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動中修行?
這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題目!若與人交談,則心在談話中,若生心必是要符合談話內容,又如何能另再生心斷欲呢?若生心斷欲則亡失前人話語內容,所以在動中修行是很難的事
,...但並不是沒有辦法!
吾人試分析心的作用將發現下列的情形:
1)心念生滅很快,所以可以一心多用,但也是妄習
2)斷惑的惑是思惑,它是情緒,而吾人生氣時,也可以
同時思考,已氣昏頭當然例外。
此故,依於第一項可以如此用功:
在動中作用時,若不是危險動作,例如交談時,可
一直持續觀察心念生起。
依上述第二項,可以如此用功:
於妄習產生時能察知而捨離。
審思上述第一種有一病,是圓覺作病。所謂起心觀妄起是妄!應該另有方式可以了知心念生起而避免一直生心觀察。
審思上述第二種亦有一病,是圓覺任病。當妄習產生時,也不是每次皆能察知及自覺,更多是被人罵時就立刻產生瞋恨、恐懼...等之情緒後才知道自己產生思惑情緒了。
統合上述二種長處,及彌補其短處,可以改成以下的方式來修行:
先存遠離心(註一),而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並且亦不息滅妄,而令其不生。當此時,有三種方式可以用而達成佛地(不先存遠離心是無法達到)。
一是奢摩他法。這個方法是「取至靜」。也就是先了知所有行為皆是妄想習氣,所以「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就是已取至靜後的現象。在因地中要用這方式,恐怕只能靜中打坐比較能得力,於動中要起用是困難很多。因為做事、交談都是要用意識,當意識起用時,就忘了要用功。所以,這個法門要有相當的恒心、定力才用的來。
另一是三摩缽提法。因為要在動中取至靜不易,所以就有些人會起心觀察思惟為何靜不下來、無法斷惑的原因?經過主動起心觀幻,於反復不斷的不淨觀、白骨觀或思惟四念處等等之後,了知所有皆幻化,於是就逐漸能不執著及逐漸能斷惑。
還有一種是禪那法。這個法門既不取至靜,亦不主動起心觀幻,這是念念覺的方式,是七地菩薩的主要功夫。用此法時,平時也是不起妄習(如如),但妄習生起時卻可以不去思惟,於察知當下就無後續動作。
無後續動作是指,不隨所察知而串習(相續),若無事則不故意生心去想其它東西,也不令妄永遠不生。這已經把習氣磨練到當下即離的狀況。若於妄想習氣、心念產生後不能察知則落入圓覺任病:任其生滅而不知。
剛開始修行用上述三種方式,必然不能如意,所以有單用、混用共25種組合方式。但經過「反復使用」此組合方法之一,日久功深就能熟習此成佛法。
*********************************************************************
在此順便解釋圓覺經此四句偈之意義: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如圓覺經所說有四種隨順覺性,其中的第二種就是: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7a
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因為不覺是眾生,但要覺時卻又被覺所礙,為了跳過這個「覺礙」,所以要不覺,這是上偈後二句的用意。但若完全不覺,又恐同於輪迴眾生,所以要有斷覺礙的方式,這就是上偈之前一句「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之需要的原因。
而「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之意義,則在不入二乘的無餘依涅槃。佛菩薩有度眾生的誓願,若妄心息滅了,那麼也無法轉識成智而生出真心,結果必然是入二乘無餘依涅槃,這非大乘人所求。
這個四句偈與六祖壇經以下的經文義理也是相同。
No. 200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卷1) T48, p0351a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
註一
*********
遠離心就是u 無所住心。
在圓覺經中說須先悟淨圓覺,後以淨覺心來用圓覺三種法
門。若悟淨圓覺時,還不具有遠離心,只是悟一件事罷了
,還得時時保持所悟(淨圓覺,無生)的境界,那就是淨
覺心,持此心時即等同果地覺之狀況,因地人當然是持不
住,因為持不住,所以持此心具有遠離善惡能力,是以稱
為遠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