。


無欲,就是不動!不動就無生滅,是以無欲就是無生之別名。而「持淨覺心」,就是「一直保持無欲狀況」。


仔細的思惟與觀察,若真能「無貪愛」到非常徹底時,通常就會達到無欲的境界。而真的無欲時,此時連意識之念也不會動。能動時,都已轉識成智!(轉意識成妙觀察智),所動的是妙觀察智。但真入不動而不先持智有出定時間(如文殊菩薩之度眾願,參考注2),當下入證阿羅漢之涅槃。


於不動境界中,有許多的微細差異,可能是外道無想定、無色介之禪定、阿羅漢滅盡定、三三昧之涅槃(通於各乘,包括佛)、無住涅槃、文殊涅槃(大菩薩之涅槃)。以上不動,以意識不動為前提而施設。


(1)外道無想定:意識暫伏,五百劫之後才出(前半劫徐停,後半劫徐動)


(2)無色介之禪定:嚴格而言此類境界,不能算是不動境界,只是不同天所證能達到極幽渺的境界,已相似於意識不動之境界,所以列出來一起比較。


(3)阿羅漢滅盡定:有些佛經顯示阿羅漢入此定之後,還有能力出定。若無特殊說法,通常能入此定者,必能入三三昧之涅槃。


(4)三三昧之涅槃:這也是一般所謂的「無餘涅般」,只有阿羅漢乘人才入於此。入於此之後永不再入輪迴,也不可能再度眾生。


(5)無住涅槃:這是佛菩薩所入涅槃。它的境界與三三昧之涅槃相似,但卻不住此三三昧之境界中,所以別列一名相來分別。


(6)文殊涅槃:這是我本人所命名。它來自一個佛經典故,參考註2經文。



◆ 無生、佛性、無欲、不動、體

 ▲無生、體

無生譬如虛空。浮雲(妄)自生於虛空(體),自滅於虛空,而虛空不隨其生而生,


亦不隨其滅而滅。因此說虛空無生,妄有生滅。依生滅而有相及用。


 ▲佛性

佛性本無生滅,因此說它常、無常、有、無、存在、不存在...等等,都是無義語。但以妄如浮雲一般,能不斷的自生與自滅,於是假立有一個類似虛空的本體,而被稱為「佛性」甚至有時被稱為「自性」(乃以佛性為通用語,以免出現意義相扞格)。


佛性是否要被假立,要視修行人根器而定。對於二乘人,不談佛性還是照樣斷三毒入涅槃。不只二乘人適用無佛性,對我本人而言,無佛性也不會妨害我斷無明成佛的修行。


因為,輪迴及無明來自於「妄之生滅」,所以斷妄不是真把妄斷掉,除非要成為二乘人入涅槃。否則,大乘人必然是在轉識成智。而這些所有的行止,都與是否有佛性被假立不相干。但若以釋迦牟尼佛教區(本銀河系)之佛法而言,則有假立佛性之需要。


 ▲無欲

當修行人心中已無欲時,當下就無生,當然也無滅,此時境界若不入阿羅漢乘之涅槃,則必然已轉識成智。若很不幸的未轉識成智,那麼,一般會被以為瞎貓碰上死耗子,暫入此境界而已,但我不認為有這類例外。有這類見解者,應該是對於妄(識)之生滅還沒有清晰認知。


在《楞伽經》有開示,識之生滅非常的快,當吾人以為自己不動心、無想、無欲時,識的生滅(包括意識生滅)就已停住.....,這是錯誤的見解,我建議此類人要去詳閱《楞伽經》。


 ▲不動

真正的不動,我的理解只發生在阿羅漢入涅槃時!因為因與緣已解離之故。如同樹種為因,陽光、泥土、水等養份為緣。因緣和合則樹長出,而阿羅漢之涅槃,是令樹種之因,與諸緣解離「不和合」,是以被稱為涅槃。以不和合之故,樹不能長,又怎會有死亡(無生則無滅)出現呢,更不用說不斷地輪迴現象,所以阿羅漢入滅無有去處!


即便是佛境界亦不是不動,所動的是「智」。即便所有的智都消除,只留大圓鏡智如同一個圓鏡立在當地而「不動」,但吾人也要了知,該圓鏡本身存在就是一種生滅現象,而有生滅,皆不能說是不動。


是以,不動的用辭,除了阿羅漢之涅槃之外,它就如同佛性一般,只是「假立名辭」而已,它於生滅中並不存在!


◆ 佛之大圓鏡智是否真的無生滅嗎?

    以前,我讀《佛說阿彌陀佛經》及與阿彌陀佛淨土相關的經文時,我那時的印象是彼淨土壽命無限,所以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壽佛,後來,在不斷的深入經藏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阿彌陀佛也有退位的時候,先是觀世音菩薩接位,再次是大勢至菩薩接位。


所謂無量、無限等等之類的用辭,只是形容很難數盡,但不是不能數盡!


再回頭討論佛之大圓鏡智是否真的不生滅這議題,我本人這裡所指「不生滅」含意是等同於「不動」含意。


不用見聞者指出,本人直接承認自己就是輪迴眾生,所以這類的討論,都是揣測而已,我個人的推斷是否正確,只提供有緣人參考!

   
以我個人的見解,譬喻就只是相近義的說明,令人可用比較的方式,去理解自己所不知之事物的含意而已,所以並不一定會百分之百等同於原事物之含意。佛之大圓鏡智用世俗的圓鏡來比喻時,也適合上述原則。


於事物,若吾人已經可以認同,十方世界(註3)中所有一切都在剎那剎那生滅不停,    那麼,就只剩佛智是否也如此(生滅不停)的探討。


成所作智因為由前五識所轉,所以它是生滅不停;妙觀察智由意識所轉,它也是生滅不停;平等性智由末那識所轉,它依然仍是生滅不停。最後,就是目前想探討的佛之大圓鏡智是否有生滅這個議題了!


討論佛之大圓鏡智狀態之前,或許有人因為以往所學,就執著於某些「定見」,而認為不用探討了,若見聞之有緣人是這類人,以下繼續的文章也不用閱讀了,它只是會引發您的瞋怒而已,如同天主教徒聽聞異教徒批評其上帝不存在而發生瞋怒一樣,當一個人已有成見,就被成見所綁,而無法接受其它的見解。


因此,我要著文於探討佛之大圓鏡智之前,先探討可能應具有之前提知識,就是六地菩薩之涅槃,與八地菩薩之離能所境界。

   
要談菩薩境界,一定要依了義佛經來談,那麼,有哪些了義佛經可以當做依歸呢? 吾人最熟悉的就是《大方廣華嚴經》,其它還有《楞伽經》(三譯本)、《大佛頂首楞嚴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當然還有不少大乘了義佛經,但最令人熟悉就這四部經,所以就以這四部經為準來談上述二種菩薩境界,論完之後,再談佛之大圓鏡智是否有生滅(不動)之議題。


▲七地菩薩境界

依《華嚴經》(六十華嚴)十地品中之第七地品所云,菩薩在第六地就已具有能入寂滅的能力(註4),稀奇的是到第七地,就能「於念念中。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探討第七地菩薩之境界,對修行非常有助益!


吾等試問,阿羅漢已斷三毒,卻沒入涅槃,依然在人間遊行,那麼,阿羅漢的心態是怎樣的呢? 六地菩薩所證也等同阿羅漢,祂的心態又是怎樣的呢?

   
要理解上述聖人的修行境界,一定要先悟無生的義理,因為阿羅漢所證與佛所證都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智」之運用。如同一惡人一善人皆死,對活人而言只是二具屍體,沒有差別,沒有誰的屍體比較高貴(有人會不認同這見解,若您是的話,那麼我的文章沒有看下去的必要),高貴與否,是世俗人類的執著。


試問,對顧飢餓的動物來說,所看到的就是二具食物而已,還有何差別了? 人類因為執著不放,於是常落入煩惱與痛苦之中。


阿羅漢,識已轉智,名為一切智,所以其意識所用,也與菩薩之妙觀察智相同,差別在所見深淺之不同,如同人類的眼睛,所用方式相同,但視力有深淺不同。阿羅漢與六地菩薩,與含七地以上菩薩之不同也如此。


於是,吾人就能理解,這些聖人的心行現象,如同世俗人路過看到一顆石頭一般,知是石頭,但對它無愛所以不貪求得到它;對它無恨所以不瞋怒排斥它。於心態上,就是「知而不住」的狀況,這也是大修行人的心態,持淨覺心亦是此義。


雖然聖人的心行相似,但還是有微細差別。七地菩薩與六地菩薩(阿羅漢)之差別,在於七地菩薩不是心行常如此,而是念念皆如此。


心行常如此而不是念念皆如此,它代表,偶爾會有失念的狀況,於八萬四千念之中,也許會失一念而失智,因此生心而有空住之類的現象。各個六地菩薩與阿羅漢們,如同幾位世俗人見事,所見同一事卻有所不同一樣(有實驗數據,例如車禍調查,從同角度看見的人所說話內容不一定完全相同),。


失智,指的是於當下用心時,不能符合佛智標準(註5),因此心不平等,而生各類現象,例如住於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重點在於「發生」「住」的事件。


而七地菩薩,由於念念皆能入寂滅,但又不住寂滅,所以沒有阿羅漢(註6)及六地菩薩的弊病。


▲八地菩薩境界

七地菩薩之特點是念念能入寂滅而不住寂滅,這仍在比較粗糙的生滅中做功夫。而八地菩薩特點,則是已沒有七地菩薩的那一種「念念已覺」的現象,而是念已自由,不再專注在念之上(但仍然有念),一般常用無念來形容八地菩薩,但我認為是否無念,要視見聞者對「念」(註7)之定義、認知而異。


此處對念的定義,是等同於五陰。換句話說,有念就有生滅。生滅(死)有二類:變易生死、分段生死。


▲佛之大圓鏡智是否無生滅?

    依註7金剛三昧經所開示文而言,「無有出入才是入佛智地」,那也代表沒有生滅,而念又等同五陰,於是吾人可以推得:有用則有生滅。


不管所用是什麼,是智、是識,都在生滅範圍之內。而佛與眾生之異,在於佛之生滅是自在的、可以不用墮輪迴的。甚至無五陰的。


五陰、念之定義,都屬於染,把此二者放在佛身上,就變成非染義,念從識都變成念從智,於是識念變成智念。雖有生滅,但不礙自在(指不受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之拘束)!


    在斷言大圓鏡智是否有生滅之前,要先對大圓鏡智之用途定義。


若大圓鏡智,純粹只是佛性、庵摩羅識、無生之異名,則它沒有生滅。


若大圓鏡智的用途,涉及到佛本身之度眾生誓願(例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滿足時,那麼它就有生滅。無論如何的比喻它怎麼不動,都有生滅現象。因為眾生有生滅,要一一對應眾生的好惡而給予最好的度化方式,不能排除生滅作用。


若見聞者能如此認同本人上述的推演,那麼在看某些了義佛經時,就會對一些以前一直搞不清楚的翻譯用語,不再感到迷惑(即便上述推演並不完全正確,但還是可以此類推演來解釋各部佛經中的用語,使成一個能令人理解的系統。這也解釋了南傳佛法有二十部眾,對佛戒律甚至佛法的解釋不完全一致,但卻各自都有證阿羅漢果者)。



跋:
本文從撰寫開始至貼出,共花了近24小時。寫完之後,我也沒有校文,若發現義不順之處,請多包涵也請自行腦補!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註1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2b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


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
註2
*********

入涅槃已還復出生



********************************************************************
註3
*********
要小心「十方世界」的含意,它不必然等同「十方法界」。


世俗對十方世界用辭,是以閻浮提世界為標準所立的同一維度中的十方之世界。


而十方法界就很明顯的不是以閻浮提世界為標準。它是泛指不同維度之十方,也就是說,閻浮提世界之十方世界,只是十方法界內中的某一個維度而已。


因此,在本文中我用辭是「十方世界」而不說「十方法界」,是因為佛境界也包含在十方法界之內,若把十方法界定義成等同十方世界,那麼就不必論佛之大圓鏡智,因為此智也必然是生滅不停。


********************************************************************
註4
*********
No. 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25) T09, p0562b

佛子。菩薩住初地。有無量身業。無量口意業。已能過聲聞辟支佛地。金剛藏菩薩言。緣大法故過。非實行力。


第七地實行力故。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壞。譬如生在王家。即勝一切。何以故。地尊貴故。其身長大。智慧成就。爾乃真實。勝於一切。菩薩亦如是。初發心時。勝於二乘。以發大願深心清淨故。今住此地。以智慧力。勝於聲聞及辟支佛。


佛子。菩薩住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身口意業轉求勝法而不捨離。以轉勝心故。雖行實際。而不證實際。


解脫月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寂滅。


金剛藏言。從六地來。能入寂滅。


今住此地。於念念中。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是菩薩成就不可思議身口意業。行實際。而不證實際。譬如有人。乘船入海。善為行法。善知水相。不為水害之所淪沒。


如是菩薩住此七地。乘諸波羅蜜船。能行實際。而不證實際。菩薩如是以大願力故。得智慧力故。從禪定智慧生大方便力故。雖深愛涅槃。而現身生死。雖眷屬圍遶。而心常遠離。以願力故。受生三界。不為世法之所污染。心常善寂。以方便力故。而還熾然。隨行佛智。轉聲聞辟支佛地。至佛法藏。


********************************************************************
註5
*********
所謂佛智標準,指的是「無生」、「無住」、「平等」之類的含意。


********************************************************************
註6
*********
阿羅漢中,又分出聲聞阿羅漢及緣覺阿羅漢。上文所指的阿羅漢,特指聲聞阿羅漢。沒有含入緣覺阿羅漢,原因是,沒有看到有關緣覺阿羅漢心行的相關佛經,所以無法臆測祂的心念是如何表現、持用。


聲聞阿羅漢的證境等同於六地菩薩,但智慧力較劣。


緣覺阿羅漢,又有另名為辟支佛,由觀察十二因緣而斷三毒而得名,祂的證境約等於七地菩薩。因其勝於六地菩薩,所以六地菩薩會被問倒,但智慧卻劣於七地菩薩,所以問不倒七地菩薩。


********************************************************************
註7
*********
念,若是指「今心」,代表識之生住異滅的現象的話,那麼,佛亦將有念。


若把念之產生,定義在被變易生死所控制之不自在,而不是上述識之生住異滅,那麼,佛則無念,其餘菩薩皆有念。


依下列金剛三昧經義來說,則所謂的「念」等同於五陰(蘊),果地菩薩皆未斷五陰,所以菩薩皆有念。上述「果地菩薩皆未斷五陰」說法,某些人不贊成,因為他們以為阿羅漢就已能斷五陰。我的說法是依大乘法而說。


參考: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