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7日 星期六

2007/07/07 16:28 - 19:04

(16:28:11)[*桃園法迄巴]与所有人说:大家午安,我是法迄巴,已悟佛知見,亦已見惑,欲問成佛方式,欲問修行次第,欲問修行對治,皆可問疑於我!又,目前的所有言行,都會如實記錄於敝人的網誌上,所以給我悄語前請先思量。等待五分鐘若無人問即離。
(16:29:32)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请问如何观心?
(16:29:55)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请问如何观心?
(16:30:51)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請問怎麼觀照
(16:30:56)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請問怎麼觀照
(16:31:15)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如何从心念观至心处?
(16:32:48)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16:30:56)[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請問怎麼觀照---------何以不作答
(16:34:04)[*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觀心目的是什麼?不觀可不可以?
(16:34:13)[*桃園法迄巴]与修圓者慧初说:觀照目的是什麼?不觀照可不可以?
(16:35:04)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万法唯心,想弄清楚是如何起的?
(16:37:17)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觀照目的是什麼?是觀心之心.照破一切假象.從而斷惑解脫 )
(16:37:47)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觀照就是要"轉識成智"
(16:37:52)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觀照目的是什麼?是觀心之心.照破一切假象.從而斷惑解脫
(16:37:53)[*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您只要思惟:從無此煙癮而變成有癮,再從戒煙變成無煙癮。反復的思惟,您就能具有般若
(16:38:59)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我想想
(16:39:13)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要能夠觀照四相非相,從而觀照自己和外塵的境況
(16:39:30)[*桃園法迄巴]与修圓者慧初说:不觀照也可以轉識成智。若是靜中觀照,也就是看心念生滅而不隨,也不掉舉生心,也不掉入昏沈,但這功夫只能用在靜中,動中無法用。所以觀照不是正確的無生法。
(16:39:39)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你能保持清明心,你便能夠觀照,
(16:40:25)[*桃園法迄巴]与修圓者慧初说:我若有清明心,我也不必觀照。您生氣時自己不知嗎? 您貪愛心生起時,自己不知嗎?
(16:40:26)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徒觀照入實相不可以嗎?
(16:40:34)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外尘的境况如何对待不被污染。
(16:40:41)[*桃園法迄巴]与修圓者慧初说:我說過,只能靜中用而已。
(16:40:55)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从觀照入實相不可以嗎?
(16:41:30)[*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先要立志(存念、懷用)無所住,就是不被污染。
(16:41:33)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从心开始〗多谢多谢!!谢谢您!!!!
(16:41:38)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从心开始〗谢谢朋友您的鲜花,掌声和鼓励!!!
(16:42:03)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般若觀照是以實相為對象的,實相不二不別,無所得,觀照時也就要用無所有、不可得的態度,無所修而修,不行而行,以不住不著而行般若
(16:42:20)[*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只能靜中用而已,動中用不來,這不是適合的修行法。
(16:42:50)[*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發錯!
(16:43:15)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心污染污如何做行?
(16:43:42)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心无染污如何做行?
(16:43:52)[*桃園法迄巴]与修圓者慧初说:若您真能如此,您與佛相同了。這雖是目標,但因地人用功是不法用到如此圓滿。況且,若真能如此,也不必「觀照」。
(16:44:17)[*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要反復察知而遠離
(16:44:48)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因地人用功是觀察事物明白透徹.照破一切假象四相非相,.從而斷惑
(16:45:37)[*桃園法迄巴]与修圓者慧初说:這又是另一個修行方法,與您之前所說的不一樣。這稱為毗婆舍那或三摩缽提。之前是奢摩他。
(16:46:00)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远离如何从中证至自己。
(16:47:02)[*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心若無染污,那就什麼也不用做! 遠離如何戒煙,反復用的結果就是不會有抽煙的欲習串起,也不會故意生心去抽煙。
(16:47:31)[*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心若無染污,那就什麼也不用做! 遠離,如同戒煙,反復用的結果就是不會有抽煙的欲習串起,也不會故意生心去抽煙。
(16:48:28)[*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想清楚了嗎?
(16:50:20)[*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懂了嗎?
(16:51:19)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所作既作,无所想法,想获智宝,烦恼中寻,不被染污。
(16:51:30)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还是一种习气的力量会自然升起,用反复观来断除
(16:52:24)[*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那種習氣串起? 又如何觀可以斷除?
(16:52:38)[*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如何尋法?
(16:52:50)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断除恶习,行于世间。心住虚空,世间无奈我何。
(16:53:38)[*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什麼是惡習? 心住虛空也不對!
(16:53:43)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法从心生不从外有
(16:54:31)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虚空不空,恶习假说
(16:54:32)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观则明,明则断
(16:55:34)122与[*桃園法迄巴]说:
(16:55:3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不觀行不行?
(16:56:36)[*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愈說就愈玄了! 我手上有一個硬幣,您說它現在是人頭向上,還是梅花向上?
(16:57:44)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不观就是观吧?
(16:58:22)[*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睜眼是看,閉眼是不看。您說看與不看是同一個意思嗎?
(16:58:40)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眼见所有相,皆假不真,无常。
(16:58:40)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在一切動作行為中觀照一切法都是無常的,無自性的
(16:59:05)[*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先回答這個問:我手上有一個硬幣,您說它現在是人頭向上,還是梅花向上?
(16:59:29)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看站在什么角度说,从性上说一样,从用上说二样。
(16:59:57)[*桃園法迄巴]与修圓者慧初说:那是一個方法,須有前提才能成佛。
(17:00:18)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其实还是一样
(17:00:34)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那是一個好好的方法
(17:00:51)[*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從性上來說就「無話可說」,所以您所說是錯。從用上來說的確是不一樣。
(17:00:55)修圓者慧初与[*桃園法迄巴]说:觀照一切世俗無常
(17:01:18)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同意
(17:01:37)[*桃園法迄巴]与修圓者慧初说:那只是一個方法,外道、二乘、大乘人都如此用,但果位不同。用之,不一定能斷思惑,也不一定能成佛。
(17:02:1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不觀行不行?
(17:02:51)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不行
(17:03:0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還是行的。我的話您相信嗎?
(17:03:34)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信。但为什么?
(17:03:44)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妄想硬币非上非下。
(17:05:58)[*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No. 200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卷1) T48, p0351a
(17:06:2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17:06:34)[*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17:06:35)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比喻说法,开启佛智,去心污垢。
(17:06:40)[*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看懂了否?
(17:07:24)[*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即知是妄想,幹嘛還要去妄想而說「非上非上」呢?
(17:08:34)[*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所以我說「心住虛空」是錯誤。若是無心時,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不在物中也不在虛空,您還住虛空,豈不是明知是妄而住妄嗎?
(17:09:16)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意思既懂,但还做不到
(17:09:43)[*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您若當下能故到,那不就應了壇經說的:一悟即至佛地了?
(17:10:08)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无妄无空,空既不空。无内外无中间,住真空。
(17:10:09)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难在相续
(17:10:4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不是說了一個煙癮譬喻了嗎? 反復思惟它的義理,您就能做到。重點在「反復」。
(17:11:45)[*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住真空? 這叫做「頭上安頭」。真妄同二妄,捨妄住真猶非真。
(17:12:12)[*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理說完了,事上您如何用功?
(17:13:14)[*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請您說該經文的意義!
(17:13:2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只須說重點處即可。
(17:13:55)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世间本真际,皆住涅盘界,无功用功。
(17:14:14)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无念
(17:14:31)[*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這叫口頭禪! 若此是真,則眾生是佛,而眾生卻不是佛,所以可知,所說一無是處!
(17:15:20)[*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17:15:4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您的無念是怎樣一個無念法?
(17:16:00)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不是这样的,这个无念实是念而不执为无念
(17:16:52)[*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心本淨,幹嘛還要生妄念,然後又去不執呢? 不生妄念不是更好!
(17:18:15)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如果真能不生妄念,那还开口做什么?如果有念则说真妄无执
(17:18:33)[*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事上您如何用功?
(17:19:1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經文中說無念不是此義,我再引一次: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17:19:24)[*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懂了嗎?
(17:20:00)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如何才是心不染着?
(17:20:04)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若此识佛,佛而无生。住此世间,渡众非住。
(17:20:13)[*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無欲!
(17:20:32)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若此识佛,佛而无生。住此世间,渡众非渡。
(17:20:52)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哦,是这样
(17:21:33)[*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事上功夫打不透,說這些葛藤又有何益處,我真是敗給您了!腳踏實地,老實說您如何在事上用功方式吧?
(17:21:5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您心無欲,還會主動生妄念嗎?
(17:22:38)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还真是这样的。但这样的结果会让人感觉你很无情?
(17:22:5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您心無欲,還會被動被外塵勾起妄習、妄念嗎?
(17:23:30)[*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佛本無情,是以無緣大慈大悲來度眾生!今日您才知道此事嗎?
(17:24:58)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我高兴,我想笑,谢谢您!
(17:25:29)[*桃園法迄巴]与修圓者慧初说:我已說過這個方法要有「前提」,否則不一定能斷惑 => (16:59:04)修圓者慧初与阿惹说:在一切動作行為中觀照一切法都是無常的,無自性的
(17:27:02)[*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我在此網路上,遇到過一位「既腿不雙盤,也能通氣脈」,「用心觀心,也能入定」的人。當然他的知見還沒打透。
(17:27:4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您已悟了無生否?
(17:28:27)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依法所修,于众生慈。修不妄语,所行平等。心住一境,观无所观。随顺世间,无挂无碍,心无分别。作佛所作,学佛所行。
(17:29:19)[*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其它且先不說,問您心住那一境?
(17:29:26)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我只知本就无生,所现只是缘起,无常
(17:30:17)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住无所境住.
(17:30:18)[*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緣起無常,起是常! 看得懂此句否?
(17:30:41)[*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已悟無生否?
(17:30:45)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是的,无常是真常
(17:31:14)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真常起无常
(17:31:2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這是客觀來說。主觀來說緣起無常,起亦無常!
(17:31:50)111与[*桃園法迄巴]说:慧初問:真常和無常是一體嗎? )
(17:31:51)[*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這是客觀來說。主觀來說,緣起無常,起亦無常!
(17:31:55)111与[*桃園法迄巴]说:慧初問:真常和無常是一體嗎? )
(17:32:13)[*桃園法迄巴]与111说:不回密談,請公開談!
(17:32:32)111与[*桃園法迄巴]说:真常和無常是一體嗎?
(17:33:01)[*桃園法迄巴]与111说:以無生角度來說,是一體。
(17:33:01)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无无生可悟,有悟则住想中。
(17:33:05)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不说了,有点象绕口令了,不说对错,心知就好
(17:33:13)111与[*桃園法迄巴]说:嗯
(17:33:31)[*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17:33:42)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
(17:34:14)[*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我不在與您遊戲。悉達多太子成佛之後,外在眾生有一起成佛嗎?
(17:35:08)[*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所以,客觀來說,緣起無常,起是常。但釋迦牟尼佛已無妄,所以對其而言,緣起無常,起亦無常。
(17:35:16)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理顺法妙,无障无碍。
(17:35:40)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你弄错了我的意思
(17:35:44)[*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換句話說:祂簡直是不起!
(17:36:33)[*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無生用行不必住,但我願聞您說無生義!
(17:37:34)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同样的事物,佛眼见真,而众生见皆假
(17:38:30)[*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何謂無生,請您舉譬喻?
(17:39:44)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无生的意思就是无生无灭无境界可寻,无佛可做,无因果轮回.
(17:40:08)[*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那眾生為何輪迴?
(17:41:38)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无众生何来轮回.
(17:41:50)111与[*桃園法迄巴]说:執著所以輪迴,執著得越深(即是痴迷)境界越不得見“光”
(17:42:02)[*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若無眾生可輪迴,您必然可以見我右手持什麼物,是不是?
(17:43:11)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无非物持非持
(17:43:28)[*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這是口頭禪! 若說不出來,那就是有眾生可輪迴。而且,您也是有生!
(17:43:34)111与[*桃園法迄巴]说:執著所以輪迴,執著得越深(即是痴迷)境界越是苦
(17:43:38)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拉屎撒尿 )
(17:43:47)[*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對佛而言,他可以說無眾生可輪迴。您,就不行!
(17:44:18)[*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您還未真正悟無生!
(17:44:34)[*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無生(淨圓覺,佛性,法身),譬如虛空,雲在虛空中生,又在此虛空中消滅,虛空並不隨雲生滅而生滅,虛空喻如無生,雲喻如妄。
(17:45:41)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说您手上有物既是住相,说您手上无物,既是真实.
(17:45:45)[*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無生,譬如無波大海。第八識如有波大海,諸波浪即是諸識、諸世界及眾生。
(17:46:49)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是这样,我懂您的意思
(17:47:31)[*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您的說法,因地同於果地。若如此,也必然具有三明六通,怎會不知我手上持什麼物呢? 既然無此三明六通,因地就是不同於果地。所以,要腳踏實地的用功斷惑! 不住二邊是理,因地上用功卻是不可以不住,
(17:47:43)[*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所以要談是如何不住!懂不懂?
(17:49:11)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只因与此,于您所学.
(17:49:44)[*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不知所云...
(17:49:52)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只因与此,向您学习.
(17:50:24)[*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簡單的問吧! 若有眾生來打您時,您應如何?
(17:51:0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No. 680 佛說佛地經 (卷1) T16, p0721a
(17:51:35)[*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爾時世尊告妙生菩薩。妙生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17:51:43)[*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妙生當知。清淨法界者。譬如虛空。雖遍諸色種種相中。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復遍至種種相類。所知境界。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
(17:51:51)[*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又如虛空雖遍諸色不相捨離。而不為色過所染污。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遍一切眾生心性。由真實故不相捨離。而不為彼過所染污
(17:52:21)[*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又如空中種種因緣展轉生起。三千大千無量世界周輪可得。而虛空界無所起作。如是如來淨法界中。具無量相諸佛眾會周輪可得。而淨法界無所起作。
(17:52:45)[*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無生的義理如此。其餘文長,您自己去該出處看。
(17:53:0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又,有五種法攝大覺地,所以成佛之後,不是什麼都沒有。
(17:53:33)[*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我貼給「从心开始」的經文,也是要給您看的
(17:53:48)[*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有五種法攝大覺地,所以成佛之後,不是什麼都沒有。
(17:54:24)[*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有眾生來打您時,您應如何?
(17:54:42)[*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請回答此問:若有眾生來打您時,您應如何?
(17:54:46)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躲
(17:55:02)[*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為何要躲?
(17:55:46)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不想挨打
(17:55:49)[*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看吧,這位「從心開始」我一問他就能立刻回答,可見他的「心直」,以後成就只會大於您!
(17:55:5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為何不想挨打?
(17:56:17)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怕痛
(17:56:30)[*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所以,您還沒開始要斷惑!
(17:56:51)[*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您來問我!
(17:57:09)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若有眾生來打您時,您應如何?
(17:57:2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察知後就不住
(17:57:45)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怎么讲?
(17:58:1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立在當下不是還會被打嗎? 所以不住!
(17:58:59)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不住?如何是不住?
(17:59:21)[*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依您所用功方法而不住!
(18:01:16)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弥勒菩萨偈子是我修道新法。“老拙穿衲衣,淡饭腹中饱。补破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唾在我面上,凭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没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
(18:01:32)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立在當下不是還會被打嗎? 所以不住! --还是不太懂?请您详说
(18:02:01)[*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悟無生之後,要「乘悟並銷」,銷則稱為淨覺心。依此心來用圓覺三法可以成佛: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至於六祖壇經所說方法是頓覺法,亦能成佛。
(18:03:08)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这是我道心,依次而修,必得道果
(18:03:37)云海与[*桃園法迄巴]说:一念断处 回光返照 当下明白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的佛性 如果明白了 就是我们的无上福报啊 
(18:03:43)[*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奢摩他以取靜為行,若心無住是果地人,自會現神通攝受;若是因地人,則一打時甘願受,再打時,可離可不離自己決定。
(18:04:05)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弥勒菩萨偈子是人人所修之道法。
(18:04:3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三摩缽提是以幻修幻,若心無住是果地人時,自會現神通攝受;若是因地人,則一觀眾生來打,則做幻觀,再打時,可離不離自己決定。
(18:05:10)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关键在于你能真不住,不在挨与不挨
(18:06:20)从心开始毕恭毕敬的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
(18:06:2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禪那法是明數門,也就是念念覺,若心無住是果地人,自會現神通攝受;若是因地人,則察知眾生來打,知後即名覺。若再打,再察知再覺。可離不可離自己決定。
(18:07:35)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弥勒菩萨偈子是我给你的回答
(18:07:35)[*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您只是口頭禪而已! 就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我說您今生斷惑的機會渺茫,我不看好,何以故? 心不直之故。
(18:08:33)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何心不直
(18:08:46)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那奢摩他呢?
(18:09:26)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呵呵,只有挨打的份吧?
(18:10:14)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何心不直 〖重复〗
(18:10:18)[*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不能入裡! 問您眾生來打,您就對這眾生說:彌勒菩薩偈子是我的反應? 若眾生此打大力,您命終之後,來世能不能續當人還未可知。能當人也有隔陰之迷,會不會再修行還不一定。所以說您心不直。
(18:11:0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不是說可離不可離自己決定嗎?
(18:11:31)[*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菩薩具智,知時、知地、知法、知所應行。
(18:12:15)[*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此眾生於四威儀中皆存在,靜坐時也會有眾生來打! 此眾生即您心中妄習。
(18:12:28)[*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此眾生於四威儀中皆存在,靜坐時也會有眾生來打! 此眾生即您心中妄習。 了解嗎?
(18:13:27)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无三世未来,只管今生修行。利他利己。 〖重复〗
(18:13:30)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有意思,我同意。能说说如何是知所应行吗?
(18:14:40)[*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所以,您一直說些葛藤話,功夫話一句也說不出。這叫口頭禪! 我都問您:若眾生來打,您應如何? 您不能答我,那是平常就沒在用功的緣故,所以不知如何回答。
(18:14:41)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所应行?
(18:16:04)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众生既佛,同是一体,无众生想。所打无打
(18:16:0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是用奢摩他法者,則一向不生妄,此是其所應行。 若是三摩缽提行者,則是生心思惟前幻無常、無生。 若是禪那行者,察知之後即無後續。
(18:16:46)[*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您的說法,看似高妙,實是阿羅漢行!不是菩薩行。
(18:17:51)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心住三乘,必无道果。佛法一乘,无二无三。
(18:17:58)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正思维即是
(18:18:00)查缺补漏与[*桃園法迄巴]说:仁者说的什么法呀,有出处么?展开说说----
(18:18:28)[*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若是大乘人,必然不會只挨打而無反應!
(18:19:02)[*桃園法迄巴]与查缺补漏说:詳見圓覺經,及六祖壇經
(18:19:40)[*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即以靜坐而言,您如何用功?
(18:19:5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正思惟是三摩缽提法!
(18:20:02)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解除他烦菩萨所行
(18:20:1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有三經須看(依序):圓覺經、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卷、楞嚴經
(18:20:31)[*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即以靜坐而言,您如何用功?
(18:20:56)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好的,谢谢!
(18:21:5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您這時候(這段時期),最好要擬菩提誓願文,例如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
(18:22:1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過去發菩提心了嗎?有誓願文嗎?
(18:23:3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
(18:23:38)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静坐理自心,空明佛境界。静时世界无,心遍大虚空。
(18:23:38)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我的愿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18:24:0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我的網誌上有諸佛菩薩的誓願文,您可以去參考!
(18:24:08)[*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法迄巴網誌:http://fatsiba.blogspot.com
(18:24:14)[*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住在大陸不能進入,請改用這個:http://66.249.91.104/translate_c?hl=zh-CN&u=http://fatsiba.blogspot.com
(18:24:30)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好的,感谢您!
(18:25:32)[*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靜坐時,心中眾生來打您時,您如何?
(18:25:5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現在,您認為用功時應觀照,還是不必觀照?
(18:26:00)ding与[*桃園法迄巴]说:敬他
(18:26:39)[*桃園法迄巴]与ding说:如何敬法?
(18:27:06)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如如不动如真定中
(18:27:24)ding与[*桃園法迄巴]说:忏悔啊
(18:27:33)[*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怎槎是如如不動之意思?
(18:27:33)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顺其自然,有来有观,不来不观
(18:27:55)[*桃園法迄巴]与ding说:在靜坐中,怎麼樣是懺悔之心行?
(18:28:20)ding与[*桃園法迄巴]说:请您说说
(18:28:2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這是禪那法。若來起觀時,應如何?
(18:28:31)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今天于法食似如来住世.
(18:28:36)[*桃園法迄巴]与ding说:知而不隨
(18:28:50)ding与[*桃園法迄巴]说:鼓掌
(18:28:55)ding毕恭毕敬的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
(18:29:04)[*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怎樣是如如不動之意思?
(18:29:47)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起无自性、无常、不必当真,看着它就是了
(18:30:1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它一直來干擾時,您又如何?
(18:31:28)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随他,静静的看着他表演就是,就象看着小孩在玩
(18:31:44)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心无所念,想无所想,收摄六根.无想无受.
(18:31:4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它來時,您怎知它來?
(18:32:18)[*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若不能如如不動時,您又如何應眾生來打?
(18:32:49)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这就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
(18:33:24)[*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回答的很好。但還是請您說明,為何要經過長期訓練才知妄念生?
(18:34:07)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打即假身,真身无打.
(18:35:23)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忍辱之行,法中之宝.
(18:35:31)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因为无始以来妄念太微细了,就象一个本事高超的小偷,所以想抓住他就必须长期的训练自己,这样才有可能
(18:35:31)[*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您就任它打了嗎? 這叫「任病」,是圓覺四病之一,四病:止作任滅。
(18:36:2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所以,「起心觀心」是一個方便法!不起心於心念生時能察知,也是一個方便法。
(18:36:30)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反复的接触它、认清它
(18:38:31)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不起心於心念生時能察知?怎么说?
(18:38:4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用圓覺三法,皆須先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來使用,才能夠成佛。您能了知或猜知,為何佛要如此說的原因嗎?
(18:39:3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不起心是奢摩他法,起心而能察知是禪那法 => 不起心,於心念生時能察知
(18:39:38)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知打不是打,修行心中法,圓覺四病之.识之不为障 .
(18:40:11)[*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我要您即刻起不能用四句五字的方式回答。
(18:40:31)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是这样
(18:40:44)[*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所謂心中法是什麼法,而能夠於應心中眾生狂打?
(18:40:58)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我打字太慢
(18:41:06)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是因为只有净觉心才能成佛吧?
(18:41:13)[*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就是慢才不能用四句五字。
(18:41:36)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净觉心是成佛的因
(18:41:3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您知前面有一大糞坑,您還會往下跳嗎?
(18:41:47)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不会
(18:43:09)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如果我一定要到达对岸而又必须通过这个粪坑的话,我会跳下去的
(18:43:19)[*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悟淨圓覺者,知來者如糞坑,所以一向知不能跳入妄習之中。以銷悟具淨覺心之故,所以一向遠離。以一向遠離之故,所以才能不住妄習。無論是用何法門,若不能遠離,都是外道法。
(18:43:43)[*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從旁邊繞過不是更快?
(18:44:11)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我是说如果无路可供选择的情况下
(18:44:4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無路之下,當下要夢醒!
(18:45:00)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心中生净法则无法,心中眾生狂打识妄想所至.不可能污我真净心.
(18:45:21)[*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所以?
(18:45:27)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就是在正知的前提下才能远离
(18:46:38)[*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我之意旨在說,淨覺心就是「修行前先存之遠離心」
(18:47:53)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本来清净无法无相.
(18:47:59)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远离一切,包括远离远离的心
(18:48:24)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本来清净无法无想.
(18:48:2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不先存遠離心,則所用法門悉是外道法。用此遠離心,所用法門即是無為法。但依此無為法卻有所證果位高低分別。二乘人只遠離思惑,大乘人遠離塵沙惑。以二乘人只見無常,大乘人見無生之故,
(18:48:40)[*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而有差別。如金剛經所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18:50:10)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原来是这样,我今天才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这句话的意思了,谢谢!
(18:50:37)[*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無想則是錯,只是清淨而已。要知眾生來打,而依圓覺三種成佛法來因應。什麼是此三種法,您詳見圓覺經即知明細。
(18:52:0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不先存遠離心,那是不可以從因地過度到果地去,頓覺人除外。
(18:53:29)[*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修行人若不先存遠離心,那是不可以從因地過度到果地去,頓覺人除外。 所以,不必把口頭禪掛在口上,要能在四威儀中皆能用功才是正行。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不下苦功夫,是不可能斷惑的。
(18:53:4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我大致上已說完,您還要問什麼?
(18:53:52)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圓覺經是法眼,三种法是成佛之道一切诸佛因此而成.
(18:54:43)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感谢大德,暂时没有,顶礼大德,阿弥陀佛!!!
(18:54:52)[*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若眾生不能斷惑,眾生永遠還是眾生,不會有「眾生本來佛」的妄想成真狀況。
(18:56:21)[*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沒有的話,就自己檢點看看要用那一個方法來用功? 圓覺三法是頓漸修,奢摩他、禪那法是頓修,三摩缽提是漸修法。三法皆是漸證。
(18:56:58)[*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六祖壇經中的方法,是奢摩他法。
(18:57:43)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我很喜欢六祖所说的大定
(18:58:44)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无出无入本在其中 〖重复〗 )
(18:58:57)[*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那是果地語,要從因地過渡到果地,是行該法,但必行不來,所以要先存淨覺心(遠離心),而「反復用功」。則,無論靜中、動中皆能斷惑。
(18:59:19)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因眾生不能斷惑,才有了种种方便法门,随众生性说,使他们断惑,识自身本佛性. )
(18:59:48)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是 )
(19:00:56)[*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若沒疑了,也不能公開聊,我要離線了! )
(19:01:06)阿惹与[*桃園法迄巴]说:E-mail: xuhongfa2008_qq@yahoo.com.cn )
(19:01:28)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记得当时我在读坛经的过程中就有身轻如绵的感觉,时间有时候长达半年之久 )
(19:01:44)[*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把您的功夫與圓覺經、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卷、楞嚴經印證,若皆暢通無礙,那就是正確方法! )
(19:02:19)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浑身的关节就象涂上了油,非常轻快 )
(19:02:42)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心中总是莫明的高兴 )
(19:03:13)[*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還有其它疑嗎? )
(19:03:17)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浑身充满力量 )
(19:03:34)从心开始毕恭毕敬地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谢谢,暂时没有。 )
(19:03:58)[*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最後的重點提醒:要先存淨覺心(遠離心),而「反復用功」。則,無論靜中、動中皆能斷惑。 )
(19:04:04)[*桃園法迄巴]与从心开始说:有緣再會,合十! )
(19:04:17)[*桃園法迄巴]与阿惹说:最後的重點提醒:要先存淨覺心(遠離心),而「反復用功」。則,無論靜中、動中皆能斷惑。 有緣再會,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