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必然須把注意力放在心念上,若是打坐還好,但在行路時,如何確定太用功時,不會被車撞死?
功夫的使用,是沒有間斷的,每分每秒都在用,即便我正在打字,也必須能用的上才行。
所謂,起心觀妄起是妄,不起反而沒事。如此了知,觀心的方法是方便有為法,卻不是究竟無為法。
《楞嚴經》開示:
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
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略)...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
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
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
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
看吧,楞嚴經都已這麼肯定的開示成佛方法,為何......,我老是覺得奇怪的問為何!為何看這部經的人,很多人都不能開悟呢?不能了知成佛的正確方法呢?
依《楞嚴經》義,已很清楚的說明,想斷根本無明,就是必須:立志無欲!(等同《圓覺經》之悟淨圓覺,並持淨覺心在用功)
當吾人已立志無欲,就不再攀緣善惡六塵,於是.內無所欲,外無所住。以無所住故,而生佛心!
但於因地修行,必須能察知六根觸六塵時當下的反應,才知過錯在哪裡而能不相續習氣。
有人必然說:觀心也可以知道當下的反應!
我說:觀心有不少弊處!
觀心是有為法,是獨頭意識在用功,太專心時,使得前五識不作用,這又要怎麼生活?走路被車撞死都是預期可能發生的事。
所以,使用觀心法門,不能分分秒秒遍行。只能在身心不被妨礙時才能用功,例如打坐。在其它很多時候都用不上這個功夫。
由於智者具有分辨用功利弊的能力,所以了知,觀心是有拘限的有為法,不能用在分分秒秒的最省力用法。察知觸塵時當下的反應(禪那法),才是正確方法。
--
如何達到 「 察知觸塵時當下的反應(禪那法) 」 呢?
想想,嬰兒沒有煙癮,而煙癮是怎麼養成的呢?......就是反復去薰習而養成!
那麼,要養成「 禪那法 」,就有必要反復的有這類薰習行為才行,功夫用久了,就自動能養成不經過大腦就有察知反應的能力。
這如同初學武術,什麼都要不斷地模倣練習,等到一旦成為武術大師後,隨時都不花精神四顧察看是否有殺手,但只要有飛鏢射來,就能不經大腦思惟,而立刻直接閃過。
即便沒養成察知習氣,平常世俗人也能達到察知的現象,例如,腳踢到石子很痛,自己不知嗎?就算不痛,也常會(不是每次會)當下得知已踢到石子。就是保持這種立刻察知的反應就行了,並把它養成習氣,稱為淨習、正念!
--
再來的功課,就是於察知之後,若知所反應是染習,就不能再相續它,否則,就算已察知也對解脫輪迴或斷無明皆沒助益。
斷除根本無明的方法,如同高速行駛的汽車(無明),不必特別去做任何事,只要不踩加油板(不染習),它自動的會慢慢停止!
--
又,何謂染?
凡生起的三毒習氣或能再養成三毒習氣者,不分善惡皆是染!
(注意,身口意先從不相續惡習做起,能達到不相續後,再學習心不相續善習,但身口卻能行善。身口意分開的技術,這...又是另一門功課)。
跋:
斷根本無明的方法,《圓覺經》開示有三種淨觀(奢摩他、禪那、三摩
缽提),排列後有25種定輪。
單用禪那法只是25種之一,但卻是很省力的方法,因為四威儀中時時都
能用的上。
另外,單用奢摩他法,或是禪那與奢摩他二法合用之方法,皆都可以在
四威儀中時時用的上。
註:
地藏菩薩開示之《占察善惡業報經》唯心識觀,等同《圓覺經》中的
禪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