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二門
修行之路,主要分俱解脫、慧解脫二門。
俱解脫是定慧解脫,修行者都會入禪定,從初禪定開始,就有能力
修飛行身通(註一),未斷三毒就能修得五種神通,至斷三毒後則
有漏盡通,總稱為三明六通。
慧解脫則是直接斷煩惱,不以修禪定為主,所以不必入禪定就有能
力斷輪迴習氣。也有入初禪才斷除三毒煩惱,或入二禪、三禪...,
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定(因緣定)時才斷三毒煩惱。
此二門在阿羅漢乘與菩薩乘,皆同時存在。在阿羅漢乘中,斷輪迴
煩惱者,稱為四果阿羅漢。在菩薩乘中,斷輪迴煩惱者,稱為六地
菩薩(註二)。
阿羅漢乘中,有二類微細差別,一者稱為聲聞,一者稱為緣覺。前
者是聞佛法、修四諦而斷煩惱;後者是自覺輪迴煩惱,修因緣法(
註三)而斷除煩惱。此二者境界約當菩薩六地(註六)。
◆ 見道、法眼淨
一般所謂開悟,約有二類:理上悟、事上證悟。
理上悟,又有微細分別。一種是純粹知見上的理知,仍在凡夫位。
另一種則是由慧解脫門進入,開發般若智慧,而能斷下三結,具
十六行(心)(註四)之理悟,稱為見道、法眼淨,這種狀況又
稱為「理上入」,只是入的不夠深。
事上證悟,乃由禪定中發般若智慧,而察知三法印,或一實相印
的狀況,因此而斷下三結,具十六行(心),稱為見道、法眼淨
,這種則通稱為「事上入」,但入的也不夠深。
當阿羅漢乘修行人,已悟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
滅」而「永不再懷疑」時,方能斷下三結煩惱,具十六行(心),
此時稱為見道、法眼淨,稱之為證初果。
菩薩乘修行人,不只領悟三法印,同時亦領悟一實相印「本來無
生」(註五)而「永不再懷疑」時,亦斷下三結煩惱,具十六行
(心),此時亦稱為見道、法眼淨,稱之為初地菩薩。
上述見道之二者,都不必入禪定就能證得,這是慧解脫路。若由
禪定中發慧而證得,則是俱解脫門。
◆ 二果及菩薩二地
已證初果或菩薩初地者,久習之後,會自覺於行住坐臥間,無法
使六根觸碰六塵時而自在,而能不生三毒習氣,於是,他會「自
生智慧」,審查自己不能斷輪迴習氣(阿羅漢乘)或無明習氣(菩
薩乘)之原因為何?
於是,見道賢者,因此進趣於「守戒」!
見道賢者了知,若不知止,若越來越又不能自在,則墮輪迴/無
明習氣之中,所以知止,因此不必他人勸進,自己會自發的知止
,稱之為守戒。
當然,亦有一類人根器魯鈍,由過去世業障矇蔽之故,而不知進
趣,而需要他人或聖賢的提攜才了知,須知止才能斷煩惱!
對知止、守戒之重視,在阿羅漢乘從斯陀含向開始至斯陀含果(
二果);在菩薩乘是從二地就能證入。
二果及二地之特質,就是知止、守戒。而初果及初地之特質,則
是斷疑,具十六行(心)。
************************************************************
註一
*********
【基本知識】神通與入禪定判斷
************************************************************
註二
*********
No. 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25) T09, p0560c (六十華嚴)
佛子。菩薩住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身口意業轉求勝法而不捨離。以轉勝心故。雖行實際。而不證實際。
解脫月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寂滅。
金剛藏言。從六地來。能入寂滅。
今住此地。於唸唸中。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是菩薩成就不可思議身口意業。行實際。而不證實際。譬如有人。乘船入海。善為行法。善知水相。不為水害之所淪沒。
如是菩薩住此七地。乘諸波羅蜜船。能行實際。而不證實際。
************************************************************
註三
*********
入非有想非無想定而想解脫此境界時,必須真悟「因緣和合其性空」之義理,如此才有能力斷微細的煩惱習氣,才能出離三界而證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
註四
*********
【果位比較】阿羅漢乘與菩薩乘果位比較
************************************************************
註五
*********
本來無生
************************************************************
註六
*********
【經文典故】菩薩六地能入寂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