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79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38) T10, p0199a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於七地中。善修習方便慧。善清淨諸道。善集助道法。大願力所攝。如來力所加。自善力所持。常念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善清淨深心思覺。能成就福德智慧。大慈大悲。不捨眾生。入無量智道。入一切法。本來無生。無起無相。無成無壞。無盡無轉。無性為性。初中後際。皆悉平等。無分別如如智之所入處。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著。猶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是名得無生法忍
佛子。菩薩成就此忍。即時得入第八不動地。為深行菩薩。難可知無差別。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無量無邊。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離諸喧諍。寂滅現前。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至入滅盡定。一切動心。憶想分別。悉皆止息。
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不動地。即舍一切功用行。得無功用法。身口意業。念務皆息。住於報行。譬如有人。夢中見身。墮在大河。為欲渡故。發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覺寤。既覺寤已。所作皆息。
菩薩亦爾。見眾生身在四流中。為救度故。發大勇猛。起大精進。以勇猛精進故。至不動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現前。
佛子。如生梵世。欲界煩惱。皆不現前。住不動地。亦復如是。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此菩薩摩訶薩。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
佛子。此地菩薩。本願力故。諸佛世尊。親現其前。與如來智。令其得入法流門中。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忍第一。順諸佛法。然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無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汝今未得。汝應為欲成就此法。勤加精進。勿復放舍於此忍門。
又善男子。汝雖得是寂滅解脫。然諸凡夫。未能證得。種種煩惱。皆悉現前。種種覺觀。常相侵害。汝當愍念如是眾生。
又善男子。汝當憶念本所誓願。普大饒益一切眾生。皆令得入不可思議智慧之門。
又善男子。此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
又善男子。汝觀我等身相。無量智慧。無量國土。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淨音聲。亦無有量。汝今宜應成就此事。
又善男子。汝今適得此一法明。所謂一切法。無生無分別。
善男子。如來法明。無量入。無量作。無量轉。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可得知。汝應修行。成就此法。
又善男子。汝觀十方無量國土。無量眾生。無量法。種種差別。悉應如實。通達其事。
佛子。諸佛世尊。與此菩薩。如是等。無量起智門。令其能起無量無邊。差別智業。
佛子。若諸佛。不與此菩薩。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眾生業。以諸佛與如是等。無量無邊。起智門故。於一念頃。所生智業。從初發心。乃至七地。所修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亦不及一。如是。阿僧祇分。歌羅分。算數分。譬諭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
佛子。是菩薩。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無量身。無量音聲。無量智慧。無量受生。無量淨國。教化無量眾生。供養無量諸佛。入無量法門。具無量神通。有無量眾會。道場差別。住無量身語意業。集一切菩薩行。以不動法故。
佛子。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隨風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比於未至。其未至時。設經百歲。亦不能及。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積集廣大善根資糧。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於一念頃以無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經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
法迄巴補充說明
***************************
六地之前所修是斷煩惱障(事障),至六地才能斷。
六地、七地皆在斷餘習,也就是二元對待的習氣,至八地才能斷能、所對待。
八地及之後境界開始斷智障(理障),也就是學習後得智(差別智)。
學習到能「由識變相」(在三界內顯化的能力)之原理與方式時,就稱為得證xxx三昧。例如,點石成金,點屍體變成蛋糕(參閱印度翻譯過來的「大師在喜瑪拉雅山」一書)等等,這類的變相方式。
又例如,是應以何身化度眾生,則顯化何身以度化之等等的意生身方式。
又例如,變化山河大地等依報身的方式。
如是等等各類的差別智。
《華嚴經》中又有開示,世界的產生(參閱(世界成就品)),其中一項來源是佛菩薩的願力所致。佛菩薩可創造不同宇宙(註一),而宇宙不等同於十方法界,它只是一個具有獨特時空法則之處。
若通俗來說,一個宇宙,基本等於一個銀河系。再依某些法則,在這個銀河系中會再顯化不同六道之世界。人道是一個宇宙,也可稱為世界﹔忉利天界是一個宇宙,也可稱為世界。因為它們的時空都不同。
2012年之後,新時代思想,對宇宙、世界的分辨法,不再純粹用物理學的維度來分辨,而另加上以震動頻率來論【見外星人Mythi說法:Mythi 2012-07-12】,通用「密度」(這名詞被翻譯的不恰當,若新創「頻度」一辭,反而更加恰當)來稱呼。不同震頻形成不同世界,如同廣播頻率AM、FM之差別,二者能同時起作用,雖同時存在卻互不影響。
-------------------
註一
-------------------
我們現在的宇宙,依正面外星人定義,是指有「數百萬」個銀河系之組成,參閱這裡。
猜測所謂「宇宙」之意義,等同《華嚴經》中所指的是「世界種」。如同一朵蓮蓬所結出的一個蓮子的意思。參閱八十卷《大方廣華嚴經》時,可直接搜「世界種」或「香水海」(使用CBETA之電子大藏經及其工具),或至<世界成就品>經文中閱讀。
**************************************************************
2017-09-08 補充說明
***************************
比較好奇的有二項:
A、若入八地菩薩普遍就要入究竟涅槃,那麼初始來啟智的佛是以何因緣沒有入究竟涅槃?
B、入八地的菩薩,一定具有發菩提心之後才能入嗎?
A項之解答,參閱「八地菩薩境界」。
B項答案,本處所引用的經文中已有解答:
又善男子。此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
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
**************************************************************
2018-12-23 補充說明
***************************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見於寂滅三昧樂門。即便憶念本願大悲。具足修行十無盡句。是故不即入於涅槃。
以入涅槃不生果故。離能所取故。了達惟心故。於一切法無分別故。不墮心意及以意識。外法性相執著中故。
然非不起佛法正因。隨智慧行如是起故。得於如來自證地故。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歌(羯)邏藍 及 暖壽識
No. 2131 翻譯名義集 (卷6) T54, p1160b
歌羅邏。或羯邏藍。此云凝滑。又云雜穢。狀如凝酥。胎中五位此初七日。
大集經云。歌羅邏時即有三事。一命二暖三識。
出入息者名為壽命。不臭不爛名之為暖。即是業持火大故。地水等色不臭不爛也。此中心意名之為識。即是剎那覺知心也。長無增減。三法和合從生至死。
此識之種。即是命根。故宗鏡引論云。然依親生此識種子。以此種子為業力故。有持一報之身功能差別。令得決定。若此種子無此功能身便爛壞。故以親生種子為命根。
夫命根者依心假立。命為能依。心為所依。生法師云。焚薪之火。旋之成輪。輪必攬火而成照。情亦如之。必資心成用也。命之依心。如情之依心矣。
歌羅邏。或羯邏藍。此云凝滑。又云雜穢。狀如凝酥。胎中五位此初七日。
大集經云。歌羅邏時即有三事。一命二暖三識。
出入息者名為壽命。不臭不爛名之為暖。即是業持火大故。地水等色不臭不爛也。此中心意名之為識。即是剎那覺知心也。長無增減。三法和合從生至死。
此識之種。即是命根。故宗鏡引論云。然依親生此識種子。以此種子為業力故。有持一報之身功能差別。令得決定。若此種子無此功能身便爛壞。故以親生種子為命根。
夫命根者依心假立。命為能依。心為所依。生法師云。焚薪之火。旋之成輪。輪必攬火而成照。情亦如之。必資心成用也。命之依心。如情之依心矣。
1.石頭有沒有覺性? 2.石頭能否成佛?
問:1.石頭有沒有覺性?
2.石頭能否成佛?
註:《涅槃經》開示: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
**********************************************************
回覆:
(1) 石頭是無想羯南,所以石頭是眾生 (註一)。
(2) 覺性,這裡理解成「具有能察知是非之能力」。
要具有上述這種能力之先決條件,必須先具有意識。而石頭雖然
是眾生,但一般所熟知的岩石、沙石、泥土等,都不具有意識,
所以石頭並不具有覺性,要有特殊因緣長出靈性(意識)時(註二)
,才可說具有覺性。
地球也是有生命,新時代者稱之為GAIA,佛經中有「堅牢地神」
之名,應是指同一神祇。但這生命是「附靈」,並不是指大地有
覺性,如同人類肉體並不具有覺性,而有覺性的是附在此肉體上
的業識(註三)。
(3) 成佛的先決條件須「發菩提心」
即便舍利佛尊者、目犍連尊者再世,若不發菩提心(註四),也
一樣不能成佛。
(4) >《涅槃經》: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
論:
無情、無想眾生都不具覺性,連涅槃(註五)都不能證,又如何
能成佛。至於所引用涅槃經中這段話,只能說是斷章取義,還
必須把該段經文之上下經文(註六)一同詳看,才能判斷並了知
它的含義。
這裡的「非」字,是具有「動詞及名詞」含義。當動詞用時,是
指翻轉現有狀況之意思。這從註六可以看出來,例如:「云何名
為非涅槃耶。所謂一切煩惱有為之法。為破如是有為煩惱。是名
涅槃。」
又例如冰塊之於大海,吾人不能說冰塊就是大海,但也不能否認
冰塊所占用位置之海水並未消失,當冰塊消失之後,海水就能顯
現,可以理解成冰塊就是大海所凝結。這類主張,被稱為「勝義
有」學派。
佛性,以楞伽經義,它就是「真相」,也就是無生之含意,所以
才被譬喻佛性如虛空,虛空也無生滅。而阿賴耶識就是「業相」
,是有生滅,它具有所謂的「見分」及「相分」(依宗派不同,
還有「自證分」乃至「證自證分」,這些都是冗義,見分就能完
全含括)。
相分就是泛指三界內的所有一切,又有依報身及正報身之分別。
依報身如大地;正報身指吾人的肉體。由於土木金石不具有見分
作用,所以沒有意識,不能發起菩提心,無成佛可能(註四)。
在這裡,佛性的定義,偏向於「具有覺性」,凡不具有能察知
妄想執著(意識)者,那就不具有佛性(註七。「無生、開悟、
明心及見性」一文,請參考五事一義中的「能覺」部份)
那麼,又怎樣能把這些「非佛性」非成(轉成)佛性之無生狀
況呢? 但既然佛性如虛空,本就無生滅,又怎能轉呢? 所以,
實際上它是斷妄的含義,也就是寂滅。
斷妄的方式,在「大方廣了義」之類的佛經大常有說明,我常
推薦的是三部經:《楞嚴經》、《圓覺經》、《占察善惡業報
經下卷》。
當吾人之妄(無明)已斷之後,那麼,就入於不二境界。以阿
羅漢而言,就是入涅槃;以佛而言,就是混光同塵,已無涅槃
可入,卻能轉識為智。
既然是不二了,那就沒有佛性及非佛性的差別,所有的見分與
相分都消失。也就是相分中的山河大地,十方世界都隨同見分
斷妄之同時而消失不存在,不過,這也只限自己消失,並不是
共業眾生也會消失。
原因呢...,如同每一眾生都有一個從共業複製而出的文件,改
了文件內容會影響到共業,但文件本身被銷毀,卻不影響共業
。以至於他人不成佛,則仍繼續與共業之人同振,一起輪迴流
浪三界。
上述的不二境界,可以參考《楞嚴經》文所開示:「汝等一人
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註八)
關於無情成佛的議題,這裡有一討論帖可以參考,請參考3樓
、6樓帖子。http://bskk.com/thread-318755-1-1.html
***********************************************************
註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7) T19, p0138c
阿難由因世界虛妄輪迴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沈亂想。如是故有卵羯邏藍流轉國土。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雜染輪迴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如是故有胎遏蒱曇流轉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執著輪迴趣顛倒故。和合軟成八萬四千[番*飛]覆亂想。如是故有濕相蔽屍流轉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變易輪迴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轉國土。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留礙輪迴障顛倒故。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銷散輪迴惑顛倒故。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空散銷沈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痴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相待輪迴偽顛倒故。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諸水母等以蝦為目其類充塞
***********************************************************
註二
************
金玉芝草,不死為靈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0/04/blog-post_20.html
***********************************************************
註三
************
歌(羯)邏藍 及 暖壽識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27.html
***********************************************************
註四
************
發菩提心,然後能成佛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17.html
***********************************************************
註五
************
涅槃義理
http://fatsiba.blogspot.tw/2007/07/blog-post_3060.html
***********************************************************
註六
************
No. 374 大般涅槃經 (卷36) T12, p0580c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五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眾生佛性猶如虛空。云何名為如虛空耶。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佛性亦爾。
善男子。虛空非過去。何以故無現在故。法若現在可說過去。以無現在故無過去亦無現在。何以故。無未來故。法若未來可說現在。以無未來故無現在亦無未來。何以故。無現在過去故。若有現在過去則有未來。以無現在過去故則無未來。以是義故。虛空之性非三世攝。
善男子。以虛空無故無有三世。不以有故無三世也。如虛空花非是有故無有三世。虛空亦爾非是有故無有三世。
善男子。無物者。即是虛空佛性亦爾。
善男子。虛空無故非三世攝。佛性常故非三世攝。
善男子。如來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有佛性一切佛法常無變易。以是義故。無有三世猶如虛空。
善男子。虛空無故非內非外。佛性常故非內非外。故說佛性猶如虛空。
善男子。如世間中無罣礙處名為虛空。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一切佛法無有罣礙。故言佛性猶如虛空。以是因緣我說佛性猶如虛空。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佛性涅槃非三世攝而名為有。虛空亦非三世所攝。何故不得名為有耶。
佛言。善男子。為非涅槃名為涅槃。為非如來名為如來。為非佛性名為佛性。
云何名為非涅槃耶。所謂一切煩惱有為之法。為破如是有為煩惱。是名涅槃。非如來者。謂一闡提至辟支佛。為破如是一闡提等至辟支佛。是名如來。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離如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
***********************************************************
註七
************
佛性之定義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1/05/blog-post_1090.html
無生、開悟、明心及見性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0/03/blog-post.html
***********************************************************
註八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9) T19, p0147b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
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
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2.石頭能否成佛?
註:《涅槃經》開示: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
**********************************************************
回覆:
(1) 石頭是無想羯南,所以石頭是眾生 (註一)。
(2) 覺性,這裡理解成「具有能察知是非之能力」。
要具有上述這種能力之先決條件,必須先具有意識。而石頭雖然
是眾生,但一般所熟知的岩石、沙石、泥土等,都不具有意識,
所以石頭並不具有覺性,要有特殊因緣長出靈性(意識)時(註二)
,才可說具有覺性。
地球也是有生命,新時代者稱之為GAIA,佛經中有「堅牢地神」
之名,應是指同一神祇。但這生命是「附靈」,並不是指大地有
覺性,如同人類肉體並不具有覺性,而有覺性的是附在此肉體上
的業識(註三)。
(3) 成佛的先決條件須「發菩提心」
即便舍利佛尊者、目犍連尊者再世,若不發菩提心(註四),也
一樣不能成佛。
(4) >《涅槃經》: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
論:
無情、無想眾生都不具覺性,連涅槃(註五)都不能證,又如何
能成佛。至於所引用涅槃經中這段話,只能說是斷章取義,還
必須把該段經文之上下經文(註六)一同詳看,才能判斷並了知
它的含義。
這裡的「非」字,是具有「動詞及名詞」含義。當動詞用時,是
指翻轉現有狀況之意思。這從註六可以看出來,例如:「云何名
為非涅槃耶。所謂一切煩惱有為之法。為破如是有為煩惱。是名
涅槃。」
又例如冰塊之於大海,吾人不能說冰塊就是大海,但也不能否認
冰塊所占用位置之海水並未消失,當冰塊消失之後,海水就能顯
現,可以理解成冰塊就是大海所凝結。這類主張,被稱為「勝義
有」學派。
佛性,以楞伽經義,它就是「真相」,也就是無生之含意,所以
才被譬喻佛性如虛空,虛空也無生滅。而阿賴耶識就是「業相」
,是有生滅,它具有所謂的「見分」及「相分」(依宗派不同,
還有「自證分」乃至「證自證分」,這些都是冗義,見分就能完
全含括)。
相分就是泛指三界內的所有一切,又有依報身及正報身之分別。
依報身如大地;正報身指吾人的肉體。由於土木金石不具有見分
作用,所以沒有意識,不能發起菩提心,無成佛可能(註四)。
在這裡,佛性的定義,偏向於「具有覺性」,凡不具有能察知
妄想執著(意識)者,那就不具有佛性(註七。「無生、開悟、
明心及見性」一文,請參考五事一義中的「能覺」部份)
那麼,又怎樣能把這些「非佛性」非成(轉成)佛性之無生狀
況呢? 但既然佛性如虛空,本就無生滅,又怎能轉呢? 所以,
實際上它是斷妄的含義,也就是寂滅。
斷妄的方式,在「大方廣了義」之類的佛經大常有說明,我常
推薦的是三部經:《楞嚴經》、《圓覺經》、《占察善惡業報
經下卷》。
當吾人之妄(無明)已斷之後,那麼,就入於不二境界。以阿
羅漢而言,就是入涅槃;以佛而言,就是混光同塵,已無涅槃
可入,卻能轉識為智。
既然是不二了,那就沒有佛性及非佛性的差別,所有的見分與
相分都消失。也就是相分中的山河大地,十方世界都隨同見分
斷妄之同時而消失不存在,不過,這也只限自己消失,並不是
共業眾生也會消失。
原因呢...,如同每一眾生都有一個從共業複製而出的文件,改
了文件內容會影響到共業,但文件本身被銷毀,卻不影響共業
。以至於他人不成佛,則仍繼續與共業之人同振,一起輪迴流
浪三界。
上述的不二境界,可以參考《楞嚴經》文所開示:「汝等一人
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註八)
關於無情成佛的議題,這裡有一討論帖可以參考,請參考3樓
、6樓帖子。http://bskk.com/thread-318755-1-1.html
***********************************************************
註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7) T19, p0138c
阿難由因世界虛妄輪迴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沈亂想。如是故有卵羯邏藍流轉國土。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雜染輪迴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如是故有胎遏蒱曇流轉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執著輪迴趣顛倒故。和合軟成八萬四千[番*飛]覆亂想。如是故有濕相蔽屍流轉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變易輪迴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轉國土。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留礙輪迴障顛倒故。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銷散輪迴惑顛倒故。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空散銷沈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痴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相待輪迴偽顛倒故。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諸水母等以蝦為目其類充塞
***********************************************************
註二
************
金玉芝草,不死為靈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0/04/blog-post_20.html
***********************************************************
註三
************
歌(羯)邏藍 及 暖壽識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27.html
***********************************************************
註四
************
發菩提心,然後能成佛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17.html
***********************************************************
註五
************
涅槃義理
http://fatsiba.blogspot.tw/2007/07/blog-post_3060.html
***********************************************************
註六
************
No. 374 大般涅槃經 (卷36) T12, p0580c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五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眾生佛性猶如虛空。云何名為如虛空耶。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佛性亦爾。
善男子。虛空非過去。何以故無現在故。法若現在可說過去。以無現在故無過去亦無現在。何以故。無未來故。法若未來可說現在。以無未來故無現在亦無未來。何以故。無現在過去故。若有現在過去則有未來。以無現在過去故則無未來。以是義故。虛空之性非三世攝。
善男子。以虛空無故無有三世。不以有故無三世也。如虛空花非是有故無有三世。虛空亦爾非是有故無有三世。
善男子。無物者。即是虛空佛性亦爾。
善男子。虛空無故非三世攝。佛性常故非三世攝。
善男子。如來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有佛性一切佛法常無變易。以是義故。無有三世猶如虛空。
善男子。虛空無故非內非外。佛性常故非內非外。故說佛性猶如虛空。
善男子。如世間中無罣礙處名為虛空。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一切佛法無有罣礙。故言佛性猶如虛空。以是因緣我說佛性猶如虛空。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佛性涅槃非三世攝而名為有。虛空亦非三世所攝。何故不得名為有耶。
佛言。善男子。為非涅槃名為涅槃。為非如來名為如來。為非佛性名為佛性。
云何名為非涅槃耶。所謂一切煩惱有為之法。為破如是有為煩惱。是名涅槃。非如來者。謂一闡提至辟支佛。為破如是一闡提等至辟支佛。是名如來。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離如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
***********************************************************
註七
************
佛性之定義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1/05/blog-post_1090.html
無生、開悟、明心及見性
http://fatsiba.blogspot.tw/2010/03/blog-post.html
***********************************************************
註八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9) T19, p0147b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
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
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越過,越過,再越過!
修行就跟跳欄賽一般,在跑道上逐欄跳越,一個個的越過!
近日,明顯感受到自己的定力變強,遇到的一個個障礙逐漸的能越過,我來描敘這個感受,雖然有緣見聞者可能都已知道是什麼,但卻不必然是如實知!就如大家都知道輪迴是苦,卻又不願個個去出家當專業修行人一般,這樣的知,是霧裡看花,所以有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能否越過個個障礙,那是指是否具足「如實知」這個議題!
如實知,指的是具有法住智,也就很清晰的明白三法印或一實相印的道理。同時,『又具有涅槃智的部份定力』,雖然還沒證到涅槃智的究竟三三昧(空、無相、無作)或徹底斷除無明,但卻已確實的朝這條解脫路上行走。
如我常譬喻的「污水坑喻」,明明看到前方地上有一個污水坑,也知道要閃過,也有信心要閃過,但前腳踏出嘴上還在叨念著閃過,後腳卻踏入污水坑裡,這就是業障!
真正的如實知,必須經過反復的「試錯」過程,經由每一次的錯誤經驗,又願意修改錯誤行為,並於下一次相類事件而能糾正成功,此三者歷一遍之後,就會產生一絲定力,眼前的霧氣又薄了一分,更加的如實了知十方宇宙內無一事物無時無不在生滅中;更加了知,所有一切都是貪欲愛習的執著!
我明白、我了解,乃至我如實知,於是遇到起心動念乃至七情六欲,在根塵相觸時,生起的那剎那而能察知,並同時遠離!並非察知後遠離,而是察知其本身就是遠離。察知與遠離可以分開,稱為功夫不到,也可以同時,稱為功夫到家。
即便察知之後才再遠離也仍是功夫事!不過,吾人須實際上了知,心念生滅是非常快,於察知之當下,前念如流水已流過(過去心不可得),當下又剎那已過(現在心不可得),而未來的心念仍未生起(未來心不可得),想要不遠離前念也不可能,只是修行人自己是否能了知這件事而已。
當下心念察知前念時,則當下心念亦已滅,就在這時不再串習接續引起後念,若爾後再起念時,卻無三毒習氣,此時被稱為一切智(菩薩乘者被稱為道種智,佛被稱為一切種智),那就是二乘的漏盡明。就如我所說的,常住無欲(保任於此),不事不思想,有事思想亦無欲(《圓覺經》中有開示25種定輪成佛修行法,請有緣人自行往觀,我此處所說的偏於「單修奢摩他法」)。
----
想要成佛的重點是「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所以在因地修行時,就要一直保持在成佛後的果地心態,那麼,是否已悟佛知見,就是非常重要的事!
已悟佛知見者,以無欲的平等心來應對人世間的任何事,因為所持淨覺心(無欲)明確,所以遇事就會以保持此心不墮入輪迴、生死習氣之中為前提、為中心。於是......
第一步驟,是面對各類事件都能跨過,若心中不留礙、不生三毒習氣,稱為跨過(心能轉境)。若不能跨過,也要能明明了知,自己目前已遇到而且還跨不過(被塵所染),以做為警惕,以做為下次遇到時跨過的心理準備。我明明了知,我也跨過許多障礙,所以我很清楚這是我曾經遇過的事件,這是我的修行經驗。
第二步驟,若定力已具足,能屢次皆能跨過貪欲愛習生起後的攀緣,那麼只剩下自己的心量是要選擇那一乘了? 選二乘,那就剩下入涅槃斷除意識的滅盡定;選菩薩乘,那就先斷三毒而不入涅槃,同時亦須再鍛煉轉識成智的金剛三昧。
近日,明顯感受到自己的定力變強,遇到的一個個障礙逐漸的能越過,我來描敘這個感受,雖然有緣見聞者可能都已知道是什麼,但卻不必然是如實知!就如大家都知道輪迴是苦,卻又不願個個去出家當專業修行人一般,這樣的知,是霧裡看花,所以有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能否越過個個障礙,那是指是否具足「如實知」這個議題!
如實知,指的是具有法住智,也就很清晰的明白三法印或一實相印的道理。同時,『又具有涅槃智的部份定力』,雖然還沒證到涅槃智的究竟三三昧(空、無相、無作)或徹底斷除無明,但卻已確實的朝這條解脫路上行走。
如我常譬喻的「污水坑喻」,明明看到前方地上有一個污水坑,也知道要閃過,也有信心要閃過,但前腳踏出嘴上還在叨念著閃過,後腳卻踏入污水坑裡,這就是業障!
真正的如實知,必須經過反復的「試錯」過程,經由每一次的錯誤經驗,又願意修改錯誤行為,並於下一次相類事件而能糾正成功,此三者歷一遍之後,就會產生一絲定力,眼前的霧氣又薄了一分,更加的如實了知十方宇宙內無一事物無時無不在生滅中;更加了知,所有一切都是貪欲愛習的執著!
我明白、我了解,乃至我如實知,於是遇到起心動念乃至七情六欲,在根塵相觸時,生起的那剎那而能察知,並同時遠離!並非察知後遠離,而是察知其本身就是遠離。察知與遠離可以分開,稱為功夫不到,也可以同時,稱為功夫到家。
即便察知之後才再遠離也仍是功夫事!不過,吾人須實際上了知,心念生滅是非常快,於察知之當下,前念如流水已流過(過去心不可得),當下又剎那已過(現在心不可得),而未來的心念仍未生起(未來心不可得),想要不遠離前念也不可能,只是修行人自己是否能了知這件事而已。
當下心念察知前念時,則當下心念亦已滅,就在這時不再串習接續引起後念,若爾後再起念時,卻無三毒習氣,此時被稱為一切智(菩薩乘者被稱為道種智,佛被稱為一切種智),那就是二乘的漏盡明。就如我所說的,常住無欲(保任於此),不事不思想,有事思想亦無欲(《圓覺經》中有開示25種定輪成佛修行法,請有緣人自行往觀,我此處所說的偏於「單修奢摩他法」)。
----
想要成佛的重點是「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所以在因地修行時,就要一直保持在成佛後的果地心態,那麼,是否已悟佛知見,就是非常重要的事!
已悟佛知見者,以無欲的平等心來應對人世間的任何事,因為所持淨覺心(無欲)明確,所以遇事就會以保持此心不墮入輪迴、生死習氣之中為前提、為中心。於是......
第一步驟,是面對各類事件都能跨過,若心中不留礙、不生三毒習氣,稱為跨過(心能轉境)。若不能跨過,也要能明明了知,自己目前已遇到而且還跨不過(被塵所染),以做為警惕,以做為下次遇到時跨過的心理準備。我明明了知,我也跨過許多障礙,所以我很清楚這是我曾經遇過的事件,這是我的修行經驗。
第二步驟,若定力已具足,能屢次皆能跨過貪欲愛習生起後的攀緣,那麼只剩下自己的心量是要選擇那一乘了? 選二乘,那就剩下入涅槃斷除意識的滅盡定;選菩薩乘,那就先斷三毒而不入涅槃,同時亦須再鍛煉轉識成智的金剛三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