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思想不斷的產生,是從哪裡來的?

>我下一刻,要思什麼、想幹什麼,這些思想是哪裡來的?
>或者說是由什麼決定的?
復﹕
  「貪欲愛習」及「痴習」未斷,於是就會有五遍行(作意、觸、受、
   想、思)發生!

  (1)二乘慧解脫路之已無 欲者(至少已斷貪瞋)
    此類人當下的心態乃依所證境界而異,若假設是没禪定力者﹕

    ⏺若有肉體障礙之疼痛或愉悅,於了知後就不再執著,若仍持續
     也仍是持續了知之後放下,若不堪忍時,就可能有如瞿底迦阿
     羅漢而自殺。

    ⏺若無肉體障礙,那麼就可能端坐入禪定,或無心想的端坐,或
     依佛制常規做事,如誦戒、說法、乞食、經行...等等。若是未
     證阿羅漢果,則會思惟佛法(四諦或十二因緣)而達慧解脫斷
     除痴習。

  (2)二乘俱解脫路之已無 欲者(至少已斷貪瞋)
    此類人當下的心態﹕

    ⏺若有肉體障礙之疼痛或愉悅,於了知後就不再執著,若仍持續
     也仍是持續了知之後放下,若不堪忍時,就可能有如目犍連肉
     體被外道損傷而受不了,就直接坐脫立亡(未來將成佛,所以
     沒入無餘依涅槃)。

    ⏺若無肉體障礙,那麼就可能入定觀察過去因今世緣,或無心想
     的端坐,或依佛制常規做事,如誦戒、說法、乞食、經行......等
     等。

     若是未證阿羅漢果,則會思惟佛法(四諦或十二因緣)而達慧
     解脫以斷痴習,或嘗試經由奢摩他或毘婆舍那,以證三三昧來
     斷除痴習。

  (3)菩薩乘之已無 欲者(至少已斷貪瞋)
     若是走慧解脫路者,當下的心態與二乘慧解脫路行者大同小異
     ,主要之異處,不滿足於菩薩六地能入涅槃之境界,而更向
     「無生」用功,而不是向「寂滅」,而無聲聞緣覺下述弊病
     (註一)﹕
         二乘有作墮能所取。不得諸法無差別相。
         了善不善自相共相。入於滅定。

     菩薩依於所用功法有頓漸修,所以行為還是有較大差異。例如
     是從事即身成就者、專念佛往生者、弘法利眾生者...,如是依
     不同菩提誓願而有不同行誼。

     一般來說,凡已斷貪嗔,證菩薩五地位,但又仍沒入禪定者,
     則行為必然仍是專心在斷煩惱障,但會有些著重以奢摩他,或
     三摩缽提方式來開啟十力(含三三昧,但不住三三昧),何以
     故?菩薩乘自七地開始,沒有慧解脫路,必須開啟神通妙用,
     而十力中就有此用。

     假設我本人是已斷貪瞋者,那麼我的行誼則仍然在「無所住」
     的斷惑之上,何以故?已斷惑聖人,於須臾間就能生起五神通
     (註二),所以不必然須特別著重於打坐,於用功中依於輪迴
     習氣減弱,神通只在起個念,或稍為用功一下就能證得,如註
     二經文中的妙賢比丘尼。

     佛法,是破執著的方法,執著任何有為法,都非了義非總持法
     ,反而易墮入執著中變成法執。所以,《金剛經》開示﹕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二乘亦能用無為法,用者依其心量大小證不同境界。

******************************************************************
註一
*************
八地菩薩能所俱泯,離心意識,證無生法忍


******************************************************************
註二
*************
證慧解脫阿羅漢方式,及須臾得神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