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真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是法常住

No. 489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卷10) T14, p0731a

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名真實。

佛言。善男子。如實之義乃名真實。

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何名如實。

佛言。不虛妄故名為如實。

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何名不虛妄。

佛言。所謂真如。無不真如無異真如。

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何名真如。

佛言。善男子。此法唯內所證。非文字語言而能表示。

何以故。此法出過諸文字故。離諸言說故。超越一切語言境界。出於言道離諸戲論。離作非作無動無靜。離諸尋伺。是不思議境界。無相非無相而悉遠離出諸相境。超諸凡境。出凡夫行。過諸魔境。超越一切煩惱境界。離諸識境。安處無住最上寂靜聖智境界。是故此法唯內所證。是即無垢無染潔白清淨。最上最勝第一無比。常住堅固究竟無壞之法。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是法常住。

善男子。菩薩為求此法。歷百千種難行苦行故得是法。得是法已。令諸有情悉住此法。

善男子。故說此法名為真如。說名實際。說名一切智。說名一切種智。說名不思議界。說名不二界。

/* 法迄巴整理
  真實 = 如實 = 不虛妄 = 真如 = 此法唯內所證。非文字語言而能表示
     = 實際 = 一切智 = 一切種智 = 不思議界 = 不二界
*/

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相常住終無改轉

No. 220b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392) T06, p1026c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云何不名有所得者。謂諸有情實無所有而令安住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復為宣說能出生死殊勝聖法。或令得預流果。或令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或令入菩薩摩訶薩位。或令得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諸有情非有所得。何以故。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見有情少實可得。唯有世俗假說有情。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安住二諦為諸有情宣說正法。何謂二諦。謂世俗諦及勝義諦。

舍利子。雖二諦中有情不可得。有情施設亦不可得。而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為諸有情宣說法要。諸有情類聞是法已。於現法中尚不得我。何況當得所求果證。

如是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雖為有情宣說正法。令修正行得所證果。而心於彼都無所得。

具壽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此諸菩薩摩訶薩是真菩薩摩訶薩。雖於諸法不得一性。不得異性。不得總性。不得別性。而擐如是大功德鎧。由擐如是大功德鎧。不現欲界。不現色界。不現無色界。不現有為界。不現無為界。雖化有情令脫三界。而於有情都無所得。亦復不得有情施設。有情施設不可得故無縛無解。無縛解故無染無淨。無染淨故諸趣差別不可了知。諸趣差別不可了知故無業無煩惱。無業煩惱故亦無異熟果。既無異熟果如何得有我及有情。流轉諸趣現於三界種種差別。

佛告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舍利子。若有情類先有後無。菩薩如來應有過失。若諸趣生死先有後無。則菩薩如來亦有過失。先無後有理亦不然。

/* 法迄巴按:以下這段是中心思想,要注意 */
是故舍利子。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相常住終無改轉。以一切法。法性法界。法住法定。真如實際。不虛妄性。不變異性。猶如虛空。

此中尚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生者。無養者。無士夫。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無使作者。無起者。無使起者。無受者。無使受者。無知者。無使知者。無見者。無使見者。

況當有色有受想行識。有眼處有耳鼻舌身意處。有色處有聲香味觸法處。有眼界有耳鼻舌身意界。有色界有聲香味觸法界。有眼識界有耳鼻舌身意識界。有眼觸有耳鼻舌身意觸。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有地界有水火風空識界。有諸緣起。有緣生法。有緣起支。既無如是所說諸法。

云何當有諸趣生死。諸趣生死既不可得。云何當有成熟有情令其解脫。唯依世俗假說為有。
/* 法迄巴按:本段完結 */

/* 法迄巴按:原旨重述,等同重頌 */
舍利子。以如是法自性皆空。諸菩薩摩訶薩從過去佛如實聞已。為脫有情顛倒執著。發趣無上正等菩提。於發趣時不作是念。我於此法已得當得。令彼有情已度當度所執著處生死眾苦。

/* 法迄巴按:以下皆是菩薩行及其功德述說 */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為脫有情顛倒執著擐功德鎧。大誓莊嚴勇猛正勤無所顧吝。不退無上正等菩提。常於菩提不起猶預。謂我當證不當證耶。恒作是思。我必當證所求無上正等菩提。作諸有情真實饒益。謂令解脫迷謬顛倒。諸趣往來受生死苦。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雖脫有情迷謬顛倒諸趣生死而無所得。但依世俗說有是事。

/* 法迄巴按:譬喻 */
舍利子。如巧幻師或彼弟子。用帝網術化作無量百千俱胝諸有情類。復化種種上妙飲食。與化有情皆令飽滿。作是事已。歡喜唱言。我已獲得廣大福聚。

舍利子。於汝意云何。如是幻師或彼弟子。實令有情得飽滿不。

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佛告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從初發心為欲度脫諸有情故。修行布施波羅蜜多。修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安住內空。安住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修行四念住。修行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安住苦聖諦。安住集滅道聖諦。修行四靜慮。修行四無量四無色定。修行八解脫。修行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修行陀羅尼門。修行三摩地門。修行空解脫門。修行無相無願解脫門。修行極喜地。修行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修行五眼。修行六神通。修行佛十力。修行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修行三十二大士相。修行八十隨好。修行無忘失法。修行恒住捨性。修行一切智。修行道相智一切相智。圓滿菩薩摩訶薩大菩提道。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雖作是事。而於有情及一切法都無所得。不作是念。我以此法調伏如是諸有情類。


/* 菩薩摩訶薩大菩提道 */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何謂菩薩摩訶薩大菩提道。諸菩薩摩訶薩修行此道。方便善巧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所行布施波羅蜜多。

所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所行內空。所行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所行四念住所行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所行苦聖諦。所行集滅道聖諦。所行四靜慮。所行四無量四無色定。所行八解脫。所行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所行陀羅尼門。所行三摩地門。所行空解脫門。所行無相無願解脫門。所行極喜地。所行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所行五眼。所行六神通。所行佛十力。所行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所行無忘失法。

所行恒住捨性所行一切智。所行道相智一切相智。及餘無量無邊佛法。皆是菩薩摩訶薩大菩提道。諸菩薩摩訶薩修行此道。方便善巧成熟有情嚴淨佛土。而無有情佛土等想。

達到解脫輪迴的實修方法

>如何徹底根除潛意識的不好不良想法?
復:
  對治,並養成淨習!

  對治,是要找到與目標相反的方式而去執行!例如常惡語
  的人要常說愛語、懈怠者要常精進!依《楞嚴經》開示,
  就是須「違其現業」!

  事情只做一次,很難得到「根除」之目的。如同有酒癮的
  人,只有一次看到酒而不飲,就能戒了酒癮了嗎?...不是
  沒有,而是非常少數,乃至罕見!

  所以,要徹底「根除染習」,必須「反復執行」「與染習
  相反的方法(對治法)」,由這「反復執行」而養成淨習
  ,養成之後,就不會再落入染習之中。

  譬如,某世俗男人甲,一直女色著迷。而於某次中了仙人
  跳(類似碰瓷)而賠了數百萬,甲很痛恨,而又困擾不能
  根除女色愛慾。因此求於某禪師協助,依所教而去學習禪
  坐!

  經過數年的「反復篤行一心」,達到各禪之禪支,他終於
  得到了「天眼通」,而使得他看最美的女人時,都看到肉
  體內的臟器、血脈、筋骨等,連發膿的細胞都能看到,使
  得他原先對女色的愛慾,都立即「一時頓消」!

  試問,甲還會再墮入女色的貪欲愛習之迷惑中嗎?...當然
  不!

  眾生的本質,就是遍計所執及依他起的習氣之映射,才稱
  為眾生,否則就稱為大菩薩或阿羅漢了。

  而這些染習之映射現象,源於「無正見」之下的無明身、
  口、意行為。當吾輩已具正見時,「反復依循正見」,就
  能達到近乎天眼通者看女人時能看到臟器的效果,於是他
  就會因此漸漸的解脫染習的束縛!
  [說明:用般若(毘婆舍那)不用禪定(奢摩他)的方法
     ,屬於慧解脫路,二乘及菩薩乘都適用般若!]

  「反復執行對治法」,這才是真正可根除潛意識的不良想
  法之方法。這方法也很適用在「解脫輪迴」的修行之上。

  凡,無論任何身口意行為,可使當事人墮入輪迴而不能自
  在的染習,都可用「反復執行對治法」來達到解脫輪迴拘
  束之目的!

  讓我們就此歡呼得到「可徹底解脫輪迴」的陀羅尼(總持
  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