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真如、第八識論議

2007/12/27 真如、第八識論議
-----------------------------------

  基本上這個主題是不需要的,但不需要的議題既然大家樂論不疲,大約也不介意敝人多開一個主題吧?若站方認為不需要,請逕直刪除無妨!

  主題名稱之疑,應是過、現、未的佛已說、現說、當說以「開、示」佛知見,及過、現、未眾生、果地菩薩所需「悟、入」佛知見而常論議者。在本站此區,當然也不例外,我,也不例外來插一腳。

  第八識有染淨,染稱為阿賴耶識,或阿陀那識,或心;淨則稱為大圓鏡智。而二者皆是真如。真如似純水,清純無染就稱為大圓鏡智,若染則稱為阿賴耶識,或阿陀那識,或心。

  如何理解大圓鏡智及阿賴耶識呢?

  大圓鏡智是什麼?已能自在的佛,其第八識就稱為「大圓鏡智」。

   阿賴耶識、阿陀那識、心,此三是什麼呢?此三是依不同角度觀察不自在人之第八識之後的名稱,所謂含藏、執藏、所藏的意思就是意表這三個名稱。不能自在的 「生死眾生」(含因地菩薩、菩薩乘果地阿羅漢、二乘果地阿羅漢、三界內眾生),對他們而言,真如就是上述的那三種含意。

  重頌,是否自在是第八識名稱變換的主因,自在就稱為大圓鏡智,不自在就稱為阿賴耶識,或阿陀那識,或心,無論自在或不自在,它們都是真如的異名。

  如何理解真如生妄呢?

  如我所理解,真如並不生妄,而是真如就是妄!名稱不同是『因觀察角度不同而異』。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用科學的角度在理解佛法,為何要這樣呢?因為,我還是生死眾生呀,既然不是佛,就算「已開悟」(理上悟)對真如、妄的微細作用必然無知,只知粗糙的作用部份,這部份可以研讀楞嚴經十二類眾生之經文處來理解。

  目前以科學觀來研究佛法,經與華嚴經印證後的心得是:真如就是妄!

  無限維度中的宇宙,其來源無法窮究,所以稱為「不思議」,因為不思議所以無法測知,無法測知之事,怎有窮盡呢?當思議之後(自我產生),於是就有了限度,依心量之所限,而陷於有限的宇宙(物理時空)中,這跟量子理論是同樣的。

  再從另一角度來思維「妄」的意義。假設無量宇宙之基本構成要素是「妄」,則妄能構成化學週期表上的各要素(粒子),於是,鐵刀就可用來砍木頭,而成就傢俱。思考一下,鐵刀與木頭都是由妄所組成,依此脈絡思惟......,這宇宙還有什麼能離妄而自生呢?

  鐵刀與木頭是「相」,無法離妄自生是「無異我」,最後,最精采的是:妄也無自我!

  為何妄也無自我呢?我只能說:「那是佛依自覺聖智能力觀察之後告訴我們的」。

  妄是否有自我,對於生死眾生而言,無論怎麼說都是在拾佛牙慧,但若不拾,那可就更糟了,所以,對於『妄為何沒有自我的理解』, 我們可以用佛經中「諸多譬喻」來自解。例如圓覺經中的旋火輪喻;法華經中的化城喻;楞嚴經中的演若達多尋頭喻......等等。我個人目前比較喜歡的譬喻 有二個,一個是「芭蕉喻」(葉葉析除實不可得),一個是個人常說的「電腦人工智慧喻」。芭蕉能成長,但葉葉析除後,卻是空心;電腦的人工智慧可以與您對 話,但電力停止後卻也不可得。

  我們知道動態記憶體是因為電力作用才有意義,而它能記憶資料是因為它的「排列組合方式」加上「電力」的 作用結果。而中央處理器(CPU),也是因為積體電路的排列組合方式,使具有與電晶體相同功能之數億至數百億個邏輯閘,再加上電力才能作用。電力,就像是 妄,所以要使電腦不作用,就是要把電力關掉,所以「歇即菩提」。最重要的是:「電腦具有把自己關機的功能」。

  眾生的「自覺為我」,那只是妄經過排列組合之後的偶然機率之反應。依此機率成為十二類眾生之一,至成為有情眾生之後,而了知違逆演化趨勢是苦,順則稱為樂,因無法承受八苦而了知要斷惑。於是,依此淨妄而斷染妄,所以成佛!成佛後:

 (1) 了解妄的作用,於是以「無因緣的大慈大悲」來度其它眾生

 (2) 宇宙並不因某眾生成佛之後而消失,這指妄對其它眾生還是存在


  敝人不敢說上述所說是百分百正確,但多年來的學佛效果,應該離真實也不遠了!為何我沒斷思惑,更未斷妄,卻敢如此論斷呢?那是因為,即便是生死眾生,還是可以悟佛知見呀!茲引一段經文說明:

  No. 580 佛說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 (卷1) T14, p0964a

  爾時文殊師利又問曰。頗有明知生而不生相。為生所留者不。答曰有。
  雖自明見其力未充。而為生所留者是也。


  又問頗有無知不識生性。而畢竟不為生所留者不。答曰無。所以者何。
  若不見生性。雖因調伏少得安處。其不安之相常為對治。若能見生性者
  。雖在安處。而吉相常為現前。若不如是知者。雖有種種勝辯談說甚深
  典籍。而即是生滅心。說彼實相密要之言。如盲辯色。因他語故。說得
  青黃赤白黑。而不能自見色之正相。

  今不能見諸法者。亦復如是。但今為生。所生為死。所死者於其人。即
  無生死之義耶。若為常無常所繫者。亦復如是。當知大德。空者亦不自
  得空。故說有空義耶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菴提遮所說。真實無異。日可令冷。
  月可令熱。是菴提遮所說。不可移易。


  關於妄、真如、第八識的意義,以上已經淺釋過,以下來說說常爭議的論點。大家所爭議的論點應該分體、相、用來解析。體則是論真如、阿賴耶、妄...等議題。相則是世界、眾生相、果報...等議題。用則是方法,通常是修行的方法。我常用黃金來比喻體相用:

  黃金為材(體),能鑄金碗、金筷(相),金碗能盛飯(用),金筷能挾菜(用)

▲ 體

  體的論述,在本文開始至今,就是一直在說明這個,這裡再簡說以上未論述到
  的議題,或要強調的議題。

  ‧蕭平實居士之以眼見佛性

     基本上,就字義而言此主張並沒有錯誤!

     若電力喻為妄,則當人工智慧電腦與您對答時說「我與電同在」,這種
     說法並不是錯誤,因為沒電時,它果真是不能跟您對答的,要與您對答
     一定要有電存在。

     同樣的道理,眾生在妄中,而妄是佛性的異名,六根是妄之排列組合所
     成,所以說眼根能見真如也沒有錯誤,如上述的人工智慧電腦喻。但,
     這是我個人依自己的邏輯思惟系統所推斷而得到的答案,至於蕭居士是
     否也是同我一樣的邏輯思惟系統而產生這個見解,那就另當別論了。


  ‧異我

     若主張這個見解的,那只能稱為邪見了!像某些宗教主張有一獨存於
     宇宙之外的造物主...等等。


  ‧無中生有

     對生死眾生而言,所有的一切皆是「妄以機率之排列組合」的結果,
     經過某程度之排列組合後,於是產生了「某程度上」有規則的物理原
     則,所以不同維度內的宇宙,各自有自己的物理原則。在我們娑婆世
     界水是往下流,也許在其它世界是往上流的。我就看過佛經提到某世
     界的眾生身體是金剛(鑽石)所構成,何以故?業力不可思議故!

     由於一切悉由妄所構成,所以「無」本身並不存在。長短可以相形,
     有無......卻是不能相生的。佛經中若提到「不能無中生有」,指的就
     是這個概念,因為一切悉是由妄來構成,所以純粹的無是不存在。而
     一般觀念的無,則是以妄為基礎下的說法。

     譬如,看著夕陽西沈,太陽就消失了嗎?它並不消失,只是被暫時性
     的遮住而已,在妄之基礎上的無,而只是「相對的無」,並不是「絕
     對的無」,絕對的無從來不存在。若說有相似的,那只有入寂滅的阿
     羅漢。

     重述:無只有相對存在,並無絕對存在的無。


  ‧妄是否真正存在?


     借用圓覺經義來說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
     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想想旋火輪、芭蕉吧,說有實無,說無卻能作用,所以,未斷妄之前
     是依於因緣(業力)來作用,已斷妄後,則依願力來作用,無願之人
     即是二乘寂滅阿羅漢。
     

▲ 相

  相的論述,這不用論我也相信在此論壇之見聞者,都具有分辨的能力吧?


▲ 用

  用的論述就精采了,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需一切法?

  我常建議修行人有三部經一定要看:圓覺經、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卷、楞嚴經
  。其實,這三部經真能讀通,即身成佛就有機會了!

  我個人常誦一修行偈:「修行遇苦,當思往劫,愚痴造業,今甘願受」,修
  行一定要甘願受才行,不然心中一定會有怨氣、不耐煩。

  修行的方式,首先要有「正見」,所以依八正道或三十七道品任一去行,都
  是正確的方式。但若要斷妄,那還是建議把上述三部經讀通吧!我先引一段
  楞嚴經文說明: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2a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
    度後。末法眾生發菩薩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
    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惓。應當先明
    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
    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
    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是
    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
    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
    終無壞滅故。

    ......(中間經文刪略)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
    。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
    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
    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

    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
    涅槃清淨妙德。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
    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阿難
    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
    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

    ......(再來是說明挑選那一個方便入手的經文,文長不引,請自
       行看原經文)

  我不知見聞者是否能真正的解讀上述這段經文的含意?以下是我個人的見解
  ,提供給大家參考!

  第一義:

    要悟佛知見!

    要了知生滅如旋火輪喻,如芭蕉喻,似實有而其實是因緣所和合而成。
    所以,若生心斷妄,則生即是妄。

    要以「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擇一「方便法」精進深入,在因地修
    行時就必須保持無求無取,沒有初禪也無四禪,沒有初地也沒十地,是
    要保持當下頓超佛地的境界,等經過必須的時日之後,當您的偏計所執
    的習氣無法攀緣時,此時就能斷變易生死,名為成佛,「然後圓成果地
    修證」。

    所以,我們要理解眾生的輪迴,是無始以來的妄想習氣所集(心)之現
    象。修行人如同在急速中已踩了煞車的汽車,要停止,也需要一陣子,
    所以不必急,只要「盡到您應盡的義務」,停止的時間到了您就能斷妄
    。所以,您要放開油門(斷離染欲),也同時要踩煞車(串習淨妄以離
    染妄)

    第一義在講無妄(佛心)相狀,及修行時當下應具有的心性,沒有上述
    我說的那麼複雜,但不說明,可能很多人不了解。
  

  第二義:

    本義在說明下手的細節,那就是要挑一個方法。先從令您輪迴的原因反
    省、檢討,然後找一個契合您根器的方便法進行,方便法應該用那一個
    呢?這不重要,無論是用何方便法,當使用之時,都要保持第一義的當
    下狀況,這才是斷妄的重點。此所以,經文之後就有二十五圓通的菩薩
    說明自己的斷惑方式的原因。


  另外,再提供一個方便之經文,意義與圓覺經之三摩缽提方式一樣:


    No. 220b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349) T06, p0797a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安住靜慮波羅蜜多引攝
    安忍波羅蜜多。

    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安住靜慮波羅蜜多修學安忍。觀色如聚
    沫。觀受如浮泡。觀想如陽焰。觀行如芭蕉。觀識如幻事。作是觀
    時。於五取蘊不堅固想常現在前。復作是念諸法皆空無我我所。色
    是誰色。受是誰受。想是誰想。行是誰行。識是誰識。如是觀時。
    復作是念諸法皆空離我我所。誰能割截。誰受割截。誰能毀罵。誰
    受毀罵。誰復於中發起瞋恨。菩薩如是依止靜慮。審諦觀察能具安
    忍。復持如是安忍善根。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以
    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是迴向大菩提時。遠離三心。謂誰迴向用何迴
    向迴向何處。如是三心皆永不起。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安住靜慮波羅蜜多引攝安忍波羅蜜多。


  這段經文很有意思,但個人認為最有意思的是:為何這樣執行後,可以斷惑
  ?乃至斷妄?(同一個修行方式,保持同一心性,並不代表會達到同一個境
  界,這中間有微細的差別,這是所以有二乘、菩薩乘乃至佛乘的差別)


  以上論述與各位分享,耑此!


  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