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註一經文中的 「 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 之 「 無餘涅槃 」 若不專指滅度眾生入空性(無餘涅槃),不然就有特別的密義,尤其是與菩薩八地(含)以上菩薩證境有關。


如同《楞嚴經》中的:「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這類已超乎人類知識的經文,都一定要大菩薩摩訶薩親自說明該文的義理,否則 吾人只是理悟佛知見者,無法真正理解這類報化身義。


1、有很多人說,可以六根互用,這也是一解,但不是善解,何以故?
  若意根已滅,前五根亦無作用,何故能了知耶?


2、了知,不必心念

  我近期則以為,也許,「 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 」,
  所以了知不一定要心念。如佛之大圓鏡智,佛來佛現,魔來魔現
  ,也不必須起心念。


  以前曾認為,菩薩八地離心意識了(註二),之後還有其它聖境
  ,那麼,推斷「了知」不一定要心念也說的過去。這個文殊菩薩
  入涅槃還出涅槃也是相類似的含意(註三)。


  話說回來,上述說明都有牽涉到 「 無餘涅槃 」 的定義問題。
  只有阿羅漢能入無餘涅槃,其他佛菩薩都只是 「 無住涅槃 」
  。


  若吾人決定把 「 無餘涅槃 」 改定義成等同 「 無住涅槃 」
  ,那麼,佛經中要變的義理之多,恐怕會令人受不了!


********************************************************************************
註一
************
No. 23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卷1) T08, p0749a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
註二
************
八地菩薩能所俱泯,離心意識,證無生法忍


********************************************************************************
註三
************
入涅槃已還復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