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0日 星期日

有其必要斷除剎那間的相續(法執)嗎?

三種相續,形成了三界(十方宇宙)、眾生及輪迴現象,所謂:「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

《楞嚴經》真是不世出的佛經吶,難怪是末法時期最先被魔給消滅!!

本文主述修行至佛地的方法,在於探討是否「有其必要斷除剎那間的相續(法執)」之議題!

剎那間的相續是「法執」嗎?...我個人認為「是」!以下詳解。

產生三種相續的原因,在《楞嚴經》<演若達多品>及諸多經文中的開示,它名為:「妄」!

妄,它很無稽、莫名的就產生,而實際意思是「它没產生」!

但仍在輪迴中的智者,是不會承認它没產生,只是它的「導致產生之原因」令人很無語,似是夢、幻、泡、影,這些都意指「實際没產生」!所以,要討論「妄」之意義,真是要有相當大的腦洞,除非您已證佛境界!

妄,它是:
(1)、「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2)、「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滅除。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於是。」

(3)、「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

若上述《楞嚴經》是佛所說,那麼從經文中就能判斷出(若無法判斷,則必須親自從頭到尾讀通《楞嚴經》)「妄」它並未產生!

而同一本的經文卻又顯示出「妄」有產生!如下:
「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妄若没產生,又何必說法須「三緣斷故,即菩提心」呢?...本就不失,只是個錯覺已失,既然無失,又何必要求「三緣斷」呢?

所以,佛法開示到這裡,就產生了「矛盾」!!

不過,我個人以為「不矛盾」,而生出矛盾見解之原因,是閱經者、當事者「未悟佛知見」所致!

所以,我認為「妄是法執」。妄,其無生;法執,其有生。

那麼,這十方宇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有生還是無生呢?......這是過去無量劫前,至未來無量劫後,所有已發菩提願的因地菩薩都要解決的課題!

我個人認為,無生也罷,有生也罷,重點是目前您在輪迴中,更糟的是在受苦中,所以,真正的人生目的需要「實惠」,須「知苦,滅苦」,必須「如實知」「苦」才有動力驅使您去真正的滅苦!

不如實知苦者,常會如同在路上看到前方地下有污水坑,明知要閃,在經過時,前腳說要閃,後腳又踏入,我常稱這種乃「似知」而「非如實知」。它的原因,常是業障所致!!
您是要從「領悟無生」之入手而得到苦的止息,或是從「領悟有生」之入手而得到苦的止息,這都無所謂。佛法的修行不是初因論、不是過程論,而是結果論!!

雖然說,《楞嚴經》初心二決定義(註一)「看似」彼此互相衝突,但智者「只重視結果」,結果是善,則一切善!結果論若有缺點,那就是「初因、過程」會引起「無智者」誤解而墮入「不善之境」。

於是,「真正智者」發現初因、過程不符世間法,可能引發某些不善事項時,就會只限己知而不外傳!即便外傳,也必然會告知受者,已所用法「不符世間法」及「禁止再傳」之後才傳法,以免它造成邪惡濫觴!!

話題拉回!

若本體是常(很難用人類「相對」的語言,來描述「絕對」的境界),則想要斷除「剎那間的相續」(預設它是法執),就不必要!因為本體再怎麼變化成海浪、冰山,都不離海水而成!去介意海浪及冰山之相異,而不是求「水」之本質目的為何,這就顯的很無謂(没意義)!這意指,「所有的剎那間相續現象」即是佛性真如,既然它就是佛性本質,想斷除它相續,不就傻了嗎?!起心滅幻,起是幻!!

若本體無常而有生滅,則要斷除「剎那間的相續」(預設它是法執),就有必要!眾生本身就是這些相續,若不斷除相續(法執)又怎能自在呢?!

『且先不論』本體是否有生滅,目前眾生就在輪迴現象中,從既有的生滅去追尋,而得到須入空,就顯得是必要的結果。姑不論這結果是否能達到佛地,至少,達到者就能免苦!!至於過程、結果能否避免墮入小乘,那又是另一個議題了。

所以結論是:
  因六根所觸塵而生之一切法(善、惡、無記),皆須捨!捨捨亦捨,捨無可捨
  又能自在時,才是本文之訴求目的!

又有另二個結論,是:
  1、體是什麼無所謂,重點是它能引起「相用」生滅變化,眾生就是相用的生滅變化。   2、八個識皆是相用(註二),但亦不離體。若想自在,「此想」也是相用的作用,     要達自在目的,那就必須遠離相用本身的拘束。

*************************************************
【註一】初心二決定義:
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

【註二】心是第八識的異名,詳閱《深密解脫經》或另一譯本《解深密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