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依《楞嚴經》及《大般若經》之經義,基本上是定義佛性類似虛空之無生,例如 「 虛空無故,非三世攝;佛性常故,非三世攝 」。
既然佛性無生,那麼說它存在與不存在,都是世諦,不是第一義諦。所以,說不說佛性之名相,就不是修行的重點,如同南傳佛法,不搞是否有佛性這一套,還是可以證阿羅漢果。
不過,能理解無生義理,還是對修行有用處,尤其是菩薩乘。
虛空不可捕捉,無法直接證明它存在,必須由生滅來旁證。雖然吾人捕捉不到虛空,但浮雲沒有虛空卻也不能存在,因此可以旁證虛空的存在,而且,它還是不生滅的(相對於物質世界而言)。
佛性也相類似虛空,它也是沒有生滅,但由眾生的覺明作用,旁證也有佛性存在,但在佛經中,常會使用圓鏡來譬喻它,乃至在《大般涅槃經》中開示: 佛性常故,非三世攝。
吾人看到佛經以常來說明佛性,就會感到納悶:
佛性為何不同於虛空,使用 無 來形容它呢?
虛空無生,也能產生容納的作用,不是嗎?
依我所悟,佛這麼的開示,只是為了破除空見眾生的執著,兼及(不是主要目的)安撫有常見眾生的恐懼,如此而已罷了!
所以,佛法弘揚是有次第性的,看佛經最好也是依此次第來閱讀(指依眾生修行次第,不指依菩薩修行次第),就是先說四諦;次為因緣;再次為般若空;再次為佛性常;再次離二邊之中道;再次為圓頓;最後就是歸於一乘,而開示《妙法蓮華經》,可以即身成佛,不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
若依菩薩修行次第,首先就是對果地上的菩薩所開示的《華嚴經》,這個次第,其實也可以接在法華之後開示,首尾都可以。
如同十二因緣的次第,先舉 無明統攝,然後逐次第的演化,到最後先歸納為抽象的 「 生 」,及相續的 「 老死 」 。依於老死又能怎樣呢?還是墮入無明中,因此重新又進入一個永無休止的迴圈中,也就是輪迴!
佛法弘揚之最好的方法有二種:
(1)太執著的,就用: 破 法!
(例如龍樹菩薩的主張,或六祖壇經的三十六對)
(2)信心不足的,就用: 循 循 善 誘!
(例如《妙蓮法華經》所開示的,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眾生執著什麼,就以相反佛法來破除之,是破法!但有時眾生又會信心不足,就只能用相類、相似佛法來安慰之!
所以,法無定法,有所堅持都是妄想執著!功夫都只用在當下,當下若無生,又誰來說話呢?
行文至此,見聞者別看著看著,您又有意見了,懂得 當下無生 的意思呢,若再想說就打屁股!
云何當下無生耶?......若無慾時,是誰來生?
若真有生,也不稱為妄,是佛智隨緣了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