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慧解脫暨斷痴毒方式

參閱﹕
 ‧未得初禪是否也能解脫?
 ‧俱解脫之如何解脫方式
 ‧巴利註釋書的古層,第6.6
 ‧《須深經》的傳本及南傳上座部對《須深經》慧解脫阿羅漢的理解

以前曾經以為今生無法確定真正斷痴毒的方式,也在百度貼吧上發文尋求有緣人開示斷痴毒的方式(註一),今晨始知其方法,果真如《華嚴經》開示﹕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

心的作用,決定是否能否斷三毒(從慧解脫入,或從俱解脫入皆如此),也決定是否能斷無明入佛地!

----
自問﹕如何斷三毒耶?

自答﹕《大乘楞伽經》云﹕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

   分別爾炎識即是意識。

   但要注意,意識不動也不代表已入涅槃,入四禪無想定也能暫停意識不動。

   所以,要證二乘阿羅漢果(相當菩薩乘六地境界),必須先證入三果阿那含
   (相當菩薩五地位)。

   三果(五地)的特徵就是﹕貪嗔斷。也就是已沒有七情六欲之類的貪欲愛習
   ,此時若向菩薩乘聖人索求肉體器官之佈施,原則上祂會施捨!(菩薩乘人
   若不施捨,必定有更重要的業因緣要去執行。而二乘則不一定會施捨)

----
多年前早已斷除見惑,了知有生必滅無有不滅者﹔領悟所有生滅的背景是無生,生滅如同夢幻、水月,只幻有而實無,若執著為有,則是錯覺!

雖然不疑上述的知見,卻一直無法理解慧解脫聖人,如何能在如同凡夫之無禪定力現象下,而能入無餘依涅槃,尤其是肉體受折磨非常痛苦之下,是如何能不被它影響呢?但今日卻忽然悟入體會到其原因了!原來,果然一切惟心造...

妄生之後,於是有世界相續(十方宇宙)、眾生相續(各類生命體)、業果相續(業報輪迴)的產生!

眾生有妄,所以有業力之演化、流洐,因此有三界,於是不離輪迴,如此排列組合之後,三界又有了六道的分類,人道眾生,又怎能離心而獨存耶?

所以,當下「妄心」的狀況,決定未來如何演變!

肉體既然由「心」(含真、妄)所現,心寧靜就已究竟,慧解脫者必然已先心解脫(已斷貪瞋),又何必須入禪定才能解脫輪迴耶?(解脫輪迴,没必要上綱至塵沙惑之無明,或菩薩七地及以上境界)因此心解脫者,也必然能達慧解脫,只分早晚而已!(心解脫,在四阿含中是代表證得阿那含果位)

**********************************************************************
註一
***************
>如何判斷下一動作是斷除痴毒的行為?

● 自答
 ○俱解脫路
   應該是已如實知業力引發之臨界點,也就是達到知什麼業力臨界點會吸引因緣和
   合,或知哪樣因緣和合而引起果報之臨界點。

   例如﹕在地上往上跳而掉下來,但科學家已確實研究出,物體達到第二宇宙速度
      ,可不受地球重力約束而飛出地球,不會再掉下來。

      禪定者在觀察如何擺脫業力的束縛,如同科學家在研究如何擺脫重力的過
      程狀況。科學家一旦研究出答案,就有辦法能使物體飛出地球,例如火箭
      。

      解脫修行人,若已如實觀察到業力的吸引作用,則能斷除它的吸引,而達
      到所謂﹕斷除三毒!(解脫三界之業力束縛)

 ○慧解脫路
   我不能真正理解這條路,沒有像所理解俱解脫路那樣的有信心。只了知它的解脫
   業力束縛方式,是以斷除貪欲愛習為準,但這只確定能斷除貪嗔!(所證境界
   相當菩薩乘五地)(2018-12補﹕悟透「證慧解脫阿羅漢方式,及須臾得神足通
   經文即能有信心,原因在法住之後,專精思惟,達到已養成淨習,而不落入痴習
   之中)

   至於斷除痴毒,我個人的觀察是須斷除色界、無色界的「五上分結」,引用佛光
   電子大辭典(另加上我個人的領悟)﹕

   (一)色貪(按﹕色愛)
     貪著色界五妙欲之煩惱。

     法迄巴按﹕
     《楞嚴經》開示,於色界四禪有二條路,利根者直接斷三毒出三界,鈍根者
     則入無色界。這裡的利鈍差別,顯示出色貪的濃淺。三果聖人命終落在色界
     四禪的五不還天,這也顯示出其未除色貪的微細習氣。

   (二)無色貪(按﹕無色愛)
     貪著無色界禪定境界之煩惱。

     法迄巴按﹕
     無色界有四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
     空無邊處﹕離色貪能入。
     識無邊處﹕離空處貪能入。
     無所有處﹕離心念之作觀能入,但依諸經論說法,入此處,實際上並沒有
          真正離心念觀,仍有少分識的作用,也就是說還有五遍行的
          微細習氣在。

     非有想非無想處﹕此處仍有因緣和合作用,所以入此處者,又稱為因緣定
             。我個人認為,入此處者, 雖然是已離識,但這個離識
             應該是相對說法,識有生滅,若真已離識的作用,則必
             然能斷三毒,證三三昧,而實不然。

             所以,入此處只是識的作用更微細,之前所離識,應該
             是指伏意識,而入此處定境時,則純粹只剩意根(末那
             識)在不斷的執取(恒審)受業力驅動所生的第八識相
             分。仍有更微細的未停止執著習氣(恒審)!

             俱解脫者,從此處而破三毒, 很有可能是證緣覺/辟支
             位,而不是聲聞位。因為菩薩七地的境界,是念念能
             入寂滅而不證寂滅,這與由此處破三毒而證三三昧之境
             界比較相似。(依《華嚴經》金剛藏菩薩開示,六地就
             能入寂滅,這相當於聲聞果。緣覺果的定境又勝聲聞果
             ,所以可知其定力相當於菩薩七地,而慧力不及)
 
   (三)掉舉
     上二界眾生心念掉動而退失禪定之煩惱。

     法迄巴按﹕
     這現象應該理解成微細的貪愛習氣仍未斷除,而仍在起伏,不能理解成純
     粹是如同一般初修時之心念不能入心一境性之類的現象。

   (四)慢
     上二界眾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煩惱。

     法迄巴按﹕
      這也是習氣。連已斷三毒的畢陵伽婆跰尊者也仍有餘習,對恒河女神稱呼
     「婢女」,何況未斷三毒的修行人呢?

     所以,這裡的慢,是指貢高的極微細我執,只比阿羅漢聖人的餘習粗一些
     而已。

   (五)無明
     上二界眾生耽著禪定,而於真性無所明了之煩惱
      
     法迄巴按﹕ 
     如我所知,無明也有粗細,未斷三毒者是粗,已斷三毒而未覺遍十方者(
     未入佛地)是細。

     這裡的無明習氣,應該是指三毒中的痴毒,是無量劫以來養成的,比直覺
     還更微細的我執!

     分別有比較,心念最粗﹔了知仍有觀伺,心念較細﹔直覺的分辨、了知最
     微細,如練武數十年的國術大師,有飛鏢射來,不經大腦就直接的閃躲。

     例如,我本人念阿彌陀佛佛號也非常純熟,每次突然滑倒時,於當下都不
     自住的念「南摩阿彌陀佛」,不是我有心想念,而是已養成習氣,在直覺
     下就不自主的就念出!

     無明習氣是負面,其微細程度,我估計與我這等不自主的念出佛號,應該
     是很接近或相等的級別/程度,差別在一個是惡習氣,一個是善習氣,若果
     真此二者習氣是非常接近的同一層級,那麼,在下今生解脫輪迴就有希望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