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專注

我發現,當一個人「若太專注於目標時,在轉移至下一個目標時,會遺忘預設要做的事」!
 
我不能確定人類的「專注」狀態,是純粹的心理活動,或是生理性的大腦活動所導致?乃至於,是此二者的綜合活動所導致?!
 
最多,我只能依照自己經驗來做邏輯相關的動作(假設、分析、推演、歸納等)。
 
 
【事件來源過程如下】
 
某次上廁所洗手時發現衛生紙盒中廁紙已快見底,當下就心想:「下次再上廁所時,要帶廁紙放入」。
 
在下一次去浴室/廁所,眼一見衛生紙盒時,才「觸發記憶」,發現之前的「心想」已遺忘!(這次沒有帶來廁紙)
 
於是,當下又自我告知,下次再來時,絕不能忘了!!
 
但在下一次又上廁所時,發現自己「又」忘了帶廁紙來...唉~ =.="
 
於是,我就自問:「我得了老年痴呆症了嗎?」......
 
---
為了上述的「遺忘事件」,我做了一些自我分析、測試,發現記憶性的確不能跟「印象中」青少年時的記憶狀況相比,但還不致於患上老年痴呆症,於是就有了本文的議題:
 
      當一個人「若太專注於目標時,在轉移至下一個目標時,會遺忘預設要做的事」!
 
我自思惟,是什麼原因導致我遺忘之前自我告知要做的事呢?
 
・我想到,以前當做事太專注時,會遺忘其它的人事物所發出的聲音。但也不能說完全遺忘,而是在「專注做事」時,那些聲音就不會太影響我。以致於,我以為我沒聽到聲音。
 
・我又想到,曾經以為專注時,會遺忘所有外在聲音的存在,在「印象中」曾經有做過的反複測試、反省裡,會出現以下的狀況: 

     「若進行『 深度反省(或專注於禪定行為) 』時,其實那些被遺忘的聲音,仍已被自己記住,可被喚出
 
因為上述的經驗(遺忘及反省),加上個人對佛法之認知,於是我得到以下的結論:
 
1、入禪定時,依不同境界,六根會逐漸的不再作用
 
2、入極深三昧時, 連意根也不作用,此時有三種境界(以眾生立場而說):四禪無想定、滅盡定、入無餘依涅槃」(佛及大菩薩不用意根也能做事)
 
3、世俗人、定力不足的修行人,會因為「心(意識)專注的行為」,而暫時遺忘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現象。
 
4、世俗人、定力不足的修行人,自以為已遺失的六塵記憶(
實際沒遺失),原因在於「定力不足所致」,以致於「無法定靜到能深入第八識,去取出記憶種子」,來佐證並沒遺失六塵記憶。
 
5、只要眼根、耳根沒停止活動,所有具意識的生命體,皆能過目不忘、過耳不遺
 
6、即使六根已停止活動,俱解脫阿羅漢果及菩薩六地(含)以上聖者,也仍能取出六根停止活動時之「當時應有的六塵變化(入三昧發起神通就能了知)」
(疑上說者,參閱《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四: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所以,世俗人、定力不足的修行人,若在每次「專注行為」結束後,在想做其它目標事情之前,若能先「靜住不動身(心靈沉靜)」而立刻回想:

     「執行下一行為之前,我應該先做什麼準備事項?

此時,隨不同人的定境/靜心程度,會有不同程度的「回想出很多預設在做其它事情之前,就應先完成的事項」!
 
上述說法,雖然是「比較了義」的說法/行為,但我本人卻注意到一個更簡單的「不了義卻能達到同樣目的」之方法,那就是:
 
    先把要攜帶的廁紙量,放在「人身會經過,且眼睛會看到的位置
 
這樣,在行走至廁所/浴室過程時,「眼根一觸廁紙」,就會喚醒「它為何放在這裡」之原因/記憶。
 
因為這個方式,也令我想到,何以醫院會建議子女,買一個七格的「藥品備忘盒」給老人家(每日一食,並以星期為單位,依不同日放入應食的藥品),就是怕老人家記憶差忘了吃藥,或已吃過又重複吃!
 
經過上述的分析後,我確定「場地心理學」的確有效!!
 
還確定一件事:「我真的老了!」......哈哈哈~(笑,總比哭來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