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faymengchin
----------------
我好像搞懂了你對這個歸』一』的誤解了。
你的一
二元性-消除二元性/零/一/無-業力消除,擺脫輪迴-成佛。在這個過程你是完美的。
我們的一並非你的一(第二階段)。
我 們稱他為一是因為他是唯一的』一』。例如一個圓滿的圓圈裡包含的一切(宇宙,生命,粒子,細胞。。。。。。一切的一切)都是圓滿的圓圈。至高無上的一。我 們一還有很多名字,神,源頭,萬有,造物主,本原,愛,你,我,他。也就是我們的』頭』創造了一切,一切也是他。所以我們稱他為』一』。
就算你現在不懂這個』一』的意義,懂得看中文字的人都分別出你的一並不是我們的一。
歸一的課程
完美的一=分化出來的完美的小一=忘了自己是完美的小一=尋找,回憶自己是完美的小一=回憶起自己是完美的小一(覺悟)=踏上回歸一的道路(消除二元性,成仙,成佛,脫離物質身體為能元)=完全回憶起完美的一=與本來完美的一合體,合一。我與本來的我和體合一。
因 此你的』一』是在我們回歸一的道路上的一個過程。進化了的外星人,他們已經擺脫了輪迴,他們有物質的身體,但還是會老去,他們只是換個身體,不會忘記自己 就可以重新體驗和創造。因此他們也可以消除業力,同時也可以選擇增加業力如流浪者(光之工作者),深藍兒童,某些偉大的發明家,大師如耶穌等等。
我們的一是一切的一,一的一切。我們的一,一的我們。不是你的一的』一元性』。
希望能消除你對歸一的誤解。你也把我們的一弄亂。我們的一是開始的一,最終的一。真的很希望你會明白。
還有你可以把愛換成佛,你就能瞭解進化的外星朋友所有的訊息了。別用你的角度看愛,而是站在宇宙的角度來看愛。若你要用』字』來分別背後的意義,那我無話可說了。
****************************************************************
法迄巴 的回覆
****************************************************************
既然您願意把所理解的「一」,這樣的仔細解釋,那我就多花些時間,盡量深入淺出的說明不同觀念!
■ 「一」是誰的觀念
若您對「一」的用辭肯定絕對是「我們的一」,請舉出那些「具有代表性」人物(外星人也可以,例如一的法則之拉)或群體是「認同」您自述的「一」,並引出該類人物、群體之著作、演講等出處。
例如,主張耶穌也是如此主張「一」,那就引新約聖經出處二三篇(不必多),或某人、某群體之著作、演講出處二三篇(不必多)。我希望您所引用的來源,『是能代表』該具有代表性之人物、群體的『中心思想』,而不是某次、偶爾的二三篇發言而已。
又例如,佛經中有菩薩殺人的記錄,若我引用此記錄而說「菩薩也贊同殺人」,然後又導出「佛法贊成殺人,由菩薩也贊成殺人可以得證」,那,這類的推理就是偏頗、扭曲、故意誤解佛法的中心思想。我相信您懂我上述的意思。
若您無法引用出處來證明您對「一」的見解,是等同這類人物對「一」的見解,以後,請用「我所認為的一」、「個人對一的見解」之類語,沒必要為了壯勢攀扯他人進入您的「一」之架構內,而說「我們的一」云云的說法。
在您沒有做上述考察、佐證的動作之前,以下所有與您有關的敘述篇幅,都只是「針對您」對「一」之見解而發!與您無關的敘述,則是就此機會在向有緣人說明解脫輪迴的知識與方法。
■ 基本共識
若吾人要對一議題討論前,必須有某些共識才行,不然就是「雞同鴨講」,議論結果也了無意義。
因此,以下是我認為應有的共識,若主張回歸一者有一個不認同,我隨之而來的一些說明也不必看了,那可能已超過您能理解的範圍:
1、十方宇宙的輪迴現象是真實事件
2、所謂「輪迴」,就是指不斷的投胎、化身進入不同維度世界之
意思。它具有「無法自主」的現象。
3、所謂「無法自主」,代表無法完全掌控業力的顯化方式及其顯化
結果。其現象有「心想出現黃金,卻無法化出黃金」、「每次」
「決定要投入某個維度中之某個環境,或某個胞胎中,卻無法每
次都成功」。
4、所謂「業力」,意指能導致輪迴現象的力量。其意義類同人類能
站在地球上是由於「重力」之力量所致。沒有重力,人類無法站
在地球上,同樣的,眾生沒有業力也不會輪迴。
5、所謂「眾生」,意指在十方宇宙內屢次輪迴不己,而不能解脫輪
迴者。
■ 「一」之含意校準
以下的敘述,是我本人閱讀完主張「回歸一」者的見解之後,依個人所理解而用另一種方式重新對一的說明,它必須得到完全的認可,若有不認可之處,以下的說明可以不必再看,因為已偏離討論議題之故。
所謂的一,是如同大海一般,雖然可以變化成各類的波相,但無論是漩渦、海嘯、波浪的各類相狀,都是大海的顯化,都具有大海的本質。
所謂的一,又如黃金塊,可以鑄成金碗、金筷諸相狀,依不同相狀就具有不同功用,於是金碗具有盛物功用而不能挾物,金筷具有挾物功用而不能盛物。且無論變化成何種相狀,每一相狀都具有黃金的本質。
■ 我的完美,是您的缺陷
既然已出語認同「你的一,二元性-消除二元性/零/一/无-业力消除,摆脱轮回-成佛。在这个过程你是完美的」,而所主張之一的觀念卻被我所否決,由此簡單邏輯可以導出:「所有對一的主張是有缺陷的!」
■ 十方宇宙是造物主所創造的嗎?
主張可回歸一者,說有一創造十方宇宙的來源,而稱之為「一、神,源头,万有,造物主,本原,爱,你,我,他」。審查這些用辭,大都有很大的弊病,
例如用「造物主」來形容十方宇宙的來源,因為用辭具有「人格」,所以「可以創造」,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只用對人格的認知常識,就能推得:
『 凡是具有人格的,它的意義都代表「還要輪迴」!』
如此把還在輪迴裡的事當成真理,那就是錯誤觀念的來源,而因此推論出要「回歸一」的說法,也同時成為錯誤的結果!
若「造物主」只是一個形容辭,而不具有人格,因此其所「創造」的十方宇宙也沒含有人格所創造的意味,那我要請作者以後用辭特別小心。須了知,「殺人」與「救人」只差一個字,但它們的意義卻相反。若用辭遣字不顧文字之意義,那將成為紛爭、煩惱的來源。
■ 所說歸一課程是籠統見解,是囫圇吞棗見解
科幻小說的優點,就是可以用「極盡撣思,經過數十年而成功發明」的「一語帶過」方式,來說明一件科技的發明。這種「囫圇吞棗式」、「籠統式」、「曚混過關式」、「公主與王子結婚後就幸福美滿之幻想式」的用辭,並不適合用在嚴謹的議題中。
從主張回歸一者所說的「歸一課程」之描述,我卻看到這種不適合的架構,它說:
『 完美的一=分化出来的完美的小一=忘了自己是完美的小一=寻找,回忆自己是完美的小一=回忆起自己是完美的小一(觉悟)=踏上回归一的道路(消除二元性,成仙,成佛,脱离物质身体为能元)=完全回忆起完美的一=与本来完美的一合体,合一。我与本来的我和体合一。』
從這樣到那樣,於是「与本来完美的一合体,合一」?多麼幸福美滿的過程呀~,修行是這麼簡單的事嗎?中間都沒有實際可因循的過程的詳細步驟嗎?
我想有這類主張者,大約不知整個輪迴內分成三界:「欲界、色丅界、無色界」,而三界內簡分有二十八天(細分時28天中還有更微細的層次),每一天界都有其不同法則,要進入都有不同的修行方式。
例如目前被熟知的,進入第四維度(密度)須使自己心性進入「光與愛」,或經由冥想,使心輪大放光芒,都可以進入。但這種「都能進入」的方式,卻不是每一個天界的法則。這..........從所描述中一點也看不出能落實回歸一的執行步驟!
上述所說的輪迴,被稱為「分段生死」,還不是真正十方宇宙生滅的真相,在三界之外,還有「變易生死」的輪迴狀況,因為不是分段生死,所以不用「輪迴」二字來形容,而轉用「變易生死」形容之。
這一塊領域,我一直只是簡略的點到為止,並沒有詳細的去說明它,因為若吾人連輪迴三界的原因還搞不清楚,連解脫三界的方法也沒有,我就算說了「變易生死」的義理,又有什麼用?那已超出主張「一」的人,所能想像的尺度!
整理上述的揭示,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若回歸一的過程是這麼的潦草而沒有步驟,不如學習默基瑟德的光之課程,至少它有執行步驟而且還很清晰明瞭,也有所能達到境界之驗證方式(例如七脈輪已通過會有的反應)』
■ 輪迴原因與解脫方式
▲ 輪迴原因
在正式談「一是什麼」之前,須先談「輪迴是什麼原因」這個議題。主要原因是「一」的觀念已含蓋輪迴,若不懂輪迴原因,而去談一,那只能成為笑談!
輪迴是什麼原因呢?輪迴來自「貪嗔痴」!這答案很簡單,即便是這麼簡單,在吾人所看到的各類靈示中,卻還沒有看到被清楚揭示過的例子(或是我還沒看到過?),最多就是近似語:「您即您所是」。
貪嗔痴被稱為三毒,它能導致輪迴,是聖人們經由實際所證境界中所揭示。而這個揭示已超出目前科學的領域所能解釋,所以,到底是否真的如此,吾人只有「相信或不相信」二個選項。無論是否相信,也不能真正得知三毒導致輪迴的原因,但卻可以由下述的方式來理解而相信!
這種理解之後的相信,如同不必看過、聽過岳飛此人,而吾人由史書、史實之資料,也有具夠的智慧去判斷並相信歷史上的確有岳飛此人存在過。智信,它本身就是「經過理解之後的不必再理解的直覺反應」;至於迷信,那當然是不必理解,只需要當傻瓜就具足條件。
『 十方宇宙是一直生滅不停,所以生滅變化是惟一不變的真理』
『 十方宇宙的產生是相續生滅之後的效應(註二)』
若吾人承認上述的說法,就可以推導出,想不再輪迴,只有「不生滅變化」、「不相續」,才能達到!
若某人不認同上述的推論,我願洗耳恭聽,請您跟帖發表您的高見!
既然已推導出「不生滅變化」、「不相續」是解脫輪迴的方式,那就要問:「是什麼產生生滅變化及相續的作用呢?」
我們由日常生活可以觀察出,熱,是由於有能量流動之故。冰,則是能量被抽走所致。所以,由此可以推得『靜』與『動』相反,而「不變、不相續」必然可以停止「生滅變化、相續」。老子也有這種領悟,而喟嘆曰:「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静曰復命」。
而人之「靜」又是什麼呢?
在此時,我想要先問:「為何打坐」、「為何靜坐」的原因?若吾人有智慧,必然不狡辨而承認那就是「靜的方式」,可以因此而達到「靜的結果」!
關於上述這個說法我可以舉出非常多自古代至現代科學研究的證據,來說明「為什麼」的原因。不過,您的智慧必然不會讓我去做這種無謂的事,因為那已是常識!
▲ 解脫輪迴方式
「什麼是靜的結果呢?」我說:「就是解脫輪迴」。
重點戲來了,怎樣才算靜?雙腿一盤就是了嗎?還是說,心中冥想一顆夕陽就是了嗎?還是說,心中充滿光與愛的情緒就是了嗎?我說,它們都不是真正的静!
古代有一個典故,話說一個和尚向禪師請教怎樣修行的方式,禪師舉例問他:「牛車不走,是打牛還是打車?」這個典故也適用目前「怎樣才是靜」的話題,是身體不動才是靜還是心中不動才是靜?有智慧的您已得到答案:
『 心不動才是靜 』
談到這裡,吾人雖已得到心不動才是真靜之結論,但對於「心不動」卻又有不同的意見,而說:「怎樣才是真正的心不動呢?」心中掛著一顆夕陽而沒有雜念,算不算?心中充滿光與愛而沒有雜念,算不算?
怎樣才是真正的心不動,這是一個秘密,真的是秘密,因為我看過不知多少的記載,即便具有能夠在天上飛行之神通的人,也不是很瞭解這個秘密是什麼!
吾人可以如此的理解,當心中掛著一顆夕陽而沒有雜念時,這個掛著夕陽的行為,是不是動念?當吾人心中充滿光與愛時,此時的光與愛是不是從動念而來?我說:「它們都不是真正的心不動!」
上述的方法,有一個術語叫做「止」。以止於一念,使心依於一處而不再生出其它念,就是止的方式,依此方式可以加強定力,但卻不能解脫輪迴。
▲ 慧解脫與俱解脫
解脫輪迴有二條路,一是「慧解脫」,二是「俱解脫」。
所謂「慧解脫」,就是指用智慧解脫!所謂「俱解脫」就是以「定力」及「慧力」達到解脫輪迴。
從事心不動的定靜功夫時,它有些過程、境界會經過,但我想直接告知結果是什麼,因為過程並不究竟,只有釘住結果的境界,才能被它拉至同樣的境界:「解脫輪迴」。
這個解脫輪迴的境界有理與事二方面。而理就是慧,事就是定。
就理而言,就是『無欲』!只有無欲時,心才真正不動!
吾人有三毒欲習,才會落入輪迴,要免輪迴,當然要無欲,除此之外已沒有其它的方式。即便俱解脫,有著禪定力加持而產生各類的神通力,但若要解脫輪迴,這些神通力一點幫忙也沒有,終究也須無欲才能達到解脫輪迴!
無欲的方式簡單吧?這十餘年來,我已針對此議題說了不下數十上百次,連自己也數不清倒底有多少次。
不過,我要向有緣的您強調,須特別注意「無欲」之真正意義!
有句話叫做「三歲孩童行得,八十歲老翁行不得」,它是從念佛的典故上產生。是說,三歲孩童都會念佛,但念到八十歲,卻也達不到往生極樂世界的定力。所以,「無欲」的方法,看似簡易,實際上要能體會「無欲」的境界卻不容易,更何況還要由無欲,而達到解脫輪迴呢?!
試問:打坐一定要有姿勢,是否無欲?若說無欲,又何必在意一定要什麼姿勢呢?心中止於一念,是否無欲?若說無欲,又何必將心止於一處呢?由於心動,於是吾人產生了欲,因此「您即您所是」,而落入輪迴中;若心不動,我已不存,又誰來分是與不是?所以,主張「回歸一」的人,在此就落入「一」之窠臼中而不自覺。
對於「無欲」之理解,我要舉個例子來說明。
例如,出門上班、上學,看到每日行走的路旁有一個黃色的小石頭,某日注意到了它的存在,該日之後,即便每日都看到,於看到時會有食欲嗎?會有色欲嗎?會有財利貪欲嗎?我說:只要是正常人都不會有上述的欲。
所以,吾人雖然無欲,但也能知道自己看到黃色小石頭。因此可以推得:『 理解萬事萬物的智慧,並不會因為無欲而消失!』
以同樣無欲的心態來審視,吾人可以達到沒有財、色、名、食、睡等各類的七情六欲。現在,您已能「體會」那種境界、心境了嗎?
喔,有人可能會以為「睡的欲望」似乎不是吾人說要沒有就沒有吧,是不是?答案當然....不對!
須知,睡欲之產生,來自肉體需求,而肉體之顯化,卻由吾人之三毒欲習所產生。所以,實際上若真正的無欲,就不會有睡欲產生。這有一個術語,叫「想蘊斷」。想蘊(註三)已斷之後,就不再有睡的需求,肉體也不會再發出「需要睡眠」的訊號,而吾人也不會有「想睡」的欲望會產生。
其實,修行的重點並不是在肉體是否有發出「需要做什麼」的訊號(例如需要營養發出餓的訊號,精神不足發出睡的訊號),而在於吾人收到這訊號時的「當下心態」為何。若當下是執著這訊號,例如睡眠,那就是心動,於是就墮於輪迴中。
『 若當下心態並無執著,只是了知睡眠是肉體需要,而去睡眠,這就是慧解脫者的心態』。具有慧解脫能力者,以同樣的原理,也可以不必去睡眠,而讓肉體敗壞、死亡。所以要不要睡眠,是依今生願力(任務)而定,而不是依「執著」、「欲」來決定。若今生願力(任務)還沒完成,就需要去睡讓肉體存續,若已完成,可以坐脫立亡,也可以等待肉體敗壞而死亡。
▲ 解脫修行之誤區
從事解脫輪迴之修行,無論慧解脫或俱解脫,都會面臨一個誤區,我若不說明,就是莊子再來,還是同樣墮入此誤區,而繼續輪迴。
在老莊學說裡,有一個境界非常著名,叫做「坐忘」!
如同「註三」所說的五蘊,當修行人境界達到想蘊斷時,此時已具有「在禪定時」不必再思想的能力。『純粹用自己用慣的方式在入定』。由於具智修行人,知道須無欲才能解脫輪迴,於是就產生「不必思惟的見解,並養成習慣」,所以就產生老子的這種說法:「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致於無」。
但我要指出老子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只是對「阿羅漢」之類性格的人適用而已,對「菩薩」之類性格的人而言並不適用。
若修行人已養成不思惟的習慣後,於是這類人打坐後常會進入「誤區」,而有所謂「坐忘」的狀況產生。
什麼是「坐忘」?就是一打坐入定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一直到出定時才又恢復意識。這比睡眠還糟糕,睡眠還會作夢,而坐忘卻是什麼都不發生。
坐忘的境界,又稱為「無想定」、「頑空定」,若入此定至死,於死後並不能解脫輪迴,而是進入「無想天」這個維度中。這個維度的壽命非常長,相當我們宇宙生滅500次這麼長。但試問:在此中間連思想都沒有,其意義何在呢?對進入此境界的眾生而言,從輪迴進入,再於壽命終止後出來繼續輪迴,那種感覺會比我們睡一覺的感覺還快!因為意識不動之故。
更糟的是,輪迴入「無想天」之中,並不是完全沒有意識。若真能永斷意識並不再生起,那就真正解脫輪迴進入聖境。可惜的是,進入無想天前半劫「意識徐伏」而不動,後半劫「意識徐生」而妄動(全部壽命共500大劫),最後意識產生時,也是壽命結束時,於是開始下一輪的輪迴。由於不用意識太久,整個神識變的渾噩魯鈍而不清明,於是輪迴的下場,常是投至畜牲道中(共振效應)。
所以要特別注意,『無欲不是不思惟』,而是『應該做則做,不應做則無欲不動』,所謂「處事以智」(註四)。
如何於打坐時分辨所入禪定並不是在「頑空定」(無想定)中呢?
一、在打坐時不能「一無所覺」,而是須有自覺。阿羅漢之意識永斷,並不是無所覺,而是入了識蘊之「空覺」中。於此「空覺」中不必用到意識,所以意識就不動,而不是一無所覺。
二、若禪定過程,有經過感受心念之流動如同大太陽下的陽焰(地上的水蒸氣)而嘩嘩不停(這狀態很像看到電子繞原子轉動),那就是進入行蘊中,這個境界已超過想蘊,所以代表您不會進入頑空定中。
三、若打坐從入定至出定時,並沒有「一無所知」的狀態,那就不是進入頑空定。
■ 回歸一之錯誤知見及其修正的方式
我真不懂主張回歸一者,所謂「一」之義理嗎?當然不!
我先借用「與神對話」中的用語來回答:『若什麼都是上帝的旨意,上帝又如何不知某人會違反十誡,而要對他予以懲罰呢?』(若上帝不知某人會違反十誡而予以懲罰,則又怎能說什麼都是上帝的旨意?)
我們再回來看主張可以回歸一者所云:『我们的一,是一切的一,一的一切。我们的一,一的我们。不是你的一的「一元性」』
若「一是一切」,則吾人當下就是一,何時離開了一呢?若一是可以分離,則所謂回歸一,是否代表某時某刻又要分離?這豈不是說,我解脫輪迴,但某時某刻我又墮入輪迴?但事實是這樣嗎?非也,由聖人的聖言量中吾人可以了知,已解脫輪迴者,並不會再墮入輪迴。所以可以了解,主張有一可以回歸者,「根本」就不知十方宇宙為何會有輪迴的原因!
經由前二節「輪迴原因及解脫方式」的說明及「回歸一之錯誤知見」的說明,我想,已見此文的有緣人,應該比較能理解「一」是什麼的義理。
由前二節的敘述中,吾人可以理解所謂的「一」,『就是吾人的我執』!
這種我執有二種狀況,一種是從分別的見解而來,術語叫「分別我執」。一種是已養成的習氣,術語叫「俱生我執」。此二種我執,都因為執著之故,而能轉變成「業力」,以致於有我執就會墮入輪迴!
主張「回歸一」的人,因為知見錯誤,所以「執著」有一個「一」可以回歸、可以達到,並希望於達到後相融合而不分彼此,而達到解脫輪迴的目的,孰不知,解脫輪迴並無一可回歸或可以融合,而只在消除我執、消除「一的執著」而已。因此我稱有那種執著不放的見解及所用方法叫做「固著法」,一種使吾人牢固地執著於某一見解而不能解脫輪迴的方法,因為永遠都有「我」與「我所要回歸的一」之「對立」存在之故。如此行為,使得原本想要由歸一而超越二元性,卻反而繼續墮入二元性中。
而真正的修行是「消去法」,它的正確知見是並沒有「一」,了知這個「一」的見解,純粹只是吾人的執著而已。所以,無一可回歸,而轉向這個我執的消除。當我執被消除後,由於「已無我」之故,不但所用方法已無用,原始執著回歸一的我執也跟著消失,而真正證得已解脫輪迴。在佛法中達到這種境界的阿羅漢修行人,都會自作證的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這種消去法,不但可以把對象消除,也同時可以消除「消去法」自我本身,可以由以下的譬喻來理解:
譬如兩根木頭,它們是對立的。但若用其中一根對另一根摩擦,可以生出火,而火可以把兩根木頭都燒盡,於是木成灰,於灰飛煙散之後,什麼都歸空,此時莫說二,連一也不存!
■ 一是什麼
我個人一向不主張有「一」的見解。一是與多比較所產生的概念。它並不會獨存,所以實際上,只有多而沒有一!
若一定要指出「一」的義理的話,可以如此理解:
『 十方宇宙,稱為「一合相」。指所有一切來自於微塵所累積,這裡的微塵義理,如同原子構成萬物之意思。微塵就是一。而微塵又是由業力所顯化,所以業力亦是一。業力顯化會產生輪迴,所以輪迴亦是一。此三者如同水汽、水、冰之三態,於不同態別就顯示不同相狀,但其本質都是相同』
一的生成,來自吾人的執著,以執著不放之故,所以一成立。由於我執著,所以我有欲,以致於業力轉動而輪迴於三界內之十方宇宙而無法解脫。也因有此執著才產生「回歸一」的妄想,孰不知一的本身就是輪迴的義理,無論是執著、一合相皆是此義。若本無執著,又哪裡有一可回歸呢?所以,問題的徵結不在外面是否有一,而是內在「有執著」。
■ 執著的種類
既然已把一的真理是執著給揭示出,那就多帶一點文字把執著種類說清楚吧!
執著分成四類,被三界輪迴所拘束的有「分別我執」、「分別法執」、「俱生我執」。出三界的是「俱生法執」。
由知見、認知而產生「懷疑心性」是分別我執之意思。因分別而產生對方法上的執著,不知方法只是工具,終究須捨棄。如過河的渡筏,一旦過了河就必須捨棄。由無知之故而執著,就是分別法執。
吾人的七情六欲這類習氣,就是俱生我執。
已解脫輪迴(分段生死)並不是最後的課程,之後還有一重的執著,稱為「俱生法執」。俱生法執其粗糙相就是俱生我執,俱生法執是俱生我執的微細相,如同水、冰的異態,在不同態就有不同名稱。若能解脫法執的束縛時,則被稱為「佛」。
以上對於一及解脫輪迴方式的說明,普願見聞者能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P.S. 若對出三界後的修行方式感興趣,可以參考敝人其它的文章
*********************************************************************
註一
*********
至2010年為止,說明宇宙來源比較能被人認同及理解的,有二種理論,一種是微粒子構成,一種是弦論。
微粒子有夸克、電子、光子、微中子等之類別,由被目前科學認為「不能再分」的粒子所組成。
弦論說明粒子就是波,弦同時具有二元性,只是會依性質不同而會呈現出粒子或波的作用。例如黃金為體,當心想它是碗時,它就變成碗,於是就具有「盛物」的功能,比喻如粒子。若心想它是筷子時,它就變成筷子,於是就具有「挾物」的功能,比喻如波。
而微粒子與弦之產生原因,除非是用佛法來說明,否則在目前科學還是無解!
*********************************************************************
註二
*********
何謂相續生滅之效應呢?
宇宙之存在如同河川之存在,河川之產生,來自有河水流動,若無河水流動,則不稱為河川,或有其它名稱,如山谷、壕溝等等。
河水之流動,它就是前水引後水的一個相續作用。吾人說這相續是重力所致,因此力所以有河水相續的現象,而產生河川。而輪迴所產生之宇宙,也是因為有業力的作用之故,它就如同重力的身份,使生滅變化一直不中斷,所以有了輪迴效應,就產生了宇宙。
*********************************************************************
註三
*********
佛法與婆羅門(印度教)對宇宙的畫分,從橫而言,有五蘊:色、受、想、行、識。從豎而言,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潛意識)、阿賴耶識。
色蘊具前五識功能,受蘊具前六識功能,想蘊具意識功能,行蘊具末那識功能,識蘊具末那識、阿賴耶識功能。
想蘊斷之後,就不再有粗糙的意識,可以不必想,因為不用想,所以沒有能量的消耗或是消耗很少,可以不必過睡眠就能補充能量。所以做事都是動個意念就能執行。
意念是想的微細化,想是意念的粗糙化。意念相當於武術家的直覺反應,已不必再經過思考,就能直接反應,想蘊斷差不多是這境界
睡眠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在補充肉體中的某種精細的能量,又被稱為靈糧。食物只能補充肉體的生化能量,無法來得及補充其精細的能量,人在清醒時,精細的能量消耗比補充多,所以必須使肉體靜止,才能使補充速度大於消耗速度,這也是為何打坐後、睡眠後精神會比較充沛的原因。
*********************************************************************
註四
*********
「處事以智」的方法,在敝人所著的「解脫課程節要」中有說明
http://fatsiba.blogspot.com/2007/08/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