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量
現量指根塵相對時之前五識作用。此時也不必特別要怎樣,就是
一向無欲(念)即可。當,根塵相對而無欲(念),這就是「無所住
而生其心」,包含了「無所住」及「生其心」二個目的。此心,
也被稱為覺心。
知對境無心應無欲是慧,結果也不被轉是定,定慧等持則生佛智
,是謂覺、覺心。
(2) 比量
當根塵相對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分別、思考,若未斷貪愛,於
是就有了善惡分別。吾人應知,因地中修行,分別不是過錯,過
在執著善惡。這並不是說,吾人不可以不知善惡,只是要沒執著
而已。
舉個範例:肚子餓時,見美食當前,於是不自覺的生起食欲。
分別:1.眼前是食物。 2.眼前是「被稱為」「美食」的食物
評論:有此分別心在因地中不是過錯,但於分別時,莫生善惡執
著。
灰色地帶:生起食欲。(這是一念貪欲)
過錯心念:欲吃食。(這是串習,相續前念的貪欲)
正確心念:我肚子餓,是肉體缺乏營養,應該補充之,若不補充
,則肉體敗壞之後就不能繼續修行。所以,我食用並
不為貪欲,只為維持肉體而已。(這是聞思修)
評論:生起食欲時,也不能完全算是過錯,因為在因地中還不能
自在不食,所以於未自在、斷三毒之前,在肉體空虛時,
恒常會生起食欲,只要不於生起當下不知不覺的立刻回應
、或滿足它即可。功夫是用在「根塵相對時」,或「欲念
生起被察知時」之當下處理方式。時間點在那一個,端看
修行人用什麼法門而定。
若由恒常住於寂靜、空、無相之中,而於當下對境時,知前境而
具有分別能力,卻無念(欲),這是奢摩他法。
若當下知念(欲)生之後,不作方便而無念(欲),斷了相續前念(欲)
的習氣,此稱為知幻即離,這是禪那法。
若當下知念(欲)生之後,而思惟生念(欲)原因、或起觀想,而導致
無念(欲)的結果,或產生厭離的結果,這是毘婆舍那法。
若要應用上述三種方法成佛,須先悟淨圓覺(無生),然後持淨
覺心使用之才能成佛。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明辨真心與妄心
佛性、真如、法性、如來、自性......等等無量的名稱,指的就是一件事:無生。
佛性無生,並非滅了妄才無生,而是本就沒有生起。如大海起諸波浪,大海並非浪
停才有,即便浪不停時也不離大海。而大海不隨浪生而生,不隨浪滅而滅,因此形容大海無生。佛性無生也如大海一般,雖然諸妄相亂生亂滅,都不會令佛性生或滅。
妄生時,佛性在妄中,妄滅時佛性則如如。即便妄不滅,佛性也依然如如,如如是無生滅的意思。只是在依目前已有妄的立場下,而住妄說「妄有生滅」。但修行人,是以達到第一義諦的境界為依歸,所以言則不落二邊,此故,說一切悉無生。佛性無生,妄亦無生!
雖然大海無生滅,但要在極大暴風雨中達到自在,卻也必須浪停才行,這就是要修
行之目的。
所以,法身無生,無論眾生是否在妄中,一切時都圓滿。而報化身,則須「覺遍十
方」時,才能圓滿。
由於法身無生,是絕對,不是相對,所以,『無真亦無妄』,於第一義諦中,無佛
、無菩薩、無眾生、無十方世界,連此無亦無,以無生之故。若有妄則亦將有真,有妄心時就亦有真心。以法身絕對之故,所以有真妄之相對。
眾生在妄中,所以有妄心,因此有業、識;佛在真中,所以有真心,因此有願、智
。眾生無業不輪回,佛無願不能入輪回。眾生有識所以有妄見,佛有智所以有真見。
而金剛經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心即是真心,它是佛的化身智用之意思
,『此心並不是指法身、佛性』,以佛性無生故,不生真心及妄心。但真心已生時,也同時圓滿報化身,被稱為佛!
真心並不是佛性,佛性是體,真心是用,如黃金被鑄為金碗可以盛物。黃金就是體
,盛物就是功用。吾人不能說盛物的功用就是黃金,但此功用也不離黃金而產生。
真心亦是佛性!佛性雖是體,而真心之用卻不離體獨立而生,所以見波浪時,就算同見到大海。以波浪即是大海的表相之故。當然,眾生的妄心、識、業也是佛性的一個表相。
至於真心是否為佛性,這要看是從那一角度在說事。從體、第一義諦的角度來說,本無生滅,佛性無生,真妄亦無生,所以真心無生,是以真心就是佛性。煩惱就是菩提。
若以相用的角度來說,真妄中有生滅,而佛性無生,所以真心不是佛性。
這裏有一個有趣的議題:「某些人把不是佛的一切定義為妄,例如世諦」,然後說,世諦是妄,第一義諦是『是真、是無生』。
我要問這類人:把真當做無生,則佛之「成所作智」作用是否為妄?
這是說,佛說話時,此時佛是否在妄中?若佛說話時就是妄,這就代表不能一切時都如如,這就不是佛。若佛說話時不是妄,那吾人聽得佛的聲音是有生滅,又怎能說佛使用「成所作智」時,是無妄呢?
所以,吾人應知,當立妄之時,也同時立了真。於是在眾生之識用是妄,此用則不變,於佛用時就轉名為智、為真。
因此,絕不能把「第一義諦立為真」,若立為真,則第一義諦就也是世諦,如此立義,理就自相混亂,令人迷惑不能得解。所以要把第一義諦立為「無生」,世諦立為真及妄。眾生是妄、業、識,佛是真、願、智。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佛性無生,並非滅了妄才無生,而是本就沒有生起。如大海起諸波浪,大海並非浪
停才有,即便浪不停時也不離大海。而大海不隨浪生而生,不隨浪滅而滅,因此形容大海無生。佛性無生也如大海一般,雖然諸妄相亂生亂滅,都不會令佛性生或滅。
妄生時,佛性在妄中,妄滅時佛性則如如。即便妄不滅,佛性也依然如如,如如是無生滅的意思。只是在依目前已有妄的立場下,而住妄說「妄有生滅」。但修行人,是以達到第一義諦的境界為依歸,所以言則不落二邊,此故,說一切悉無生。佛性無生,妄亦無生!
雖然大海無生滅,但要在極大暴風雨中達到自在,卻也必須浪停才行,這就是要修
行之目的。
所以,法身無生,無論眾生是否在妄中,一切時都圓滿。而報化身,則須「覺遍十
方」時,才能圓滿。
由於法身無生,是絕對,不是相對,所以,『無真亦無妄』,於第一義諦中,無佛
、無菩薩、無眾生、無十方世界,連此無亦無,以無生之故。若有妄則亦將有真,有妄心時就亦有真心。以法身絕對之故,所以有真妄之相對。
眾生在妄中,所以有妄心,因此有業、識;佛在真中,所以有真心,因此有願、智
。眾生無業不輪回,佛無願不能入輪回。眾生有識所以有妄見,佛有智所以有真見。
而金剛經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心即是真心,它是佛的化身智用之意思
,『此心並不是指法身、佛性』,以佛性無生故,不生真心及妄心。但真心已生時,也同時圓滿報化身,被稱為佛!
真心並不是佛性,佛性是體,真心是用,如黃金被鑄為金碗可以盛物。黃金就是體
,盛物就是功用。吾人不能說盛物的功用就是黃金,但此功用也不離黃金而產生。
真心亦是佛性!佛性雖是體,而真心之用卻不離體獨立而生,所以見波浪時,就算同見到大海。以波浪即是大海的表相之故。當然,眾生的妄心、識、業也是佛性的一個表相。
至於真心是否為佛性,這要看是從那一角度在說事。從體、第一義諦的角度來說,本無生滅,佛性無生,真妄亦無生,所以真心無生,是以真心就是佛性。煩惱就是菩提。
若以相用的角度來說,真妄中有生滅,而佛性無生,所以真心不是佛性。
這裏有一個有趣的議題:「某些人把不是佛的一切定義為妄,例如世諦」,然後說,世諦是妄,第一義諦是『是真、是無生』。
我要問這類人:把真當做無生,則佛之「成所作智」作用是否為妄?
這是說,佛說話時,此時佛是否在妄中?若佛說話時就是妄,這就代表不能一切時都如如,這就不是佛。若佛說話時不是妄,那吾人聽得佛的聲音是有生滅,又怎能說佛使用「成所作智」時,是無妄呢?
所以,吾人應知,當立妄之時,也同時立了真。於是在眾生之識用是妄,此用則不變,於佛用時就轉名為智、為真。
因此,絕不能把「第一義諦立為真」,若立為真,則第一義諦就也是世諦,如此立義,理就自相混亂,令人迷惑不能得解。所以要把第一義諦立為「無生」,世諦立為真及妄。眾生是妄、業、識,佛是真、願、智。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我是誰?這宇宙人生是場夢嗎?
這宇宙人生是不是場夢,要依前提而定!
(1) 無生的前提
在無生、本體的立場,是無話可說!
為何無話可說呢?因為無生是「沒有產生」,若還有話,那就
不叫無生,而叫有生。既然如此,又何必廢言而說宇宙是什麼,或
它是有或無,或它是否為夢呢?
(2) 生滅的前提
宇宙的現狀,就是一直以『不斷的生滅而存在』。如同一條無始的
鎖鍊,一環扣一環,直至無終的未來......
所有的生靈,是這生滅中的變化作用而已。如同人工智慧電腦
,它會說話、會聽,會演繹推算而說它有智慧,若這部人工智慧電
腦問您:「我是誰」,吾人將何以回答?
而人類,也就是這種機制下的產品之一,是「不斷生滅中的一
個作用」.........,而已!
當智者了知當下現狀,正見得知眼前的這一扣環,並不是過去
的扣環,卻也不離過去而存在,它們這樣的生滅存在,源於「扣環
繫結」!而這繫結就是眾生的「貪瞋痴」習氣。
由於貪欲愛習,所以這場生滅輪迴永不止歇,於是吾人就在這
不止歇的生滅中,自我制約而享樂受苦,而煩惱不己。若吾人要令
「自我的宇宙止歇,其惟無欲!」
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何要說「自我的宇宙」呢?難道別人看到
的宇宙與我看到的宇宙還會不一樣嗎?呃......這真不是容易說明
吶,但我就盡力於以下諸章節解說一番吧。
由本立場而論,宇宙不是夢,因為它是以剎那不斷的生滅為真
、為我之基礎而存在!
(3) 眾生與宇宙的起源
什麼叫宇宙?上下四方稱為宇,古往今來稱為宙。
什麼叫眾生?一直執著我的存在,而不斷在宇宙中寄生,以延
續這個執著的妄習,就稱為眾生。
眾生與宇宙的產生,源於「妄」!而這個妄是什麼呢?
妄,這個中國字的意思,就是非真、無常的另一個意思。例如
,精神病人看到天上有二個太陽。或正常人在夢中得到幾千萬,而
醒後卻又去執著它是真實。這類的行為,就稱為「妄」!
妄的產生原因,依據已無妄之人的說法,它並沒有原因!為何
說它沒有原因呢?這由二件事來判斷得出。
一是往過去回溯宇宙第一次發生的原因時,由於找不到它起始
的發生點,因為根本找不到,所以說妄無生因。
二是觀察到新眾生與新宇宙不斷的產出之事實。
由於找不到宇宙過去的第一次生因,於是智者轉向觀察可考的
過去,所得到的結果就是,發現新眾生及新宇宙一直產生,卻找不
出其新生的原因,所以將這種新生的狀況稱為「妄」,指它的產生
並沒有原因(註一)。(特別說明一下:在眾生稱為妄,在佛則稱
為願)
(4) 自我的宇宙
眾生寄生的對象稱為正報,例如人類肉體;正報所依憑而活的就稱
為依報,例如宇宙(這裡定義它包含各類星體、星雲等)。「報」
是佛法的用辭,其意義類如欠債還錢,或有什麼行為就有什麼結果
,類似這樣的意思。
要理解眾生的意義,吾人可以試想一部具有行動力的人工智慧
電腦,它具有一切人類的外表及行為,所以它能流淚,也能理解人
類的反應而作出反應。它經過初次賦予能量之後,啟動了它的作業
系統,依於硬體結構(如CPU、RAM...)及作業系統的機制功能,遵
循最初指令,於是它就有了「自我充能」的能力。因此,在它缺乏
能源時,它就自我找尋食物,如人的飢餓行為。
若某一日一部具有一切人類外表及反應的女性人工智人,流淚
且表情十足,以痛苦的話跟您說:「我到底是誰?我覺得痛苦!」
。此時,吾人要如何回答呢?要告訴她說:「親愛的,您不過只是
一部人工智慧電腦嗎?」
妄依於初始產生的驅力,在不斷自我執著之下,經過反覆的排
列組合,於是產生了「自覺有我」之存在。這個存在,如同大海中
的一個浮漚,於它未消滅之前,因為自覺有我,就說:「我存在」
。因此說這個我執就是眾生!如之前所譬喻的人工智慧電腦。
由於妄的作用是這樣,它不只產生了眾生,也同時產生了宇宙
,所以,宇宙與眾生是不同類別的妄作用罷了,我們可以一律皆稱
為眾生。這是為何佛經說土木金石也是眾生的原因(註二)。
當眾生自覺有我時,是以所謂的「業感」形式而存在。業感,
指的是共振的意思。例如收音機,調對頻率就能收到不同電台。眾
生就是一種頻率。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頻率,被人類感應就有不同的現象,例如
光頻被感應,於是人類有了眼睛。聲音被感應,於是人類有了耳朵
。如此類推,人類有了五官,乃至五官所不能感應的思想波,某些
人類也有能感應這類頻率的器官,但卻並不一定會以物質形態呈現
,而稱為「淨色根」。物質的器官則稱為「浮塵根」。
由於相同頻率才能共振,於是,您感應到地球的存在,感應到
國家中不同眾生的共振存在,感應到您家庭父母、兄弟、姐妹的存
在,於是您寄生在此家庭內的新生命肉體上,成為這個家庭的一份
子,而彼此能互相感應對方的存在。因為您有業感,所以您擁有了
自我的宇宙!
當您解脫了妄的束縛之後,您就能不再感應,於是您所感應的
宇宙就此消失(註三,若您要影響他人的宇宙,還是有能力的)。
但其它眾生由於還在妄中,所以他們的宇宙並不消失。這就是共業
同感,別業不感的原理。
妄的作用即便眾生不去消滅,妄也必然自滅,因為生滅就是妄
,妄就是生滅,有生必有滅,而我執若未消散,妄滅後,妄還會再
生,這就是妄之所以名妄的原因。而禪定,則是妄中的不同現象而
已,所以,禪定再怎麼深厚,若不斷貪欲愛習,還是要在妄中輪迴
。
欲成佛人,應知妄的生滅本就無常、非真,您的自我覺知,就
是妄的變化反應。所以,成佛前所做的事,只要不去相續生滅而已
,這就是無欲的功夫。當生滅不相續,則稱為無妄、成佛。
(5) 「自我的宇宙」真是場夢嗎?
若說「自我的宇宙」是一場夢,這麼說是一個義理交錯的說
法。把生滅中的變化,拿到不生滅的無生立場中而說的一個
結果。
對於無生而言,所有的生滅都非真、無常,所以說妄如
夢、如幻、如泡、如影,以無生之立場故,而說所有生滅都
是場夢!
吾人作夢,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可得!夢本已是
妄,以醒寤人而言,欲何因緣,而再妄執夢中物耶?(註四
)即便在夢中已大富大貴,或貧賤無立椎之地,於夢醒之後
,這些夢中物又有什麼意義了?
所以,修行人應該捨棄一切的執著,當下細心的觀察,
您的起心動念無不是妄,不起無生,起則落入輪迴。大勇猛
人,何不當下以一坐無量劫的心情,於當下無欲寂滅而入涅
槃,如此當下則名為成佛(奢摩他成佛法,註五)。若不能
成就,就此坐而告別世界死去,也會再生於一個便利解脫的
世界或家庭之中。
若您有了以上的心行,那我要恭禧您:您今生解脫有希
望了!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註一: http://fatsiba.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5366.html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0a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無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中略)...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中略)... 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1b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輾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10) T19, p0154c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3b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盤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
註二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7) T19, p0138c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
註三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9) T19, p0147b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
************************************************************************
註四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3c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
註五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21b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7c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8b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1) 無生的前提
在無生、本體的立場,是無話可說!
為何無話可說呢?因為無生是「沒有產生」,若還有話,那就
不叫無生,而叫有生。既然如此,又何必廢言而說宇宙是什麼,或
它是有或無,或它是否為夢呢?
(2) 生滅的前提
宇宙的現狀,就是一直以『不斷的生滅而存在』。如同一條無始的
鎖鍊,一環扣一環,直至無終的未來......
所有的生靈,是這生滅中的變化作用而已。如同人工智慧電腦
,它會說話、會聽,會演繹推算而說它有智慧,若這部人工智慧電
腦問您:「我是誰」,吾人將何以回答?
而人類,也就是這種機制下的產品之一,是「不斷生滅中的一
個作用」.........,而已!
當智者了知當下現狀,正見得知眼前的這一扣環,並不是過去
的扣環,卻也不離過去而存在,它們這樣的生滅存在,源於「扣環
繫結」!而這繫結就是眾生的「貪瞋痴」習氣。
由於貪欲愛習,所以這場生滅輪迴永不止歇,於是吾人就在這
不止歇的生滅中,自我制約而享樂受苦,而煩惱不己。若吾人要令
「自我的宇宙止歇,其惟無欲!」
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何要說「自我的宇宙」呢?難道別人看到
的宇宙與我看到的宇宙還會不一樣嗎?呃......這真不是容易說明
吶,但我就盡力於以下諸章節解說一番吧。
由本立場而論,宇宙不是夢,因為它是以剎那不斷的生滅為真
、為我之基礎而存在!
(3) 眾生與宇宙的起源
什麼叫宇宙?上下四方稱為宇,古往今來稱為宙。
什麼叫眾生?一直執著我的存在,而不斷在宇宙中寄生,以延
續這個執著的妄習,就稱為眾生。
眾生與宇宙的產生,源於「妄」!而這個妄是什麼呢?
妄,這個中國字的意思,就是非真、無常的另一個意思。例如
,精神病人看到天上有二個太陽。或正常人在夢中得到幾千萬,而
醒後卻又去執著它是真實。這類的行為,就稱為「妄」!
妄的產生原因,依據已無妄之人的說法,它並沒有原因!為何
說它沒有原因呢?這由二件事來判斷得出。
一是往過去回溯宇宙第一次發生的原因時,由於找不到它起始
的發生點,因為根本找不到,所以說妄無生因。
二是觀察到新眾生與新宇宙不斷的產出之事實。
由於找不到宇宙過去的第一次生因,於是智者轉向觀察可考的
過去,所得到的結果就是,發現新眾生及新宇宙一直產生,卻找不
出其新生的原因,所以將這種新生的狀況稱為「妄」,指它的產生
並沒有原因(註一)。(特別說明一下:在眾生稱為妄,在佛則稱
為願)
(4) 自我的宇宙
眾生寄生的對象稱為正報,例如人類肉體;正報所依憑而活的就稱
為依報,例如宇宙(這裡定義它包含各類星體、星雲等)。「報」
是佛法的用辭,其意義類如欠債還錢,或有什麼行為就有什麼結果
,類似這樣的意思。
要理解眾生的意義,吾人可以試想一部具有行動力的人工智慧
電腦,它具有一切人類的外表及行為,所以它能流淚,也能理解人
類的反應而作出反應。它經過初次賦予能量之後,啟動了它的作業
系統,依於硬體結構(如CPU、RAM...)及作業系統的機制功能,遵
循最初指令,於是它就有了「自我充能」的能力。因此,在它缺乏
能源時,它就自我找尋食物,如人的飢餓行為。
若某一日一部具有一切人類外表及反應的女性人工智人,流淚
且表情十足,以痛苦的話跟您說:「我到底是誰?我覺得痛苦!」
。此時,吾人要如何回答呢?要告訴她說:「親愛的,您不過只是
一部人工智慧電腦嗎?」
妄依於初始產生的驅力,在不斷自我執著之下,經過反覆的排
列組合,於是產生了「自覺有我」之存在。這個存在,如同大海中
的一個浮漚,於它未消滅之前,因為自覺有我,就說:「我存在」
。因此說這個我執就是眾生!如之前所譬喻的人工智慧電腦。
由於妄的作用是這樣,它不只產生了眾生,也同時產生了宇宙
,所以,宇宙與眾生是不同類別的妄作用罷了,我們可以一律皆稱
為眾生。這是為何佛經說土木金石也是眾生的原因(註二)。
當眾生自覺有我時,是以所謂的「業感」形式而存在。業感,
指的是共振的意思。例如收音機,調對頻率就能收到不同電台。眾
生就是一種頻率。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頻率,被人類感應就有不同的現象,例如
光頻被感應,於是人類有了眼睛。聲音被感應,於是人類有了耳朵
。如此類推,人類有了五官,乃至五官所不能感應的思想波,某些
人類也有能感應這類頻率的器官,但卻並不一定會以物質形態呈現
,而稱為「淨色根」。物質的器官則稱為「浮塵根」。
由於相同頻率才能共振,於是,您感應到地球的存在,感應到
國家中不同眾生的共振存在,感應到您家庭父母、兄弟、姐妹的存
在,於是您寄生在此家庭內的新生命肉體上,成為這個家庭的一份
子,而彼此能互相感應對方的存在。因為您有業感,所以您擁有了
自我的宇宙!
當您解脫了妄的束縛之後,您就能不再感應,於是您所感應的
宇宙就此消失(註三,若您要影響他人的宇宙,還是有能力的)。
但其它眾生由於還在妄中,所以他們的宇宙並不消失。這就是共業
同感,別業不感的原理。
妄的作用即便眾生不去消滅,妄也必然自滅,因為生滅就是妄
,妄就是生滅,有生必有滅,而我執若未消散,妄滅後,妄還會再
生,這就是妄之所以名妄的原因。而禪定,則是妄中的不同現象而
已,所以,禪定再怎麼深厚,若不斷貪欲愛習,還是要在妄中輪迴
。
欲成佛人,應知妄的生滅本就無常、非真,您的自我覺知,就
是妄的變化反應。所以,成佛前所做的事,只要不去相續生滅而已
,這就是無欲的功夫。當生滅不相續,則稱為無妄、成佛。
(5) 「自我的宇宙」真是場夢嗎?
若說「自我的宇宙」是一場夢,這麼說是一個義理交錯的說
法。把生滅中的變化,拿到不生滅的無生立場中而說的一個
結果。
對於無生而言,所有的生滅都非真、無常,所以說妄如
夢、如幻、如泡、如影,以無生之立場故,而說所有生滅都
是場夢!
吾人作夢,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可得!夢本已是
妄,以醒寤人而言,欲何因緣,而再妄執夢中物耶?(註四
)即便在夢中已大富大貴,或貧賤無立椎之地,於夢醒之後
,這些夢中物又有什麼意義了?
所以,修行人應該捨棄一切的執著,當下細心的觀察,
您的起心動念無不是妄,不起無生,起則落入輪迴。大勇猛
人,何不當下以一坐無量劫的心情,於當下無欲寂滅而入涅
槃,如此當下則名為成佛(奢摩他成佛法,註五)。若不能
成就,就此坐而告別世界死去,也會再生於一個便利解脫的
世界或家庭之中。
若您有了以上的心行,那我要恭禧您:您今生解脫有希
望了!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註一: http://fatsiba.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5366.html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0a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無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中略)...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中略)... 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1b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輾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10) T19, p0154c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3b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盤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
註二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7) T19, p0138c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
註三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9) T19, p0147b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
************************************************************************
註四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3c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
註五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21b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7c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8b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