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5日 星期三

2007/07/25 17:41 - 17:18

(17:41:30)[*桃園法迄巴]1说:您目前如何用功?
(17:43:04)1[*桃園法迄巴]说:圆觉经中的四句
(17:43:24)[*桃園法迄巴]1说:知幻即離嗎?
(17:44:33)1[*桃園法迄巴]说: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17:46:40)[*桃園法迄巴]1说:原願您如何用第一句?
(17:47:19)1[*桃園法迄巴]说:原願?
(17:49:04)[*桃園法迄巴]1说:願聞您如何用第一句?
(17:50:57)1[*桃園法迄巴]说:知妄即真,全真无真,妄即真用,真借妄显
(17:51:36)[*桃園法迄巴]1说:第一句沒這麼多義理!
(17:51:58)[*桃園法迄巴]1说:為何要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17:53:07)1[*桃園法迄巴]说:不失当下
(17:53:27)[*桃園法迄巴]1说:不是這義理,第二句才要達到不失當下
(17:53:36)[*桃園法迄巴]1说:為何要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17:54:31)1[*桃園法迄巴]说:不失当下则不起妄念
(17:54:58)[*桃園法迄巴]1说:不是這義理。眾生那個又失了當下? 但還是妄念紛飛。
(17:55:21)[*桃園法迄巴]1说:我認為您的功夫用錯了!
(17:55:47)1[*桃園法迄巴]说:众生正因为失当下所以妄念纷飞
(17:56:14)[*桃園法迄巴]1说:眾生眼根見色,只是色,怎說他失了當下呢?
(17:56:27)[*桃園法迄巴]1说:眾生眼根見色,知是色,怎說他失了當下呢?
(17:57:20)1[*桃園法迄巴]说:吃不在吃,想不在想,念不在念,所以不在当下
(17:58:29)[*桃園法迄巴]1说:有多少具意識眾生不知在吃,在想?
(17:58:36)[*桃園法迄巴]1说:您是否眾生?
(17:58:39)1[*桃園法迄巴]说:您说我功夫用错了,错在哪我想听听
(17:59:07)[*桃園法迄巴]1说:若您是的話,那,您吃飯時知不知自己在吃飯?
(17:59:37)[*桃園法迄巴]1说:您錯解那四句義,所以就功夫用錯!
(17:59:53)1[*桃園法迄巴]说:请您说说看
(18:00:14)[*桃園法迄巴]1说: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因為眾生一直有妄想習氣,所以要斷此習氣,因此要「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18:00:24)[*桃園法迄巴]1说:這一句是奢摩他法。
(18:01:04)1[*桃園法迄巴]说:动中如何奢摩他?
(18:01:10)[*桃園法迄巴]1说:若因不起妄念,而如同木頭、石頭,則入外道無想定或滅盡定之中,所以是錯。因此,要「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18:01:47)[*桃園法迄巴]1说:當下無欲時,就是奢摩他無念行。
(18:02:12)[*桃園法迄巴]1说:您若當下無欲時,還會想東想西嗎?
(18:03:41)[*桃園法迄巴]1说:??
(18:03:54)1[*桃園法迄巴]说:不会
(18:04:15)[*桃園法迄巴]1说:若當下無欲時,有人叫您能不能聽到?
(18:04:26)1[*桃園法迄巴]说:
(18:04:44)[*桃園法迄巴]1说:諾,那就是前二句的義理。
(18:05:59)[*桃園法迄巴]1说:若您應緣而待人接物時,不能二心想其他事,就是辦眼前事,所以要「住妄想境不加了知」。重點在養成專心的習氣,即使這個習氣可能會產生染緣。
(18:06:49)[*桃園法迄巴]1说:既然無了知,那當然就有第四句之說: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18:08:04)[*桃園法迄巴]1说:以上是功夫的使用方式。但我要問的是,為何要「居一切時不起妄念」?起妄念可不可以呢?
(18:08:14)1[*桃園法迄巴]说:怎么说呢,我理解的比较笼统
(18:08:19)1[*桃園法迄巴]说:可以的
(18:08:31)[*桃園法迄巴]1说:為何可以?
(18:08:37)1[*桃園法迄巴]说:知妄是真用即可
(18:09:12)[*桃園法迄巴]1说:如何令「妄是真用」?(知還不夠)
(18:09:13)*铜钟01[*桃園法迄巴]说:顶礼大德。
(18:09:22)[*桃園法迄巴]*铜钟01说:合十即可!
(18:09:28)1[*桃園法迄巴]说:幻生幻灭如如不动
(18:09:53)1[*桃園法迄巴]说:知即离
(18:10:02)[*桃園法迄巴]*铜钟01说:然也,這是三摩缽提法,不是奢摩他法。用此二法之前,要先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來用功。
(18:10:03)1[*桃園法迄巴]说:即知即离
(18:10:07)[*桃園法迄巴]*铜钟01说:何謂悟淨圓覺呢?
(18:10:22)[*桃園法迄巴]*铜钟01说:發錯
(18:10:28)[*桃園法迄巴]1说:然也,這是三摩缽提法,不是奢摩他法。用此二法之前,要先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來用功。
(18:10:34)[*桃園法迄巴]1说:何謂悟淨圓覺呢?
(18:11:54)1[*桃園法迄巴]说:我想佛陀的敲铜听铜的比喻很能说明您所问的
(18:12:25)[*桃園法迄巴]1说:您是指楞嚴經中的聞性不動嗎?
(18:12:34)1[*桃園法迄巴]说:是的
(18:12:54)1[*桃園法迄巴]说:本自无生
(18:12:57)[*桃園法迄巴]1说:還差一點點
(18:13:09)[*桃園法迄巴]1说:指聞性不動這個說法!
(18:13:23)1[*桃園法迄巴]说:原听您说
(18:13:36)1[*桃園法迄巴]说:不只闻性
(18:14:36)[*桃園法迄巴]1说:能聞的功能是經過作意而能聞,若不作意就無所聞。在楞嚴經中鐘喻的聞性不滅,指的是能聞的功能不滅。並不是指聞性不生不滅。
(18:15:09)[*桃園法迄巴]1说:能聞所聞俱是妄,所以我說還差一點點。
(18:16:35)[*桃園法迄巴]1说:有時候,言語的比喻,雖然是用同一句話,但在不同場所它的義理就不同。聞性本無生滅,但在楞嚴經中的比喻,看經文就不是指佛性不生滅這個義理。
(18:17:45)[*桃園法迄巴]1说:真正的無生(法身,佛性,淨圓覺),譬如虛空,雲在虛空中生,又在此虛空中消滅,虛空並不隨雲生滅而生滅,虛空喻如無生,雲喻如妄。理解此譬喻否?
(18:18:08)1[*桃園法迄巴]说:好象还不是这样的,让我再仔细回味一下
(18:18:40)1[*桃園法迄巴]说:这个譬喻可以理解
(18:18:56)[*桃園法迄巴]1说:吾人可以說,虛空能生雲嗎?
(18:19:22)bl[*桃園法迄巴]说:我们不清楚大道理,我们是平凡人。 认识到,轮回真实,因果不虚。三界火宅。 所以修佛。 生活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只是多了一点点
(18:19:28)1[*桃園法迄巴]说:您所说的譬喻与佛所说好象没有二样
(18:19:39)1[*桃園法迄巴]说:不能
(18:19:49)但用此心[*桃園法迄巴]说:聞性本無生滅,但在楞嚴經中的比喻,是指哪个義理?
(18:21:24)[*桃園法迄巴]但用此心说:我所理解的楞嚴經該譬喻是在說明無生無滅的義理,但以其能起功用之故,所以我說那只是在說明「能聞」的功能不消滅而已。您可以繼續看我與「1」的論談。
(18:21:50)[*桃園法迄巴]1说:若虛空不能生雲,又如何耳朵可以聞動相及靜相呢?
(18:22:47)[*桃園法迄巴]1说:能聞所聞俱是妄的習氣,所以在眾生是識,在佛則是智。但這皆與無生沒有關係。
(18:23:38)[*桃園法迄巴]1说:烏雲如同識,白雲如何智。但無論識與智皆與虛空無關。
(18:24:05)[*桃園法迄巴]1说:烏雲如同識,白雲如同智。但無論識與智皆與虛空無關。 〖重复〗
(18:24:32)1[*桃園法迄巴]说:但都不离虚空
(18:24:49)[*桃園法迄巴]1说:沒錯,但卻不是虛空。這樣說,您能了解無生之義理了吧?
(18:25:28)1[*桃園法迄巴]说:我理解的佛陀的比喻也如此啊
(18:25:53)1[*桃園法迄巴]说:闻性不离性啊
(18:26:19)[*桃園法迄巴]1说:聞性卻不是佛性。
(18:26:27)1[*桃園法迄巴]说:是的
(18:26:55)[*桃園法迄巴]1说:所以,您引用楞嚴經的鐘喻來說明無生,就差了一點點!
(18:27:13)1[*桃園法迄巴]说:就如馒头不是面粉,但离开面粉就做不成馒头一样
(18:28:07)[*桃園法迄巴]1说:您引這個比喻,其實,這個說法已非常入裡了。這中間有一微妙的關鍵所在!
(18:28:32)1[*桃園法迄巴]说:您说
(18:28:35)[*桃園法迄巴]1说:以下二種譬喻,您來說明那一個才是無生還是二個都是?
(18:29:15)[*桃園法迄巴]1说:1)無生如大海,諸波相即是妄,波生波滅但大海不隨增減及生滅。
(18:29:46)[*桃園法迄巴]1说:2)無生譬如圓鏡,物來即照,物去如如,物再來再照,物再去又如如,圓鏡不隨鏡中物生滅而生滅,圓鏡喻無生,鏡中物喻妄
(18:30:34)[*桃園法迄巴]1说:上述有點能令您疑,我再重述一次:
(18:30:40)[*桃園法迄巴]1说:1)無生如大海,諸波相即是妄,波生波滅但大海不隨增減及生滅。
(18:31:15)[*桃園法迄巴]1说:2)無生譬如圓鏡,物來物去,圓鏡悉不隨鏡中物生滅而生滅,圓鏡喻無生,鏡中物喻妄
(18:31:33)[*桃園法迄巴]1说:現在請您選擇!
(18:31:39)*实相种智[*桃園法迄巴]说:你明心没
(18:31:53)[*桃園法迄巴]*实相种智说:明心了,您呢?
(18:32:08)*实相种智[*桃園法迄巴]说:明了
(18:32:27)[*桃園法迄巴]*实相种智说:那,我上述有二種無生比喻,您認為那一個是正確?
(18:32:42)*实相种智[*桃園法迄巴]说:没看到
(18:32:50)1[*桃園法迄巴]说:比喻总有局限,不能完全适当。大海与镜皆有相可循,相对来说,第1个好一些
(18:32:56)[*桃園法迄巴]*实相种智说:1)無生如大海,諸波相即是妄,波生波滅但大海不隨增減及生滅。
(18:33:03)[*桃園法迄巴]*实相种智说:2)無生譬如圓鏡,物來物去,圓鏡悉不隨鏡中物生滅而生滅,圓鏡喻無生,鏡中物喻妄
(18:33:42)[*桃園法迄巴]1说:若是第一個,那是楞嚴經的鐘喻。我是用第二個來說明您的錯。
(18:33:51)1[*桃園法迄巴]说:我还是认为佛陀敲铜的比喻更适当
(18:33:56)*实相种智[*桃園法迄巴]说:都有问题
(18:34:13)[*桃園法迄巴]*实相种智说:請指出問題!
(18:34:31)*实相种智[*桃園法迄巴]说:只能是方便
(18:35:08)1[*桃園法迄巴]说:这里可能存在文字表达的问题,在实修上也就是一念的事
(18:35:15)[*桃園法迄巴]1说:虛空喻也同於圓鏡喻。這二個有多經引用。海喻只有在楞伽經中有看到此隱喻。
(18:36:13)[*桃園法迄巴]1说:海喻的結果,可以引出此十方世界是佛性的「變相」。那可能達成:桌子就佛性、殺人也是佛性的表相。
(18:36:57)[*桃園法迄巴]1说:而虛空及圓鏡喻的結果,可以引出:桌子是妄幻,殺人亦是妄幻,二都皆如夢中相似。
(18:37:32)[*桃園法迄巴]*实相种智说:您明那個心?
(18:38:06)1[*桃園法迄巴]说:(18:36:57)*桃園法迄巴与[1]说:而虛空及圓鏡喻的結果,可以引出:桌子是妄幻,殺人亦是妄幻,二都皆如夢中相似。----这个对的
(18:38:38)1[*桃園法迄巴]说:前面的比喻,后面的理解
(18:39:08)1[*桃園法迄巴]说:桌子是妄幻,殺人亦是妄幻,二都皆如夢中相似。但也不离真
(18:41:10)1[*桃園法迄巴]说:佛陀的比喻,我的理解是:知妄即真,全真无真,妄即真用,真借妄显
(18:41:27)[*桃園法迄巴]1说:我所悟的狀況如下:妄的作用,是世界的本然必有的狀況。也就是說,妄一直不絕,所以眾生無盡。而妄的作用是剎那一直變易,所以無常、性空。於是,諸識就有二種生住滅(楞伽經)。但若過去己滅者,
(18:42:22)[*桃園法迄巴]1说:不能傳遞至未來時,則一切必斷滅,所以了知必有能執的阿賴耶識不滅,此不滅乃指其真相,但其業相會滅。
(18:43:13)[*桃園法迄巴]1说:如此妄於剎那間生滅不斷,直至成佛斷妄之後,了知不入斷滅,所以立有如來藏(佛性)不生不滅。
(18:43:54)[*桃園法迄巴]1说:您的這段話,同於海喻 => 我的理解是:知妄即真,全真无真,妄即真用,真借妄显
(18:44:23)1[*桃園法迄巴]说:我不能很深入的理解您所说,但我认为是对的,不是断灭,只是业的相续断灭
(18:45:21)[*桃園法迄巴]1说:圓覺經中的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是基於如來藏(佛性)不生不滅而說。
(18:45:40)1[*桃園法迄巴]说:但我从佛陀的比喻中得受用
(18:45:55)1[*桃園法迄巴]说:这是无疑问的
(18:49:17)1[*桃園法迄巴]说:如來藏(佛性)是在生灭上所安立,本无如是许多,放下就是了
(18:50:11)[*桃園法迄巴]1说:十方諸佛悉立此如來藏(佛性)
(18:50:39)[*桃園法迄巴]1说:No. 680 佛說佛地經 (卷1) T16, p0721a
(18:50:52)1[*桃園法迄巴]说:就象路标是为不明路人所设一样,对明路人就不需要了
(18:50:54)[*桃園法迄巴]1说:時世尊告妙生菩薩。妙生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18:51:34)[*桃園法迄巴]1说:前一是法身義,後四是報化身義。
(18:52:13)[*桃園法迄巴]1说:回到議題。要用「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就是要悟淨圓覺。若不能悟就難用。
(18:52:39)1[*桃園法迄巴]说:安住无生处即是
(18:53:46)1[*桃園法迄巴]说:闻性前
(18:54:38)[*桃園法迄巴]1说:您怎麼安於無生呢?
(18:55:00)1[*桃園法迄巴]说:不知道
(18:55:09)[*桃園法迄巴]1说:無欲!
(18:55:25)*实相种智[*桃園法迄巴]说:上来讲讲
(18:55:38)1[*桃園法迄巴]说:谁无欲,也是也不是
(18:55:41)[*桃園法迄巴]1说:妄的作用如同貪。貪是妄的粗糙表相!所以,斷貪能徹底,塵沙惑也能斷。
(18:56:07)[*桃園法迄巴]1说:您說那個眾生,誰能無欲?其惟聖人而已。
(18:56:15)1[*桃園法迄巴]说:此处无话可说,只是如此而已
(18:56:23)[*桃園法迄巴]*实相种智说:我現在不就在講了嗎,我無法用語音。
(18:56:34)[*桃園法迄巴]1说:話就是無欲!
(18:56:57)[*桃園法迄巴]1说:若不能做到無欲,必有妄念產生!
(18:57:26)1[*桃園法迄巴]说:无欲?对你,对我,还是对众生,语言成缚
(18:57:39)[*桃園法迄巴]1说:凡是要斷惑的人皆適用
(18:58:32)[*桃園法迄巴]1说:您若有三毒習氣,還能做到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嗎?
(18:59:30)[*桃園法迄巴]1说:我已說完。若無疑,我該下了!
(18:59:49)1[*桃園法迄巴]说:过程,假以时日,没什么不可能的,问题是你知与不知,不知无望,知则只是迟早的事
(19:00:11)1[*桃園法迄巴]说:合十,阿弥陀佛!
(19:01:20)*铜钟01[*桃園法迄巴]说:顶礼大德
(19:01:37)1[*桃園法迄巴]说:您还是继续您的谈论集吧,有不少人能从中受益,我也是其中之一,顶礼!!!
(19:02:40)[*桃園法迄巴]1说:重點是您能不能在這論談中可以悟到用功的正確方式?
(19:02:55)[*桃園法迄巴]1说:以及,能夠用此悟去執行呢?
(19:03:12)[*桃園法迄巴]1说:今日的交談已收入論談集
(19:03:35)1[*桃園法迄巴]说:您只管做,开花结果那是自然的事
(19:03:55)1毕恭毕敬的向[*桃園法迄巴]弯腰鞠躬
(19:05:00)[*桃園法迄巴]1说:那您做不做呢?
(19:05:37)[*桃園法迄巴]1说:您來告訴我,您有何辦法能達到「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呢?
(19:05:46)1[*桃園法迄巴]说:我把他当作一面镜子,不断调整我的知见与修行
(19:07:13)[*桃園法迄巴]1说:來告訴我,您有何辦法能達到「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呢? ?
(19:07:43)1[*桃園法迄巴]说:现在我虽不能做到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但我知如何去做
(19:07:54)[*桃園法迄巴]1说:怎麼做?
(19:08:15)1[*桃園法迄巴]说:安住无生
(19:08:43)[*桃園法迄巴]1说:怎樣行為叫做「安住無生」? 我殺人但心中無愛無恨,這也是安住無生,不是嗎?
(19:09:13)1[*桃園法迄巴]说:哈哈,不是的
(19:09:29)[*桃園法迄巴]1说:您說是什麼?
(19:10:20)1[*桃園法迄巴]说:真如门里无话可说,生灭门中有因缘可循,错不得的
(19:11:01)[*桃園法迄巴]1说:一向只有生滅門,您說怎樣才可以安住無生?
(19:11:54)[*桃園法迄巴]1说:若說不出來,就應請法!
(19:12:39)了无[*桃園法迄巴]说:我刚学佛不久, 有问题让我很疑惑.能帮我解答吗
(19:12:51)1[*桃園法迄巴]说:怎么说呢? 〖重复〗 )
(19:12:58)[*桃園法迄巴]了无说:我立刻就會離開,您速問吧!
(19:13:14)[*桃園法迄巴]1说:若說不出來,就是不知,就應請法!
(19:14:00)1[*桃園法迄巴]说:那好,请问如何安住无生? )
(19:14:11)[*桃園法迄巴]1说:公開談
(19:14:22)[*桃園法迄巴]1说:之前已說過了:無欲。
(19:14:37)1[*桃園法迄巴]说:已禁公聊 )
(19:14:50)[*桃園法迄巴]1说:若無欲,就不攀六塵。我也說過,貪是塵沙惑的粗糙表相
(19:14:58)[*桃園法迄巴]1说:誰禁您?
(19:15:08)1[*桃園法迄巴]说:已禁公聊 〖重复〗
(19:15:14)了无[*桃園法迄巴]说:我打字慢,还是以后问吧
(19:15:17)[*桃園法迄巴]1说:誰來禁您?
(19:15:27)1[*桃園法迄巴]说:刚才好象是禁了啊
(19:15:36)[*桃園法迄巴]1说:No. 200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卷1) T48, p0351a
(19:15:44)[*桃園法迄巴]1说: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
(19:15:50)[*桃園法迄巴]1说: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19:16:17)1[*桃園法迄巴]说:法即分别
(19:16:18)聊佛学[*桃園法迄巴]说:九种住心你愿意谈谈你的体会么
(19:16:30)[*桃園法迄巴]1说:只有這個方式,才能達到「居一切時不起妄念」,這是禪那的斷惑力
(19:17:06)1[*桃園法迄巴]说:好象是这样
(19:17:15)[*桃園法迄巴]聊佛学说:沒聽過九種住心。而且,我時間也到了
(19:17:26)聊佛学[*桃園法迄巴]说:好的.再见
(19:17:36)[*桃園法迄巴]聊佛学说:有緣再會!
(19:17:36)1[*桃園法迄巴]说:行于一切不住一切
(19:17:58)聊佛学[*桃園法迄巴]说:谁听说过九种住心,愿意谈你们的心得么
(19:17:59)[*桃園法迄巴]1说:無欲才能如此,今日之前您一直沒認真在用功,不然就是錯用功。
(19:18:14)[*桃園法迄巴]1说:我走了,有緣再會,合十!
(19:18:20)[*桃園法迄巴]*铜钟01说:我走了,有緣再會,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