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見到「性」就成佛了嗎?
>如此說來,祖師又有幾人成佛呢?
>還是另有所指?
答:
妙法蓮華經上揭示,佛出世間一大因緣是在:「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令眾生悟佛知見、令眾生入佛知見」(整理後的文字)
所謂「開佛知見」,就是演說佛法!
在演說佛法同時,自己以身作則,這就是「示佛知見」。於演說弘法時,能鞭僻入裡,而令眾生領悟佛所說法之內容,這就是「令眾生悟佛知見」。
當眾生已從佛的說法、行為中,悟了佛知見之後,而去依法如理實踐,最後也同時證實佛所說法,這就是「入佛知見」。
在法華經中揭示,有一八歲龍女,於一瞬間轉男相,至南方無垢世界示現成佛,祂就是活活的入佛知見之實例。
最後,很多人都想知道,什麼是佛知見呢?這在許多的「了義經」中都已開示,那就是「無生」!
從眾生修行成佛,這不是無生,但被稱為斷妄!
所謂「無生」,如同虛空,不因所在位置有東西而消失,也不因此東西被移除而產生,它恆常具八不的現象,所謂「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常、不斷」。
眾生目前所知見、覺悟的一切,都是妄!是妄在覺知,所覺知也是妄,通稱為「識」。這種覺知能力,至成佛時(或含八地以上菩薩)都被稱為「智」,其實都指同一事件。
現在話題拉回到樓主的主題上:
見到「性」就成佛了嗎?
是否能成佛,要先瞭解「性」的意義是什麼?
性,其意義,若要考究,依訓詁學而論,乃從「心」從「生」,這就指「妄」。生心乃為「妄」,是謂性。
性,從世俗人的習慣用法,常指不變、本體,所以有「本性」的用法。
「性」的意義應該是「妄」還是「不變的本體」之意思呢?
吾人了知,無生則不可思議,凡所有可思議者,皆改名為「妄」,即便如此,此妄也是無生,只是為便於二分法的理解之用,所以用「無生」與「妄」之相對意義來說明。
依上述的定義,則了知所謂的「性」,是有所說、有意義,那就落於「妄」、「生心」之範疇內,考之佛經中所揭示的義理,也符合之。所以,要表達無生、不變 的本體時,就會用「佛性」,於性之前加「佛」字來區別之。甚至用「本性」、「自性」來與「性」區別之,以儘量避免義理的混淆。
樓主的意思是見到「佛性」、「自性」就成佛了嗎?
是與不是,這中間大有講究!
若以通用的義理而言,答案為「是」!此時的「見」,是指「親證」、「斷妄」的意思。
若「見」解釋成「理解」,答案為「不是」。凡理能「悟佛知見」者,也算是已見性!這就是何以天台宗就佛而判立有「六即佛」之原因。
六即佛:
一、理即佛,又做理佛,指一切眾生本具佛性之理,與諸如來
無二無別,皆即是佛,故稱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又作名字佛。是從善知識處或或從經卷中,而
了知一切皆是妄,故稱名字即佛。
三、觀行即佛,既了知一切皆妄,進而依教修行,欲證此事,
故稱觀行即佛。(此位分為五品位,隨喜品、讀誦品、說法
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
四、相似即佛,於前述「觀行即佛」中,定慧加深,而有所證
境,於理彷彿,故稱相似即佛。此分為十信位。
五、分證即佛,指更進一步的斷無明;無明之惑有四十一品,
由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位,漸次破除一品無
明,而證得一分中道。
六、究竟即佛,這就是正等正覺的佛。
吾人若不特別的分解、說明,一般所謂「見性」,都可以解釋成「成佛」、「斷妄」、「正等正覺」。若要分解與說明,見性就有「六即佛」的分別,但最基本須「悟佛知見」,才具有「見性」的條件。
這如同行於沙漠,欲前往金字塔,凡親至金字塔者,則是「親見」、「親證」,但未到者,以能在遠方就能「見到」,而不迷失於將要走的道路,也算「親見」之一種,但還未「親證」。
若修行人雖於「行上未親證佛性」,但於「理上已悟無生」,那也能列入「見性」,如同前述雖未親至金字塔,但已在遠方見及而不迷失於未來的道路。
再回憶法華經,為何要提出「悟佛知見」一事之原因呢?
因為這如楞嚴經所揭示(註一):
『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
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
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亦如圓覺經所揭示(註二):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
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
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
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
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
當吾人「已悟佛知見」時,於此時之因地要發心修行,此發心就須等同佛地境界,如此修行才能斷妄成佛。所以要斷妄修行前,就必須先悟佛知見!如同沙漠之旅者,雖未親至金字塔,然在出發時就必須已見金字塔,已知方向。
初修行人,若已悟佛知見,了知一切性空,了知所謂性空,其本質為無生,『非作故無。本性無故』。以此所悟,而一切時無慾、無所住,如此之一切時,即等同於佛。這就是「因地發心,等同果地覺」之意思。
在佛世時,有許多的慧解脫阿羅漢,即是如此先悟性空(十二因緣之緣起性空)得「法住智」,後於四威儀中皆保持此一切性空的知見而不執著,雖無神通與禪定力,但於命終之後也不再墮入輪迴,如此行為則稱得「涅槃智」(註三)。
這些慧解脫阿羅漢,若有禪定力加持,就不止是斷煩惱,而乃能斷妄!
若人修行,於因地發心等同果地覺者,這是大利根,稱為頓修或圓修!若不爾者,是為漸修,最後仍不能成佛,還至少須一轉!
***********************************************************************
另再補充說明「現象」與「真實」的義理:
對於「妄」的產生,楞嚴經上說的很清楚: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
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
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依照上述,「從體而言」眾生如在夢中,但「從現象而言」眾生之體會又是如此切膚之痛,所以,因不同角度見事,於是就有了諸家之鳴。例如佛法、道家、婆羅門及九十六種外道等。
從佛的角度見事,「妄」就是「如夢、幻、泡、影」,簡言就是「不是實在發生的事」,如室伐羅城的演若達多,怖頭遺失而狂走,無論是否歇狂,本頭都不失。所以,無論眾生是否修行斷妄,其佛性都不遺失。
從眾生的角度見事,由於有八苦之切膚之痛,又不能假設這是如夢幻泡影一般,所以把所有的生滅視為「真」,是以修行是真實事件,是能除苦。
吾人再換成佛的角度來看,佛也曾在圓覺經說「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複本來金,終以銷成就」。所以雖然本來無生,若有見生滅者,是謂「妄」。妄本非實,但妄中人物卻受妄苦而以為實。姑不論妄是實非實,吾人卻能肯定:『不斷妄就永受生死之苦」。
由上述必須斷妄的角度而論,道家之主張「也」很有道理。道家通說「從渾沌(注一)而分二儀」,如此再續展開、繁衍而終成森羅萬象。這是從「有」的角度而論。
而佛法若從現象上來討論,也同於道家之「從有的角度」所產生的見解。
但我個人依於下列的現象,而相信於佛法之「從無生角度」所產生的見解:
從維摩詰所說經中,可以了知,佛及大菩薩的能力,可以
把二個世界相疊,而令其中的眾生不知不覺(阿羅漢之類
的聖人,或具有特別神通的賢人能知覺)
若從「有」的角度來看「究竟義理」,又怎能令二個世界相疊呢?但實際就能如此,由此可證,佛法所說的「無生」、「妄」、「因緣」都是正確的見解,佛法的思想,具有空、假有、中三道,它可以含容道家「有」及「中道」的思想。而且此三種理論,它們都是能相融的理論。
(1) 假:因緣
因緣來自妄。妄如夢幻泡影。眾生在夢幻泡影之中,因此
以為它們是真實
(2) 空:妄
妄的本質(因緣和合)是性空,性空則無生滅
(4) 中:無生
無生本質並沒有生滅,但現象上還是有生滅,不過,有生滅
亦等同無生滅,因此把有生滅的現象稱為「妄」
現在從新審視、整理吾人的見解!
修行斷妄是有、是真實事件,但在修行至斷妄之後,才瞭解所謂的有、真實,那只是妄的作用,無論是否有修行、是否有斷妄,其本質都是無生。如下列佛經所云: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5c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
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
復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
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以上,普願見聞者得法味!
法迄巴 合十
************************************************************************
註一
*********
No. 94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4) T19, p0122a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薩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惓。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阿 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中略)......
************************************************************************
註二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卷1) T17, p0913b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
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
註三
***********
No. 99 雜阿含經 (卷14) T02, p0097a
爾時。世尊知外道須深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當度彼外道須深。令得出家。
時。諸比丘願度須深出家已經半月。有一比丘語須深言。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若復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
作是說已。眾多比丘各從座起而去
爾時。須深知眾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諸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得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作是思惟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白佛言。世尊。彼眾多比丘於我面前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即問彼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彼答我言。不也。須深。
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入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
彼答我言。得慧解脫。作此說已。各從座起而去。
我今問世尊。云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受。而復說言。自知作證
佛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法。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法。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
須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
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
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
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