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0日 星期一

只有般若

從五官感受器接到外在訊息到情緒反應,它的時間非常短,以人類來說,近乎無法中斷自己的情緒反應。例如聽到一個好笑的事,當下就直接「噗」的笑出聲,中間很難再插入時間去思考自己的笑聲是否適當?若還有時間思考,那代表當事人還不怎麼感到那麼好笑〜

對於大聖人(至少菩薩八地及以上)來說,卻有能力把這中間的時間效果延長或縮短,而不令人知或令人知。一般人類很難想像,把二個銀河系合併在一起,其中的所有生命,都彼此不了知此事發生,已證三明六通者除外。而佛及大聖人卻能如此。

在《妙法佛說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中,就有開示從地湧出的菩薩讚嘆佛德行「五十小劫」,而佛神力令在場四眾以為只有半日,大神通境界的大聖者,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而我的想法是,只有四眾有這種時間錯覺?或是把在場四眾的「反應速度加快」,使得其感受五十小劫只如半日?或真的是時間已被縮短?...那麼,外在世界的所有生命體,也會以為只逝去半日嗎?...我今生應該沒能力去證實自己上述的想法了,唉〜〜(很無力又很遺憾的感覺😭😭😭)

那麼,聖人或大聖人對於「五官感受器」傳來的訊息,祂應該如何反應呢?

是「演示笑容」示於人,或仍然保持無情緒反應的狀態呢?

是的,聖人(指阿羅漢乘三果)及以上的佛菩薩皆已無人類這般的情緒,全部只有「般若」!!

般若是什麼?...我個人認為它是十波羅密的綜合表現之「習慣性代稱」。而對三界眾生而言,它是七地菩薩「念念能入寂滅而不證」的無生法忍之智慧。當然,它也是十地暨佛地的寂澸忍之表現。

般若,是出世的智慧,是內住寂滅而於外之各類現象不執著,同時又能以最高效率「依緣所遇諸塵」時之處理智慧。


------
【十波羅密】
檀(布施)波羅密、戒波羅密、忍辱波羅密、精進波羅密、禪波羅密、般若波羅密、方便波羅密、願波羅密、力波羅密、智波羅密。

智波羅密,是指「由識轉智」之境界。相對應的是四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意識轉為「妙觀察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阿賴耶識轉成「初階大圓鏡智」、異熟識(菴摩羅識)轉為「終階大圓鏡智)。  

不同宗派對於最後一智的分類有些不同。在密宗中分法,阿賴耶轉為「大圓鏡智」,異熟識轉為「法界體性智」。其實,它所代表的意思是一樣的。東方人所稱的「杯子」,西方人稱之為「Cup」,名辭不同意義相同,所謂殊途同歸也!

當眾生「仍有心」的作用時,則第八識稱為「阿賴耶識」,當三毒已斷時,則稱第八識為「異熟識」。

所以證阿羅漢果或證菩薩六地時,不止意識轉為初階妙觀察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八識的名稱也跟著變為「異熟識」,此時稱為「初階大圓鏡智」,至成佛時(破無明,塵沙漏盡。有些人主張此時所破的是等覺菩薩的「無始無明」),方把第八識轉為真正的「終階大圓鏡智」。......唯識法相的知識就像現今的科學知識一樣:多又繁雜!!卻又一點也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