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法友問疑。
>五祖說的『心識流動』在哪個位置?
復﹕
(1)心識二字是指第八識。心識流動有二義,一是概指所有識,何以
故,《楞伽經》(三譯本)開示諸識有二種生住滅﹔二是指意識
,因為用功者,若不離生滅而用功,不離意識也,直接用意根用
功,未之聞也,除非是果地菩薩乘願投生者才有可能。
(2)初修行時,方法有多種,建議以《圓覺經》的三種淨觀及25定
輪為修行主要方式。
(3)若是想成佛,那就須先悟淨圓覺(必要條件),可以避免外道默
照禪發生。把功夫專注在心念上用功,建議也先悟淨圓覺。
打坐時(不是其它行臥住)若令心念不生,這是奢摩他法。
打坐時(不是其它行臥住),令心念生起即察知而覺(覺指不隨
串習。串習指被業力驅使,而不由自主的產生業報,打坐時的業
報就是生心念),這是禪那法。
主動起心觀察何以心念不由自主地生起,或施展諸神通來觀察生
滅,這是三摩缽提法。
(4)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基本已證阿羅漢果,但此中仍有深義!
依於《楞嚴經》五十陰魔經文,聲聞及緣覺二乘阿羅漢還沒斷除
五蘊,所以寂滅現前,還不一定是指已成佛!!
這種最頂級的境界,是無法用概括性的三言二語就能定義,最好
的結果是由已證阿羅漢及以上境界的聖人來驗證。這種難以驗證
的道理也適用頑空是什麼境界這個議題。
如我所知,頑空是四禪無想定!
因為,入無想定者,心念(意識)不動。若就此命終,壽五百大
劫,前半劫意識徐伏,中間意識不動,後半劫意識徐生。
所以,若以為意識不動,就是證寂滅的涅槃(心念不生),那很
可能只是證無想定而己,所以這狀況被稱為頑空,當事人很難判
斷到底證到那一個境界?
這也是何以佛經中記錄無聞比丘證四禪自謂證四果,而於命終卻
見中陰身生起而謗佛,依此謗業而墮地獄!(判斷他是證到四禪
無想定,以智慧、知識不足之故,無法分辨是否真已證,所以有
了誤解)
上述的困境,也是憨山大師何以下兩句名言:
「荊棘叢中下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
在心念不生的狀態下,要再更進一步是很困難的,無論是從無想
定而斷惑證阿羅漢果,或進入菩薩六地及以上境界。此所以我上
述何以列悟淨圓覺是必要條件!因為,有這前提者,可以極大(
不代表不會產生誤解)防止證四禪無想定,而自以為證三三昧。
真正大修行者,或要避免轉身難的最佳方式(不是惟一方式),
就是不要令心念不生,而是直接斷除七情六慾!
怎麼斷除七情六慾呢?以下說明並舉例﹕
A、自問是否已悟淨圓覺,而存心要斷除七情六慾呢?
B、例如
路過看到路邊有小石子,它是外塵,於看到時,
不會想取得它,因為它沒有價值,沒有貪慾想取
得﹔於看到時,不會瞋恨它,因為不曾受它傷害
﹔於看到時,沒有失智,而了知它是石子。
於時時皆保持這個狀態(保任),三毒不生,三
三昧逐起,如斧砍大木,逐漸的,習氣會斷除,
至因緣時節到時,也許見一物、聞一聲、嗅一香
、嚐一味、觸一物,乃至思一法(註一),皆可
能當下破思惑證阿羅漢果或菩薩六地、七地位,
乃至破塵沙惑證佛地,被稱為頓覺人!
C、總持法﹕無慾!
>懲其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這個又是怎樣的技巧?
復﹕
這是 「入流亡所」及「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的禪定功
夫。
其實,以觀世音聞聲的法門為例,那就是先令心念專一在一處,果真
做到專一時(心一境性),就會達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心念真正專一時,會住在所專一的境界上,於是聞不到聲音,動相消
失,其另邊的靜相也必然消失。如同手掌,當手心消失時,就代表手
掌被切除,而此時手背也必然不存在。
當,若已悟淨圓覺後,就 「必然存心無慾」 ,於此時可以依習氣
而用此法(若真無慾,則心念不會串習而不由自主生起,若有生起,
必然是依願生起。若不依願而是依習氣生起,則仍有欲),這是奢摩
他法。也可以另單選禪那法或三摩缽提法來助行,或其它24定輪來助
行。是謂頓漸修!
>心識流動是什麼,在哪裡?怎樣發現它?
復﹕
(1)在哪裡?
察知心念生滅時,是心識流動。不察知心念生滅,亦心識流動
(指菩薩七地及以下菩薩、眾生,菩薩八地開始,能所俱寂,
可以不生心念)
(2)怎樣發現它?
若起心念說:我發現它了,此時就是發現它。
即便不起心念自說已發現......,又何時曾離開過發現了?只
是沒有明了意識那麼清楚了知自己已發現,罷了!
如同沒有照鏡子看自己臉上是否被業力驅動而出現皺紋,而業
力會在沒照鏡子時就停止作用了嗎?當然不會。
眾生壽命不離煖、壽、識,有識之處皆有生滅,是誰驅使諸識
生滅耶?佛法謂之妄,但妄之作用對輪迴眾生而言,即是業力
的作用!(乘願投生的果地佛菩薩,不一定受業力驅使)
**************************************************************
註一
*********
溫州仙巖安禪師,因看《楞嚴經》「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
斯即涅槃。」,於當時破讀:「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
涅槃。」而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