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云何開悟?

 >開悟是什麼?

復:

  「開悟」這二字是出自《妙法蓮華經》佛出世一大因緣的簡稱。


  佛出世一大因緣在於「示佛知見」,令眾生「開佛知見」,並且

  因此而「悟佛知見」,再依所悟去頓修,而達到「入佛知見」。

  詳見《妙法蓮華經》。


  簡單來說,「開悟」就是「與佛有同樣的知見而不疑」,它所要

  求就是《楞嚴經》開示的「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註一)

  」之第一項:


    「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若已悟佛知見而不疑者,是謂斷見惑,證菩薩初地(慧解脫路,

  不是俱解脫路)。


  然後,依此所悟再去執行「第二義」的修行方式。這時候,《圓

  覺經》中的三種成佛淨觀或二十五定輪,就是絕對適合的「頓漸

  修」方式。


  當然,還有其它適合的頓漸修,如《占察善惡業報》之「唯心識

  觀」;或《楞伽經》中的從「攀緣如禪」修行,而達到「如來清

  淨禪」。


結論:

  云何開悟?

  「登堂」重點不在立於門口,而是要進入大堂中,所以開悟重點在「悟」不在「開」。

  悟的是佛知見,它就是「無生」!!

********************************************************

註一

***********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阿難!第一義者:


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 (下略,詳見《楞嚴經》) ...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瞬間入定至恒與定俱乃至破無明

因地修行人,欲徹底解脫輪迴乃至破無明,可如下領悟與練習。


1、理解入定是什麼條件而能入?


2、想像暨感受,入定是什麼覺受?

  例如,吃美食時的味覺(鼻識)給心理之感受;例如,聞妙音時聽覺(耳識)

  給心理之感受。


  當您能感受到時,對於打坐有認識乃至有基本經驗者,就同樣能達到意識於

  入定時之感受!


3、達到可感受或體會,入定的情景之後,就須理解,若打坐二小時才能入定,

  也能提早10分鐘入定。若一小時五十分能入定,亦能一小時入定。如是漸

  增!


  那麼,經過不斷地練習就能三十分鐘就入定,乃至可一分鐘入定,乃至可於

  一呼吸之間入定,乃至可入菩薩八地,心意意識分別想滅,恒與定俱而無功

  用道的境界(註一)。


***********************************************************

註一

*********

No. 672 大乘入楞伽經 (卷5) T16, p0618b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一切聲聞緣覺入滅次第相續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善知此已於滅盡三昧樂心無所惑。不墮二乘及諸外道錯亂之中。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於六地。及聲聞緣覺入於滅定。七地菩薩唸唸恆入。離一切法自性相故非諸二乘。二乘有作墮能所取。不得諸法無差別相。了善不善自相共相入於滅定。是故不能唸唸恆入。


大慧。八地菩薩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分別想滅。始從初地乃至六地。觀察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識自分別起。離我我所不見外法種種諸相。凡愚不知由無始來過惡薰習。於自心內變作能取所取之相而生執著。


大慧。八地菩薩所得三昧。同諸聲聞緣覺涅槃。以諸佛力所加持故。於三昧門不入涅槃。若不持者便不化度一切眾生。不能滿足如來之地。亦則斷絕如來種性。是故諸佛為說如來不可思議諸大功德。令其究竟不入涅槃。聲聞緣覺著三昧樂。是故於中生涅槃想。


大慧。七地菩薩善能觀察心意意識。我我所執。生法無我。若生若滅自相共相。四無礙辯善巧決定。於三昧門而得自在。漸入諸地具菩提分法。


大慧。我恐諸菩薩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諸地相續次第。墮於外道諸惡見中故如是說。


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諸地次第三界往來。一切皆是自心所見。而諸凡愚不能了知。以不知故我及諸佛為如是說。


大慧。聲聞緣覺至於菩薩第八地中。為三昧樂之所昏醉。未能善了惟心所見。自共相習纏覆其心。著二無我生涅槃覺。非寂滅慧。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見於寂滅三昧樂門。即便憶念本願大悲。具足修行十無盡句。是故不即入於涅槃。以入涅槃不生果故。離能所取故。了達惟心故。於一切法無分別故。不墮心意及以意識外法性相執著中故。然非不起佛法正因。隨智慧行如是起故。得於如來自證地故。


大慧。如人夢中方便度河未度便覺。覺已思惟向之所見。為是真實為是虛妄。復自念言非實非妄。如是。但是見聞覺知。曾所更事分別習氣。離有無念意識。夢中之所現耳。


大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而至七地。乃至增進入於第八得無分別。見一切法如幻夢等離能所取。見心心所廣大力用。勤修佛法未證令證。離心意意識妄分別想獲無生忍。此是菩薩所得涅槃非滅壞也。


大慧。第一義中無有次第亦無相續。遠離一切境界分別。此則名為寂滅之法。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住及佛地   惟心無影像 

  此是去來今   諸佛之所說 

  七地是有心   八地無影像 

  此二地名住   餘則我所得 

  自證及清淨   此則是我地 

  摩醯最勝處   色究竟莊嚴 

  譬如大火聚   光焰熾然發 

  化現於三有   悅意而清涼 

  或有現變化   或有先時化 

  於彼說諸乘   皆是如來地 

  十地則為初   初則為八地 

  第九則為七   第七復為八 

  第二為第三   第四為第五 

  第三為第六   無相有何次


--------------------------------------------------------------------------------------

No. 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26) T09, p0564c

菩薩亦如是。住不動地。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乃至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前。何況當生諸世間心。


...(中略)...


諸佛子。若諸佛不與菩薩起智慧門者。是菩薩畢竟取於涅槃。棄捨利益一切眾生。


--------------------------------------------------------------------------------------

No. 67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4) T16, p0509a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滅正受次第相續。若善於滅正受次第相續相者。我及餘菩薩終不妄捨滅正受樂門。不墮一切聲聞緣覺外道愚痴。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


佛告大慧。六地起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緣覺入滅正受。第七地菩薩摩訶薩。唸唸正受。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聲聞緣覺。諸聲聞緣覺墮有行攝所攝相。滅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無差別相非分。得種種相性。覺一切法善不善性相正受。是故七地無善念正受。


大慧。八地菩薩及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妄想相滅。初地乃至七地菩薩摩訶薩。觀三界心意意識量。離我我所。自妄想修墮外性種種相。愚夫二種自心攝所攝。向無知不覺無始過惡虛偽習氣所薰。


大慧。八地菩薩摩訶薩聲聞緣覺涅槃。菩薩者三昧覺所持。是故三昧門樂不般涅槃。若不持者如來地不滿足。棄捨一切為眾生事。佛種則斷。諸佛世尊為示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聲聞緣覺三昧門。得樂所牽故作涅槃想。


大慧。我分剖。七地善修心意意識相。善修我我所攝受人法無我生滅自共相。善四無礙決定力三昧門地次第相續。入道品法。不令菩薩摩訶薩不覺自共相不善七地墮外道邪徑故立地次第。


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除自心現量。所謂地次第相續。及三界種種行。愚夫所不覺。愚夫所不覺者。謂我及諸佛說地次第相續。及說三界種種行。


複次大慧。聲聞緣覺第八菩薩地滅三昧樂門。醉所醉。不善自心現量。自共相習氣所障。墮人法無我法(編按:人無我法、法無我法)攝受見。妄想涅槃想。非寂滅智慧覺。


大慧。菩薩者。見滅三昧門樂。本願哀愍大悲成就。知分別十無盡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離攝所攝妄想。覺了自心現量。一切諸法妄想不生。不墮心意意識外性自性相計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隨智慧生得如來自覺地。如人夢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覺。覺已思惟為正為邪。非正非邪。餘無始見聞覺識因想。種種習氣種 種形處。墮有無想心意意識夢現。


大慧。如是菩薩摩訶薩。於第八菩薩地。見妄想生。從初地轉進至第七地。見一切法如幻等方便。度攝所攝心妄想行已。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


大慧。此是菩薩涅槃方便。不壞。離心意意識得無生法忍。


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量無所有   此住及佛地 

  去來及現在   三世諸佛說 

  心量地第七   無所有第八 

  二地名為住   佛地名最勝 

  自覺智及淨   此則是我地 

  自在最勝處   清淨妙莊嚴 

  照曜如盛火   光明悉遍至 

  熾炎不壞目   周輪化三有 

  化現在三有   或有先時化 

  於彼演說乘   皆是如來地 

  十地則為初   初則為八地 

  第九則為七   七亦復為八 

  第二為第三   第四為第五 

  第三為第六   無所有何次


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十方宇宙只存在一眾生:妄覺有我者本身

 《楞嚴經》開示:「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十方宇宙,只有妄覺有我者「本身獨存而已」(沒有其它眾生存在),見聞者若是這類妄覺者,其它所有一切的人、時、地、事、物,都不存在,若被覺受這些有存在,純粹都是您的「妄覺」(業感)所致!


既然是自己的妄覺,就能自我解脫一切的束縛(輪迴、無明),而不影響其它者。於是可令虛空粉碎(自己的。參閱跋引),妄覺消失,住於消失,是謂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不住於消失,名為佛菩薩「無住涅槃」。


所有一切都只存在您這個妄覺有我者,之業感下的妄覺!


妄覺者以為有無量眾生存在,這是彼此的「同業共感」現象,而感受到彼此的存在。雖然咁此,而實際是彼此住在自己的妄覺中,而被彼此的「同業共感」到而已。所以,用刀自殺者,死幾萬遍也不能令其它人跟著被刀殺死。


又如同A收發音機(喻如眾生),與B收發音機(喻如眾生),可彼此於空中用訊息溝通。愚者不明虛實,誤以為能溝通就是彼此存在於同一處(世界),在這個愚執之下,於是就在「空中網絡(喻如三界)」中不斷地輪迴。


想想,就算是A機傳出的訊息,要毀掉B機,能毀的掉嗎?......當然不能!


但這類A機愚者,以為A機發出的訊息,讓B機訊息紊亂,就等同B機被毀滅,誤以為B機已永遠消失,但偏偏輪迴後的B機修行人,已修得宿命通,可出現在A機愚者之前,經由敘說過去因緣來打臉A機愚者。


即便B機修行人再次於A機愚者之前的現象,這現象亦非等同於A機與其它機台(喻如眾生),都確實被綁在一處而存在,有這想法是「妄覺」!如同看到空中華,而誤以為(妄覺)真的在空中可生出花朵;又如看到水中月,誤以為月球可在水中出現。


其實,十方宇宙,只存在見聞者,您自己這個妄覺有我者,......而已!而已!而已!


---

最後,跋引《楞嚴經》之開示,以饗有緣人:


《楞嚴經》開示:「

  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

  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隕。

  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無生就是常

 無生就是常!

無生就是不二!

無生就是中!


無生是體義。

生滅是相用法義。


無生不是寂滅!先生後滅,而不再生,才是寂滅。


生滅就是妄!

妄如空花、水月、旋火輪、陽焰,看似有,而實無。有,則是妄;實,本無生。


生滅也是智!

智亦如空花、水月、旋火輪、陽焰,看似有,而實無。有,則是智;實,本無生。


佛法,就是破執著的方法。目的訴求,於妄中破妄;於真中持真。於生滅中不能自在者,名為眾生,具妄、業、識;於生滅中能自在者,名為佛,具真、願、智。


---

真常無生。如《楞嚴經》所謂「性覺必明,妄為明覺」。既生妄,妄於真常是謂空花、水月。


真常無生,無相用法也,本似無邊靜水無波,卻出現量子漲落(生滅;妄),於生滅中不能自在者,名為......

****************************************************************

2020-11-12 補述:

楞嚴經及大般涅槃經之「真常」義,是「實際」義理,而之所以要立此「真常」義,目的是在破『生滅中(變易生死),或三界內(分段生死),以生滅心所揣測之「倒常」義』(如佛斥外道有倒常知見,乃至斥阿難對於因緣和合義理有錯誤知見,詳見楞嚴經)。


上述後者之倒常執著,將出現如同《楞嚴經》富樓那疑問的「成佛之後何時又墮入輪迴」之類的,可由「無生而自動產生妄」,然後又自動可回歸至無生的「錯誤知見」。


看吧,在此經開演時,連阿羅漢之富樓那,都有這類的疑問,如何期望哪些還在三界內的眾生,能真正的悟佛知見呢?(不是每個眾生皆不能悟佛知見;亦非每個「迴心向大」之阿羅漢皆能悟佛知見)


無論把「無生」想像成一泓無邊的靜水,或想像成無盡的虛空,或想像成無垠的大圓鏡,都必須認知它們都是「譬喻」,都是無生滅,須知「智者以譬喻得解」!


常,是永恆不變易(大海喻中水有變易),或不增減(虛空喻中浮雲自生滅),或不生滅(大圓鏡喻中映像有生滅)。


若悟無生,亦立無生諸法時,用大海喻,此時應想像海雖能變諸相、用、法義,但它的本體則不增減,可為常義,否則其義必敗。


改用虛空喻、大圓鏡喻時,也要相應的改變不同義理去想像,例如虛空喻時,改用「本體不增減」;大圓鏡喻時,改用「本體不生滅」。這樣才是不違無生,而真正悟佛知見。


以指標月時,須知月義,不能愚痴的執著看手指。否則,不云知喻智者,不云已悟無生、不云已悟佛知見!!


佛法,是破執者的方法!!這意指,破亦破,破破亦破,破無所破,不再生滅(無餘依涅槃),或於生滅中自在(無住涅槃),才是佛法。


佛法,不是人天乘法,不是二乘法,不是菩薩乘法!......惟一佛乘!

2020年12月5日 星期六

自生智慧以斷三毒及無明

 整個人生,乃至不斷地輪迴,其原因、過程、結果,都是三毒(貪嗔痴)所致!


仔細去觀察七情六欲,所有人生中的一切悲歡離合,哪一個能擺脫三毒的現象呢?......不能!


要解脫輪迴要斷三毒;要證佛地(上聖智三相)也要先斷三毒。如同想走的遠、跑的更快,前提就是須能走路,路都不能走,又怎能走遠、跑快呢?


【貪】

  就是貪欲愛習。也是「求」,於是就有求不得、愛別離的痛苦發生。


【瞋】

  是與貪一起發生的反面現象。佛曰:「有求皆苦。無求乃樂」。


  當有所求,就會生愛;生愛之後就會去取得。而若不能取得,就會

  有煩惱發生。更糟、更惡劣的,就出現的「別人讓我不能取得」之

  「瞋恨」發生。於是「更大的痛苦」也跟著來了。


  所以,二乘三果聖人(本人的定義)或五地菩薩所斷的就是貪嗔二

  毒,它們如手之二面,不會獨存一面,若斷,則皆斷,否則皆不能

  斷。


【痴】

  這是一種執著的現象。以學術界來說,非常容易的被觀察出來,因

  為學術界是以「名譽」而活,所以「非常執著」自己主張。


  每一個眾生,即便是已斷盡貪瞋二毒的聖人(無七情六欲,因此我

  定義這類人是聖人,例如柳下惠),也仍未能斷盡痴的習氣。


  執著有四種:俱生法執、俱生我執、分別法執、分別我執。


  俱生法執,又稱為「無明」,必須證得佛地時才能斷除。


  俱生我執,就是一般常說的「執著」。它比俱生法執還「粗糙」,

  但卻「已能以世俗智慧觀察到」(俱生法執無法以世俗智慧觀察到

  ,必須有三昧力。


  三昧力,就是禪定力的高級版本之名稱,例如「我認為」、「我堅

  持」的粗糙現象,乃至是「直覺反應」、「我感覺」的微細現象,

  這些都是「執著」。


  要破除俱生我執,就必須「無欲」,我也曾發了一帖來說明解脫輪

  迴(斷痴習氣)乃至斷無明的方法:


    「 立志無欲以為體,無所住以為用,每用皆破無明


  微細的痴,就是無明。這是阿羅漢聖人也仍存在的狀況。例如畢陵

  伽婆蹉之「婢女開河」(對恒河女神之輕視的典故)之典故。被佛

  稱為「餘習」。其實,就是「微細執著(無明)」未斷除。


上述說明了輪迴、煩惱、痛苦之本因,但如何斷除的過程與對治方法,除了我的一帖提示外,卻没詳盡說明。眾生無量,斷除眾生三毒乃至無明的方法也一樣是無量!當然還是能大致歸類成幾種大項(對地球碳基眾生而言),即所謂的「五停心觀」。


更細微的修行方式,真的說不完,例如地水火風的方式、三學、六波羅蜜、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品、唯心識觀、圓覺經三種成佛淨觀...等等。甚至我自己也曾創立出「斷惑六支」的修行方式。


怎麼修行,能達到自在不煩惱(確實不再輪迴)呢?

   須自生智慧!!


我個人所生的智慧,是:

 1、觀察自己的煩惱、苦是什麼?

 2、學習對治的方法

 3、執行所學到的方法

 4、反省執行效果,並修正錯誤,以達到最高效率

 5、反復執行1~4項。


有照著上述5項在做,不必人教,自己都能修行解脫輪迴乃至斷無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