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課程乃輯要而說,目的以訓練「自我控制之意志力」為主。以使行為符合正見,而終能證入無生法忍。
眾生因為無法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所以就被自己的妄想欲習牽著走,以致不斷輪迴而受諸苦惱,為了要自在無惱,乃至盡理而無功用行,所以就有本解脫課程。
與本解脫課程相類的佛法,有三十七道品、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等,個個隨一「如實用功」,也皆能解脫。
◆ 第一課 正思惟,以辨別習氣
具足正見之後,就應了知受生死左右的原因是誰,經由正思惟之故,乃知是因為「妄想習氣」的緣故。妄習就是眾生的無明習氣,例如見財寶而有貪欲,見美色而 有淫欲,違逆己心而有瞋忿怨恨...等皆是習氣。其所以產生之緣故,乃因為「未如實知妄」之故。如同盲人未見路前有一大糞坑而陷入,若明見有此糞坑者,必 然會小心避開。眾生亦因「未如實了知」三毒(貪、瞋、痴)是輪迴生死的本源,所以才會愚痴(無明)的去執著。這種愚痴執著的狀況,是基於已養成的執取習氣,以及未如實了知其弊也未遠離它的行為所導致。
所謂「未如實知」,指的是,雖然了知卻「蒙昧」其存在之事實,如同霧中看花,似是已看到卻又不敢肯定,這種因「懷疑」而產生的結論、推斷,就是「未如實知」之原因。也是所謂的見惑!
當已正確了知是因「遍計所執習氣」所引起輪迴效應,所以修行人就要辨別是哪些粗糙的習氣及微細的習氣會導致輪迴。這些習氣計有:
⦁ 見惑之粗糙習氣
無正見,或有正見而屢有懷疑心,這稱為見惑。
⦁ 思惑之粗糙習氣
七情六欲,即是情緒,如淫欲、貪求、瞋恨,愚執...等,這稱為
思惑,以身口行為為主,心行為次。如同有煙癮者,在無聊或緊
張時,就不由自主的有摸口袋找煙的行為。
⦁ 妄念之微細習氣
思惟之妄想、妄念紛飛、堅持法門等,這稱為塵沙惑,它是很微
細的習氣,以心行為主,雖已能無愛恨,但會習慣在六根接觸外
塵時,出現聯想的念頭。或是有自己已無愛恨心,但言行卻會給
他人產生貪瞋反應的狀況,這又稱為「餘習」。
習氣的產生,除了是過去已養成的輪迴染習,其所造成的業力之驅使結果之外,於目前當下時時分別善惡、美醜的愛憎也是令染習不能斷絕的緣故。即使是直覺之取捨,也是很微細的習氣。
◆ 第二課 正見
所謂正見,就是在「知妄」。在二乘根器而言就是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涅槃寂滅。在大乘根器者而言,就是悟無生。
若人欲旅行於沙漠,如何於沙漠中求存的知識就不能缺乏,所以,正確的見解可使旅人避免死亡。修行人亦如沙漠旅人,也須對解脫有正確的見解,庶幾可以不落輪迴。
修行人了知諸行無常(所有事物皆有生滅,皆無恒常)、諸法無我(所有方法皆無真假對錯)、緣起性空(因緣和合所產生之事物,其本質並不存在)、本來無生(所有事物如浮雲,生滅於虛空中,但虛空並不隨其生滅而生滅,所以虛空喻無生,雲喻如妄),則說此人具有正見。
若修行人不了知上述義理,應當勤求佛經、善知識之解釋!
◆ 第三課 知解脫方法
當了知造成輪迴之原因是習氣,以及了知造成習氣之原因為貪欲愛習之後,那就可以推得解脫之方式。
瞋恨是一種推拒的習氣,但若無貪愛也不會有瞋恨,例如心愛一件物品,卻被人砸壞,必然心生氣忿,若之前無愛,則毀壞也不會有忿恨。所以,貪愛與瞋恨是一體的兩面。
貪瞋是妄不斷執著之「遍計所執習氣」的二種表相,喜、樂、哀、愁、悲、歡...等情緒亦是其表相。它的底蘊是一直不斷以貪恨行為來納受塵境,或主動生心而染,或觸境生心而染。所以,要解脫生死輪迴就『必須遠離貪愛』!
遠離貪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最簡潔的方式,就是當下心無貪愛。但,如同快速行駛的汽車要當下停止,那是非常難的事,總會拖一陣子才停止。所以,修行人決定遠離貪愛時,也如同快車立停一般,是無法當下就遠離。所以,『反復遠離』就是要用功的法門。
◆ 第四課 立志及發願
修行人已具正見,能分辨習氣,亦知解脫方法之後,再來就是要去執行這個解脫方法。但在正式執行前,就應該先立下志願!
為何要先立志願呢?如同成語所說的「破釜沈舟」之意旨,若不下定決心,常常的在行為上不會因了知,而有對解脫產生決定性的作用。如同電燈開關不打開,燈 就是亮不起來,雖然只是一個打開的動作而已,但其效果卻非常弘大。所以要解脫就要有一決定性的行為,雖然它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決定!若問為何如此,心理學 家的研究指出:人的習氣本來就是如此反應。佛在楞嚴經也說:「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 計度」(註一)。
在二乘人而言,此志願即是厭離三界。在大乘人而言,即是發菩提心(斷無明之決定)。此二雖不一樣,但皆基於「遠離之心」,此所以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第五課 念生即知與念念覺
此課主要分三階段:一是處事以智,二是念念覺,三是無功用道。
修行人已立下解脫、成佛的志願之後,乃至已立度眾生的誓願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後,再來的就是真正的實踐斷惑解脫的行為!
從此課之後,依不同的法門所產生的行為也各自不同。但依於最多數人(不是全部眾生)的習慣,於「當下察知習氣生滅」是絕大部份人所必經的過程,這個法門稱為禪那法(寂滅力,參考圓覺經)。另有二法是奢摩他法(至靜力),及三摩缽提法(變化力)。
⦁ 處事以智
此階段主要重點在「違其現業」之練習。目的則有二:經由「妄念生起立即察知」的行為,而養成此察知淨習之目的。乃至經過不斷察知、違其現業之練習後,能漸不隨自己的欲望行事,而養成依照「正智思惟」(處事以智)後才做事之進階淨習目的。
練習方向可以略分為二部份:
1. 離現欲而緩做
例如:天氣熱想喝涼的,但家已快到了,所以應「忍耐」到
家後才喝。
目的:達到不立刻滿足貪欲愛習的結果,以緩和「立刻滿足
」的習氣。
2. 離欲不做
例如:不去看電視電影、歌舞娼伎等。
目的:達到不滿足貪欲愛習的結果,以養成斷除三毒的淨習
眾生的行為,常是妄念生起即去滿足,若不滿足就有痛苦。此種狀況,在身行、口行時還易察知,因為要去做之前,會先生念或直接生出貪瞋的欲,所以有個緩 衝階段。但在心行部份,就很難察知了。最常看到的是心念生起就產生了貪瞋習氣,或直接衝動對境立生貪瞋習氣,例如看到有人把心愛的東西砸壞。為避免習氣直 接生出,最好的方式是「無所住法(不住,不攀六塵)」(註二、註三),以養成無欲的淨習。但可惜的是如同一部高速行駛的汽車,要猛踩煞車令立停顯然是很難 的,眾生的習氣也是如此,要具足無所住的一行三昧(在四威儀中皆能如實用功而不離所用法門)也是很難達到,所以,修行就有方便法產生,此階段就是一個方便 法。
既然無法直接入一行三昧而不攀六塵而無所住,那方便法就可以先從妄念(含貪欲愛習)生起之後「能察知」做起。若能察知自己生起 的妄念才能知要遠離的目標,如同射箭,若眼不見靶而射,能中的幾希!如此察知生起的妄念是不應該、不需要的,就可以逐漸地「養成直接遠離的淨習」。若生起 的是應該處理的妄念,則「應思惟如何以正見解決」,這種行為就是「處事以智」,例如學習數學,若不生妄念去思惟又如何學習?至於生起的若是貪欲愛習的思 惑,一經察知無論好壞皆「不思惟而直接遠離」!
經由習氣生滅之察知練習,修行人才能了知自己當下是否能自主,若能不攀六塵而能自主時,則稱之為覺。
⦁ 念念覺(常覺不住)
當已能適應「妄念生起立即察知」的法門時,就必須把功夫著重在「遠離」的部份。此階段之學習即是將遠離行為養成「不經思考之遠離淨習」(念念覺,第九課會再述)。本階段目標要達到:
一、妄念生起時,可以少思惟就能應對(因為已養成直接又「能
正確」反應的淨習緣故,所以可以少思惟),乃至不必思惟
就能應對。
二、貪欲愛習生起時,可以不必經過思惟而能直接遠離(覺)。
眾生的習氣,常是不經心的直接反應,通稱為直覺、衝動。如武術家之對於即時意外的反應,是不必經過大腦思惟就直接應對,這稱為直覺。看到心愛的東西被砸壞就怒氣衝冠,這稱為衝動。
反應外塵的當下心行有不同的層次,範圍可從「直覺」一直分佈到「思惟分別」。若用直覺的人,立刻就反應至手腳身口意;若用思惟的人,他多在心中轉了許 多圈之思惟得失後,才反應至手腳身口。這等反應外塵有不明顯的微細層次,如同音量旋鈕具有所有音量微階一般,這些不同程度層次,皆悉依各人的貪愛深淺而有差異,只是上述二類比較為人所能分別出罷了。
⦁ 無功用行(無功用道)
本階段的用功仍持續上階段的功夫,但著重在「無欲」。
第二階段的用功仍有階層,而習氣可不會坐臥時才有,在行住時也是會有貪欲愛習,又,死亡也是不會特別挑時間才發生。所以,修行的功夫要達到一行三昧之時時無欲才行,否則,一念不覺時若當下命終就又要去輪迴了。輪迴生死的原因,是當下『一念之間』不能自主,於是就隨業輪迴至六道,因為此一念具有三毒(貪瞋痴)習氣之故。而三毒之出入口卻是「貪欲愛習」,所以斷貪愛能徹底,不只能斷三毒思惑,乃至塵沙惑亦能斷除,而「無欲」就是此斷三毒的方法。
所謂無欲,就是沒有想要做什麼的狀況,其既不想也不絕想,那是一個「能反應六塵外緣,又保持寂滅」的狀態,即是「寂滅忍」之佛境界狀態。此用功細節可以參考註二、註三。
無欲的意思,本來是很淺顯,但眾生還是會因為業障的緣故,而誤解它的意思,在此我略述它是什麼,不是什麼,總之,原則是無圓覺四病:
1.無欲是 :心中無念頭,所以無想做什麼事的心念,也無不想
做什麼事的心念,當下也沒有安逸、懈怠、歡樂、
悲傷等等之八風、貪瞋的情緒。
2.無欲不是:無欲「並不住於無想」,而是不主動生想,所以,
若有外緣來時,也可以反應。若住於無想,那若不
是住於外道無想定(壽命終時還會輪迴),即是住
於二乘人的滅盡定(斷滅),前者是伏意識所以有
出期,後者是斷意識入於涅槃,所以不受後有。
要體察無欲時之寂滅境界,可以常打坐,於坐時令心無所住,此時應該是「心一境」,但未入定者,不必多久就能察知心念的不安住狀況,一直在六塵中亂跑, 這稱為「掉舉」;久坐心不能一境者,則又落入昏昧睡眠中,這稱為「昏沈」。關於如何保持中道,而令心一境,可以在大藏經中參考「禪宗永嘉集」,僅以此偈說明: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欲知此課三階段的修行法門緣由,可詳閱「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 第六課 反復練習養成淨習
在第五課的修行法門使用時,因為還不能養成淨習,或不能自主心念及貪欲愛習,所以就有「反復練習」之必要性,這目的是要養成「念念覺之淨習」乃至「無念之淨習」,達到不必經過思惟就能斷惑的目的,若能這樣才能入一行三昧。
例如,具有煙癮的人,並不是生來就有,而是後天養成。如同養成染習而有煙癮,也同樣可以經由「反復遠離不抽煙」而戒除之。修行斷惑也是如此,從無量劫以 來輪迴生死的行為,已養成眾生的貪欲愛習,所以要解脫生死輪迴,就要反其道而行,而且要「反復同樣遠離的行為」才能解脫。如此反復行為,日久亦成養成另一 個習氣,但稱之為解脫淨習,這是被容許的!
◆ 第七課 斷見惑
既具正見,亦知習氣,也能執行念念覺(禪那法)或無所住(奢摩他法)或觀察思惟不淨、白骨及思惟妄執因緣之以幻修幻(三摩缽提法)的遠離貪欲愛習行為之後,就應該斷見惑,也能夠斷見惑。
說應該斷見惑,是因為見惑不斷,就無法斷煩惱之思惑,見惑名曰:見結 [正說是身見(我見),廣說亦含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結、疑結。
凡已具正見者,見結及戒取結應該已不再認同,亦能漸不執著,而最難的是疑結。疑結是懷疑、信心動搖於所正見之理,所以修行人宜反覆的思惟為何生疑之原因,而找出徹底斷除的方法。
說也能夠斷見惑,是因為經過上述課程的訓練之後,已達到能斷見惑的臨界點,就剩吾人最後是否要斷見惑這個決定,這決定若執行,如飽滿的汽球,這麼一戮就能破之!
◆ 第八課 斷思惑
思惑是情緒,即所謂的七情六欲。想像一下,一個不具有愛瞋情緒的人是怎樣的心行、口行、身行,那就是修行人要達到的目的。
因為有思惑情緒,所以眾生就會「曚昧於事實」,這是指雖然了知一件事的來龍去脈,亦知其是錯誤,但就還是會去做它。對於真理已認知,但以曚昧的業障之故, 所以「不能得到清明意識下的定力」而不去做它,所以,稱此種狀況是煩惱障!這種情形已比無知還善,但還未達到徹底斷惑,雖自以為明見事理,實則處於曚昧中!所以有所謂「大悟十八 回,小悟無數回」,及「閱卷每有新意」的情況出現。真正已斷惑證空性者,是不會有次次不同的感受,但對大乘佛法例外,因為那不是思惑之「人我執」(執著三毒習氣)而是「法我執」,是下一階段課程的任務。
◆ 第九課 入無生法忍
當正見、正思惟、正念的慧力具足,而不攀緣六塵的定力亦具足時,此時稱為定慧等持!
在二乘人定慧等持時,他可以斷見思惑而證寂滅(阿羅漢果或辟支佛果),這是終極果位,若要進趣,須發菩提心入大乘菩薩道才行。
在大乘人定慧等持時,可以斷見思惑而能證寂滅(菩薩第六現前地),但這還在順忍階位,應該更進趣一步而於念念覺,以此功用而證無生法忍入於菩薩第七遠行地,或第八不動地,或第九善慧地(入何地要看當時心行而定)。
念念覺(常覺不住)的意思,就是還沒斷心念之生起,但已能達到「所有生起」皆無三毒思惑(煩惱障)。孔子的「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堪比擬此境界,或在此境界之上。而「耳順」,則相近於五地(已斷貪欲愛習,但沒斷痴毒),或六地菩薩的境界。
至入於菩薩第八不動地之後,才「真正」完全遣自他(能所)二想而無心念,稱為無功用行(無功用道)。自此之後,則常至十方隨十方佛學習更深的三昧法門,因緣成熟或精進不輟,終能斷無明證寂滅忍(佛果)。
*************************************************************************
註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10) T19, p0154c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
註二
*********
No. 200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卷1) T48, p0351a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
註三
*********
No. 232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1) T08, p0726c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修般若波羅蜜時。當云何住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言。以不住法為住般若波羅蜜。佛復問文殊師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言。以無住相。即住般若波羅蜜。
...(中略)...
No. 232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1) T08, p0729b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是不可思議。何以故。所說法相不可思議。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舍利弗言。汝之所說實不可思議。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不可思議不可說。思議亦不可說。如是思議不思議性俱不可說。一切聲相非思議亦非不可思議。
佛言。汝入不思議三昧耶。
/* 養淨習之原因及方式 */
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恒與定俱。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更有勝妙寂滅定不。
文殊師利言。若有不思議定者。汝可問言。更有寂滅定不。如我意解。不可思議定尚不可得。云何問有寂滅定乎。 舍利弗言。不可思議定不可得耶。文殊師利言。思議定者是可得相。不可思議定者不可得相。一切眾生實成就不思議定。何以故。一切心相即非心故。是名不思議定。是故一切眾生相及不思議三昧相。等無分別。
佛讚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於諸佛久殖善根淨修梵行。乃能演說甚深三昧。汝今安住如是般若波羅蜜中。
文殊師利言。若我住般若波羅蜜中。能作是說。即是有想便住我想。若住有想我想中者。般若波羅蜜便有處所。般若波羅蜜若住於無。亦是我想亦名處所。離此二處住無所住。如諸佛住安處寂滅非思議境界。如是不思議。名般若波羅蜜住處。般若波羅蜜處。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作。般若波羅蜜即不思議。不思議即法界。法界即無相。無相即不思議。不思議即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法界。無二無別。無二無別即法界。法界即無相。無相即般若波羅蜜界。般若波羅蜜界即不思議界不思議界即無生無滅界。無生無滅界即不思議界。 文殊師利言。如來界及我界即不二相。如是修般若波羅蜜者則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相離。即是般若波羅蜜故。
/* 佛知見 */
世尊。若知我相而不可著。無知無著是佛所知。不可思議無知無著即佛所知。何以故。知體本性無所有相。云何能轉法界。若知本性無體無著者。即名無物。若無有物是無處所無依無住。無依無住即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即是有為無為功德。若如是知則無心想。無心想者云何當知。
(編按:佛知見與不退智)
有為無為功德無知即不思議。不思議者是佛所知。亦無取無不取。不見三世去來等相。不取生滅及諸起作。亦不斷不常。如是知者是名正智。不思議智如虛空。無此無彼不可比類。無好惡無等等無相無貌。佛告文殊師利。若如是知名不退智。
/* 入不退智相方式 */
文殊師利言。無作智名不退智。猶如金鋌先加鎚打方知好惡。若不治打無能知者。不退智相亦復如是。要行境界。不念不著無起無作。具足不動不生不滅。爾乃顯現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言。如諸如來自說己智。誰當能信。文殊師利言。如是智者。非涅槃法非生死法。是寂滅行是無動行。不斷貪欲瞋恚愚癡。亦非不斷。何以故。無盡無滅不離生死亦非不離。不修道非不修道。作是解者名為正信。 佛告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深解斯義。
爾時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於當來世。若說如是甚深正法。誰能信解如聞受行。佛告迦葉。今此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聞此經者。如是人等於未來世若聞是法。必能信解於甚深般若波羅蜜。乃能讀誦信解受持。亦為他人分別演說。譬如長者失摩尼寶憂愁苦惱。後若還得。心甚歡信解受持。常樂讀誦甚大歡喜。當知此人即是見佛。亦即親近供養諸佛。
佛告迦葉。譬如忉利天上波利質多羅樹皰初出時。是中諸天見是樹已皆大歡喜。此樹不久必當開敷。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聞般若波羅蜜。能生信解。亦復如是。此人不久亦當開敷一切佛法。於當來世。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般若波羅蜜。信受讀誦心不悔沒。當知是人已從此會聽受是經。亦能為人聚落城邑廣說流布。當知是人佛所護念。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中。有能信樂無疑惑者。是善男子善女人。於過去諸佛。久已修學殖眾善根。譬如有人以手穿珠。忽遇無上真摩尼寶。心大歡喜。當知是人必已曾見。
如是迦葉。若善男子善女人修學餘法。忽然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能生歡喜。亦復如是。當知此人已曾聞故。若有眾生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心能信受生大歡喜。如是人等亦曾親近無數諸佛。從聞般若波羅蜜已修學故。譬如有人。先所經見城邑聚落後若聞人讚歎彼城所有園苑種種池泉華果林樹男女人民皆可愛樂。是人聞已即大歡喜。更勸令說是城園苑眾好嚴飾雜華池泉多諸甘果。種種珍妙一切愛樂。是人得聞重甚歡喜。如是之人皆曾見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聞般若波羅蜜。信心聽受能生歡喜。樂聞不厭而更勸說。當知此輩已從文殊師利。曾聞如是般若波羅蜜故。
迦葉白佛言。世尊。若將來世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信樂聽受。以是相故。當知此人亦於過去佛所曾聞修學。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說諸法無作無相第一寂滅。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如是諦了斯義。如聞如說。為諸如來之所讚歎。不違法相是即佛說。亦是熾然般若波羅蜜相。亦名熾燃具足佛法。通達實相不可思議。
佛告文殊師利。我本行菩薩道時修諸善根。欲住阿鞞跋致地。當學般若波羅蜜。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學般若波羅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解一切法相。欲知一切眾生心界皆悉同等。當學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欲學一切佛法具足無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學一切佛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相好威儀無量法式。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一切佛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法式及諸威儀。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是空法中不見諸佛菩提等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如是等相無疑惑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見諸法若生若滅若垢若淨。是故善男子善女人。應作如是學般若波羅蜜。欲知一切法無過去未來現在等相。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法界性相無三世故。欲知一切法同入法界心無罣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三轉十二行法輪亦自證知而不取著。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慈心遍覆一切眾生而無限齊亦不作念有眾生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於一切眾生不起諍論亦復不取無諍論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是處非處十力無畏住佛智慧得無礙辯。當學般若波羅蜜。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觀正法。無為無相無得無利。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知者無見者無作者。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境界。非證非不證。不作戲論無有分別。一切法無盡離盡。無凡夫法無聲聞法。無辟支佛法佛法。非得非不得。不捨生死不證涅槃。非思議非不思議。非作非不作。法相如是。不知云何當學般若波羅蜜。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若能如是知諸法相。是名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若欲學菩提自在三昧。得是三昧已。照明一切甚深佛法及知一切諸佛名字。亦悉了達諸佛世界無有障礙。當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中學。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佛言。般若波羅蜜無邊無際無名無相。非思量無歸依無洲渚。無犯無福無晦無明。猶如法界無有分齊亦無限數。是名般若波羅蜜。亦名菩薩摩訶薩行處。非處非不行處。悉入一乘名非行處。何以故。無念無作故。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文殊師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一行三昧,可與六祖壇經合看 */
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
/* 持名念佛而證菩提方式。重點在「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
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若比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我當云何逮得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佛言。菩薩摩訶薩。當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則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作證。除謗正法不信惡業重罪障者。所不能入。
復次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得摩尼珠示其珠師。珠師答言。此是無價真摩尼寶。即求師言。為我治磨勿失光色。珠師治已隨其磨時。珠色光明映徹表裏。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學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隨修學時知諸法相。明達無礙功德增長。亦復如是。
文殊師利。譬如日輪光明遍滿無有減相。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具足一切功德無有缺少。亦復如是。照明佛法如日輪光。文殊師利。我所說法皆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是一行三昧者。其所演說亦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隨順正法無錯謬相。
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得是一行三昧。皆悉滿足助道之法。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不見法界有分別相及以一相。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不可思議。是菩提中亦無得佛。如是知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以如是因。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何以故。不思議界。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如是說不生懈怠。當知是人已於先佛種諸善根。是故比丘比丘尼。聞說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生驚怖。即是從佛出家。若優婆塞優婆夷。得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心不驚怖。即是成就真歸依處。
文殊師利言。如是智者。非涅槃法非生死法。是寂滅行是無動行。不斷貪欲瞋恚愚癡。亦非不斷。何以故。無盡無滅不離生死亦非不離。不修道非不修道。作是解者名為正信。
佛告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深解斯義。
爾時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於當來世。若說如是甚深正法。誰能信解如聞受行。
佛告迦葉。今此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聞此經者。如是人等於未來世若聞是法。必能信解於甚深般若波羅蜜。乃能讀誦信解受持。亦為他人分別演說。譬如長者失摩尼寶憂愁苦惱。後若還得。心甚歡歡喜。如是迦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亦復如是。有信樂心。若不聞法則生苦惱。若得聞時信解受持。常樂讀誦甚大歡喜。當知此人即是見佛。亦即親近供養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